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氨基酸对瘤胃蛋白质降解菌[嗜淀粉瘤胃杆菌(R.amylophilus)、溶纤维丁酸弧菌(B.fibrisolvens)和柄瘤胃普雷沃氏菌(P.ruminicola)]生长限制性的影响.以4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为瘤胃液供体,采用人工模拟山羊瘤胃发酵装置进行培养.通过特定氨基酸缺省的方法,设定5个组:全量氨基酸组、蛋氨酸缺省组、赖氨酸缺省组、支链氨基酸缺省组以及芳香族氨基酸缺省组.结果表明:特定氨基酸缺省对嗜淀粉瘤胃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的生长限制性作用有所差异.特定氨基酸的缺省对嗜淀粉瘤胃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蒲的生长限制性作用(相对于全量氨基酸组)排序分别为芳香族氨基酸>赖氨酸>支链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芳香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蛋氮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由此得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氨基酸缺省将影响瘤胃蛋白质降解蔚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瘤胃微生物决定营养物质的最佳利用率,而普氏菌属是瘤胃生物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细菌属之一。普雷沃氏菌参与纤维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与体内消化道其他细菌之间能够发生协同作用,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生物降解。文章将国内外普雷沃氏菌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归纳其分类及生长条件,重点介绍普雷沃氏菌在反刍动物瘤胃内消化代谢的作用。普雷沃氏菌可通过间接利用酶的方式为机体消化纤维素提供辅助;在细菌降解蛋白质的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可降解植物性多糖;同时会受到饲粮结构、饲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章旨在探索普雷沃氏菌在反刍动物瘤胃中营养代谢的作用及机制,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外源纤维酶对奶牛瘤胃纤维降解细菌的影响,试验选用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年龄、体重相近的3头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前后期自身对照试验方法,进行2期动物试验,第1期基础日粮中不加外源纤维酶(对照组),第2期(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将外源纤维酶组合按日粮的0.1%进行添加饲喂。结果显示,外源纤维酶显著提高了奶牛瘤胃中的白色瘤胃球菌、黄化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反刍兽真细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0.05~P<0.01)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1饲料蛋白质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瘤胃中有很多细菌能分泌蛋白酶,具有降解蛋白质的能力。最熟知的有嗜淀粉拟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这3种细菌。瘤胃真菌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能力。瘤胃厌氧性真菌菌株都可产生金属蛋白酶,N.frontalis可产生相当于细菌产生的高活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取4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体况良好且体质量450 kg左右的延边黄牛,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干物质(DM)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缩合单宁。应用实时定量(Real-time)PCR技术测定延边黄牛瘤胃总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产甲烷菌数量的变化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饲粮中添加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缩合单宁,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甲烷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但对总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讨在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条件下,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数量的变化。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动物自身前后对照法,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含量的方式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瘤胃内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饲粮NFC/NDF比的逐步升高,溶纤维丁酸弧菌和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均增加,但当饲粮NFC/NDF比升至2.58时,与其他试验期相比,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却极显著降低(P<0.01);②牛链球菌的数量随着饲粮NFC/NDF比的逐步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但到第Ⅳ期又恢复到第Ⅰ期的数量。结果提示,当奶山羊发生SARA时,瘤胃牛链球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对低pH值敏感的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急剧下降,而耐酸性的埃氏巨型球菌数量表现为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讨在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条件下,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数量的变化。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动物自身前后对照法,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含量的方式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瘤胃内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饲粮NFC/NDF比的逐步升高,溶纤维丁酸弧菌和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均增加,但当饲粮NFC/NDF比升至2.58时,与其他试验期相比,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却极显著降低(P〈0.01);②牛链球菌的数量随着饲粮NFC/NDF比的逐步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但到第Ⅳ期又恢复到第Ⅰ期的数量。结果提示,当奶山羊发生SARA时,瘤胃牛链球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对低pH值敏感的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急剧下降,而耐酸性的埃氏巨型球菌数量表现为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包被漆酶(CL)对公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瘤胃发酵的影响,将48头安格斯公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日粮中以CL的形式添加漆酶0、0.2、0.4、0.6 g/kg DM。试验期包括20 d的预饲期和60 d的正试期,进行数据和样品采集。结果表明:随CL添加量的增加,干物质(DM)采食量无显著变化(P>0.05),平均日增重线性显著增加(P<0.05),饲料转化率呈线性显著降低(P<0.05);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线性显著提高(P<0.05);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乙酸/丙酸值和氨态氮浓度线性显著增加(P<0.05);总细菌、总真菌、总原虫、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数量线性显著提高(P<0.05)。说明以CL的形式添加漆酶能改善公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并且CL最适添加水平为漆酶0.4 g/kg DM。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150~180日龄期间宁夏滩羊瘤胃相关微生物菌群(溶糊精琥珀酸弧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反刍兽月形单胞菌、溶纤维丁酸弧菌、黄色瘤胃球菌、小韦荣球菌和产甲烷菌)数量、pH和VFA含量的影响。选取112只(公母各半)、体重接近(29±1.25)kg、体况良好的105日龄宁夏滩羊,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为4个处理组(组Ⅰ,Ⅱ,Ⅲ和Ⅳ),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羊。从处理组Ⅰ到Ⅳ,日粮能量分别为7.08、8.09、9.10和10.11 MJ·kg~(-1);蛋白质水平分别为8.04%、9.19%、10.34%和11.49%。能量与蛋白质比值不变(约为0.88)。试验期共75d,其中预试期15d。分别在150和180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羊屠宰采集瘤胃内容物,测定其pH,并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待测瘤胃内容物的VFA含量;提取瘤胃内容物基因组DNA,通过构建标准质粒对这些相关微生物进行绝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日龄仅对反刍兽月形单胞菌的数量有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栖瘤胃普雷沃氏菌、黄色瘤胃球菌、溶糊精琥珀酸弧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产甲烷菌的数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不同日龄和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瘤胃液pH均无显著影响(P0.05);瘤胃液中乙酸含量随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随着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不同瘤胃微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丙酸含量与小韦荣球菌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5),而戊酸与小韦荣球菌的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3,P0.01)。与日龄相比,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相关瘤胃微生物数量以及VFA的含量影响更大;瘤胃VFA、pH与相关瘤胃微生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究海带粉作为饲料原料对饲喂高精料饲粮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为(605±36)kg的健康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1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采用随机试验设计,3组奶牛分别饲喂45%低精料饲粮、55%高精料饲粮和55%高精料+5%海带粉饲粮。试验期为35d,于试验末对晨饲前奶牛经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其pH,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菌群结构。结果显示:1)相比55%高精料饲粮,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瘤胃中pH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中丁酸、异丁酸和异戊酸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2)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降低了样本独有的操作分类单元(OUT)数量,但对瘤胃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与44%低精料饲粮相比,55%高精料饲粮显著增加了瘤胃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中SR1_Abscondita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而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瘤胃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同时进一步显著增加了瘤胃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相对于45%低精料饲粮,55%高精料饲粮显著增加了瘤胃中瘤胃球菌属2(Ruminococcus_2)和毛螺菌科NK3A20类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中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_1)和普雷沃氏菌科UCG-003(Prevotellaceae_UCG-003)的相对丰度(P<0.05);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进一步显著降低了瘤胃中Prevotella_1的相对丰度(P<0.05),并显著增加了瘤胃中Ruminococcus_2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可见,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的海带粉可以改善饲喂高精料饲粮奶牛的瘤胃发酵环境,调整瘤胃菌群结构,对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酵母发酵饲料对蒙古绵羊瘤胃菌群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选用10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且体重约40 kg的14月龄蒙古羯羊,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发酵饲料(13.37%)。预试期15 d,正试期5 d。于正试期晨饲后0、3、6、9、12 h依次采集瘤胃液,每天采集一个时间点,共采集5次。实时荧光定量PCR(探针法)检测9种瘤胃菌群的数量,并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试验组溶纤维丁酸弧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埃氏巨球型菌、牛链球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反刍兽甲烷短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嗜淀粉瘤胃杆菌和白色瘤胃球菌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中菌群多样性低于对照组(P<0.05),拟杆菌门、纤维杆菌门、密螺旋体门含量升高,厚壁菌门含量降低(P>0.05);理研菌科_RC9菌属含量升高,克里斯滕森菌属_R-7含量降低(P<0.05)。综上,酵母发酵饲料能够影响瘤胃菌群数量,改善瘤胃菌群结构,降低瘤胃菌群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提高饲粮纤维水平对育肥羔羊瘤胃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2月龄杜湖杂交公羔,按照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38只,分别饲喂不同的饲粮,对照组(LW_CK)饲粮为精料+苜蓿,处理组(LW_EG)为精料+苜蓿+全株玉米青贮+花生秧;试验期150 d,其中预试期20 d,正试期13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5只羔羊屠宰取瘤胃内容物,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组羔羊瘤胃中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门水平上,处理组羔羊瘤胃中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对照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提高纤维水平后显著增加了育肥羔羊瘤胃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对照组与处理组羔羊瘤胃菌群共鉴定出195个属,处理组优势菌属为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_1)和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对照组优势菌属为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naceae)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_7)。提高饲粮纤维水平,增加了育肥羔羊瘤胃中解琥珀酸弧菌属、密螺旋体属(Treponema_2)、疣微菌属(Ruminococcaceae)、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_1)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琥珀酸弧菌属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适量提高饲粮中纤维水平对育肥羔羊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有一定影响,能够促进部分纤维降解菌的增殖,有利于育肥羔羊的瘤胃发酵和养分消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陈连民  王洪荣 《草业科学》2016,33(5):972-980
有关瘤胃酸中毒发生机制研究表明,瘤胃乳酸的累积可能对酸中毒诱导起重要作用,而高精料日粮下瘤胃乳酸累积主要取决于瘤胃乳酸产生菌和乳酸利用菌间的平衡程度。本文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对乳酸的代谢机制,包括主要乳酸产生菌[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主要乳酸利用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Selenomonus ruminantium)、埃氏巨型球菌(Megasphaera elsdenii)],并简要概述了酸中毒的调控方法,旨在为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乳酸中毒机制深入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条件下,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数量的变化.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动物自身前后对照法,试验分4期...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分别以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白色瘤胃球菌(Ruminobacter albus)和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16S rDNA序列设计引物,运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日粮中添加豆油与胡麻油对肉牛上述4种瘤胃纤维分解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添加豆油组(LOC1)和胡麻油(LOC2)组,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白色瘤胃球菌(Ruminobacter albus)和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数量显著减少(P<0.05),分别降低了78%和31%、30%和36%、27%和23%、6%和13%.通过该方法的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4%的豆油和胡麻油显著减少了瘤胃中纤维分解菌,对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影响明显.而且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瘤胃纤维分解菌进行定量,可以快速有效反映出在日粮改变的情况下菌的数量变化趋势,相对于传统计数方法更直观、快捷与准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为试验动物,利用体外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氨基酸模式对瘤胃内主要蛋白质降解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氨基酸模式对不同菌种的作用有所差异:试验组C的氨基酸组成(Lys 16.2%、Met 5.4%、Thr 12.5%、His 5.0%、Arg 10.2%、Try 4.2%、Leu 14.7%、Ile 10.6%、Phe 10.7%、Val 10.5%)对嗜淀粉瘤胃杆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茵的促进生长效应最高;而试验组B的氨基酸组成(Lys 16.0%、Met 5.4%、Thr11.9%、His 4.5%、Arg 10.2%、Try 3.5%、Leu 15.5%、Ile 11.1%、Phe 10.5%、Val 11.5%)对溶纤维丁酸弧菌的促进生长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全棉籽比例对育肥荷斯坦公牛瘤胃发酵与微生物区系、甲烷排放及肝脏碳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44头体重相近、健康的育肥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头,各组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Ⅰ(对照)、Ⅱ、Ⅲ和Ⅳ组公牛分别饲喂含有0、5%、10%和15%全棉籽的饲粮。各组饲粮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基本相同。试验期为90d。结果表明:1)在瘤胃发酵参数中,与Ⅰ组相比,Ⅳ组的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浓度以及乙酸和丙酸比例分别提高了31.34%、40.00%、2.26%和15.20%(P<0.05),丁酸比例降低了4.46%(P<0.05),乙酸/丙酸和pH无显著变化(P>0.05)。2)从瘤胃细菌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分析,Ⅳ组中普雷沃氏菌属-1、密螺旋体属-2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1);Ⅳ组的琥珀酸弧菌科UCG-002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理研菌科RC9肠道群、普雷沃氏菌科UCG003、瘤胃杆菌属、疣微菌科NK4A214群、纤维杆菌属、未识别的叶绿体和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各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从瘤胃产甲烷古菌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分析,Ⅳ组甲烷短杆菌属、甲烷丝状菌属的相对丰度均为4组中最低,并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Absconditabacteria_unidentified_SR1的相对丰度最高,显著高于Ⅰ组(P<0.05);甲烷球形菌属、甲烷微球菌属、甲烷螺菌属的相对丰度各组间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4)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全棉籽均降低了育肥荷斯坦公牛的甲烷排放量,其中Ⅳ组的甲烷排放量比Ⅰ组降低了22.68%(P<0.05)。5)相关分析发现,育肥荷斯坦公牛的平均日增重与甲烷排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甲烷短杆菌、甲烷丝状菌和琥珀酸弧菌科菌群的相对丰度与甲烷排放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6)饲粮中添加15%的全棉籽后,育肥荷斯坦公牛肝脏中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变位酶(MUT)、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的mRNA表达量均呈上调趋势,其中MUT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PEPCK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5%的全棉籽可有效调控荷斯坦公牛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显著降低甲烷排放量以及上调肝脏中碳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直链/支链淀粉比例对断奶羔羊瘤胃细菌、瘤胃发酵及其上皮乳头形态特征等的影响,为羔羊饲粮配制提供数据支持。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27只体重相近的健康湘东黑山羊断奶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9头),分别饲喂直链/支链淀粉比例为0.263、0.611及1.833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共35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除瘤胃液中性木聚糖酶活性、瘤胃上皮乳头宽度及瘤胃固相内容物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的数量外,瘤胃液其他酶活性、瘤胃上皮乳头高度与表面积、瘤胃发酵特性及瘤胃内容物细菌组成不受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例的影响(P0.05)。当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例提高至1.833时可显著提高断奶羔羊瘤胃液中性木聚糖酶活性(P=0.009)及瘤胃上皮乳头宽度(P=0.010),显著降低瘤胃固相内容物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的数量(P=0.010)。结果提示,适当提高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例有益于断奶羔羊瘤胃微生物酶活性与瘤胃乳头发育。根据本研究结果,断奶黑山羊饲粮中直链/支链淀粉比例为0.611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5,(7):36-40
为了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对我国杂交后备母水牛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内主要纤维降解菌数量的影响,选取15头健康杂交(广西本地水牛×尼里-拉菲水牛×摩拉水牛)后备母水牛,按照体重、年龄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Ⅰ、Ⅱ、Ⅲ共3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0∶10、3.5∶6.5和5∶5的混合饲粮。结果:随着饲粮精料水平的增加,原虫数量、氨态氮浓度逐渐升高,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逐渐降低,不同饲粮组间差异显著(P0.05);瘤胃中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丁酸弧菌数量随着精料水平的升高而降低,Ⅱ、Ⅲ组分别较Ⅰ组降低70.72%、39.51%(P0.05),但白色瘤胃球菌和黄色瘤胃球菌,不同饲粮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饲粮精粗比能显著影响我国杂交后备母水牛瘤胃发酵参数和主要纤维降解菌数量。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牧草来源饲粮对奶牛瘤胃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选用8头荷斯坦奶牛[体重(632±12)kg;泌乳天数(135±16)d],采用4×4拉丁方设计,每组2头。分别以燕麦草、羊草、稻草和苜蓿为牧草来源,给奶牛饲喂以玉米青贮为基础、等能等氮且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非纤维型碳水化物(NFC)含量相同的4种饲粮;每期试验21 d,前14 d为预试期。结果表明:1)瘤胃中拟杆菌门、硬壁菌门、螺旋体门和纤维杆菌门为优势菌门;普雷沃氏菌属、丁酸弧菌属、纤维杆菌属和密螺旋体属为优势菌属。2)在属水平上,相同牧草饲喂的奶牛瘤胃液中细菌相似性更高,燕麦草组、稻草组和苜蓿组细菌的遗传距离更接近。3)在97%相似性水平下,4组共产生9 329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它们共享4 120个OTU,占瘤胃液细菌总OTU数目的 44.16%。综合得出,当饲粮等能等氮且NDF和NFC含量相同时,不同牧草饲喂的奶牛瘤胃液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