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油菜新品种在浙江奉化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在浙江奉化推广种植的油菜品种,在当地开展了油菜新品种种植试验,综合评价各参试品种在奉化的适应性及丰产性等。结果表明,浙油杂315、浙油杂108、越优1510、越优1203、浙油51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奉化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铜陵市义安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生育期适宜的油菜新品种,2018年引进6个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越优1402、浙油杂1403、浙油267、沪油杂26号、合油杂2705、德油杂41,以沣油737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油杂1403、越优1402、德油杂41等3个品种产量、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铜陵市义安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2013年在黄山市开展了不同油菜品种展示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初步掌握了14个油菜品种在黄山市的种植表现,摸清了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抗性,筛选出秦优10号、秦研211、沣油737、浙平4号、浙油杂1号、天禾油6号等优良品种;另外,景观油菜生产可选择开花早的沣油737或华油杂62品种,与开花迟的秦研211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茗岙乡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发展农业旅游产业,引进了5个优良油菜品种,并以茗岙乡油菜本地品种为对照,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调查比较.结果表明,引进的5个油菜品种均较茗岙乡油菜本地品种增产.其中,"浙油杂108"株高适中,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均为最多,产量最高;"浙油51"为常规品种,种子价格较低...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高产、高含油量且抗菌核病较强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提高兰溪市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2013年冬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杂001"可扩大示范种植;"宁杂1818"、"浙油51"有待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6.
为测试油菜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其他特征,筛选适宜在东阳市推广种植的高产、高抗、花期较长的油菜新品种,本试验以11个常规种油菜、11个杂交种油菜在东阳地区开展种植比较。结果表明,ZD649、浙油52、HS153、642、浙油杂1710、越优1575、越优1577、越优0102、浙油杂117高产高抗,适宜在东阳市推广种植,其中,ZD649、HS153、浙油杂1710、越优1577和浙油 杂117花期较长,可应用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安徽省安庆市生态和栽培条件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品种,特在潜山县开展油菜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沣油679、同油杂2号、浙油50、天禾油11和沣油737这6个品种可在安庆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稼元2号可进一步试验示范;常油杂83、绵油16、湘油杂2号,不适宜在安庆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油菜,为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油料作物。70年代,泌阳县曾与浙江科研所合作,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平均亩产110公斤左右,为泌阳县油菜种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油菜种植一般有直播和移栽两种方式,泌阳县多为秋发直播。油菜喜冷凉,抗寒力较强,分为秋发冬发两种,有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三大类型,泌阳县栽培的多为秋发甘蓝型油菜,主要品种有浙油18、浙油50、浙双758、浙双6号、湘杂油1号等,这些品种均为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的中迟熟甘蓝型油菜品种,特别适合在泌阳县开展秋发栽培。  相似文献   

9.
"浙油5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杭州市于2014年冬引入该品种试种并进行示范推广。为促进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种植,通过收集、整理"浙油51"于2014~2016年在杭州市进行的多点展示试验结果,总结了"浙油51"在杭州市的种植表现,并从适期早播、壮苗稀植、合理施肥、化学调控、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油菜品种筛选和机播密度试验,筛选出适合瑞安市种植的油菜品种浙油51、浙油33、浙油18,再用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浙油51试验出合适的种植密度,结合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瑞安市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应用于瑞安市油菜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浙江省兰溪市油菜产业品种结构,于2018—2019年进行了5个油菜新品种的示范种植。结果表明,5个油菜新品种的总体长势均较好,其中,"浙油杂1403"杂交优势明显,耐寒、抗倒性好;"越优1203""越优1401"苗期生长旺盛,杂交优势明显,耐寒、抗倒性好;"浙油51"株型紧凑,整齐度好,抗倒性中等;"浙大630"熟期较早,抗倒性中等。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于2016—2017年在广德县进行了优质油菜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浙杂903、浙杂油1号、沣油679在广德县有很大的推广价值,而沣油737、德徽油50表现也不错,建议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油菜新品种结构,于2019—2020年开展了"浙油杂1403"等4个油菜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并对各品种的田间表现和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展示结果表明,4个油菜展示品种的田间表现差异明显,其中,"浙油杂1403"的植株生长旺盛、抗逆性强、产量水平高、增产潜力大、适宜机收,"越优1401"的植株矮、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动贵州油菜生产的机械化进程,筛选适宜在贵州地区轻简化种植的油菜品种、材料,我们2013年引进30个外地品种,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初步筛选材料12份,在贵阳进行适应性种植,筛选出湘杂油199F1、德油杂11较早熟且产量表现较好;筛选出6031、湘杂油763F1、德油杂11、6033、6036等材料、品种株高小于180cm且产量表现较好;筛选出蜀丰6608、浙油21、禾盛油555、湘杂油199F1、德新油49、中油杂11、德油杂11、6031、6033抗倒伏且产量表现较好;此外初步田间鉴定发现中油杂11、德油杂11、6033的抗裂角性稍强且产量表现较好;田间测产结果显示禾盛油555、中油杂11、德油杂11等品种的产量比油研50显著增产。这些结果为筛选适合贵阳地区种植的,能够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和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浙江农业科学》2010,(4):802-802
<正>中油杂15号(浙审油2010002)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油菜品种。该品种熟期较早,株高中等,丰产性较好,含油量较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强,适宜在浙江省油菜产区种植。重施基苗肥,须施硼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6.
国审油菜新品种"盐油杂3号"为沿海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油菜主栽品种,但该品种在不同种植年份之间一些主要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仅从单一性状上描述又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对"盐油杂3号"年份间的多个性状指标进行了联合分析,以期寻找其中的差异性,并研究差异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金衢地区稻-麦(油)不同种植方式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金衢地区的稻(Oryza sativa L.)-麦(Triticum aestivum L.)[油(Brassica napus L.)]种植方式和主栽品种。[方法]选取在金衢地区种植的油菜品种(浙双6号、浙双3号、浙双72、浙油50、浙油18)、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甬优9号)、小麦品种(扬麦14),分别进行了免耕直播、翻耕直播等种植方式比较研究,筛选直播油菜品种,对比考察油菜、水稻、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下的产量、产值、农资投入、人力投入等。[结果]油菜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浙油50和浙双72产量最高,同一品种翻耕直播产量较免耕直播高,适宜金衢地区的油菜的种植方式是免耕直播,可选择产量高、株高适中的浙油50;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与甬优9号直播时的产量与移栽差异不显著,但应用直播技术较移栽可分别节本增收1 911和1 716元/hm2,综合效益较好;小麦品种扬麦14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其生育期、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免耕直播节本增效1 110元/hm2,适宜采用免耕直播。[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金衢地区油菜(小麦)免耕直播-单季稻的直播栽培及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一、项目意义油菜是洞头县主要粮油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以上。在大门镇,已连续种植9年的浙双6号、浙双72品两个品种特性有所退化,单产在100~110kg/667m2上下浮动。菌核病、病毒病等间歇发生,防治难度大。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农资价格的提高,种植油菜经济效益逐年下降。2012年,引进沪油杂1号、中双11、浙油28等进行品种更换对比试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省仪征市种植的高产、高效、综合农艺性状好的油菜品种,特选用8个油菜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华油杂62""凯育09""润扬油1号""沣油737"4个油菜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建议这4个油菜品种在仪征市继续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0.
油菜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如皋市进行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秦优10号、沪油杂1号、中农油6号、浙双8号、沪油16、秦优11号等6个品种产量超过或接近当地多年种植的秦优7号,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