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人参的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Jacq.)Gaertn)是马齿苋科土人参属草本植物.因根与人参相似而得名.中文俗名有:菜用土人参、水人参、紫人参、福参、土洋参、假人参、人参菜、锥花人参、玉参、飞来参、瓦参、板叶参、桃参、栌兰、参草、土高丽参,绿兰菜、飞来菜、玉兰菜、中时花、高厘草等[1].原产热带美洲,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主产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2.
正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Jacq.)Gaertn.]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热带美洲,我国中部和南部均有栽培。土人参是一种药食兼用植物,其根、叶均既可入药,又可作蔬菜食用,作为一种集菜用、药用为一体的高档保健型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  相似文献   

3.
绿色保健蔬菜--绿兰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兰菜,又叫人参菜、土人参,是马齿苋科土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美洲。其食用部分为幼嫩枝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味道鲜美滑爽,具有润肺、益气、健脾等功效,对久咳痰多、劳伤有一定疗效。绿兰菜栽培管理容易,一次定植,周年采收,且病虫危害较少。可少喷或不喷农药,是真正的绿色保健蔬菜。绿兰菜产量高(667m^2产量6000kg)、效益好(667m^2产值6000余元),因此在崇尚绿色、注重保健、讲究效益的今天,它的利用和开发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Jacq.)Gaertn.)别名假人参、东洋参、台湾野参、土高丽参、人参菜等,是马齿苋科土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嫩茎叶作蔬菜,可凉拌、炒食,也可作汤或涮食,口感柔滑,清淡爽口;肉质根供食用时可与排骨、鸡等炖煮,别有风味.株高可达40 cm,茎少分枝,叶互生,卵形,肉质,长7~10 cm,宽3~4 cm,基部楔形.肉质根形似人参,所以称之为土人参.  相似文献   

5.
人参菜又称板叶参,以嫩茎叶供食用,可炒食、做汤,食味清爽,口感脆嫩,具淡清香,有滋阴润肺等保健功能,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生产无公害蔬菜人参菜的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的要求。现将其生产操作规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导读:2011-2013年连续3年在宁镇地区多点进行了大棚菜用土人参多年生栽培,土人参表现出耐高温、较少发生病虫害的优良特性,是一种极好的高温季节上市的绿叶无公害保健蔬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菜用土人参大棚栽培从播种育苗到适时采收上市的关键技术,及越冬管理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参分为三大类:即野山参、移山参和园参。野山参是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的人参,园参是人工培植的人参,移山参是介于野山参与园参中间的一种类型,属于半野生人参。  相似文献   

8.
土人参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土人参又名假人参、飞来参、水人参、紫人参、福参等,原产于热带美洲,是马齿苋科土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凉拌、炒食、作汤,味道鲜嫩,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具有助消化、补中益气、滋补强壮的保健功效;根和种子入药可用于气虚乏力、体虚发汗、月经不调等,叶入药可通乳汁、消肿痛,是一种功能保健型高档叶菜。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绞股兰[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Makino]又名七叶胆、小苦药.野生绞股兰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各省,系葫芦科绞股兰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含有60余种绞股兰皂甙,其中有4种皂甙与人参皂甙完全相同,是一种具有人参主要功效,又无人参副作用的保健植物,有"第二人参"之称,被誉为"世界四大保健品之冠",20世纪90年代国家科委曾把它列为有待开发的名贵中药材之首.为培育绞股兰这一绿色环保的野菜新品种,我们于2004年开始从广西金秀大瑶山野生绞股兰中筛选、驯化,育成了适合人工栽培的鲜食菜用型新品种—金选一号绞股兰.经分析测定,金选一号绞股兰嫩茎叶中含皂甙0.58%、糖苷(多糖)0.36%、维生素C15.2 mg/100 g、维生素B10.03 mg/100 g、总黄酮300 mg/100 g、氨基酸总量1.948%.该品种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蔬2012011号.  相似文献   

10.
以人参叶为试材,以50%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液,以60、180℃为提取温度提取人参叶中皂苷。选用反相C18色谱柱,流速0.5mL·min-1;柱温30℃。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人参叶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为人参皂苷,不同温度提取人参叶的提取物中人参皂苷的种类和含量有较大的差别。60℃提取人参叶的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e、Rg1、Ra1、Rf、Rc、Rb1、Rb2、Rg2和Rd含量较高,并且可以提取到20R-Rg3和20S-Rg3。180℃提取人参叶的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6、F4、Rk3、Rh4、20R-Rg3、20S-Rg3、20R-Rs3、20S-Rs3、Rk1、Rg5、Rs5和Rs4含量明显升高。高温高压可以将人参叶中常见皂苷降解成人参皂苷20R-Rg3、20S-Rg3以及人参皂苷Rk1、Rg5、Rg6、F4、Rs5和Rs4不饱和皂苷,该试验为研究与分析人参叶中的化学成分提供了系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卢丞文  殷涌光 《北方园艺》2015,(23):202-205
原人参二醇型皂苷Rd作为人参皂苷主要活性单体之一,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保护神经系统、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由于人参皂苷Rd在人参中的含量较低,从人参中直接提取是不符合实际的,可通过转化高含量人参皂苷中的葡糖基来获得稀有人参皂苷,主要包括化学转化法和生物转化法。该研究对人参皂苷Rd药理活性及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人参皂苷Rd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救心菜学名费菜,又名土人参、养心草、养心菜、回生菜、土三七、见血散、活洛丹、豆瓣菜等,药名景天三七,属景天科珍贵的耐寒多年生肉质宿根草本蔬菜。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不同产地人参中人参皂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吉林省抚松、集安、长白、通化、靖宇、临江、江源、敦化、汪清、蛟河、桦甸11个地区采集的人参样本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不同产地人参中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d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人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差别很大。人参皂苷Rg1以汪清地区样品含量最高,为0.653%;人参皂苷Re以江源地区样品含量最高,为1.897%;临江地区样本中人参皂苷Rf含量最高,为2.281%;人参皂苷Rb1以江源地区含量最高,为0.329 0%;人参皂苷Rc含量以通化地区样本最高,为0.088 0%;人参皂苷Rd含量以通化地区样本中最高,为0.026 0%。不同地区人参样本的人参皂苷含量呈现明显地域特征,以人参皂苷含量为指标可为人参地区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年限人参根际土壤酶活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靛酚蓝比色法、硫代硫酸钠滴定法及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了5、7、9月人参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及过氧化氢酶3种酶的活性,研究不同栽培年限对人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酶的活性在不同年限人参根际土壤各土层中的分布呈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土壤脲酶除了15~25cm土层R2(2年生人参根际土)土壤中的脲酶活性在5、7、9月呈现下降趋势之外,均在7月份脲酶活性最高。R1(1年生人参根际土)土壤中蔗糖酶的活性在3个月份基本呈上升趋势,而R2、R3(3年生人参根际土)土壤的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不同土层具有不同的动态变化,与人参不同生长发育的时期对养分的吸收不同有关。因此,根据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在人参的不同发育时期,应该采用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以满足人参对养分的吸收,为栽培人参的高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人参是一种传统中药,被誉为百草之王。我国一直采用伐林栽参,经过多年研究取得了老参地栽培人参成果。现对老参地土壤改良和主要的栽培管理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刘哲  陈晓林  张连学 《北方园艺》2016,(20):151-155
以伐林栽参与平地栽参2种方式种植的4年生人参和西洋参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测定了人参和西洋参根中挥发油含量;采用GC-MS分析总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了不同生长环境对人参、西洋参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伐林栽参种植方法的人参、西洋参挥发油总量(0.24%、0.26%)分别高于其相应年生平地种植品种(0.21%、0.25%);其中2种方式种植的人参挥发油总量差异显著(P0.05),西洋参挥发油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样品主要单体成分含量差别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以3年生人参为试材,设置4种遮荫棚处理(P1M1:拱形棚覆盖蓝色棚膜;P1M2:拱形棚覆盖黄色棚膜;P2M1:梯形棚覆盖蓝色棚膜;P2M2:梯形棚覆盖黄色棚膜),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不同遮荫棚处理下人参叶片的相关光合参数,研究了开花期不同遮荫棚处理对人参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的影响,以期确定农田人参的最佳遮阴栽培方式。结果表明:农田人参叶片在开花期净光合速率处于高稳时期,不同遮荫棚下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P1M1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P2M1处理次之,P2M2处理最低。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叶肉导度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同。说明在拱形棚覆盖蓝色棚膜下,农田人参叶片光合代谢较强,有利于其生长,为农田人参最佳遮阴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栽培模式的人参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农田参、伐林参中总皂苷、总多糖、总蛋白和总氨基酸等主要有效成分的积累与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栽培模式下,土壤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与人参总皂苷含量、总蛋白质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过氧化氢酶活性与人参总皂苷含量、人参总多糖含量和总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伐林栽培模式下,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与人参总皂苷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与人参总皂苷含量、人参总多糖和总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这几种酶的活性与人参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最密切。结合其它养分因子,综合土壤酶活性指标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生物活性指标,适当调节土壤酶活性,能够加速土壤中各类物质的循环与转化,增加有效成分的积累,从而提高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人参发状根这种有别于人参的特殊器官与人参之间的关联,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了人参各部位的蛋白含量,同时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了人参发状根与其它不同部位的皂苷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并与栽培人参根的各部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参发状根中的皂苷含量高于栽培人参中的皂苷含量,且以人参芦头和人参须根的皂苷含量最高;固体培养的人参发状根和液体培养的人参发状根的皂苷含量相比,尤以液体培养的人参发状根的皂苷含量最高,可达3.05%,发状根的丙二醛MDA与栽种人参芦头和人参须根中的MDA均偏低.  相似文献   

20.
<正>沈农草本龙芽1号,学名:长白楤木(Aralia continentalis Kitagwa),别名:人参菜、草本刺嫩芽、东北土当归,为五加科楤木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川、陕等地区,朝鲜也有分布。幼苗可食用,嫩芽是著名的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