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而农业是产业兴旺的基础和前提.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产业兴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赣州市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在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该文选取农业中的蔬菜产业,剖析赣州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旨在探讨乡村振兴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机理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民勤县苏武镇以建设优质供港蔬菜示范园为契机,辐射带动全镇蔬菜产业发展,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显著.本文通过对供港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效益介绍,分析了供港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做大做强供港蔬菜产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8,(1):16-18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蔬菜产业优势,整合多方力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贵州省发展蔬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黔府办发[2017]42号),现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真脱贫少返贫提供了制度保障。以广东S村为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优势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明显,但也存在农村产业、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偏弱,农村人才相对匮乏,农村饮水安全、污水排放有待解决等劣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应全力发展富民产业,推进产业振兴;培育发展农业人才,推动人才振兴;加强党建引领,实现组织振兴;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5.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新时期我国实施的两大重要战略。在国家的政策体系支持下,农业发展为上述战略的有效推进和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一书以公共政策、农业发展和减贫效应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公共政策—农业发展—减贫—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和相应理论体系,着重分析了公共政策在农业减贫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程度,探讨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减贫和乡村振兴的作用。该书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和持续推进政策落地这两大导向,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度研究破解制约徽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全方位提高蔬菜产业开发的科技水平,大力推进"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顺利实施。4月24日上午,省农业信息中心副主任、甘肃12316专家组组长程小宁带领植物病虫害防治、食用菌栽培、动物疫病等方面专  相似文献   

7.
随着脱贫攻坚目标的完成,“三农”工作的重点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仍存在政策协调不足、人口结构失衡、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转型缓慢等现实问题。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加强政策衔接、健全人才队伍、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产业等措施,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正>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环节,也是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形势下,制定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及有效措施,尽快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使产业扶贫成效真正让贫困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要做好3个"字"。"基"字"基"就是夯实基础、筑牢根基。推进脱贫攻坚,必须紧紧围绕"扶持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工作思路,将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养新型产业主体和新型农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脱贫攻坚作为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本文根据"十三五"时期思南县实现整县脱贫目标任务要求,就如何补齐全县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发展带动力弱这两块制约整县脱贫的"短板",阐述了整村推进脱贫攻坚项目实施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和政策依据,并结合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性地从抓好脱贫攻坚技术服务保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提出了整村推进脱贫攻坚项目  相似文献   

10.
正江西农垦金坪华侨农场聚焦精准脱贫,着力发展产业脱贫,推进社会脱贫,全场贫困面貌得到改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农场充分发挥"党建+脱贫攻坚"作用,探索出通过农场党组织引领,党员干部带领的脱贫攻坚"双领模式",结合该场产业发展特色,成立5个专业脱贫帮扶队,形成了"产业帮扶队+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责任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2019年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在"中国薯都"乌兰察布召开。本次活动以"质量兴薯、规模扩薯、品牌强薯"为主题,旨在整合全国优势马铃薯产业资源,签订生态种植订单,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扩大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影响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会上,六国化工公司"超S时代"控失活化纯硫基土豆专用  相似文献   

12.
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许昌市按照"选准产业、典型示范、政策支持"的思路,充分发挥农业行业的政策、资金、技术优势,指导农业部门发展特色产业,动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攻坚,与贫困村、贫困户联结,以点带面,逐步实现了以特色产业发展拓宽收入渠道,以经营主体参与健全联结机制的农业产业扶贫格局。一、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的现状(一)立足基础,选准产业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农业部门服务脱贫攻坚大局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真贫、真脱贫"的要求。我镇在扶贫工作中,积极挖掘自然、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扎实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绿色化、新型城镇化、扶贫企业化,有效盘活了农业农村资源,实现了脱贫攻坚、生态建设、新型城镇、绿色产业"四位一体"统筹推进扶贫脱贫,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脱贫之路。被河北省评为全省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模式之一。其主要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18,(4):13-16
<正>2018年以来,贵州省农委(省蔬菜工作专班)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组织全省农业系统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深入推进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全面打响种植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全省蔬菜、食用菌、水果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呈现规模壮大、产能扩增、供给优化、效益提升的良好局面,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1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1.1玉米减下来,菜果顶上去根据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种特色经济作物情况核查结果,全省实际调减玉米种植面积785.19  相似文献   

15.
正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促进小果型西瓜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充分拓展农业增值创收能力,坚持抓好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工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河南省西华县小果型西瓜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段秋 《云南农业》2022,(1):44-46
蔬菜产业目前已成为泸西县农业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以"园区化"的方式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完善全县现代农业设施,探索推广"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模式,成立村级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持续加强蔬菜品牌认证,发展订单种植,合理流转土地,为农户提供务工平台,共同筑牢利益联结机制,既能做大做优蔬...  相似文献   

17.
<正>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3年行动部署,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2019年4月23~24日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在成都召开了全国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培训班,来自"三州三区"、环京津28个贫困县、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等国家级重点贫困地区130多位代表参训。乡村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刁新育出席培训班并讲话,他提出各地要正确看待"大棚房"整治行动,做好协调工作,依照政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休闲农业,充分发挥好休闲农业在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脱贫攻坚工作从全面推进阶段进入到集中总攻阶段,坚持推进脱贫攻坚与巩固脱贫成果成为河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基于河南省脱贫攻坚实践,全面总结了河南省在实施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并深入剖析贫困户自主脱贫能动性不足、金融扶贫信用风险比较高、易地搬迁的移民就业负担重、产业扶贫持续性脆弱和健康扶贫的预防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乡村要振兴,必须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在贫困山区选择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是实现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的基本路径和长久之策。笔者以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其在湖北省贫困山区凸显的支撑作用为例,从分析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脱贫攻坚实践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模式选择(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推广)、存在的问题方面,探索贫困山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永顺县极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优质稻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按照"品质高档化、种植区域化、环境优良化、栽培无害化、产销订单化"的标准建设生产基地3300公顷,辐射带动全县1.3万公顷优质稻生产。基地主推品种为玉针香、农香25、农香32、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