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丰两优香一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两优香一号是安徽丰乐种业有限公司用广占63S与丰香恢一号配制而成的中、晚籼两系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建阳市回龙乡从2007年引进在西瓯浦村示范种植,平均亩产达565.2公斤.最高亩产达679.8公斤,表现农艺性状好、米质优、产量高、抗性较强等特点。2008年全乡推广种植2000余亩,农户反应该品种长势好、适应性广、易种植。现将丰两优香一号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邯豆四号(原邯195)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用邯73×邯81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脂肪含量高的特点。200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豆2003002号”。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2号”。1产量表现2000~2001年国家黄淮海大豆区(中片)区试,2年平均亩产175.7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6.34%;2002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6.74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3.8%。2000~2001年河北省大豆区试,2年平均亩产159.3公斤,比对照冀豆七号增产8.44%;2002年河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6.6公斤,比对照冀豆七号增产…  相似文献   

3.
衡4072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系。田间自然鉴定高抗条、叶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干热风,落黄漂亮,品质优良,符合国家中筋麦标准。连续三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7.31kg,最高亩产621.87kg。生产示范一般春浇1水亩产500kg左右,浇2-3水550-600kg,最高可达600kg以上。2012年通过河北省品系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2002号)。  相似文献   

4.
“中浙优1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种子公司合作育成,是一个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区域作单季种植的优质米新组合。它具有产量高(平均在亩产500—550公斤,高产田块可达650公斤)、米质优(主要品质性状达优质米1~2级)、抗性强(对穗瘟病的抗性平均3.3级,白叶枯病平均4.8级)等特点。2003年列人浙江省单季杂交稻区重点示范组合,并进入省品种审定考察。2004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审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吕志刚  王斌 《河北农业》2004,(10):26-26
石新733由石家庄市小麦新技术研究所选育,2001年9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01006号)。2000年冀中南水地优质组区试,平均亩产532.01公斤,居17个参试品种首位,2001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9.28公斤,是目前河省推广的8个优质专用麦品种之一,其突出优点是抗倒、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6.
晋蓖麻2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蓖麻杂交种。我市从1998年引进种植。平均亩产250~350公斤,在旱坡地种植平均亩产200~250公斤,在高水肥地种植最高亩产352公斤左右。平遥县沿村堡乡西大村邱太良1999年种植10亩,平均亩产326公斤;东良庄韩荣昌种3亩晋蓖麻2号与菜豆套种,平均亩收入达1200元;该村彭加伟种2.4亩,全部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平均亩产304.5公斤。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04,(15):27-27
该品种2000-2002年在湖北省农业厅组织的两年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量分别为171.56公斤和18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2%和15.9%;2002年湖北省区试平均亩产179.98公斤,比对照增产17.62%.产量居首位。2001年安徽省区试.平均亩产189.0公斤,较对照秦油2号增产10.74名,2002年安徽省区试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0.98%。  相似文献   

8.
<正> 邯郸284由邯郸市农科院育成,2001年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基金”资助,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2002年开始在河北省大面积推广,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早熟不早衰,深受棉农的欢迎。 1 产量表现 2001年馆陶县天河村种植375亩,平均亩产籽棉335公斤,最高地块亩产籽棉460公斤;邱县马固种植510亩,平均亩产籽棉350公斤。2002年在邯郸的邱县、曲周、鸡泽、馆陶及邢台、衡水等地大面积推广,一般每亩产籽棉300~350公斤,许多地块亩产籽棉4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9.
苏农 《农家致富》2005,(7):24-25
华粳2号 大华种子集团公司.2000年育成,2003年审定(苏审稻200308)。(1)特征特性。2001~2002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76.65公斤,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6.3公斤。每亩有效穗22万,每穗实粒120粒,结实率85%.千粒重25~26克。  相似文献   

10.
束林华  陈震 《农家致富》2007,(18):25-25
一、弱筋小麦 扬麦13号(1)来源及审定情况。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03年通过江苏省认定(苏引麦200301)。(2)品种表现。春性,中早熟。2001~2002年度安徽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8.10公斤。感赤霉病,中感纹柿病、白粉病(3)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我省淮南麦区种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UF99-2抗虫棉.连续四年在苏、鲁,豫、皖、冀等省区分别在高、中、低肥田早、中、晚茬多层次示范种植.历经旱、涝、风、雹灾害.表现出独特的生长生产优势,获得了高产丰收,一般亩产籽棉350公斤至400公斤,高产地亩产500公斤以上。结铃性强.稳产性好.在2003年和2005年两个大灾之年,很多品种亩产籽棉150公斤左右的情况下.UF99-2亩产仍在3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2.
田白糯1号由广州市田园农业科技研究中心育成。2006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2004、2005两年春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98.1公斤和809.7公斤,分别比对照种香白糯增产17.6%和16.2%.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春季生育期80—83天,比香白糯早熟1天。2005年省生产试验结果为:该品种平均亩产鲜苞819.8公斤,  相似文献   

13.
迟熟晚粳扬辐粳8号(1)审定情况。2006年江苏审定(苏审稻200608)。(2)选育单位及来源。江苏里下河农科所于2001年育成。(3)特征特性。2003~2004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65.2公斤,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5.0公斤。每亩有效穗20万左右,每穗实粒数105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5克左右。株高95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 张杂谷包括春播、夏播、旱地、水地栽培系列品种7个,其中1号、3号品种通过国家审定,2号品种通过省审定,其它品种通过张家口市审定。张杂谷5号2007年创平均亩产400公斤、最高亩产810公斤的世界谷子单产记录。张杂谷小米全部被国家评为优质米,张  相似文献   

15.
再生稻不仅可以一季两收,提高种粮效益.而且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省本的优点。我县再生稻栽培已有10多年历史,每年种植面积约2.6万亩。再生季亩产200-300公斤。2003年以来,我县从省农科院引进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试验、示范,获得成功。2005年我们在夏茂镇中街村建立504亩Ⅱ优航1号再生稻高产示范片.经福建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头季稻平均亩产742公斤,其中1.2亩高产田亩产达883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405.5公斤。全年稻谷平均亩产1147.5公斤。将我县再生稻产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将Ⅱ优航1号再生稻丰产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生选4号 该品种属偏春性中熟小麦.南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于2003年育成。2006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0606。适宜江苏省沿淮麦区及相似生态区种植。2006年大面积示范.平均亩产量达500公斤以上。长芒、白壳、纺锤形穗,籽粒白皮、半角质、饱满度较好。  相似文献   

17.
甘薯是连城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著名的连城红心地瓜干加工原料作物。近年来,随着烤烟种植面积的扩大,烤烟—甘薯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2010年,全县烤烟—甘薯种植面积达1.5万亩,经测产验收,烟后甘薯鲜薯平均亩产3258.6公斤,比稻后甘薯亩增收鲜薯395.1公斤,增幅13.8%,最高亩产4369.2公斤。烤烟一甘薯种植方...  相似文献   

18.
春小麦新品种日喀则23号是日喀则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春小麦课题育种组用“80109-17”作母本,“7241”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春小麦品种,原代号“89101”,1996年通过自治区新品种审定。在1997-1998年全区春小麦区试中,二年14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77—500公斤/hm^2,平均亩产377.2公斤,比对照品种藏青6号增产18.7%,该品种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稳产。株高105cm,全生育期157天,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籽粒白色,平均穗粒数42粒,平均千粒重57克,粗蛋白质12.9%、湿面筋26.3%、出粉率69.8%。该品种适宜在海拔4100米以下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符优175是省农科院和南平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N175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2000—2001年引进种植,表现良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一般亩产500—550公斤,高者可达600多公斤。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日光温室草莓在全国各地发展很快,栽培模式多种多样。有平畦栽培的,有矮垄单行栽培的,有大行苗稀栽培的。一般亩栽培5000—10000株.亩产大都在1500—2000公斤,最高3000公斤。近几年来,我们对温室草莓如何创高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终于探讨出高产的有效途径——高垄双行密植栽培,亩栽苗16670株左右,亩产达4500公斤,最高达5000公斤。而且果实着色好,口感好.色味俱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