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本文将对牛顽固性疾病采用自家血疗法进行治疗并研究其治疗效果,以便对临床应用自家血疗法进行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在无菌状态下于患病牛体中抽取病牛自身静脉血液,并在所抽取的病牛静脉血液中直接加入或混入相应的辅助治疗药物,将此静脉血液分点注射于病牛的病变部位周围肌肉中或皮下。结果:(1)应用自家血疗法治疗牛角膜炎或牛结膜炎等牛眼部疾病,将病牛自身血液配合相关对症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其治愈率在97%以上。(2)治疗牛疑似性卡他热时,将病牛血样配合相应对症药物治疗,其治愈率甚至高达100%。(3)对发生牛恶疮的病牛抽出的血样中加入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愈率高达100%。结论:自家血疗法主要用于临床治疗牛角膜炎、牛结膜炎、牛恶疮、牛顽固性乳房炎、牛顽固性蹄病以及牛疑似性卡他热等疾病并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牛发生体温显著升高、急性扩散性疾病以及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禁用自家血疗法进行治疗,若病牛特别虚弱也禁用此法。  相似文献   

2.
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侵入牛机体后引起病牛发生的渐进性消耗性疾病被称为牛结核病(bovine paratuberculosis)。临床发病病例中多以6月龄的牛为主,发病牛的特征性症状为病牛消瘦,顽固性腹泻,此外伴发慢性卡他性肠炎。本文分析了牛结核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并提出了治疗措施,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称副结核性肠炎,主要是牛、羊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顽固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病理特征是慢性增生性肠炎。牛、羊、骆驼、鹿对本病均可感染,乳牛尤其犊牛最易感。但因潜伏期长,多在2-5岁才表现症状,特别当牛怀孕、分娩或泌乳时易出现症状。病原菌可随病牛粪便、乳汁和尿液大量排出,因此病牛(包括无症状的病牛)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BVDV)的疗效.方法:以某养殖场2019.4~8月56头发生BVDV的病牛为研究对象,以圈养区域抓阄划分.对照组28头以病毒唑联合庆大霉素治疗,观察组28头以中药复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两组病牛发热、腹泻停止时间,进食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BVDV疗效96.43%高于对照组78.57%,p<0.05.观察组病牛发热、腹泻停止时间、进食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牛病毒性腹泻给予中药复方治疗有助于快速改善牛发热、腹泻情况,提高疗效,促进其尽快恢复正常进食.  相似文献   

5.
奶牛腹泻主要有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等。病牛主要表现为大便稀烂或水样拉稀,有的掺杂有粘液或肠粘膜。病牛食欲不振,体现消瘦,极易脱水,病程较长,死亡率不高。笔者经过本牛场两例特殊顽固性腹泻奶牛为期一个月的诊断治疗,使病牛得以康复,减少了奶牛面临淘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深入分析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5~10月某养牛场发生疾病的牛118只为研究样本,经兽医临床诊断,病毒性腹泻33例,牛肺疫29例,瘤胃肠炎56例。对发病牛只开展专业化治疗,分析最终结果。结果 118只病牛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病毒腹泻治疗有效率为100.00%,牛肺疫治疗有效率为93.10%,牛瘤胃肠炎治疗有效率为98.21%,疾病总治疗有效率为97.46%。结论 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包括存在混合性感染、药物质量不过关、疾病表现复杂、环境因素、兽医技术不过关等。养殖人员需保持警惕,合理监督牛群,及时治疗牛病,重视对未发病牛只的预防。对出现疾病的牛只开展科学治疗,遏制病牛疾病发展,促进病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7.
牛病毒性腹泻又称为黏膜病,该病主要是由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任何年龄的牛都易感,幼龄的牛更易被传染.一般情况下,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畜,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和脾脏都可找到病原体.对于患有急性病毒性腹泻的牛而言,腹泻为主要症状,通常持续2~3周,其粪便出现水样,伴有大量黏液和气泡,病牛体温达到40℃~ 42℃.笔者介绍采用中药复方进行治疗试验情况,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理中汤出自《伤寒论》,由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组成,本方加附子名曰附子理中汤(《和剂局方》),对治疗家畜某些脾胃阳虚之阴寒重症有较满意的效果.现将附子理中汤在兽医临床应用简述如下,供参考.1 方剂组成及方义分析1.1 方剂组成:附子30~150g,党参、白术各45g,干姜30g,炙甘草24g.用法:除附子一味久煎(2小时以上)取汁,余药研末,一并候温灌服.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牛病毒性病牛72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36头,对照组病牛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试验组病牛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对两组病牛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组病牛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病牛总有效率为63.89%,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牛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某养殖场15头牛吸虫病牛为研究对象,均存在反复腹泻、便秘症状,部分病牛经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新鲜粪便采样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牛肝片吸虫病;病牛均立即实施驱虫治疗,灌喂氯氰碘柳胺钠或阿苯达唑等驱虫药,并肌注黄连素,必要时静脉输注25%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维护肝脏功能,观察病牛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5 d后,病牛腹泻、便秘好转,观察2周后,粪便性状恢复正常,肝区疼痛消退,发热症状消退,眼睑、下颌等肿胀消退;食欲、精神状态复常,预后良好。结论 牛吸虫病存在便秘、腹泻、肝区疼痛拒检、眼睑下颌水肿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实验室粪便检查确诊,及时实施驱虫治疗,以改善病牛预后,并强化防控措施,降低牛吸虫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40例病牛,总结病牛在发病时的临床特征,疾病的流行特点,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结果:根据鉴别诊断及治疗,40例病牛中,显效的有27例,有效的11例,无效的2例,总体有效率可达95%。结论:发热黄疸型牛病具有多种不同且特殊的病理症状,在鉴别时需要根据发病的特点进行准确的判断,对症下药,才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降低病牛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马忆新 《兽医导刊》2020,(8):147-147
目的:探究中、西兽医结合对牛瘤胃臌气的治疗价值。方法: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某养殖场52头牛瘤胃臌气病牛作为实验牛,进行实验分组治疗。对照组病牛26头,单用西医治疗;观察组病牛26头,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病牛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牛总治疗疗效达到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牛治疗效果80.8%(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病牛复发率7.7%,对照组病牛复发率38.5%,两组数值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瘤胃臌气,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有防止复发之效,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与治疗.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确诊发热黄疸型牛病的病牛中选取10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观察病牛的病状特征及其流行病学特点等,并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病牛进行治疗.结果:对病牛进行针对性治疗之后,效果显著的有81例,有效的20例,无效的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结论:发热黄疸型牛病在病理的表现上具有多种特征,在采取治疗之前必须要认真仔细鉴别,对症下药,避免出现错误判断,以此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药复方在牛病毒性腹泻中的治疗效果,从贵州某养殖场2021年3—8月接收的患病毒性腹泻病牛中随机抽取50头成年牛和50头犊牛,将成年牛及犊牛各均分成2组,每组各25头.对照组病牛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病牛使用中药复方进行治疗,观察2组病牛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成年牛治愈头数为15头,显效头数为5头,有效头数为4头,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成年牛治愈头数为9头,显效头数为6头,有效头数为4头,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试验组成年牛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犊牛治愈头数为12头,显效头数为8头,有效头数为3头,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犊牛治愈头数为9头,显效头数为5头,有效头数为3头,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试验组犊牛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牛病毒性腹泻治疗中使用中药复方能有效提高成年牛及犊牛的治疗总有效率,可广泛应用在牛病毒性腹泻治疗中.  相似文献   

15.
牛副结核病的临床及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顽固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主要病理变化是慢性增生性肠炎。国内外均有报道,该病给大部分地区奶牛和肉用牛饲养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1~2〕。2014年7月,宁夏某场奶牛发病,临床症状为长期腹泻,初为间歇性,后转为顽固性,久治不愈,病牛极度消瘦,被毛粗乱无光。后期大便稀粥样射出,恶臭混有气泡,肛门附近沾满粪污。可视黏膜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4月间,我县滨湖沼泽地带的水牛发生一种流行性腹泻。据不完全统计,发病水牛697头,死亡184头。我们在治疗61头病牛中,壮年牛46头,9-12月龄小牛15头,犊牛和老年牛未见发病。治愈59头,死亡2头。现将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突然发病,腹泻频繁,病牛不时努责  相似文献   

17.
<正>附子理中汤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该方具有补气健脾,温中散寒之功。方解:附子、干姜温中散寒,以复脾胃之阳为主药;白术健脾燥湿,以醒中运之机;党参益气补脾,振奋脾胃之气,共为辅助药;甘草和中补土,调诸药为使药,合用以奏温中祛寒,补益脾胃之效。主治脾胃阳虚,运化无权,自利不渴,呕吐腹疼,腹满不食,口淡舌白,脉迟缓,阳虚失血,病后喜垂涎、胸痹等证由中焦虚寒而致。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运用该方随症加减,治疗家畜脾胃虚寒,慢性腹泻,顽固性流涎,慢性气胀  相似文献   

18.
牛腹泻是养牛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病牛主要表现排稀便,找准牛腹泻的病因之后,一般只要加强饲养管理,排除病因刺激,轻症者都可逐渐恢复健康,但是对已经形成慢性腹泻,或中毒性腹泻,需要药物治疗。鉴于瘤胃的特殊生理机制,在牛的临床治疗用药上笔者主张使用中药,少用或不用西药。  相似文献   

19.
“附子理中汤”出自《伤寒论》一书,在治疗人类疾病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笔者应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家畜低温症、肺寒气喘、胃肠寒痛、寒湿泄泻等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家畜低温症例1上蔡县崇礼乡大杨村杨中青的8岁黄色公骡,1993...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分析牛瘤胃积食应用促反刍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博乐市第五师八十九团在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牛瘤胃积食的24头病牛,对病牛病因进行分析,采用促反刍疗法治疗,观察统计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22头病牛均痊愈,有2头因中毒性前胃炎治疗无效病死。结论:应用促反刍疗法治疗牛瘤胃积食,效果好,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