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黄鳝捕起后,先将其体 表所沾附的泥沙污物洗净。 检查鳝体有无伤残,伤残者 不能贮养和运输。 一.黄鳝的贮养技术 先将容器洗净、消毒。60 公斤容量的缸或桶,气温 23~30℃时,可贮养黄鳝30 公斤,另加清新水25公斤。 开始每隔半小时换水1次, 换3~4次待泥沙污物基本 排净后,每隔4~6小时再换  相似文献   

2.
1尼龙袋充氧密封运输法 用小型尼龙袋充氧运输鱼苗具有体积小,装运密度大,装卸方便,成活率高等优点,一般不需中途换水。可作为货物利用铁路、航空托运或用汽车装运。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往尼龙袋内加入清水,加水量占尼龙袋容量的1/4~1/3。然后装鱼。  相似文献   

3.
一、肩挑运输。交通不便、路程较近、数量不多,可用木桶或铁桶挑运鱼苗鱼种。要求是“水花”一挑可运1~2万尾;或6~8厘米的鱼种800尾;13~17厘米的鱼种300尾。桶内装水7成,若途中发现鱼苗浮头,立即换新水。二、鱼篓运输。每个鱼篓装水7成,约400千克左右,在水温20~25℃时,可装3厘米左右的鱼苗2~3万尾。鱼篓内的水应是塘水或河水。途中发现鱼苗浮头,可立即换水或送氧,若当日达不到目的地,可喂些熟蛋黄,第二天换水后再起运。三、尼龙袋运输。长67厘米,宽33厘米的尼龙袋,在水温20~25℃时,可装“水花”鱼苗5~6万尾,或3厘米左右的鱼苗6000~8…  相似文献   

4.
黄鳝肉质爽滑,味道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黄鳝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易于运输,近几年来贸易量不断增加。为了解进境黄鳝寄生虫种类及感染情况,为防治和研究黄鳝寄生虫病提供资料,1997年我们对入境的黄鳝进行了寄生虫调查...  相似文献   

5.
锦云  夏村 《江西饲料》2001,(3):38-38
俗话说:“过了三伏关,黄鳝变金砖”,这不但说明了度夏后黄鳝的珍贵,更道出了黄鳝 安全度夏的难度。夏季黄鳝养殖必须抓住以下五个关键环节:1 要搞好防暑降温黄鳝的适温上限为28℃,夏天阳光曝晒易使池水迅速升温,使黄鳝中暑 。可在池子四周种植南瓜、丝瓜、扁豆、葡萄等攀援植物或用稻草搭棚遮阴,也可在鳝池 水 面投放适量浮水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浮萍等遮阴(但面积不能超过池子三分之一)。 还可 采取换水调温,即在盛夏把池水位加至25-30厘米,并采取更换池内表层水来平衡池 水温度 ,这样既可保证黄鳝出水呼吸、摄食,又不致被…  相似文献   

6.
暂贮不仅仅是把农副产品暂时贮藏,还包括暂时种植、暂时养殖,靠“时间差”赚钱。辽宁省辽中县水田较多,池养黄鳝非常普遍。黄鳝有冬眠的习性,为方便捕捉,从盛夏时起,人们便挑选体大的出售,至秋末基本上告止。这种养法卖法延传了几十年,大伙都没感到有什么不对劲,反而因黄鳝价格一直较高而自得其乐。这个县蒲河村农民张建军却从皆大欢喜中看到不足。2000年春节前夕,他专门到大连、沈阳等中等城市的宾馆、饭店打探黄鳝价格及需求量,发现这里黄鳝多是冷冻的,价格却比平时贵一倍,仍很畅销。 “如果是鲜活的就更好了”,顾客这么说,厨师也这么…  相似文献   

7.
酶水解法评定鹿饲料蛋白质、有机物降解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纤维素酶——胃蛋白酶复合处理法和胃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处理法,分别测定了鹿的12种常用饲料的蛋白质降解率和9种常用饲料的有机物消化率:并与尼龙袋法进行了比较,肯定了酶水解法估测尼龙袋法评定鹿饲料营养价值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胃蛋白酶法测定的饲料蛋白质降解率也符合数学模型p=a+b(1-e~(-ct)),但与尼龙袋法相比,a值偏高,二者在2小时短时间点相关不显著,但在24小时点相关显著(P<0.05):尼龙袋法(x)与酶水解法(y)的回归方程为y=23.08+0.7774x(n=9,r=0.9055,RSD=2.43)。在k=0.02~0.12范围内,酶水解法与尼龙袋法相关显著(P<0.05),其中酶水解法(y)在k=0.08时,与尼龙袋法(x)在k=0.02时相关极显著,其回归方程为y=24.59+0.77x(n=12,r=0.7306,RSD=6.78)。胃蛋白酶——纤维素酶法测得的有机物消化率(x)与尼龙袋法(y)相关显著(P<0.05),其回归方程为y=12.25+0.7088x(n=9,r=0.9350,RSD=0.97)。  相似文献   

8.
黄明 《畜牧市场》1999,11(10):40-41
近年来渔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使市场鱼价悬殊,促进了农村一批从事活鱼运销专业户的发展。主要采取尼龙袋气囊密封充氧的方法,其运输技术水平使商品鱼保活、运输量均受到限制。笔者根据生产实践观察,对尼龙袋气囊密封充氧运输商品鱼的技术改进,以提高成活率、运输量和贩运经济效果,调节市场供求矛盾。一、技术改进的方法1.用汽油桶作容器外胆,将油桶上端焊割至壁沿成敝口;油桶下口壁5cm左右安装放水阀一只,规格选用通径20mm的旋塞阀,与油桶内壁连接长10cm通径20mm的铁水管;在油桶上口沿或外…  相似文献   

9.
由于黄鳝喜半水半空的洞口,所以鳝池必须有水。从各种陆面的设计中对比分析,以长形泥埂为最佳,其优势是多方面的。 一、泥埂的分散作用。过去人们习惯于水下养鳝,其弊端有两点:一是迫使黄鳝频繁浮出水面进行呼吸而消耗大量的体力,同时也违背了黄鳝以身体长短选定水体深浅和水陆关系的习性。二是容易造成黄鳝群聚池角处,越聚越多,久久不散,频繁活动。当气温26℃时,群聚的黄鳝只需24小时,群内温度就可升至33℃以上,极度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黄鳝仔稚鱼对不同饵料的适应性,以便找到黄鳝稚鳝合适的开口饵料,从而可以通过人工繁殖培育提供大批量的黄鳝苗种。本试验通过给全长25mm~100mm的稚鳝投喂鳗鱼饵料、血虫、水蚤、鲢鱼糜、水蚯蚓、配合饲料六种不同的饵料来分析其各项生长性能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水蚯蚓可以作为黄鳝仔稚鱼最合适的开口饵料,同时可以配合投喂含有诱食剂的人工配合饲料能够取得较好的增长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1直接从野外捕捉野生黄鳝种苗每年4~10月份,可以在稻田和浅水沟渠中用鳝笼捕捉,特别是闷热天或雷雨后,出来活动的黄鳝最多,晚间多于白天。一人一次可以带200只鳝笼黄鳝种苗。晚上或者雷雨过后放入田间的水沟中,几个小时以后就可以捕捉到黄鳝。用鳝笼捕捉黄鳝时,要注意两点:①最好用蚯蚓作诱  相似文献   

12.
五、养殖育肥的日常管理及起捕技术 1.水质管理。保持池水清洁和酸碱度适中,是加快黄鳝生长的必要条件。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做到:一要保持适当水位,水浅易导致水质恶化,引起黄鳝停食和患各种疾病。二要坚持勤换水。一般情况下,3~5天换水1次,盛夏时节最好1~2天换水1次。新换的水特别是井水,要提前1天抽到蓄水池,使水温调节至与池水相近,温差不能超  相似文献   

13.
在养殖黄鳝中,常常投喂活饵,如蚯蚓、蝇虫、黄粉虫、小杂鱼、小虾、蝌蚪、小蛙及其他陆生小虫等。活饵是鳝鱼养殖快速生长的理想饲料,但投喂时需六忌。 1、忌活饵个体过大:活饵个体过大,黄鳝难以捕食,应以黄鳝一口能吞食为最理想。 2、忌活饵本身有病:活饵本身患病,易传染给黄鳝,尤其水生活饵,如小杂鱼,它们与黄鳝可感染同  相似文献   

14.
(一)选好场地 模拟自然生态形式,在养殖池里种植水草,如水花生、水浮莲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利于亲黄鳝产卵。 (二)调好水质水位 亲黄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溪水或地下水,水的pH值应在6.2~7.8,水深20~30厘米。新挖的水池还要进行脱碱处理。  相似文献   

15.
黄鳝是温热带淡水鱼类,分布广,适应性强,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目前人工养鳝成功的为数不多,主要是常规的池塘养殖,易发生疾病且黄鳝冬眠影响常年养殖。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尼龙袋法研究肉牛不同精料水平日粮的营养物质转化效率,以求提高肉牛对粗饲料的利用效率,并为选择肉牛日粮适宜的精粗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鳝池塘网箱养殖是近几年起的水产养殖产业,由于投资少、见效快,在全国各地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让这一养殖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根据许多鳝农近几年来的成功养殖经验,总结出黄鳝网箱养殖应把好关键的“八关”。  相似文献   

18.
原位尼龙袋技术可测定饲料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的降解速度和程度,是评价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一种常用方法,又称瘤胃尼龙袋法。但该测定方法在实验室之间存在差异,甚至在同一实验室内部也不统一。因此,本文就原位尼龙袋技术及其应用、在评价饲料营养价值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述,并对当前应用原位尼龙袋技术规程提出建议,为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技术规程或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汪玺 《草业科学》1995,12(3):48-49,52
对影响瘤胃瘘管-尼龙袋法测定牧草干物质消失率的因素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瘤胃瘘管的安装以两步法比一步法好。尼龙袋在瘤胃中的停留时间以24h。尼龙袋中的样品量对消失率影响不大。尼龙袋在瘤胃内容物中的深度对消失率无明显影响,供试动物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20.
四、黄鳝的驯食技术 1.人工驯食 黄鳝对饵料选择性强,一经长期摄食某种饲料,就很难改变其食性。因此,饲养初期必须用当地来源广、价格低、有保障的饲料不断进行驯饲。因野生黄鳝入池后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期间不但拒食,还会将入池前摄入的饵料呕吐出来。因此,一般在鳝种入池一周后才开始驯食,不可操之过急。先将池水放干,再注入新水,即可开始人工驯食。刚开始时,应尽量顺应天然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