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毒病 由西葫芦黄瓜叶病毒(CMV)和甜瓜花叶病毒(MMV)感染引起,发病的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略有皱缩,病株较健株略矮,重病株叶上发生深绿色疱状病斑,叶片畸形、叶小,后期叶片黄枯或死亡,病株生长缓慢,坐蕾、开花结瓜少或不结瓜,严重影响西葫芦产量。  相似文献   

2.
1白菜病毒病1.1发病症状又叫孤丁病,白菜生育期均可受害。幼苗期发病,心叶产生明脉褪绿,继而叶片出现深浅不一的花叶、皱缩、叶脆,心叶扭曲畸形,有时叶脉上出现褐色坏死斑,或不整齐的波形坏死环纹,根系不发达,难以结球。成株期病株矮缩,叶片上往往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环形坏死斑及黑色星状小点,叶球不耐贮藏,严重病株不能结球。染病种株抽薹晚,抽出的薹短,扭曲畸形,叶片小而硬、明脉、花叶,严重病株抽薹前即枯死。  相似文献   

3.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在田间症状主要有6种。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问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纹,病株较健株略矮。厥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上,病斑形状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4.
发病症状 各生育期均可发病。幼苗期受害,首先心叶叶脉失绿透明(称“明脉”),沿脉退绿,继而呈花叶及皱缩并变脆,心叶扭曲畸形。成株期受害,轻病株花叶或半边皱缩;一般病株畸形矮缩,有时叶片上密集褐色小环斑.病株根系不发达,须根少。根内部瘦浅褐色;重病株叶片皱缩成团,叶硬脆,上有许多褐色斑点,叶背叶脉上亦有褐色坏死条斑,并出现裂痕,病株严重矮化、畸形、不结球。  相似文献   

5.
1、症状。此病多在苗期至开花期发生较重,病株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矮化,顶部叶片细长,不扩展,筒状卷曲。发生严重时枝叶丛生,呈螺旋状下卷,或叶肉退化,叶片成纤细扭曲线状。中、下部叶片上卷,严重的卷成筒状,节间缩短。病轻时植株黄花矮缩,花冠加厚成巨型花,结果小或畸形。  相似文献   

6.
<正>1田间危害症状(1)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不正常现象,病株较健株略矮。(2)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3)条斑型。叶、茎、果均可感病,病斑形状因发生部位不  相似文献   

7.
一、发生原因 根据发生原因,水稻烂秧分为生理性烂秧和传染性烂秧两类。生理性烂秧是由环境条件不适而导致生理失调引起的。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按照症状的不同,传染性烂秧可分为青枯型死苗和黄枯型死苗。青枯型死苗,病株最初叶尖停止吐水,继而心叶突然萎蔫,卷成筒状,随后下部叶片很快失水萎蔫卷筒,直至全株呈污绿色而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根色稀少。黄枯型死苗,从下部叶片开始,由叶尖向叶基逐渐变黄,向上部叶片蔓延至心叶,最后植株基部变褐软化,直至全株呈黄褐色而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根毛稀少,根易拔起。  相似文献   

8.
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种类较多,表现各不相同,为农民朋友更好地判断识别,现分述如下: 1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不正常现象,病株较键株略矮。  相似文献   

9.
<正>一、田间为害症状1.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不正常现象,病株较健株略矮。2.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曾大,形成巨花。  相似文献   

10.
一、症状 西红柿病毒病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不正常现象,病株较健株略矮;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上,病斑形状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异,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在茎蔓上为黑褐色斑块,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茎、果内部,这种类型的症状往往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及黄瓜花叶病毒或其它一、二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在高温与强光照下易发生;巨芽型:顶部及叶腋长出的芽大量分枝或叶片呈线状、色淡,致芽变大且畸形,病株多不能结果,或呈圆锥形坚硬小果;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方弯卷,小叶呈球形,扭曲成螺旋状畸形,整个植株萎缩,有时丛生,染病早的,多不能开花结果;黄顶型:病株顶叶叶色褪绿或黄化,叶片变小,叶面皱缩,中部稍突起,边缘多向下或向上卷起,病株矮化,不定枝丛生;斑萎型:苗期染病,幼叶变为铜色上卷,后形成许多小黑斑,叶背面沿脉呈紫色,有的生长点死掉。坐果后染病,果实上出现退绿环斑;丛矮型:苗期染病5天后初显环状坏死斑,叶片褪绿旦迅速落叶,该病在茎组织发展很快,苗期施用氮肥过多,造成茎变软,在靠近地面处出现坏死斑,引起猝倒。  相似文献   

11.
<正> 1995年小麦黄矮病在平山县普遍发生,特别是地西部山区暴发成实,造成较大损失。 一、为害 小麦黄矮病1989年在平山县严重发生,但近几年发生很轻,1995年在全县不同生态类型区麦田普遍发生,西部山区暴发成灾,重发区的发病面积达2500亩,占播种面积的83.3%。 发病症状:小麦越冬、返青期生长健壮,无异常现象,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一次肥水后,病株基部叶片发黄,特别是4月下旬小麦孕穗期,病情突发,植株显著矮缩,叶片黄化,严重影响抽穗,即使抽穗也是蝇头小穗,而且株高是正常株高的1/3,分蘖节上部大部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1白菜病毒病1.1发病症状又叫孤丁病,白菜生育期均可受害。幼苗期发病,心叶产生明脉褪绿,继而叶片出现深浅不一的花叶、皱缩、叶脆,心叶扭曲畸形,有时叶脉上出现褐色坏死斑,或不整齐的波形坏死环纹,根系不发达,难以结球。成株期病株矮缩,叶片上往往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环形坏死斑及黑色星状小点,叶球不耐贮藏,严重病株不能结球。染病种株抽薹晚,抽出的薹短,扭曲畸形,叶片小而硬、明脉、花叶,严重病株抽薹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症状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在田间症状主要有6种。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问,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纹的不正常现象,病株较健株略矮。厥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  相似文献   

14.
孟新云 《农村科技》2013,(10):37-37
一、发病特征染病豆角幼苗期一般不表现发病症状,至现蕾后才出现病症。发病时,病株下部叶片首先沿叶片边缘尤其是叶片尖端出现不规则褪绿,如水渍状斑,后叶片变为黄色至黄褐色、枯萎,触动叶片容易脱落,最后整个叶片焦枯自行脱落。病情由下部叶片向上慢慢延伸,使上部叶片也枯黄脱落,最后整株豆角干枯死亡。病株根系不发达,容易拔起,根茎部皮层常开裂,一侧或全部维管束变为黄褐色或褐色,根部变色腐烂,导  相似文献   

15.
旱秋气温高,空气干燥,特别是在干旱的情况下,芹菜的蚜虫和病毒病发生严重,而蚜虫作为病毒病的传毒媒介,其发生严重又有利于病毒病的传播和蔓延.芹菜病毒病又称花叶痛,苗期至成株均可感病,以苗期感病受害最重.苗期感病,表现为花叶,皱缩畸形,重病株严重矮缩以至死亡.成株发病,病情视早晚而异.感病旱的病株,新生嫩叶先表现斑驳,继之发展为典型花叶,病叶变小,常皱缩、扭曲畸形,有的叶肉退化、叶片变窄而狭长,呈鸡爪状,叶柄纤细,植株矮化;感病晚的轻病株,仅新生叶片呈现浓淡绿色相间的花叶,植株生长基本正常.早秋芹菜防病毒病,重在苗期.  相似文献   

16.
绿豆病毒病     
<正>绿豆病毒病症状为绿豆出苗后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叶上出现斑驳或绿色部分凹凸不平,叶皱缩。有些品种出现叶片扭曲畸形或明脉,病株矮缩,开花晚。豆荚上症状不明显。防治方法①选用鲁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属于系统侵染,症状多在后期表现出来。但有些病株苗期也表现症状,病苗节间缩短,株形较矮,茎干基部膨大,下粗上细,叶片簇生,叶色暗绿,粗硬而挺直,有时分蘖增多。有些品种叶片从第5叶开始,出现黄色条斑。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地区发生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据说已有多年了~([1])。为害番茄时,相传是出现一些叶片黄化并有枯斑的病株,株高与健康株相比略矮,而且在果实上会出现一些大型的圆形褐斑,斑较硬略有轮纹(图1)。但是,本人一直未能对这样的病株毒原做过检测,不能肯定这些病株就是番茄斑萎病毒所致。2017年4月的一天,我带学生到北京顺义北郎中某菊花基地实习,  相似文献   

19.
一、症状 西红柿病毒病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不正常现象,病株较健株略矮;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上,病斑形状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异,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在茎蔓上为黑褐色斑块,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茎、果内部,这种类型的症状往往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及黄瓜花叶病毒或其它一、二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在高温与强光照下易发生;巨芽型:顶部及叶腋长出的芽大量分枝或叶片呈线状、色淡,致芽变大且畸形,病株多不能结果,或呈圆锥形坚硬小果;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方弯卷,小叶呈球形,扭曲成螺旋状畸形,整个植株萎缩,有时丛生,染病早的,多不能开花结果;黄顶型:病株顶叶叶色褪绿或黄化,叶片变小,叶面皱缩,中部稍突起,边缘多向下或向上卷起,病株矮化,不定枝丛生;斑萎型:苗期染病,幼叶变为铜色上卷,后形成许多小黑斑,叶背面沿脉呈紫色,有的生长点死掉。  相似文献   

20.
1.诊断 1.1番茄青枯病 多在番茄开花期间发生,发病初期植株顶部几张叶片开始萎蔫。中午前后极为明显;傍晚至天明和阴雨天顶部叶片恢复正常,反复多日后,田间病株增多,萎蔫逐渐加剧,叶片萎蔫自上而下蔓延,造成全株萎蔫。叶片变黄不及枯萎病严重(这些有别于枯萎病)。从发病至整株死亡一般5-7d,雨天多时延长至10d左右。病茎维管束变褐色,病重的植株如将病茎作横切面检查,略加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溢出(即菌脓),病株茎下部常有不定根出现,但也有例外。据仔细观察,植株常长出长短不一的疣状突起和不定根,有时植株上发生油浸状褐色不规则斑块(特别是小番茄)的并不一定是此病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