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角中毒引起肥育猪急性死亡的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生 《养猪》2003,(5):4-4
麦角(ergot)的学名为黑麦麦角菌(Clavicepspur鄄pureatul1853)属于囊菌纲、赤科菌目、麦角菌科、麦角菌属的一种真菌。它含有多种生物碱和活性胺等毒性物质。人和动物食用后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家畜的麦角中毒是因供给被麦角真菌感染了的饲料后所引起的一种以急性神经症状或慢性皮肤坏疽,进而引起动物的心血管系统等内脏器官出血、坏死为特征的真菌毒素中毒症,严重者可引起急性大量死亡。2001年秋季,山东鲁西南地区某一商品猪场的肥育猪发生急性中毒死亡,经诊断确定为麦角中毒死亡。现报告如下。1饲粮配制及饲养背景该猪场饲养商品肥育…  相似文献   

2.
麦角生物碱是一类由麦角菌属(Claviceps)产生的真菌毒素,易引起人和动物麦角中毒,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麦角碱的结构和性质,系统介绍了与其相关的各种检测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侵染禾本科植物的麦角菌Claviceps sp.不但会引发植物的麦角病造成作物减产,还会引起人和牲畜的中毒。在新疆中部和青海东部部分地区,发现牲畜喜食的3族5属的牧草发生了麦角病,局部地区发病率高达65%,病株上还有瓢虫、丽蝇以及蚂蚁等昆虫活动。研究从5属6种禾本科发病植物上获得了18个分离菌株,观察了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和生长速度、孢子形态和大小等特征。这些培养特征及形态特征和麦角菌属真菌的无性世代麦角蜜孢霉属Sphacelia真菌类似。通过研究这些分离菌株对农药的敏感性,发现多菌灵对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禾本科植物的麦角病在旅游区-牧区大范围地发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麦角真菌在英国广泛分布,并侵染牧草和谷物种穗。麦角含有致病活性的生物碱(Humphreys,1988)。动物采食被麦角菌侵染的牧草后引起中毒。近年,Gib-bons(1985),Appleyard(1986),Ho-lliman(1989),Holliman、Barnes(1990)和 Bryson(1990)等都曾报道由麦角引起的中毒。本文介绍一群怀孕青年母牛采食  相似文献   

5.
麦角菌是生长在粮食和禾本科植物上的一种真菌。它在高湿度、高水分条件下生长旺盛,产生黑、紫色类似铅笔芯的物体。当动物消耗了这种真菌体内的生物碱,则呈中毒状,引起流产,血管梗阻。有时,血管梗阻可导致组织坏死和坏疽,特别是对尾巴和碲子尤为突出。对猪来说,麦角菌中毒,可使猪崽瘦弱,母猪奶汁减少。因此,对家畜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一些国家,麦角中毒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根据百奥明(Biomin)公司的研究,麦角生物碱和内毒素中毒可引起严重的动物健康问题。这  相似文献   

7.
镰刀菌是自然界分布很广的真菌。同其他霉菌一样,极易侵染谷物和牧草。饲草(麦草、稻草、各种秸杆)被霉菌,尤其是镰刀菌产生的毒素污染引起的中毒,国内有多处报道。国外曾报道某些镰刀菌引起耕牛的“烂蹄病”,与国内不少省区报道耕牛发生霉饲草中毒的症状基本一致。病牛体表末稍器官(四肢下部、耳、尾等处)的皮肤和  相似文献   

8.
麦角 又称麦角菌、黑麦乌米。为真菌门麦角菌科麦角菌属中的麦角菌。这种菌常寄生在禾本科麦类植物的子房内。当其菌核形成时,则露出子房外,呈紫黑色的、质地较坚硬的、形状又像动物的角,所以叫麦角菌。是一种寄生菌。夏、秋季麦穗黄熟时采收。阴干或烘干后备用。  相似文献   

9.
蛹虫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蛹虫草(Cordycepsm ilitaris(L.)Link.)又名北虫草、蛹草、北冬虫夏草。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川,是与冬虫夏草极为相似的一个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吉林、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均有发现。蛹虫草的寄主不十分专一,多在春季发生于阔叶林或混交林地上或树皮缝内的鳞翅目蛹上。也有发现感染鞘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的蛹、茧、成虫或幼虫体。蛹虫草既是药用真菌,又是高档滋补食用菌,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完美的保健功能。1蛹…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文献记载,麦角称为黑麦麦角菌( Claviceps purpurea Tul.1853)是属于子囊菌纲赤壳菌目麦角菌科麦角菌属的一种真菌。麦角菌感染多种谷物子房,形成弯曲细长坚实菌丝块形如牛角的菌核称为麦角。麦角含有多种生物碱和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胺以及其它含氮化合物,对人和动物具有明显毒性。麦角胺主要引起急性中毒,麦角新碱主要损伤微血管内皮,造成小动脉内血栓形成,血流阻断,发生末梢缺血性干性坏死,主要见于慢性病例。 由于麦角污染黑麦引起中毒的病例少见,同时文献中对于猪的麦角中毒描术简单,因此将本次麦角中毒的诊断、处理情况报告于后。某猪场圈存生猪364 头。1998 年11月9 日购进进口黑麦2 310 kg,11 月10 日开始饲喂如下发酵饲料:进口黑麦44% ;维生素 C 下脚粉(蛋白粉)7% ;米皮糖45% ;酒糟4% 。换料后第2~3 天,猪吃料减少,17 日即第8 天上午发病,几乎所有的猪拒食。这引起畜主的注意。由于购进的饲料已经吃完,17 日晚全部换成当地优良小麦。所有的猪食欲恢复。但是,18 日上午8 头猪卧地不起,当天死猪7 头,到夜间发病近20 头。19 日死亡40 余头,20 日死亡 58 头,21 日死亡 43 头  相似文献   

11.
镰刀菌(Fusarium)是自然界分布很广的真菌,同其它霉菌一样,极易侵染谷物、牧草和粮食。由镰刀菌毒素(Fusari-um Toxin)引起的人畜中毒病,早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苏联和日本就开始进行研究。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拟就镰刀菌毒素中毒病研究进展及其有关问题,予以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犬猫真菌病     
犬猫遭受病原性真菌侵染而引起的一组疾病,统称为犬猫真菌病,它不包括真菌毒素中毒病。通常,按病原性真菌侵染动物体的部位,分为浅在性和深在性真菌病两大类型。前者是指病原性真菌只限于侵染皮肤、粘膜、被毛和爪等,病变也多在表面,呈局限性(少数例外),见于皮肤真菌病、鼻孢子菌病、足分枝菌病、假丝酵母病和毛霉(菌)病等;后者是指病原性真菌侵染皮下组织、内脏、神经和骨胳等,病变多为泛发性,病势重剧,见于芽生菌病、球孢菌病、组织胞浆菌病和隐球酵母病等。现将犬猫真菌病的病性及其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等项,分别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汤永贵 《养猪》1999,(3):5-6
许多真菌都可能在谷物和油料籽实中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或称真菌毒素。真菌毒素一般是由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的一些常见菌种所产生的(Os-weiler,1984)。本文主要讨论由镰刀菌属侵染所致赤霉病谷物毒素引起猪中毒的问题。1病因禾谷赤霉病(Gib...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检测了2007年9月采自新疆哈密(HM)、青海铁卜加(TBJ)、甘肃肃南(SN)、甘肃天祝(TZ)、甘肃夏河(XH)5个不同地理种群的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麦角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醉马草种群内不同器官中麦角新碱及麦角酰胺含量均不同,且麦角新碱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麦角酰胺的含量(P<0.05)。5个种群间麦角酰胺、麦角新碱及总生物碱的含量除叶鞘外,均以HM最高,分别为53.656,117.784和160.816mg/kg干重。相关性分析表明,植株叶片、茎秆和果穗麦角酰胺、麦角新碱及总生物碱的含量均与种群生长的年均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桑叶枯病又称桑卷叶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梗孢科、树枝霉属真菌(Hormodendrum mori Yendo)侵染引起的桑树叶部病害。主要危害枝条上部嫩叶。发病初期,病叶呈现失水性褪色病斑,进而发展成叶色发黄,叶尖、叶缘及叶脉间产生不规则形褐色病斑,成块状,随着病情发展,病斑连接成片,使半叶或整叶干枯...  相似文献   

16.
稻曲病是水稻穗期的真菌性病害,由麦角菌科拟黑粉菌属的Ustilaginadea virens(ake) Tak侵染引起的。稻曲病发生不仅影响产量,而且污染稻谷,降低米质。同时稻曲病菌黑粉球在加工过程中大部分被  相似文献   

17.
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 (Hance) Keng]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感染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后成为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共生体植株能产生麦角类生物碱,草食家畜过量采食引起中毒。中毒牲畜出现共济失调、神情呆滞或烦躁不安等神经症状,中毒严重者可致死。由于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具有较强的抗阻逆特性,因此针对其抗性机理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概述了醉马草危害及防控、产毒机制和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内生真菌分为麦角菌类内生真菌和非麦角菌类内生真菌。麦角菌类内生真菌常和禾草形成共生,改变植物组织的生长发育,产生具有生物保护活性的生物碱,遏制昆虫和哺乳动物的取食,同时,能够增强宿主植物的生态生理学方面的作用和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笔者就有关禾草类内生真菌的生长和传播、产生的生物碱、抵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功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了2009年4,6,8和10月采集的雾灵山、沁源、五台山和百望山等4个侵染了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的披碱草种群的叶片、茎、叶鞘和根以及10月采集的种子中2种麦角生物碱(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在4,6和8月,4个披碱草种群的麦角酰胺主要分布在叶片(5.037~ 30.037 mg/kg)和叶鞘(6.259~22.255 mg/kg),10月,麦角酰胺主要集中在种子(5.045~8.971 mg/kg)和叶片(3.119~6.658 mg/kg);各种群的叶片、茎秆和叶鞘中麦角酰胺在4或6月含量(13.831~30.037 mg/kg)最高,8或10月含量(3.119~6.658 mg/kg)显著减小(P<0.05),根中8月麦角酰胺(0.552~0.576 mg/kg)显著低于其他月份(P<0.05)。麦角新碱含量的分布与麦角酰胺相似,4,6和8月主要分布于叶片(2.206~8.226 mg/kg)和叶鞘(0.268~5.490 mg/kg)中,10月主要集中于种子(1.647~5.664 mg/kg)和叶片(1.353~2.251 mg/kg)中;各种群的叶片、茎秆和叶鞘中麦角新碱在4或6月(5.102~8.226 mg/kg)最高,8或10月含量(1.353~2.251 mg/kg)显著减小(P<0.05),根中麦角新碱在8月含量(0.128~0.283 mg/kg)低于其他月份。不同生长时期,4个披碱草种群整株中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的含量均不同。麦角生物碱的总含量中麦角酰胺显著高于麦角新碱(P<0.05),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关系,相关系数为r=0.827。  相似文献   

20.
<正>冬虫夏草属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一种虫生真菌。冬虫夏草在民间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珍贵的中药和藏药,享誉全世界。由于受生长条件的限制,天然虫草产量很有限,且因过度采挖使其产量逐年下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是虫草属真菌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