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鲈、银鲈     
《江西水产科技》1993,(4):44-44
金鲈(Macquaria ambigua)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累溪河和达岭河水系的维多利亚支流中,经过多年的迁移引种,现已遍布于澳大利亚许多水域。金鲈的最大个体可达23公斤,体长75cm,一般在5公斤以下。栖息环境多集中于较为温暖,浑浊且流速较慢的水域中,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在广西北海市侨港镇码头采获银鲈科Gerreidae、银鲈属Gerres鱼类标本两尾,经鉴定为大棘银鲈Gerres macracanthus Bleeker,1854,系我国南海鱼类一新记录。其主要特征为:体长卵圆形,侧扁,体长为体高的2.2~2.3倍;体背腹缘均呈弧状隆起,体高以背鳍起点处最高。口小,能活动,伸出时略向下倾斜。体被薄圆鳞,易脱落;侧线鳞41~43枚。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背鳍IX-10,第2鳍棘延长呈丝状,压倒时末端伸达尾柄;臀鳍Ⅲ-7,以第3鳍棘最长;胸鳍长,末端可达臀鳍起点上方;尾鳍叉形。新鲜标本体背部银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7~10条青灰色横带;背鳍灰白色,第2鳍棘黑色;臀鳍、胸鳍和腹鳍淡黄色;尾鳍灰黄色,上、下叶内缘暗色,下叶外缘白色。  相似文献   

3.
河鲈(Perca fkuviatilis Linnaeus)又名赤鲈,隶属鲈形目、鲈亚目、鲈科、鲈属,俗称五道黑。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地和西伯利亚地区,我国仅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龙古河流域有自然分布,生活于植物丛生的江河、湖泊中,为冷温带河湖鱼类。该鱼体侧扁,长椭圆形,尾柄较细长;头小,吻钝,口端位,下颌比上颌稍长;两背鳍略分离,胸鳍侧位而较低,腹鳍胸位,尾鳍浅叉形;体色为浅棕褐色,有7—9条黑色横斑,腹部白色,背鳍浅灰黄色,臀鳍、腹鳍及尾鳍为橘黄色。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技》1992,(5):44-44,43
广东水产学会淡水渔业专业委员会经与澳大利亚有关科研单位联系,取得一批金鲈、银鲈养殖的技术资料,其中包括:金鲈人工繁殖技术、促性腺激素诱导金鲈排卵和产卵的研究、金鲈幼鱼和鱼苗的摄食和生长及澳大利亚几种鲈鱼类等,已译成中文,并已提供试养单位和个人参考应用。最近又得到澳大利亚鲈鱼养殖专家S&;#183;罗兰(Rowland)博士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后背鲈鲤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后背鲈鲤(Percocypris pingi retrodorslis cui el chu)隶属鲤科、!亚科、鲈鲤属。体延长,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背腹缘稍呈弧形。头长,吻稍宽扁,吻长小于眼后头长。背鳍外缘平截微凹,末根不分枝鳍条基部较粗,后缘具锯齿,末端柔软分节;背鳍起点距尾鳍基小于或等于距眼后缘。胸鳍末端稍圆,远不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之前下方,其末端至殿鳍起点的距离小于吻长。殿鳍后伸不达尾鳍基。  相似文献   

6.
金鲈又名黄腹鱼,属护形目,其分类学地位属于独特的旁支,目前没有准确的科届汉语名。在原产地澳洲,金综被放流到各地,由于适应性强,到处都有其种群定居,无论游钓业还是养殖业,金护都是颇受欢迎的对象。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金够有典型够形目的特征,头部深色,口部逐渐变尖;成鱼下额突出,日上位;下额上有一些明显的开孔,尾鳍圆形;第一背鳍高于第二背鳍;腹鳍前位,生于胸鳍正下方;臀鳍有鳍棘。背部颜色从深褐到橄揽绿或青铜色,侧部和腹部变浅呈黄色和白色。鳍为黄色,腹鳍上可能出现红色或白色的边线。鳞片中不规则夹杂有…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解决鲤鱼、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野杂鱼和罗非鱼幼鱼与主养鱼争氧、争食、争空间的问题,我们于1997年进行了在鲤、罗非鱼池塘套养鳜鱼或加州鲈的试验。结果罗非鱼池套养鳜鱼每0.067hm~2可增产163kg,套养加州鲈增产198kg;鲤鱼池套养鳜鱼每0.067hm~2可增产57kg,套养加州鲈可增产136kg。由此可见,鲤鱼、罗非鱼池套养鳜鱼或加州鲈鱼等肉食性鱼类是完全可行的,不仅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名贵鱼产量,还可提高主养鱼的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澳洲银鲈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色明 《淡水渔业》2000,30(8):17-18
澳洲银鲈 (Bidyanusbidyanus)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累 -达令 (Murray -Darling)河流域。体色银白 ,肌间刺少 ,肉质鲜美 ,头小 ,可食用部分大 ,杂食、不互相残食 ,生长速度较快。属广温性鱼类 ,适宜在各地淡水池塘 ,水库养殖。近年来 ,该鱼从台湾省引进闽南地区养殖 ,获得较好效益。 1999年以来 ,笔者即进行银鲈人工繁殖试验 ,并于今年获得成功。1 材料与方法1 1 亲鱼1 1 1 亲鱼来源。本试验用的亲鱼来源于1998年 5月从台湾引进 3cm左右银鲈苗在本地池塘养殖选留培育而得。1 1 2 亲鱼选择。选择体重 1 1~ 1 …  相似文献   

9.
温水鲈类是生活于热带及亚热带水域、分类上属鳕科或相近科的低等鲈类,多数种类为海水鱼类或广盐性鱼类,少数种类终生定居于淡水。狼鲈、黑鲈、尖吻鲈、花鲈、石斑鱼、鳜鱼等温水鲈类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由于它们外形优美、抢食凶猛,亦是十分重要的游钓对象。目前,世界上有关国家温水鲈类资源普遍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养殖鱼类的新秀—澳洲宝石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石鲈(JadePerch)学名高体革。分类上属于鲈形目、科、革属。科的种类海淡水均有分布,我国现存的种类全为海水生栖,在我国南方濒海省区有分布。而宝石鲈仅分布于澳大利亚的淡水水域,据资料载,澳大利亚科鱼类22种,宝石鲈是其中具养殖发展前途的一种。鱼体显而易见的特征是体一侧或两侧有黑色圆形的斑块,宛如镶嵌的宝石,因此得名。鱼体侧扁,腹部钝圆,口端位,眼位于头之两侧,背鳍鳍基长,鳍棘和鳍条连接处明显。臀鳍由可数的硬棘和鳍条组成,腹鳍位于胸鳍基部的下方。头占的比例看上去较少(见照片),鳃盖骨后缘有棘刺。鱼体…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银鲈的人工繁殖和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乐  简绍基 《淡水渔业》1999,29(12):30-32
银鲈(Bidyanusbidyanus)属鲈形目(Perciformes),条纹鱼科(Teraponidae),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Murray-Darling)河流域。一般体长35~40厘米,体重0-75~1-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8-0公斤,是该流域游钓业、捕捞业特别喜爱的四种鱼类之一。其资源量日益减少,目前在该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已不多见。银鲈体形似梭形,色银白,故得名。肌间骨少,肉质鲜美,可食部分大,肉片率达40%。银鲈适应性广,生长较快,体长5厘米、体重2克的鱼种,12个月可生长至1…  相似文献   

12.
苗杂交条纹鲈是由雌性条纹鲈与雄性白鲈杂交而成,这种杂交称为“原型杂交”,此杂交种产生的初期被称为“棕榈鲈”。近年来通过雌性白鲈与雄性条纹鲈杂交产生了新的杂交种,称此种为“阳光鲈”。目前,杂交条纹鲈在美国游钓领域已被广泛接受。近几年,我国台湾、内陆等地区已引进了杂交条纹鲈,养殖效果很好。一、生物学特性1.外部形态杂交条纹鲈的外形特征介于其双亲之间。体形侧扁,体侧具条纹,胸鳍和侧线下半部的条纹断断续续。具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具8~9根硬棘,紧连其后的第二背鳍具1根硬棘和13~14根鳍条。尾鳍叉形,分…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了银鲈营养研究的现状,总结了银鲈对蛋白质、必需氨基酸、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以求能为银鲈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一些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4.
澳洲银鲈 ( Bidyanus bidyanus)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 ( Murray- Darling)河流域 ,属广温性鱼类。该鱼体色银白 ,肌间刺少 ,肉质鲜美 ,头小 ,可食部分所占比例大 ,食性杂 ,不互相残食 ,生长快 ,适宜在淡水池塘、水库养殖。近年来 ,闽南地区从台湾省引进该鱼 ,获得较好养殖效益。但由于苗种来自台湾 ,价格较高 ,难以推广养殖。自 1999年以来 ,笔者进行了银鲈人工繁殖试验 ,并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   1.亲鱼试验用亲鱼是用 1998年 5月从台湾引进的 3cm左右银鲈鱼种在本地池塘饲养选留而得。选择体重 1.1~ 1.2 kg、…  相似文献   

15.
文中综述银鲈(Bidyamus bidyuanus)的养殖现状,总结了银鲈的食性与摄食特点、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种苗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并分析了其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国内银鲈养殖提供一些参考,促进银鲈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Ahikam  陈杰 《河南水产》2000,(1):33-34
杂交条纹狼鲈通常是指条纹狼鲈(Moronesaxatilis)和金眼狼鲈(M.chrysops)的杂交种。这种有时被称为“原始杂交”的杂交种是于60年代中期在美国南加州生产的,使用的是条纹狼鲈的卵和金眼狼鲈的精子。该杂交种常用名为Palmetto鲈。最近另一种相应的杂交种(用雌的金眼狼鲈与雄性的条纹狼鲈)也生产出来了。这种杂交种的常用名为阳光鲈。杂交条纹狼鲈在美国东南部的大型水库中用于游钓鱼类,因为那里有该鱼丰富的饵料资源——斑鰶和丝鳍鰶。  相似文献   

17.
<正>杂交太阳鲈学名黑莓鲈,属日鲈科、莓鲈目,自然分布跨越美国东西部。该鱼体侧扁,形似我国的武昌鱼,头小,头背部为橄榄色、棕色或灰绿色,腹部为银  相似文献   

18.
采用肾细胞直接制片法获取银鲈(Bidyanus bidyanus)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银 鲈的染色体数2n=48,核型公式为2m+2sm+6st+38t,臂数 NF=52,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但在一条染 色体中发现随体。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银鲈血清、肝脏、肌肉3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苹 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等3种同工酶图谱,结果表明3种同工酶在银鲈中有很强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旨在比较梭鲈与加州鲈和鳜鱼的营养成分与风味品质,科学评价其食用价值。分别测定了3种鱼肌肉的常规养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肌苷酸含量及肌肉组织学性状,结果表明:梭鲈肌肉粗蛋白水平(20.99%)显著高于加州鲈(18.63%)和鳜鱼(18.90%)(P0.05),粗脂肪水平(0.63%)显著低于加州鲈(4.58%)和鳜鱼(2.56%)(P0.05),粗灰分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梭鲈肌肉中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5种甜味氨基酸及2种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加州鲈和鳜鱼(P0.05),3种鱼肌肉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及必需氨基酸指数均较接近,EAA/TAA超过40%。梭鲈与加州鲈的PUFAs、DHA和EPA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鳜鱼(P0.05),鳜鱼肌肉单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梭鲈和加州鲈(P0.05)。此外,梭鲈的花生四烯酸和棕榈酸含量显著高于加州鲈和鳜鱼(P0.05)。梭鲈肌肉钾、磷、镁含量显著高于加州鲈和鳜鱼(P0.05),3种鱼肌肉中11种微量元素(铝、锌、铁、铜、总砷、钡、锰、铅、铬、镍、镉)的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梭鲈肌肉的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肌苷酸(IMP)、PUFAs、钾元素等风味物质含量均高于加州鲈和鳜鱼(P0.05)。  相似文献   

20.
绍敏  于水 《水产科技》1990,(5):45-46
东莞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心站,自1985年先后取得池养尖吻鲈、花鲈和大口黑鲈成功以后,积极开展大面积推广.到1989年该市利用低盐度池塘养殖鲈科鱼类面积已达2,500亩,平均亩产245公斤.最高亩产为尖吻鲈356.7公斤;花鲈311公斤;大口黑鲈232公斤.年总量612.5吨,总产值2327.5万元,直接和间接创汇240万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