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考察中国肉牛养殖区域布局演变规律,探究中国各肉牛养殖优势产区内养殖布局影响因素的作用差异,基于2002-201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4个养殖优势区域发展状况,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内的重要程度和差异性。结果表明:(1)肉牛养殖布局整体上呈现中原优势区向其他优势区转移的基本趋势,内蒙古和云南成为肉牛养殖新兴区域,肉牛养殖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2)省际间肉牛出栏量具有全局空间正相关性,我国肉牛养殖热点逐步集中布局在以云南、贵州、东北四省和河南、河北、山东三省;(3)中国肉牛养殖布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消费市场潜力、交通通达性、肉牛规模饲养比率、环境规制、工资性收入比例的影响较大,但由于各优势区内资源禀赋不同,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养殖优势区域的影响程度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山西省肉牛养殖区域布局的演变规律,有利于科学制定肉牛养殖政策、有利于提高肉牛综合生产能力,为提升肉牛产业竞争力奠定基础。[方法]文章基于2005—2020年山西省肉牛养殖年度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算肉牛养殖区域布局重心变动的轨迹;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肉牛养殖区域布局变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玉米产量、能繁母牛数量、人均收入、规模化品牌化农产品数量、支持养殖的财政政策、抑制散养的禁牧政策对山西省肉牛养殖布局有影响。[结论]提出了肉牛养殖数量应和当地的饲草资源紧密结合、发展种养一体化、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积极应对环保要求、合理利用财政支持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肉牛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871份我国肉牛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和补贴政策对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决策的影响,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分组解析环境政策调节结构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补贴政策及养殖规模在1%水平上对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环境规制对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的正向影响在整县推进和集中治理调节效应中存在弱化的现象;养殖户兼业情况、是否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是否参与技术培训、污染认知等变量在1%水平上对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应完善低碳肉牛养殖政策法规,加强环境规制引导,提升政府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加大养殖户低碳技术培训及提升养殖户低碳生产意识促进肉牛养殖户低碳生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从优势产区变化、存栏量与养殖方式、屠宰加工产业、贸易、价格、产业政策等方面对2011年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影响肉牛产业发展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预测了肉牛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响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在对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变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肉牛生产区域布局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逐渐从农区转向牧区,经历了"牧区——农区——农牧交错带"的变动过程,自然因素、农业技术进步、屠宰加工业的带动、环境压力和政策驱动是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对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杜延涛 《饲料研究》2024,(6):180-184
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牛养殖业健康发展已成为推动农业生产系统良性循环的关键途径。文章旨在研讨畜禽环保政策对肉牛养殖效率的影响效应,利于养殖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基于2008—2021年4个肉牛养殖优势区域的面板数据,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法衡量肉牛养殖效率,使用Logit模型计算2014年畜禽环保政策颁布前后的倾向得分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畜禽环保政策对肉牛养殖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相较于畜禽环保政策颁布前,畜禽环保政策颁布后,肉牛的养殖效率提高了18.2%,表明畜禽环保政策可提升肉牛养殖效率,且这一结论通过卡尺匹配、一对一匹配、核匹配和K邻近匹配等4种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研究表明,畜禽环保政策能够有效缓解肉牛养殖产生的环境问题,推动养殖技术研发和创新,从而提升肉牛养殖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中国肉牛补贴政策实践,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肉牛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肉牛补贴政策对提高肉牛养殖户积极性具有一定作用,但不同补贴政策的效果略有差异,部分政策效果不理想。具体而言,从普惠性政策看,防疫补贴政策对养殖户规模化养殖有积极影响,冻精补贴政策对养殖户规模养殖没有起到激励作用;而从规模化补贴政策看,能繁母牛补贴政策对稳定现有养殖规模有积极作用,但是对扩大养殖规模的效果影响不显著,肉牛规模养殖补贴政策效果有限,未达到理想的政策效果。因此,为激励养殖户生产行为还需进一步优化肉牛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产业集聚理论框架下,以产业集中度和区位商系数测算为分析工具,利用《中国畜牧兽医年鉴》2010-2018年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牛肉产量等数据,考察分析了中国肉牛主产区产业集聚现状及影响中国肉牛产业集聚发展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肉牛产业集聚程度高,具有比较优势,而资源禀赋条件、政府优惠政策的实施、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区域品牌的形成是中国肉牛产业集聚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的肉牛养殖产业具有风险大、投资大和见效慢等特点,而影响我国肉牛养殖模式的因素也有很多,像养殖环境、养殖成本和养殖政策政策等。本文主要针对肉牛养殖模式的影响因素及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希望对肉牛养殖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北方牧业》2021,(19):11-13
河北是肉牛、肉羊养殖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保障了肉牛肉羊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牛羊养殖数量稳步发展、区域布局日益优化、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条逐步延伸,特别是牛羊育肥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隆化肉牛、唐县肉羊特色优势产区.但是仍存在着养殖方式落后,母牛繁殖效率低,高端品牌少等薄弱环节,牛羊肉生产尚有较大发展空间.为促进肉牛肉羊产业提档升级,增强供给保障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的肉牛养殖产业具有风险大、投资大和见效慢等特点,而影响我国肉牛养殖模式的因素也有很多,包括养殖环境、养殖成本和养殖政策等。本文主要针对肉牛养殖模式的影响因素以及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希望对肉牛养殖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肉牛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技术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肉牛生产仔畜费用的产出弹性为5.35%,处于技术密集型阶段。技术效率损失模型估计结果表明:肉牛养殖年数、养殖规模的平方项、是否参加技术培训、是否有冻精补贴、是否参与肉牛保险以及是否与屠宰加工企业合作等因素对肉牛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户主年龄、养殖规模和是否有母牛补贴政策对肉牛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3.
乳制品产业对健康中国、强壮民族必不可少,其上游产业奶牛养殖作为乳制品发展的首要环节,很大程度决定我国乳制品发展规模和质量体系。目前,我国的牛奶产量虽位居前列,但面对复杂全球市场,奶牛养殖产业仍面临较大挑战。本文在乳制品相关政策不断推出背景下,探索我国奶牛养殖产业历史发展规律和方向,根据地域划分产业模块,建立相关数学模型测算,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各省份之间空间网络的多项特征,探究我国奶牛养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最终获得4项产业相关影响因素,结合我国近15年空间网络发展特性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鸡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VAR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我国鸡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肉雏鸡价格、活鸡价格、玉米价格、豆粕价格、饲料价格、猪肉价格、CPI与鸡肉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我国鸡肉价格对自身变动的贡献最大,玉米价格对鸡肉价格变化有着长期显著的拉动作用,替代品猪肉价格变动对鸡肉价格也有较大影响,CPI对鸡肉价格的影响具有长期效应,肉雏鸡价格和豆粕价格对鸡肉价格的影响短期显著而长期较弱,活鸡价格和肉鸡配合料价格对鸡肉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小。基于上述结论,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随着各国限制碳排放政策广泛实施,温室气体排放较多的肉牛养殖业将长期面临相当不利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环境压力,转变肉牛养殖生产方式,推广肉牛绿色低碳高效养殖技术,提高单位产品的产量和效率势在必行。本文从低碳畜牧业的内涵、发展理念、技术创新和养殖模式出发,指出肉牛养殖碳、氮排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绿色低碳肉牛高效养殖方式转变的意义,总结了绿色低碳肉牛养殖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今后绿色低碳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肉牛产业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特布德嘎查依托自然资源和区域辐射优势,引进企业,培育农牧业合作社,带动种养殖大户和贫困户,以家庭牧场为主要发展单元,建立饲草料基地,进行草场改良,以种植促养殖、短期育肥羔羊和肉牛养殖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了一三产业融合的草牧业发展新模式,建成小区域现代庄园式短期度假休闲集散地。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省肉牛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积极构建现代肉牛产业体系,服务全县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威宁县实际,提出要加强饲草体系建设,合理规划牧草种植区域,扩大养殖规模及健全配套体系建设,强化组织领导与政策支持,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典型示范带动等发展意见,为进一步推进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百色右江河谷地区属于典型的农工结合经济区,既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又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工业基地。如何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拓展肉牛业发展空间,发挥产业优势和潜力,转变肉牛养殖长期以来的农户散养向适度规模发展,是政府和业务部门深化调整产业结构的当务之急。作者在对百色市肉牛生产情况进行重点调查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发展右江河谷地区肉牛业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来宾市忻城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为了在2019年底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在自治区、来宾市脱贫攻坚统一部署下,高度重视精准扶贫,扎实开展产业扶贫,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和建设肉牛养殖扶贫车间,先后出台产业扶贫政策,筹措整合产业扶贫资金。该县肉牛产业无论是养殖规模、养殖效益,还是标准化程度、技术水平、示范效应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忻城县人民政府为了巩固肉牛养殖扶贫成果,壮大肉牛养殖产业规模,该县计划年底前引进一批牛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肉牛养殖户实地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养殖户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认知、态度及实施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肉牛养殖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主要受养殖户的行为态度、对政府法规的关注程度、政府监管力度以及兽医服务满意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