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传统的养猪生产中,仔猪的哺乳期较长,一般生后56~60日龄断奶,每头母猪年平均产仔仅有1.6~1.8窝。而早期断奶则每头母猪年平均产仔能达到2-3~2.7窝,能较大地提高经济效益。早期断乳是指仔猪出生后3~5周龄断乳,离开母体开始独立生活,是仔猪出生之后第二次大的转变。做好仔猪的早期断乳工作,必须选择合适的断乳时间和断乳方法,同时还必须加强断乳前后的管理。否则虽然早期断奶能提高经济效益,但如果断奶后仔猪生长停滞,较长时间失重就得不偿失了。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过程中,21日龄、28日龄和35日龄早期断乳技术已被国内外规模化养猪场广泛采用,以其缩短母猪哺乳期、增加母猪年产仔数、提高母猪利用率的优点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腹泻的发生,成为了影响仔猪早期断乳技术进一步推行的瓶颈。本文就仔猪早期断奶后发生腹泻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防控措施,目的在于提高规模化养猪效益,促进养猪业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哺乳母猪与仔猪的饲养──北方养猪实用技术问答之六1仔猪早期断奶(28~35日龄)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介绍几种早期断奶仔猪日粮配方。仔猪早期断奶的目的,是缩短母猪泌乳期,减少仔猪授乳日数,达到提高母猪年均产仔窝数,即增加年均产仔头数。目前,国外已把此项技...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规模化养猪生产中,随着养猪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仔猪断乳日龄由过去的60日龄逐渐提高到30日龄或更早些,从而大大提高了母猪的年产仔数,对增强猪场的出栏头数和提高瘦肉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不当的早期断乳或早期断乳后饲养管理跟不上,也给仔猪生产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如腹泻、水肿病、肉毒素休克等,其中以腹泻最为普遍.据我镇几家规模母猪场临床病例统计,仔猪腹泻病死率一般占10%~20%,高的可达40%以上,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现将早期断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仔猪早期断乳是现代养猪生产中进一步挖掘母猪生产潜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采用仔猪早期断乳措施的母猪一般年产仔胎数可提高0.3~0.5胎,年产仔数可提高到20头以上;仔猪每千克增重饲料耗料量将下降22.6%~31.5%,效益显著.但是,由于早期断乳仔猪生长快,离乳早,对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水平也相应要求比较高.因此,为了满足早期断乳仔猪的生长要求,在整个哺乳期和保育期内均要实行配套技术饲养.  相似文献   

6.
在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中,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仔猪断奶日龄已从过去的35日龄以上逐渐提早到21~25日龄,超早期断奶日龄甚至达到10~15日龄.早期断奶的最大特点是仔猪生长迅速,60日龄体重可达到25 kg左右,大大增加了母猪的年产仔数和生猪出栏数,明显提高了养猪生产效益.但是,仔猪早期断奶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断奶后腹泻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刘九生 《江西饲料》2009,(3):26-26,31
断奶仔猪腹泻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群.是规模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在推行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后.断奶仔猪腹泻一直困扰着养猪生产。现在仔猪的断奶时间一般是在21~35日龄之间。与传统养猪的60日龄断奶相比大大提高了。实行仔猪早期断奶固然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成绩,但仔猪应激性腹泻发生的机率大大增加了。仔猪在断奶后3~10d出现粥样或水样腹泻,内夹杂未消化的食物,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病程较长的耳部和腹部呈现紫色,有的突然休克死亡。  相似文献   

8.
仔猪早期断乳可缩短母猪繁殖周期,增加母猪年产胎数和年育成仔猪数,降低养猪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适时断乳及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是增加经济效益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养猪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仔猪断奶的时间也由过去的60日龄提前到35日龄或更早些,这大大提高了母猪的年产仔数,也提高了肉猪年出栏率。但是早期断奶后饲养管理跟不上,也给仔猪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腹泻、水肿病、内毒素中毒等,其中以腹泻最为普遍。据调查,猪场断奶仔猪的腹泻病死率可达10%~40%,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1.1早期断奶时仔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仔猪早期断奶时,其胃底腺区的壁细胞和主细胞发育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10.
大型养猪企业多采取仔猪28~30日龄早期断奶技术,早期断奶可缩短母猪泌乳期,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但由于母猪乳中抗体在产后2周左右开始明显下降,而仔猪胃肠道疾病主要靠母乳中抗体免疫,故早期断奶常引起消化不良、腹泻.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随着养猪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仔猪断乳日龄由过去的60日龄逐渐提前到35日龄或更早些,从而大大提高了母猪的年产仔数,对增加猪场的出栏头数和提高瘦肉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不当的早期断乳,或早期断乳后饲养管理跟不上,也给仔猪生产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如腹泻、水肿病、内毒素休克等。其中以腹泻最为普遍。据河南省几家大型猪场临床病例统计,腹泻病死率一般占10%~20%,高的可达40%以上。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现将早期断乳仔猪腹泻的成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1.…  相似文献   

12.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在生长过程中必须经过断奶关。目前 ,仔猪的断奶日龄已从传统的 5 0~ 60d逐步缩短到 2 1~ 3 5d ,甚至更早。仔猪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率 ,减少母猪传给仔猪的疫病 ,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对仔猪进行早期断奶也会给仔猪的生长发育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其中腹泻是最普遍的。由于仔猪腹泻会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防止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已成为当今养猪生产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1 仔猪腹泻的类型1.1 传染性腹泻1.1.1 病毒性腹泻 仔猪病毒性腹泻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有猪传染性胃肠炎 (TGE)、猪流行性腹泻 …  相似文献   

13.
1.养猪科学一大改革今天已是一个人饲养50~100多头母猪、每头母猪年产仔猪20头以上的养猪时代。按现代科学养猪的观点,母猪已趋向被看作是仔猪生产者,而不再着重被看作是仔猪养分和免疫球蛋白的供应者。提早断奶可促使把遗传选择的重点更多地转移到母猪产仔力方面,而可较少注意仔猪初生重和母猪泌乳力。母猪的生产性能主要是以其年断奶仔猪数来评价的,而年断奶仔猪数主要由年产仔胎数、窝仔数和育成率所决定。又因仔猪断奶日龄对母猪的年产仔胎数起很大影响,所以近20年来世界各国都致力于通过早期断奶以增加年产仔胎数,从而提高年产仔数。  相似文献   

14.
仔猪早期断奶的措施及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实行早期断奶,缩短母猪哺乳期,减少母猪哺乳日数,可达到提高年均产仔窝数,增加窝均产仔头数;可提高母猪及猪舍的利用率,使母猪断奶后及时发情配种,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仔猪的腹泻控制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造成仔猪腹泻的因素有应激、环境、营养等。断乳仔猪腹泻是制约现代化养猪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减少断乳仔猪的腹泻率对养猪业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仔猪断奶日龄从传统的50~60日龄逐步缩短到21~35日龄,仔猪腹泻率逐渐增加,这就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研究表明,在众多影响仔猪腹泻的因素中,营养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这是因为仔猪在断奶早期,环境的应激和自身较差的生理机能造成了营养利用和吸收的障碍,导致摄取的营养满足不了身体的基本需求,进而影响其他的生理功能,从而造成断乳仔猪营养性腹泻。近年来,人们对断乳仔猪营养性腹泻的认识逐渐加深,防治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文章主要阐述的是断乳仔猪的营养性腹泻,除了对其发生的原因做了论述外,还就该采取的措施做了一些介绍,希望对断乳仔猪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营养研究进展及添加剂应用新技术(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养猪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及其防治措施3.1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国内外已广泛采用21日龄、28日龄和35日龄早期断奶,以缩短母猪哺乳期。但仔猪早期断奶也给仔猪生长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腹泻病死率达10%~20%...  相似文献   

17.
关于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现代养猪生产中亦在逐步普及早期断奶(3周龄)技术,国外有的甚至提高到5~18日龄.实践证明,实施早期断奶能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可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提高母猪的年产仔窝数,同时还可减少母子垂直传播疾病的机会,降低仔猪发病率.但同时不容忽视,早期断奶的应激、饲料和营养突变等诸多因素可导致仔猪消化机能紊乱,从而引发消化不良和腹泻,严重影响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造成仔猪增重缓慢,重者可造成死亡(死亡率高达10%~40%),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8.
李艳彬 《北方牧业》2009,(14):20-20
<正>1.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1.1仔猪早期断乳目前养猪发达国家多提倡仔猪21~25日龄断乳。1.2促使母猪在哺乳期发情配种在母猪哺乳20~40天内催情,促使母猪哺乳期间发情  相似文献   

19.
杜艳 《山东畜牧兽医》2010,31(10):40-41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国内外已广泛采用仔猪4~5周龄早期断乳法,以缩短母猪哺乳期。但由于受饲料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易发生仔猪断乳腹泻,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导致仔猪生长缓慢影响生产性能,胴体质量以及水肿病发生。甚至导致死亡,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做好仔猪断乳腹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就国内对仔猪早期断乳后腹泻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面的研究做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李职  袁森泉 《养猪》1990,(3):21-22
一、前言工厂化养猪条件下,繁殖猪群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而影响断奶仔猪数的主要因素是年产仔胎数和窝产仔数。缩短哺乳期,实行仔猪早期断乳是提高年产仔胎数的主要途径。考虑哺乳期的适宜长度,不延长空怀间隔和影响下一胎的产活仔数,要考虑到我们能为早期断乳仔猪提供什么样的饲粮和护理条件,才不致于影响断奶后的育成率和生长速度,因此,不能认为愈早期断乳愈好。为寻求在工厂化养猪生产条件下提高种猪及栏舍设备利用强度,我们根据本公司的实际资料,分析了母猪在不同哺乳制度下,即哺乳分别为1、2、3、4、5周时的生产性能,研究在哪种制度下产量最高而不影响下一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成绩,并讨论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