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二恶英、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发生,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也给畜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肉鸡饲养量世界第一,其产品在全球畜禽产品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但我国肉鸡产品存在着病原多、兽药残留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成为出口贸易的最大障碍.肉鸡产品的质量有赖于多个生产环节的控制,如疫病控制、饲料质量、饲养环境等,本文对仅肉鸡饲料中存在的有毒物质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综述,以便更好的消除这些有毒物质和改善畜禽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殖技术》2006,(5):33-34
2005年,我国肉鸡配合饲料价格平稳,西装鸡和活鸡价格与上年比均上涨。家禽产品进出口均增加,继续保持贸易顺差。一、我国家禽产品出口、进口增加,贸易保持顺差2005年,我国家禽产品出口额为9.14亿美元,同比增加40.75%;进口额为3.54亿美元,同比增加1.13倍;净出口5.60亿美元。二、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世界食品产销市场竞争的加剧,在肉鸡产品发展领域.许多进口国常常以出口肉鸡产品质量不符合本国技术标准要求为由,设置技术壁垒,动辄以封关为手段限制我国肉鸡产品出口,常常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完善肉鸡出口企业产品质量保证机制,抓好肉鸡源头管理,向进口国提供合格的肉鸡产品,是摆在以出口为导向的大型肉鸡生产企业面前的新课题。肉鸡出口产品除了包装设计符合进口国要求外,不含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我国祖代肉种鸡进口及更新量、鸡肉及相关产品出口量、出口产品结构、鸡肉及相关产品进口量、进口产品结构与区域,并对国内鸡肉及相关产品的贸易平衡、贸易现状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祖代肉种鸡进口及更新量不断增加;鸡肉及相关产品出口量增长乏力,出口产品品类多且以熟食类和加工类产品居多;鸡肉及相关产品的进口量不断增长,进口产品多以冷鲜、冷冻产品为主,进口受贸易政策影响大;鸡肉及相关产品贸易逆差增大。整体而言,国内肉鸡产业对国际的依存度升高,在全球环境日趋复杂、国际争端频发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国内肉种鸡种源“卡脖子”、受国际鸡肉低价倾销冲击、进口高价鸡肉等问题。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深化政策供给,提升企业国际竞争水平;做优做强肉鸡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全产业链优势;破解“卡脖子”育种技术,打造现代化肉鸡产业科技强国;主动出击,强化与鸡肉进口国的磋商和谈判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日,自轮胎特保案以来,中关贸易的争端越发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9月13日,商务部宣布启动针对美国向中国出口肉鸡和汽车产品的审查。此次是涉及我国农产品领域的第一宗贸易救济案例,目前进入对美国鸡肉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审查程序,大大振奋了我国白羽肉鸡产业从业者的精神,成为我国肉鸡行业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蒋颖 《中国畜牧杂志》2013,49(2):13-17,46
从猪肉产品出口的种类结构、国外市场结构、国内区域结构角度,分析了中国猪肉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结果显示,猪肉产品的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但产品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出口贸易存在产品单一、深加工不够、出口区域过度集中等问题,应采取措施优化猪肉产品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7.
当前无公害肉鸡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肉鸡生产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也是我国畜牧产品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支柱。长期以来,我国肉鸡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对进口畜禽产品的病原微生物污染、药残等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而我国部分商品肉鸡生产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公害问题,从而导致了鸡肉出口难的现状,制约了肉鸡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外国政府往往会以此为借口拒绝进口中国的肉鸡产品。就山东省而言,前几年肉鸡产品出口的鼎盛时期,每年也只有18.5%的鸡肉可以出口,大量不符合出口标准的产品(约110万吨)则由国内市场自己…  相似文献   

8.
安玉发  曹新星 《猪业科学》2003,20(12):16-18
我国肉类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较低。分析世界肉类产品贸易格局,把握肉类产品国际贸易动向和特点,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空间,对扩大我国肉类产品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蛋产品出口减少,贸易顺差缩小 2009年1-6月,我国蛋产品出口额为5766.55万美元,同比减少11.9%。鲜蛋是我国蛋产品出口的主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64.9%;其次是加工蛋(占34.8%)。见图l。蛋产品进口额为28.39万美元,同比减少73.7%。我国蛋产品贸易以出口为主,贸易顺差为5738.16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99.3万美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无公害肉鸡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肉鸡生产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也是我国畜牧产品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支柱。长期以来,我国肉鸡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韩同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对进口畜禽产品的病原微生物污染、药残等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而我国部分商品肉鸡生产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公害问题.从而导致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迅速,乳制品已成为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性乳制品是一种新兴的乳制品,主要通过添加益生菌或者生理活性物质,使乳制品具有相应不同的生理活性.本文针对我国乳制品市场整体情况、功能性乳制品种类及产品形式、功能性乳制品市场及消费情况、功能性乳制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根据国内外相关产品和技术发展情况对中国功能性乳制品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本文对于功能性乳制品的产品开发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发展不平衡,液态奶产销量占比过重,大量干乳制品需要进口。本文基于2016—2020年乳制品的消费结构占比,分析了我国目前乳制品的发展阶段、各乳制品的进口量对比,并结合乳制品新产业政策及理化性质分析预测乳制品市场的新走向;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关于食物营养的评价模型,计算各乳制品得分以评估其营养素含量高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正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我国奶酪制品的市场需求前景大;目前,我国大部分奶酪制品依靠进口,但国外奶酪制品的口味不被我国大部分消费人群接受。因此,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口感好的干乳制品在中国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我国消费者正从“喝奶”向“吃奶”转变;对乳制品的现状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可指导适合我国消费者的新产品研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养禽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家禽业的起源和旧中国生产落后的过去,谈到新中国建立后生产蓬勃发展,成为世界上养禽业最大国家,但因人口众多,人平拥有禽产品仍远远 后于发达国家。据发达国家和我国自己的经验,养禽业的发 不权表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标志着经济、科技知识和文化发展的水平,21世纪中期,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家禽业,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合成抗氧化剂具有潜在的毒性影响,加之消费者对购买天然产品兴趣的日益增加,肉类行业一直在寻找天然抗氧化剂的来源。水果和其他植物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酚类化合物含量,相比于传统抗氧化剂提供了一个好的选择。许多研究将茶多酚、葡萄籽提取物、石榴、松树皮提取物、迷迭香等作为抗氧化剂应用于肉类制品中。作者综述了几种天然抗氧化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全民健康的背景下,人们的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对乳制品的功能性、多样性也有更高的要求.随着乳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功能性乳制品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吸引力.本文对牛初乳制品、益生菌乳制品、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乳制品、添加酶制剂乳制品、益生元乳制品等功能性乳制品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对我国功能性乳制品研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其发展前...  相似文献   

16.
龚艳 《中国饲料》2021,1(6):79-83
饲料产业是我国第一类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农牧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连接种植产业与家禽养殖产业的重要结构桥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饲料产品销售市场中的同类产品竞争压力日趋激烈,同时,由于消费群体安全意识不断提升,饲料产品安全生产也成为饲料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注点,饲料食品安全不仅关乎饲料产业健康发展,还是居民家禽肉类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饲料产业生产结构需要通过纵向及横向调整优化,使饲料产业能更好的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背景,更好的推进农牧产业发展及最大程度的规范饲料产品生产流程与加工流程。 [关键词]新经济|饲料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7.
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养殖中的疾病问题开始逐渐凸显,防治畜禽养殖中疾病兽药的使用量也不断提高,兽药的不规范使用易导致残留的情况,对于畜产品中兽药的残留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畜产品中兽药的残留会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对消费者的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同时部分兽药的残留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而影响人类健康。该文对畜禽养殖中畜产品兽药残留出现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改进和防控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Recent expansion of the broiler industry in Texas resulted in an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and mitigate a number of nuisance and odor issues related to broiler production. For the sake of this discussion, the participants in these issues a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the poultry industry; the nonpoultry citizenry; and government, regulatory, and educational agencies. Establishment of a broiler complex in an area with little exposure to commercial poultry production resulted in a concerned nonpoultry citizenry. This was often exacerbated by misinformation, external influences, and poor communications, resulting in a less-than-optimum level of trust between the nonpoultry citizenry and the poultry industry. Early in the process, the poultry industry attempt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ope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nonpoultry citizenry; however, establishment of bias within the nonpoultry citizenry eroded trust and cooperation to the point tha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as difficult. Throughout this period, government, regulatory, and educational agencies were involved in investigations of complaints, facilita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licy. Over a 2-yr period these activities resulted in a special legislative appropriation to investigate odor and nuisance issues related to broiler production. This investigation and other agency activities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ulatory policy that required all broiler producers to develop comprehensive nutrient management plans. Although these plans are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water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nonpoultry citizenry was willing to accept this step as a means to assure that poultry facilities would be operated in compliance with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As a result, the poultry industry now had specific policy and guidelines for dealing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the nonpoultry citizenry had assurance that the broiler operations would be held to a standard of operation. At this time, the level of communication and trust between all parties is great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9.
肉鸡福利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动物福利问题不容乐观,严重制约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这种以牺牲动物福利为代价的生产,对家禽的生长造成了不良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导致呼吸道疾病、腹水症等的爆发,降低了生产性能、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近年来,各国对动物福利问题日益重视。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肉鸡福利评价的指标,旨在为我国家禽福利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提高肉鸡养殖福利水平,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俄水貂皮产品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广才 《野生动物》2010,31(5):289-292,297
中俄两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貂皮产品消费市场,零售贸易额占全球市场的50%以上。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貂养殖和水貂产品消费大国之一,同时又是全球水貂皮产品加工制造的中心。俄罗斯虽然也是全球水貂品产品消费大国,但他的加工业薄弱,90%的水貂产品依赖进口。中国是对俄罗斯水貂皮产品出口最大的国家,但由于俄罗斯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及我国对俄罗斯出口的水貂皮产品一直存在着灰色清关等现象,导致对俄罗斯出口的水貂皮产品贸易额不稳定。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企业的产品在俄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针对影响中俄两国水貂皮产品贸易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