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茶油掺假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理化方法难以进行有效鉴定,开发基于特征DNA的茶油掺假的高效鉴定技术十分必要。本研究探索不同方法提取茶油总DNA的提取效果,通过优化提取过程,确立了茶油总DNA最优的改良SDS提取方法。该法可从40 m L茶油中提取出足量用于PCR实验的茶油总DNA。进一步将获得的茶油总DNA作为模板进行特征DNA的PCR扩增验证,经DNA测序分析表明其PCR扩增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从茶油脚中提取天然维生素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江西茶油脚为原料,采用酯化一蒸馏和溶剂萃取等工艺,提取天然维生素E。通过对Ve提取的单因素实验,确定较适宜的酯化反应工艺条件为:原料与甲醇比为1/2,原料与催化剂比为10/1,反应时间为2.5h,反应温度为65℃;精制Ve得率为9.13%。  相似文献   

3.
油茶籽多酚微波辅助提取响应面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酚是油茶籽中重要的活性成分。研究其组成、提取工艺和活性,对于优质茶油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就微波辅助提取油茶籽多酚进行了优化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微波提取时间、料液比这3个因素对油茶籽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微波功率与微波提取时间、微波功率与料液比、微波提取时间与料液比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利用DesignExpert7.1软件分析得出的油茶籽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800W;提取时间,35s;料液比为1︰16。在此条件下,用回归模型预测的油茶籽多酚的提取量为19.60mg·g-1,实际测得值为19.02mg·g-1,相对误差为3%。与传统溶剂提取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具有时间短、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油茶是我国重要木本油料作物,遍布江南各省和秦晋高原部分地区。油茶籽的加工利用,目前一般都采用机械压榨法提取茶油,得油率在20~25%左右。大量的残渣为油茶饼(约占50~60%)。茶饼中含有粗脂肪(茶油)、皂甙、醣类、蛋白质等化学成分,根据我们对青田某一样品分析,其主要成分的含量为: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水浸提、醇沉法提取绞股蓝多糖,对绞股蓝多糖提取工艺和一般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选择浸提固液比、温度、时间和浸提次数作为单因素进行梯度实验,确定其条件范围,再通过正交实验L9(3^4)进一步确定绞股蓝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4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h、反复浸提2次。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提取的绞股蓝多糖中含有多肽和AA,为蛋白质复合多糖。  相似文献   

6.
为给石榴皮中有效活性物质的提取提供理论基础,以石榴果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提取总黄酮的最适工艺参数。得到总黄酮的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20。优化工艺提取的石榴皮总黄酮得率高达56.25%,纯度高达23.42%。  相似文献   

7.
姬松茸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松茸粗多糖的提取方法有热水浸提法、溶剂提取法、复合酶提取法等,为了提高粗多糖的提取率,本研究采用细胞破壁技术,采用水溶——复合酶提取工艺,多糖的提取率高达16.67%,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提取物(GBE)三种提取工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银杏叶提取物(GBE)的水提取-乙醇回流(树脂吸附)法,乙醇提取-树脂吸附法,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法3种提取工艺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以及提取物的质量指标作了全面论述,并指出在我国采用乙醇提取-树脂吸附法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工艺。  相似文献   

9.
微波法提取桑叶多糖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法提取桑叶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5,溶剂pH值8.0,微波功率300W,微波处理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桑叶总多糖的提取率为4.26%,较热水浸提法提高了18.99%。试验结果显示微波法与传统提取方法比较,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节省能源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方法提取姜黄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别优化了溶剂回流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3种提取方法中一次提取姜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一次提取姜黄色素的得率分别为2.53 %、3.22 %和3.61 %,其一次提取率分别为62.6 %、79.7 %和89.3 %.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高效、省时等优点,特别适合对姜黄色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艾蒿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蒸馏时间1.5h、料液比为10∶1、浸泡时间1 h ,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0.25%,各因素对提取结果影响的程度依次为:蒸馏时间>料液比>浸泡时间。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艾蒿精油为浅绿色液体,有较浓的清香味,可用于食品、医疗、生物防治、果蔬保鲜等领域,是天然香料的一种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法提取薏苡仁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薏苡仁油,对其中的影响因素提取溶剂、药材粒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将薏苡仁药材粉碎至粒径60目,按料液比1∶3.5加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在60℃温度下提取40 min ,所得提取率最高为11.8%。该提取工艺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节省溶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油茶枯饼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产品得率的影响,并采用DPPH法和FTC法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较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 h,乙醇体积分数60%(v/v),液料比30:1(mL:g),提取温度90℃。在此条件下黄酮苷1和黄酮苷2得率分别为12.56%和13.03%,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不同时间、不同液固比、不同温度对提取桉树叶叶绿素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桉树叶叶绿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桉树叶叶绿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90 min、液固比25.69∶1.0、提取温度40℃。  相似文献   

15.
借鉴希腊现代化原生橄榄油制取工艺,对油茶籽微波辐照+水代法提取油脂新工艺进行深入研究,经中间试验证明该工艺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可以直接得到质量很好的原生茶油,出油率能够达到接近90%。原生茶油其主要营养素与传统压榨和浸出生产工艺相比,生育酚含量分别高出3.6和4.9倍,角鲨烯含量高出近40%,能够最大限度保存茶油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原生茶油风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料液比对提取蓝靛果色素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法对蓝靛果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蓝靛果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8.75min、超声功率229.06w、料液比1∶18.84,色素最大提取量为68.82mg/g。通用仪器设备公司)。1.3提取工艺研究不同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料液比对提取蓝靛果色素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法对蓝靛果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蓝靛果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8.75min、超声功率229.06w、料液比1∶18.84,色素最大提取量为68.82mg/g。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法提取芫根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4,微波处理时间10min,微波功率450W,浸泡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芫根多糖的提取率为9.13%。试验结果显示微波法与热水浸提法比较,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文悦  孟凡悦  李琛 《林产工业》2024,(3):65-68+72
苍耳为菊科苍耳属,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本身和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活性,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内酯、脂肪酸、黄酮、水溶性苷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杀虫等多种功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苍耳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包括水蒸气蒸馏法等传统提取工艺和超声辅助提取法等绿色友好的新型提取工艺;对苍耳提取物在农业、医学及食品保鲜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苍耳提取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杀虫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有5种提取方法:榨汁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索氏提取法、温浸法、冷浸-超声联合提取法,其中以冷浸-超声联合法得到的豚草粗提物最多,为25.35g/200g,其次为超声波提取法,得到豚草粗提物24.86g/200g,榨汁法由于使用新鲜豚草作原料,粗提物仅为18.52g/200g,为最少。5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率依次为冷浸-超声联合法超声波提取法索氏提取法温浸法榨汁法,提取率最高的是冷浸-超声联合法为12.68%,超声提取法为12.43%,2种提取方法提取率较为接近。从提取时间上分析,同样是200g原料,榨汁法、超声波提取法所用时间较短,而温浸法、冷浸-超声联合法需要时间较长,超声提取法较为最佳提取工艺。利用豚草提取液稀释不同倍数对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进行毒力测定可知,以冷浸-超声波联合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杀虫效果最好,校正死亡率可达77.79%和75.56%,两者毒力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认为超声波提取法为最经济、便捷、有效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蓝莓果渣为原料,研究熊果苷的适宜提取条件。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蓝莓果渣中提取熊果苷,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熊果苷提取的适宜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g/mL,超声时间40min,超声功率400W,在此条件下,熊果苷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