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带毒并传播引起的一种病毒病。东台白1998年零星发生以来,呈逐年加重趋势,2004年传毒昆虫灰飞虱发生量大,带毒率高,水稻条纹叶枯病呈大流行态势,我们在准确测报虫情的基础上,积极优化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技术,在病害大发生之年,取得了全市大面积水稻安全过关的好实绩。  相似文献   

2.
水稻条纹叶枯病近几年在宁波等浙东沿海地区呈现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发生主要原因是受水稻品种、气候条件、传毒媒介--灰飞虱种群密度和带毒率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几年的摸索、研究以及推广,基本控制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灰飞虱在水稻上传播水稻条纹病毒(RSV)造成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笔者对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的途径与特性、影响传毒的生态因子以及可能的传毒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汇总,以期加深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内在原因的认识,并为该病害的宏观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灰飞虱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暴发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灰飞虱在宝应县发生严重,且传播病毒,引起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探讨分析灰飞虱在宝应县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暴发原因,为今后更好地防控灰飞虱、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防治麦田灰飞虱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续2a进行防治麦田蚜虫兼治灰飞虱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秧田和大田条纹叶枯病都有较好控制效果。如果在麦田兼治灰飞虱基础上,再注重秧田灰飞虱防治,则控制条纹叶枯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灰飞虱的发生为害与综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灰飞虱在海门地区中西部乡镇普遍发生,局部地区呈现特大暴发态势,水稻秧田和邻近稻田的玉米田虫口密度大,水稻条纹叶枯病、玉米粗缩病中等至大发生,对水稻和玉米产量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乐斯本等药剂防治麦田1代灰飞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条纹叶枯病前2年在东台市发生十分严重。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毒的。防治好麦田1代灰飞虱,对于压降秧池1代基数、减轻2代防治压力、控制为害损失尤其重要。为筛选防治灰飞虱的有效药剂配方,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为害,2005年我们选用48%乐斯本EC等药剂对麦田1代灰飞虱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海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呈大发生态势。准确监测该病传毒媒介灰飞虱对防控条纹叶枯病非常关键。以往灰飞虱的测报主要是采用测报灯,而测报灯容易受天气因素影响,导致数据缺失,影响测报的准确性。为此,于2007年至2011年开展了灰飞虱的黄板测报技术研究。5年试验结果显示,黄板对灰飞虱诱集能力强,在灰飞虱高峰日预测与测报灯结果一致,可应用于1代灰飞虱的测报。  相似文献   

9.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多点同时系统调查,明确在新的种植形势下常州市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规律。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麦田狠治灰飞虱、药剂浸种、秧田适期喷药等水稻条纹叶枯病的药剂“治虫防病”措施,经实际应用,两年来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麦田灰飞虱发生与水稻病毒病流行关系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而引起的两大病毒病,发生轻重取决于第1代灰飞虱的数量及带毒率的高低。从理论上讲,压低灰飞虱虫量,切断了传毒桥梁,也就降低了传毒机率,就能控制水稻两大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宝应县灰飞虱连续大发生,其接毒传播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也为大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为有效控制其危害,于2005年对灰飞虱防治进行了药剂试验。  相似文献   

12.
檀根甲  李淼  江彤  孙俊铭 《植物保护》2010,36(5):113-117
针对安徽及周边地区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流行,以及给水稻生产带来的巨大损失,本研究以安徽地区生产上常用的16个早稻品种为材料,自然诱发探讨了不同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16个早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可初步分为高抗、中抗和中感3个类型。其中高抗品种为‘Z7333’、‘Z7332’、‘YK19’、‘中香1号’,中抗品种为‘中早33’、‘浙辐001’、‘中早25’、‘优04-309’、‘Z5320’、‘早籼788’、‘早籼2430’、‘中基2号’、‘Z04-309’、‘Z04-113’、‘Z5317’,中感品种为‘浙辐203’。在灰飞虱成虫带毒率16.95%的基础上,调查了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条纹叶枯病发病率与灰飞虱虫量的关系,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与灰飞虱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条纹叶枯病发病率(y)与灰飞虱虫量(x)的线性方程为:y=6.001 4+0.021 6x(R2=0.989 3*)。以离田埂距离x为自变量,发病率y为依变量,组建病害梯度曲线模型为y=0.636 103+43.557/x(R2=0.996 8)。  相似文献   

13.
灰飞虱致灾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传毒昆虫灰飞虱在东台市稻区迅速上升为优势种群,近几年由于受上年五代灰飞虱虫源基数大、冬春气温偏高、小麦收获时间推迟以及种植方式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东台市稻田一代和二代灰飞虱连续大发生,十分有利于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的传播蔓延,已成为水稻生产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给水稻病虫防治带来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2004—2015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来安发生演变特点,论述了灰飞虱发生期、灰飞虱带毒率、品种抗性、水稻播栽期及灰飞虱传毒前防效等影响该病在来安县发生为害的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1990年以来,水稻条纹叶枯病 (Rice stripe virus)在江苏发生逐年加重, 2000年、 2001年连续 2 a严重发生,有的田块基本失收,已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和造成了重大的产量损失.灰飞虱数量逐年增加和感病品种广泛种植是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传毒媒介昆虫灰飞虱的种群转移扩散规律及其控制技术对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害的发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直播稻田自生稻的识别与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直播具有省水、省田、省工、节本的优点,加之直播稻推迟了水稻播期,可以避开灰飞虱迁移高峰,减轻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为害,深受广大稻农喜爱.  相似文献   

17.
麦田一代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初始毒源的主要传播媒介,而水稻条纹叶枯病自1999年在阜宁县部分地区发生以来,现已成为水稻生产上防治难度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  相似文献   

18.
麦田越冬灰飞虱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飞虱[Laodepjax striatellus(Fallén)]是传播小麦丛矮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的罪魁祸首,近几年来,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江苏省苏北地区常规防治灰飞虱的时间主要在5月底6月初,以防治向水稻秧田转移的1代灰飞虱成虫和2代灰飞虱的若虫为主,很少见到对麦田越冬灰飞虱防治的报道.为此,笔者于2008年进行了麦田越冬灰飞虱的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9.
由于毒源的累积作用,本地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在生产中造成一定损失。笔者经大面积调查分析,该病的防治存在 2个偏向。   1)未见病时"怕"用药。由于草害发生重,人工除草用工量太大,因此,本地农户对秧田使用除草剂积极性很高,而对螟虫、灰飞虱的防治重视不够。特别是农民对灰飞虱传毒为害普遍缺乏认识。事实上,秧苗期灰飞虱为害,本身造成的损失极小,而传毒为害损失大。灰飞虱传毒致病 (水稻条纹叶枯病 )隐症期较长,约 20 d(天 )后植株才表现叶面黄化,植株矮缩,直至死苗。生产中,植保部门指导秧苗期用药防治灰飞虱…  相似文献   

20.
东海县2005年灰飞虱越冬数量创历史新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飞虱在东海县能够安全越冬,越冬数量直接影响翌年灰飞虱发生程度。2005年是灰飞虱在本县越冬数量是有记载以来最高年份。灰飞虱在本县连续3年大发生至特大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及玉米粗缩病近2年均表现为大发生,经省农科院专家鉴定,本县小麦个别品种(如烟农19)出现零星小麦条纹叶枯病病株,因此形势越来越严峻。东海县植保植检站于2005年11月15日对全县6.7万hm2小麦田灰飞虱进行普查,全县加权平均14167.2头/667m2,比2004年大发生年份多10565.4头/667m2。其中稻套麦田灰飞虱数量高达32890头/667m2,其主要原因是稻套麦田中高留稻桩为灰飞虱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