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苦豆子总碱光分解特性和防治菜青虫及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苦豆子总碱(Total alkaloids ofSophora alopecuroides)在太阳光及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分解现象,发现其属于光易分解物质,其光分解半衰期不超过1 h。用4种不同浓度苦豆子总碱防治菜青虫,并与40%氧乐果比较,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浓度1 g/kg防治效果最好,杀虫效果平均达80.6%。以清水为对照,采用间接萃取比色法,在喷药1、4、71、0 d后采集样品,测定其残留,4种处理的残留均未检出;进行蔬菜生理指数的测定,结果显示喷药后叶绿素的含量显著增加,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含量亦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2.
应用不同浓度25%灭幼脲悬浮剂防治杨扇舟蛾幼虫,结果表明,喷施25%灭幼脲悬浮剂1 500倍液、2 000倍液、2 500倍液防治杨扇舟蛾幼虫,12 d后矫正死亡率达到最高,分别为88.9%、86.8%、84.4%;而喷施3 000倍液,12 d后矫正死亡率也达到最高,但仅为68.8%。因此,生产上宜采用1 500~2 5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的肥料与浓度喷施植株,研究不同肥料对金线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产量提高和多糖含量积累均有明显的作用,以菜籽饼腐熟液500倍液和高效稀土肥1 000倍液增产、提质效果最为明显,比对照平均增产50.37%,多糖含量平均提高9.27%。因此在金线莲生长期每隔10~15 d用500倍菜籽饼腐熟液或1 000倍高效稀土肥液喷施植株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利。  相似文献   

4.
周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21-18022
[目的]研究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总碱光分解情况及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其光分解抑制情况。[方法]将苦豆子总碱置于太阳光及紫外光下照射,研究光分解情况。[结果]苦豆子总碱属于光易分解物质,其光分解半衰期不超过1h运用抗氧化剂TBHQ能有效抑制苦豆子总碱光分解。不同浓度TBHQ对苦豆子总碱光分解的抑制效果不同,处理浓度越大,其抑制苦豆子总碱光分解的作用越强。[结论]为寻找合适的抑制苦豆子生物碱光分解的稳定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苦豆子对几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实验法研究了苦豆子水浸液对牧草、蔬菜和粮食作物种子的化感效应,结果显示,美国籽粒苋和雪里蕻对苦豆子化感作用非常敏感,在低浓度(0.0250 g/mL)水浸液中已经受到强烈抑制;而黄瓜、高粱和小麦对化感作用则有较好的耐受性,在高浓度苦豆子水浸液中仍保持有较高的发芽率。苦豆子根部水浸液的化感作用要低于茎叶部分。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防治大白菜小菜蛾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0%除尽悬浮剂1 200~1 500倍液、20%美满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 200~1 500倍液对大白菜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效,且持效期较长,对蔬菜安全,药后3 d防效在79.5%~91.8%,药后7 d防效在83.0%~93.8%,药后10 d防效在81.6%~92.5%,说明这3种农药是防治大白菜小菜蛾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7.
蔬菜生产已成为澄江县农业经济持续增收的重要引擎,目前全县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为3867~5000 hm~2,以西兰花、花椰菜、甘蓝等为主,在生产中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常年发生面积为800~1200 hm~2,具有发生面积大、危害重、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为此特进行根肿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50%福帅得500倍液蘸根移栽,栽后15 d再喷施一次,防效达83%,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苦豆子沤肥不同时期基本养分含量的变化及秸秆腐熟剂对苦豆子沤肥的影响.[方法]向苦豆子沤肥中添加一定量的秸秆腐熟剂,以未添加秸秆腐熟剂的沤肥为对照,每隔15 d取样,测定不同时期沤肥液的氮,磷,钾含量.[结果]添加秸秆腐熟剂处理沤肥液的全氮最高含量为121.03g/kg,比未添加秸秆腐熟剂的处理提前30 d出现,全磷最高含量为14.13 g/kg,比未添加秸秆腐熟剂的处理高出86.17;,提前15 d出现.两个不同处理全钾最高含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整个沤肥过程中添加秸秆腐熟剂的处理苦豆子沤肥液总磷量较高,全氮、全钾含量的影响不大,但全氮、磷、钾最高含量比未添加秸秆腐熟剂的处理提前出现.说明向苦豆子沤肥中添加一定量的秸秆腐熟剂可加快沤肥进程以及缩短沤肥周期和养分浸提时间.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苦豆子总碱对菜蚜、桃蚜和棉黑蚜的防治效果,采用浸渍法测定苦豆子总碱对菜蚜、桃蚜和棉黑蚜的室内毒力。用SPSS软件分析求毒力回归方程及LC50和LC95,计算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室内测定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对棉黑蚜的内吸毒力较高,其次是菜蚜,桃蚜。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在苹果采果期使用丙环唑、氟环唑可能产生的膳食安全风险,用25%丙环唑水乳剂1 000倍液(250 mg a.i./kg)、25%丙环唑水乳剂500倍液(500 mg a.i./kg)、12.5%氟环唑悬浮剂333倍液(375 mg a.i./kg)、12.5%氟环唑悬浮剂167倍液(750 mg a.i./kg)处理苹果,进行残留试验及不同消费群体的膳食暴露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4个处理果实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3.37、4.72、1.61、2.95 mg/kg;半衰期分别为7.5、7.8、10.8、10.5 d。膳食暴露风险评估表明,不同消费群体的风险商存在差异,幼年消费者风险商明显高于成年人;加倍量喷施药物的风险商明显高于常量药物;喷施25%丙环唑水乳剂1 000倍液、500倍液后0~45 d,苹果中丙环唑残留对7类典型人群的风险商均在12.0以下;喷施12.5%氟环唑悬浮剂333倍液、167倍液后0~45 d,苹果中氟环唑残留对上述7类典型人群的风险商均在27.0以下。表明在苹果采果期合理使用丙环唑、氟环唑对消费者的膳食健康风险低。  相似文献   

11.
赵慧芹  张玉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86-16287
[目的]分析烯唑醇在鸭梨果实中的残留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为无公害果品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GC-MS测定烯唑醇含量。[结果]烯唑醇在鸭梨果实中的降解较快,半衰期为12.47d。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按施药浓度3000倍,3~5次,最后1次喷药21d采样测定,其残留量为0.0485~0.0528mg/kg;按施药浓度1500倍,3~5次,喷药,其残留量为0.0603~0.1070mg/kg。说明只有按1500倍液喷药5次,烯唑醇在鸭梨果实中的残留超出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结论]烯唑醇按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叶面喷施蚯蚓氨基酸液肥对黄瓜品质的影响,为蚯蚓氨基酸肥在蔬菜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H1(喷施0.3%KH2PO4)、H2(喷施蚯蚓氨基酸800倍液+0.3%KH2PO4)、H3(喷施蚯蚓氨基酸500倍液+0.3%KH2PO4)、H4(喷施蚯蚓氨基酸300倍液+0.3%KH2PO4)、H5(喷施蚯蚓氨基酸800倍液)、H6(喷施蚯蚓氨基酸500倍液)、H7(喷施蚯蚓氨基酸300倍液)及清水对照(CK)处理,在黄瓜挂果期进行叶面喷施,采收时测定各处理黄瓜果实的维生素C(Vc)、蛋白质、可溶性还原糖、有机酸、硝酸盐含量及糖酸比.[结果]与CK相比,采收时H2、H3和H6处理黄瓜的V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40.0%、53.5%和38.0%(P<0.05,下同);H2、H3、H4、H6和H7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55.2%、85.3%、67.5%、31.6%和49.6%;H3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31.2%;各施肥处理的可溶性还原糖含量均降低,其中H4、H5和H6处理显著低于CK;H2和H3处理的有机酸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4.2%和22.8%,H5、H6和H7处理分别显著降低39.1%、44.8%和36.8%;分别与H5、H6和H7处理相比,H2、H3和H4处理黄瓜的Vc含量增加,糖酸比降低,有机酸含量较高且差异显著,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60.8%、78.5%和35.5%.[结论]在黄瓜挂果期喷施适当浓度的蚯蚓氨基酸液肥有利于整体提升黄瓜果实品质,其中喷施蚯蚓氨基酸500倍+0.3%KH2PO4混合液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叶面喷施2,3-二巯基丁二酸(DMSA)降低水稻幼苗茎叶镉含量的潜在机制,在人工气候室内,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镉在幼苗不同部位的累积情况及喷施DMSA对镉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MSA喷施浓度增加,茎基镉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当DMSA喷施浓度达到1.0 mmol·L-1时茎基镉含量与对照(不喷施DMSA)处理相比显著增加57.3%,同时镉由茎基向地上部的转移效率降低52.7%。在此基础上,探寻了镉在茎基细胞中的赋存形态及镉的亚细胞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茎基中难溶态镉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显著增加了80.8%,细胞壁中镉含量达到对照处理的2.1倍。进一步对细胞壁各组分镉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果胶组分中镉含量随着DMSA喷施浓度增加呈现出显著升高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最高增加99.5%。此外,喷施DMSA后茎基中总植物螯合素(PCs)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最高分别达到对照处理组的2.2倍和3.1倍。喷施DMSA显著缓解了镉胁迫,幼苗地上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升至对照处理的3.0倍和2.7倍,荧光标记试验表明叶片中过氧化氢含量随DMSA喷施浓度增加呈现显著降低趋势。研究表明,喷施DMSA显著增加了水稻幼苗茎基巯基化合物含量,从而提高了对镉的拦截能力,降低了镉由茎基向幼苗地上部转运效率,使水稻幼苗地上部镉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喷施DMSA还可显著缓解幼苗镉胁迫。  相似文献   

14.
竹醋液对番茄生长发育及桃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子萌发、盆栽灌根、田间喷雾等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竹醋液对番茄种子萌发、桃蚜Myzuspersicae、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 000×稀释竹醋液显著促进番茄种子萌发,500×则显著抑制番茄种子的萌发。(2)500×的竹醋液灌根显著增加了番茄的根长、株高、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各种浓度对侧枝数均无显著作用。(3)田间叶面喷施300×、500×和700×的竹醋液后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其它浓度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4)田间叶面喷施各浓度的竹醋液对桃蚜的虫口减退率在药后3 d、5 d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浓度愈高,虫口减退率也愈高。(5)田间叶面喷施500×的竹醋液后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叶面喷施其它浓度的竹醋液对产量均无显著影响。(6)田间喷施各种浓度的竹醋液均显著降低了番茄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100×的竹醋液喷施后显著降低了果实中的VC含量,300×、500×、700×、1 000×和1 500×的竹醋液均显著提高了VC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诱抗剂对马铃薯疮痂病抗性诱导的影响及其抗性生理机制,为马铃薯疮痂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叶片喷施清水为对照(CK),设6个诱抗剂处理,处理1~处理4为常规拌种分别+1.0 mmol/L水杨酸、1.0 mmol/L苯并噻二唑、2000倍25%吡唑醚菌酯或500倍3%氨基寡糖素喷施叶片,处理5和处理6为50倍3%氨基寡糖素喷种分别+500倍3%氨基寡糖素或500倍3%香菇多糖喷施叶片.于齐苗后每隔7 d喷施1次,共喷施3次,第3次喷施后14 d调查植株出苗率、株高等农艺性状,取样测定抗性生理指标,收获后调查块茎疮痂病发病率、产量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不同诱抗剂处理均可显著降低马铃薯疮痂病发病率,其中以50倍3%氨基寡糖素喷种+500倍3%香菇多糖喷施叶片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达68.85%;与CK相比,诱抗剂处理后的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块茎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淀粉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诱抗剂通过提高马铃薯叶片的叶绿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及降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来调节植株生长,从而诱导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利用50倍3%氨基寡糖素喷种+500倍3%香菇多糖喷施叶片对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效果最理想,同时可提高产量并改善块茎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刘会宁  崔传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52-12453,12461
[目的]研究叶面喷锌对粉红亚都蜜葡萄几个生理指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指导葡萄生产。[方法]以2001年引进的粉红亚都蜜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生长季节叶面喷施2.5、5.0、7.5 mg/L ZnSO4.7H2O,对葡萄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及果实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果刷长度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喷锌以5.0~7.5mg/L的效果较好,可使粉红亚都蜜葡萄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果皮变厚,果刷变长,且随喷锌次数的增加效果愈明显;而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随喷锌次数的增加明显降低。[结论]5.0~7.5 mg/L浓度锌叶面喷至少2~3次,可明显提高葡萄的光合效率,改善其风味、营养及耐贮运品质,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贮存时间对卷烟烟丝pH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探讨最佳的卷烟贮存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烤烟型A牌号卷烟为供试材料,考察贮存时间(0~240 d)对卷烟烟丝pH及石油醚提取物、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氯和钾含量的影响.[结果]A牌号卷烟烟丝的pH及石油醚提取物、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贮存60~180 d呈缓慢上升趋势,超过180 d后石油醚提取物、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贮存期间,A牌号卷烟烟丝总氮、总植物碱的变化趋势与水溶性总糖、还原糖的变化趋势相互消长,氯含量从第60 d开始上升,而钾含量在贮存180 d后明显低于贮存前卷烟成品的原始含量.[结论]A牌号卷烟的贮存时间宜控制在180 d之内.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浓缩型全养分蔬菜瓜果冲施肥对大棚油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浓缩型全养分蔬菜瓜果冲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大棚油菜的株高,叶绿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及其产量,在浓度为1∶1 000处理下,油菜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最高;浓度为1∶4 000处理下,油菜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应用氯仿熏蒸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了菜地土和松林土喷施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剂后,土壤微生物量和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菜地土喷施Bt杀虫剂后,土壤微生物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松林土喷施Bt杀虫剂后,土壤微生物量碳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种土壤均在喷施1 315 ghm-2的Bt杀虫剂后,微生物量碳达到最大值。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菜地与松林土壤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带型有较大的差异,菜地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更高的丰富度。土壤类型是决定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的关键因素,Bt杀虫剂梯度喷施并不足以形成新的群落结构。菜地土喷施Bt杀虫剂后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上升(P<0.05),而松林土则表现出显著下降(P<0.05)或不变的趋势。图3表3参20  相似文献   

20.
毒死蜱在叶菜上的残留及降解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芥菜为例,对露地条件下生产的叶菜类蔬菜中毒死蜱的残留及降解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芥菜中的降解速率在喷药后5 d内呈直线下降趋势,第5 d后降解趋于平稳;毒死蜱在芥菜中的残留量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以毒死蜱最高推荐浓度和低于最高推荐浓度3倍的药液量进行喷洒,在7 d安全间隔期及安全间隔期满2d后,毒死蜱在芥菜中的残留量均高于国家标准.因此,建议对毒死蜱的推荐使用浓度、施用次数、安全间隔期等做进一步的试验研究,以确保蔬菜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