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月26日,2014世界种子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是"种子业界的奥林匹克"首次来到中国。自2011年起,我国连续3年出台促进民族种业发展的文件,不断增强新品种的开发能力,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然而,国内种企的科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种业创新与农业生产"两张皮"问题亟待解决。在种业由大到强之路上,自主种企当担负起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
近段时间,不少媒体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我国种业市场的规模已由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50亿元左右,专家预计,随着种子商品化率的提高,未来潜在市场总额将达到900亿元。"树大招风"。中国种业巨大的潜在市场,着实诱惑了不少国际种企来华"谋生"。据统计,目前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2015,(8):19
<正>国内大多数种企已经失去循序渐进积累资本和按部就班从小到大独立发展的机会,但中国种业仍有希望另辟蹊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非农资本进入种业,以强大的资本和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来保障育种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满足种业的重大需求,将带动我国种业的改革与创新,使中国种业在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种企目前在发展中存在哪些困难,有什么诉求?种企当家人们对种业打假有什么样的建议和看法?5月15日,包括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在内的20多家种企负责人齐聚北京参加"学习功勋人物,弘扬种业精神"座谈会,会上讨论了如何学习种业功勋人物、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诉求以及种业打假等话题。近期,由农民日报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推评出"中国种业功勋十大人物",种企代表们表示敬重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种业精神,也将在今后的企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开年,种业很红。2014年中央1号文件首度提出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几笔画出"种业大发展"前景,然而中国种业诸多沉疴如高库存、科研院校与种子企业双重竞争等依然未得解决。困难的"脱钩"随着种业新政的不断释放,新一轮改革已经开启。去年12月,国办出台109号文,要求在2015年前实现"事企脱钩"。企业要着重提升自主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科研能力低下一直是制约中国种业发展的一大顽疾,而在推动科研能力提升方面,科技与生产"两张皮"问题成为阻碍中国种业科研能力提升的体制性障碍,而破解体制性障碍、推动种业科研能力的提升也成为近年来政策聚焦的重点。2013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被看做是中国种业发展史上另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被誉为种业界"奥林匹克"的2014世界种子大会在京举行,大会期间,我国种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再次引起业内专家关注。当前,我国种业市场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哪些制约?从"种业大国"迈向"种业强国"还有多远?种业大国且行且近:2015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种业市场5月的北京,骄阳似火,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的蔬菜培植大棚里,西瓜、甜瓜、西葫芦、茄子,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业市场,但种业大国却不是种业强国。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各方面扶持力度,提高市场集中度、培育优势种子企业,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子。中国种企不仅进入了全球种子市场第一梯队,还雄心勃勃地开启了“扬帆出海”新征程.  相似文献   

9.
王磊 《中国农垦》2014,(10):31-34
<正>种业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和粮食安全的关键,随着我国耕地、水等农业基本资源的短缺以及及育种、生产、销售等高端人才的缺乏,仅仅依靠国内市场来对抗跨国种业集团竞争的局面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现代种业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开展全球种子市场布局,加快种业"走出去"步伐,对新时期的中国种业发展显得迫切必要。本文借助国际种子联盟、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海关等发布的相关数据,选取了大田作物、蔬菜、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种业体制如何改革,近几年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如何看待外国种企进入中国市场、如何处理基础性公益研究和商业育种的关系,我有一些看法。小散弱乱:监管不力和管理过度并存有人评价中国种业小、散、弱、乱,这是客观的,也是任何产业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基本现状。我国种业近几年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多乱杂,突破性品种匮乏,套牌、冒牌生产和经营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外国种业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其强大的科研实力,推出一个个优良品种抢占大片市场份额。其中,美国先锋种业培育的玉米品种"先玉335",售价比国内最好的品种高出2~3倍,面积已独霸我国玉米面积的1/4。  相似文献   

12.
正政策支持种企发展"坚持正品道路,反对套包制假;坚持质量第一,反对劣质制假;坚持田间服务,保障农民利益;坚持研发创新,壮大民族种业。"这是日前在甘肃省白银市召开的中国种业发展座谈会上,与会的种业界代表共同发出的倡议。"这个倡议书道出了我们种业企业的心声。应对竞争,国内种业企业必须加强行业自律。"甘肃五谷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晓说。"应当理性对待国外种企,不能一味喊‘狼来了’。部分国外企业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促成国内种子市场展开竞争。当然,长远看,种业  相似文献   

13.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种业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种业作为战略性核心产业受到高度重视。基于种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种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研创新体系不完善;③产品同质化严重;④种企大部分呈“小、散、弱”的状态,种业竞争力不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①实施种质资源国家保护战略,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②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③保护种业知识产权;④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和种企兼并重组。以期为种业创新提供参考,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买天 《中国农垦》2014,(10):17-18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不同于其他产业,种业是源头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民族种业强大不起来,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无从谈起。自2001年实施《种子法》、国内种业市场开放以来,跨国种业公司纷纷来华开展业务、抢占市场,在带来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的经营、服务理念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挤出效应,民族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要想把13亿人的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就必须把种业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民族种业吹响了奋起直追、建设现代种业强国的集结号。农垦作为农业国家队,自然也就肩负起了强大民族种业的重任。在提出建设国际大粮商战略的指引下,农垦开始筑牢种业这一基础产业,并在扶持种企发展壮大等方面,正不断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加以推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占全球19.91%,位居第二位,但巨大的市场并没有孕育出强大的种业.与世界级的同行相比,我国的种子公司规模偏小,科研能力不强.随着跨国公司进入我国种子市场,把经营范围从花卉、蔬菜种子扩展到全面进入玉米种业,中国种业及粮食生产安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11,(2):53
<正>为增强我国种业竞争实力,在农业部的倡议下,中国种业知识产权联盟于2010年11月3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作为国家级种业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中种公司近年来努力推动中国种业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7.
<正>1靠金钱扶持能打造"航空母舰"?中国的种业市场,正在由国内种业之间的主体竞争。逐步向与跨国种业之间全方位竞争发展。伴随着国际种业寡头市场结构的形成以及跨国种业进入,不可避免地加速种子行业洗牌。无可讳言,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位于北京东部的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发展迅猛,目前已吸引了30余家中外知名种子企业进驻。北京正力图将它打造成中国的"种业硅谷"。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规划面积3万亩。世界排名第四的种子企业法国利马格兰种业和北京德农种业、垦丰种业等30余家企业,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通州试验站、中国农科院通州院区等科研单位相继入驻园区。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中国的市场规模已经由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50亿元左右。孟山都、杜邦、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悉数落户中国,它们看重的正是中国种子市  相似文献   

19.
种业"新政"出台一年来,四川省的种业企业整合正驶入快车道。兼并重组、引入资本、科企联盟等纷纷上演。经过此番整合,四川种企踏上了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的现代种子企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我国种业发展中的科研实力问题,指出企业科研经费不足、研友人员缺乏创新思维和科研平台的利用效率低这3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种子企业的科研实力薄弱.其次,从种业整改和品种审定两方面分析了国家政策对种业的影响.最后,从跨国种业巨头抢滩中国市场方面分析了中国种业发展的挑战,并从转基因种子的研发方面提出了中国种业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