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93年3月在玉环县楚北塘等地木麻黄防护林内采用不同浓度的6种农药对木麻黄星天牛大龄幼虫进行虫孔注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应选用内吸性农药40%氧化乐果乳油、40%“851”乳油、40%久效磷乳油进行防治效果好,用药量每虫孔5ml,防治效果达91%~100%。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防治效果,1999年4月在浙江省武义县后陈等地黑杨林内,采用不同浓度的7种农药对黑杨桑天牛幼虫进行虫孔注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选用内吸性农药40%氧化乐果乳油和50%甲胺磷乳油,每虫也用量4ml,防治效果90-100%。  相似文献   

3.
黑星天牛是板栗的一种主要害虫。采用 6种农药对板栗黑星天牛幼虫进行虫孔注射防治试验。结果显示 ,40 %氧化乐果乳油 30 0~ 5 0 0倍液虫孔注药防治效果好 ,用药量每虫孔 6ml,防治效果达 97.6 %~ 10 0 %。  相似文献   

4.
黑星天牛是板栗的一种主要害虫。采用 6种农药对板栗黑星天牛幼虫进行虫孔注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40 %氧乐果乳油 30 0~ 5 0 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好 ,用药量每虫孔 6ml,防治效果达 97 6 %~ 10 0 %。虫孔注药法是防治板栗黑星天牛幼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树冠农药喷雾防治黄连木种子小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3%啶虫脒乳油等5种低毒农药,采用树冠喷雾的方式开展黄连木种子小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下,五种低毒农药在树冠喷雾中对黄连木种子小蜂防治效果都在90%以上;396啶虫脒乳油、5%吡虫啉乳油、20%乙酰甲胺磷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五种农药防治黄连木种子小蜂最佳适宜浓度分别为1000倍、1200倍、600倍、1000倍、800倍;防治的最佳时期为6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6.
根据桑天牛的发生规律,采用捕捉成虫、灭卵、药剂注射及生物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可控制其危害。药剂注射以80%敌敌畏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稀释5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稀释300~500倍,用注射器注入桑天牛排粪孔(或侵入孔)或蘸在棉花球上塞入虫孔内,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7.
虫孔注药法防治红脂大小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红脂大小蠹主要在距地面50cm以下的主干上侵入的特点,采用20%高渗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5倍稀释液在主干上用注射器进行虫孔注药(每孔注药5ml),成虫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初孵幼虫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8.
用杀扑磷、毒死蜱等8种药剂对国槐桑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进行林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为40%扑杀磷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复配剂,防治效果达到94.65%,环保型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0.5%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分别是72.56%和71.19%,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新型农药22%氟啶虫胺腈悬浮液和22.4%螺虫乙酯悬浮液,防治效果为83.42%和84.03%。  相似文献   

9.
刺桐姬小蜂药剂防治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16%虫线清乳油,3%啶虫脒粉剂,雅丹(35%硫丹EC)油剂,20%阿维、三唑磷乳油和25%吡虫啉粉剂等5种药剂对刺桐姬小蜂进行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对刺桐姬小蜂幼虫和蛹均不起作用,而对成虫有较强杀伤力。几种药剂以16%虫线清乳油、雅丹和20%阿维、三唑磷乳油防治效果比较理想,死亡率较高,最高的死亡率为100%,而各浓度之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虫道注射化学药剂防治萧氏松茎象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40%氧化乐果乳油和保绿宁乳油不同剂量对萧氏松茎象幼虫进行虫道注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5 d后,防治效果分别达93.6%和94.6%。每孔注射适宜用药量为1 mL原液。虫道注射对蛹有一定防治效果。注射防治的平均成本在0.25元/株以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挂袋注射、插瓶注射、树干基部打孔注射3种给药方式与4种药剂的不同组合进行了防治日本松干蚧林间效果试验.每种组合选取100棵有虫株做药剂处理,选取10棵有虫株注射蒸馏水作对照组.结果表明:插瓶式输液法(20%吡虫啉乳油)效果最好,校正防治效果为92.41%;其次是树干基部打孔注(45%氧化乐果乳油),其校正防治效果为86.6%;树干基部打孔法(10%吡虫啉乳油)的校正防治效果为80.68%;挂袋输液法(35%毒死蜱+5%啶虫脒)的校正防治效果最差,为77.45%.  相似文献   

12.
乐氰乳油对长足大竹象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药乐氰乳油对慈竹长足大竹象Cyrtorachelus buqueti进行了室内和室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浓度为300-600倍液,竹笋的成竹率从50%提高到75.9%~76.7%,显示了乐氰乳油对长足大竹象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打孔塞药防治板栗栗红蚧雌成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红蚧(Kermes nawae Kuwana)是板栗主要害虫之一,采用不同浓度的6种农药对板栗栗红雌成虫进行打孔塞药防治试验,结果显示,40%氧乐果乳油防治效果达88%。  相似文献   

14.
树干注射化学药剂防治蓝墨天牛幼虫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蓝墨天牛1龄幼虫孵化盛期,采用40%氧化乐果乳油和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板栗蓝墨天牛幼虫,有较好的效果。2.5mL/孔剂量甲胺磷乳油防治效果最佳,幼虫死亡率达96%以上2.5mL/孔剂量氧化乐果乳油,幼虫死亡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树干注射法防治灰同缘小叶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同缘小叶蝉(Coloana cinerea Dworakowska)是秋枫的重要害虫.用16%虫线清乳油、20%叶蝉散乳油、30%氯胺磷乳油、40%乐果乳油和3%吡虫啉微乳剂原药对灰同缘小叶蝉进行树干注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乐果乳油施药后7d和14 d,防治效果为98.78%和97.88%,防效良好;30%氯胺...  相似文献   

16.
初步弄清了皱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在浙中地区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几种农药防治试验,结果显示,35%快克乳油防治效果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7.
6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明确3%高渗苯氧威乳油、5%氟虫脲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等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采用点滴法测定出6种药剂的致死中浓度(LC50)等毒力指数,同时开展林间应用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杀虫活性好,以3%高渗苯氧威乳油的杀虫活性最强,20%除虫脲悬浮剂的杀虫活性较弱;3%高渗苯氧威乳油、5%氟虫脲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和20%除虫脲悬浮剂LC50分别为1.962、4.573、4.691、4.827、5.051和5.106 mg/L;6种农药的无人机喷雾,药后5 d林间防治效果均达86%以上。  相似文献   

18.
香樟齿喙象Pagiophloeus tsushimanus是上海地区危害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主要以幼虫钻蛀香樟主干为害,而传统喷雾防治方法对幼虫防治效果不佳,本文选用打孔注药法针对香樟齿喙象幼虫开展防治,选择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种农药,每种农药分别配比为原液、5倍、10倍3个浓度梯度,对受害香樟树进行注干防治,针对各处理组连续统计8周防效,通过试验了解不同农药不同浓度对香樟齿喙象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防治后8周,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原液防治效果最好,为77.27%;防效最差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倍液,为46%。  相似文献   

19.
草履蚧是危害杨树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农药,在室内条件下用喷雾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草履蚧1、2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10种药剂对草履蚧均有防治效果,其中40%杀朴磷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效果显著,24 h校正死亡率在85%以上,48h校正死亡率在97%以上。结合药剂毒性和防治成本分析,建议将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作为化学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在玉溪研和镇可官茶厂栗园筛选了Bt乳剂等4种药剂于栗实蟓甲和板栗剪技蟓甲成虫发生期进行喷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具一定防治效果,板栗落苞和虫果数明显减少;其中以40%的氧化乐果乳油和2.5%功夫乳剂防治效果最好,达80%以上,基本上控制了两种害虫危害;但2.5%的功夫乳剂成本高,在生产中,建议采用成本较低的40%的氧化乐果乳油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