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菠菜硝酸盐含量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蔬菜性状征对NO^-3含量变化的关系,指出叶片光滑,色淡的类型要比中片皱缩,色深的类型NO^-3含量低。通过亲子代硝酸盐含量变异的分析以及对杂交后代群体不同株系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分布状况,初步认为蔬菜硝酸盐含量主要由累加基因所控制,可通过筛选低NO^-3的亲本杂交,有可能获得NO^-3含量低且高产的杂交一代品种,育种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蔬菜,同一蔬菜不同品种,同一植株不同部位,以及不同栽培环境,NO3-含量均有较大差异,菠菜不同遗传型可达10倍以上。叶用芥菜、苋菜品种间含量差异较小。菠菜NO3-含量,以叶肉部分最低,根部次之,叶柄部分最高,叶用芥菜因类型不同而有变化。不同地区土壤和管理水平对菠菜NO3-含量可相差4倍左右,秋栽菠菜比冬栽的NO3-含量明显下降,而喷施微量元素对菠菜NO3-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氮钾营养与花椰菜氮素代谢和产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采用4种不同氮钾营养处理研究了花椰菜叶片硝酸盐的还原作用,硝酸还原酶活性与花球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以N8K10处理植株生物较好,花球产量与单位叶面积商品生产率最高,N8K5,N15K10和N10K5处理依次降低,植株不同叶位叶片的NR活性自下而上逐渐提高。氮钾交互作用明显地影响叶和NR活性和NO3^-—N含量。增氮显著地提高NR活性,降低NO3^-—N含量,低氮时增钾提高NR活性,降低NO3^-  相似文献   

4.
蓝光对黄化小麦幼苗NO3^—吸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蓝光对黄化小麦幼苗NO-3吸收,植株NO-3含量及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促进幼苗对NO-3的吸收,提高幼苗中的NO-3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作用均比红光和白光强.蓝光可能通过促进幼苗对NO-3的吸收和转运并增大NO-3代谢库而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蓝光对黄化小麦幼苗NO-3吸收,植株NO-3含量及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促进幼苗对NO-3的吸收,提高幼苗中的NO-3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作用均比红光和白光强.蓝光可能通过促进幼苗对NO-3的吸收和转运并增大NO-3代谢库而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N、P、K、Cl-、SO2-4对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肥是降低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关键因素,施用磷肥和钾肥可降低白菜硝酸盐含量,对蔬菜品质也有明显的改善,Cl-和SO2-4阴离子对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叶菜类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海、中山、江门等地露地种植的奶白菜、波菜、菜心、西洋菜、芥兰、茼蒿和玻璃生菜等7种叶菜类蔬菜硝酸盐(NO3^-)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7个菜品种的硝酸盐含量都在1200mg/kg以上,超过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安全限量标准。同时还探讨了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的原因以及降低硝酸盐含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施用有机肥对降低蔬菜硝酸盐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为探讨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途径,进行了空心菜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空心菜的基、追肥采用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处理,与单施等量化肥处理的相比,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分别降低16.6%和12.4%;基、追肥均施用有机肥的,NO^-2和NO^-3降幅更为显著,分别为28.3%和22.2%;同时蔬菜产量每666.7m^2/茬可降低肥料成本19.2~44.5元,增加经济效益达211.0~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纯水和自来水为生长介质对莴笋和菠菜进行水培试验,以揭示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蔬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纯水为水培水源,NO-3-N∶NH+4-N为1∶1或单独供应NH+4-N,对作物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以后者的生长量最低。以自来水作水培介质时,以NO-3-N为唯一氮源预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高营养液中NH+4-N比例,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及硝酸盐含量的降低,使莴笋维生素C含量也有所降低,菠菜则无明显变化。当植物生长量较大时,尿素作水培氮源不能满足作物对氮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水培生菜铁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硝态氮与 态氮及其不同配比对水培生菜铁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素显著影响植物的铁素营养状况,NO^-3-N:NH^+R-N为9:3和6:6me/L的处理,较单一NO^-3-N处理,能促进水增生菜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植物体内铁的活性,降低叶片中硝酸盐的积累,降低营养液成本。  相似文献   

11.
氮胁迫对红麻生理生化特性及干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麻亲本及其子代耐低氮能力的差异,为耐低氮红麻品种的筛选及其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麻不育系P3A、恢复系992及子代F1为材料,设置不施氮(N0)和正常施氮(N+)两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胁迫对红麻苗期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正常施氮(N+)条件下,亲本的茎、叶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氮、磷、钾含量均高于F1,但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单株干茎产量均低于F1;在不施氮(N0)条件下,F1的茎叶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氮含量降幅均比亲本小,而磷、钾含量增幅比亲本高;氮胁迫下,参试红麻植株茎叶水分和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均下降,而植株茎叶磷、钾含量均有所提高。【结论】在正常施氮(N+)条件下,F1生长势更强,单株干茎产量更高;在不施氮(N0)条件下,F1表现出较强的耐低氮生理特性,抗逆境优势强于亲本,因此F1适宜推广选种。  相似文献   

12.
氮胁迫对红麻生理生化特性及干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红麻亲本及其子代耐低氮能力的差异,为耐低氮红麻品种的筛选及其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麻不育系P3A、恢复系992及子代F1为材料,设置不施氮(N0)和正常施氮(N+)两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胁迫对红麻苗期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正常施氮(N+)条件下,亲本的茎、叶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氮、磷、钾含量均高于F1,但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单株干茎产量均低于F1;在不施氮(N0)条件下,F1的茎叶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氮含量降幅均比亲本小,而磷、钾含量增幅比亲本高;氮胁迫下,参试红麻植株茎叶水分和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均下降,而植株茎叶磷、钾含量均有所提高。【结论】在正常施氮(N+)条件下,F1生长势更强,单株干茎产量更高;在不施氮(N0)条件下,F1表现出较强的耐低氮生理特性,抗逆境优势强于亲本,因此F1适宜推广选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复性电泳技术,研究了洛玉23 F1代与亲本间在苗期的叶、叶鞘、种胚和根系等器官的过氧化物酶(POD)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F1代苗期的叶、叶鞘、种胚和根系等不同器官中均检测到了来自母本和父本的POD互补酶带,这些遗传自双亲的互补酶带可能与F1的杂交优势有关;各器官POD酶谱存在一定差异,总酶活依次为:根系>叶片>叶鞘>胚乳;在胚乳中检测到的部分共有酶带以F1代中的活性最强,说明某些酶带在遗传给后代时其活性可能还存在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4.
将深棕色棉品种与白色棉杂交,观察F1代和自交F2代棉纤维的颜色表现,并且测定了各世代植株棉纤维中的色素含量。杂交F1代棉纤维的颜色介于两亲本之间,自交F2代可以分为3类:深棕色类型、中棕色类型和白色,F2代深棕色类型棉纤维的颜色和纤维中色素含量接近亲本棕色类型,F2代中棕色类型棉纤维的颜色和纤维中色素含量与F1代较一致,F2代3种类型经过卡平方检验符合1:2:1的比数(p>0.05),所以棉纤维棕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遗传。讨论了质量性状与"修饰基因"的关系,有助于天然彩色棉的品种选育和新色彩品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芥菜、苋菜是富集硝酸盐的蔬菜种类.在不同遗传型之间.硝酸盐含量差异可达1倍以上.硝酸盐含量是可遗传的数量性状,但遗传力很低.直接选择基本无效.通过对上述两种蔬菜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指出,选择生长速度快、叶片及分蘖数多、叶形大、叶片缺刻较浅、植株高大且单株重的植株可望获得低硝酸盐含量的芥菜类型.苋菜情况相反,叶柄短、植株紧凑,单株较轻且叶色淡的植株.硝酸盐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杂交过程中亲本的配子重组及基因交换,创造变异丰富的子代群体,为后续林木良种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3株紫雨桦为母本,7株白桦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共得到19个杂种家系,调查了各家系紫叶苗木的高和地径等生长性状,5-9月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绿素、花青素、叶色参数(L*、a*、b*)等叶色性状以及2个年度的保存率,对各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生长、叶色等性状在家系间大多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不同性状的变异幅度差异很大,苗高、地径变异在25.00%左右,花青素相对含量以及黄蓝饱和度(b*)在33.67%~53.20%之间,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多为15.00%上下。(2)叶色性状随季节变化明显。花青素相对含量和红绿饱和度(a*)在5、6月最高,7、8、9份明显降低,这与紫雨桦叶色春季呈现紫色、夏季逐渐变绿色的季节变化吻合;b*随季节变化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也与叶片颜色逐渐变蓝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幼苗及籽粒形态鉴定玉米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主推的玉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幼苗叶鞘、叶鞘节等器官的颜色性状,以及籽粒性状等遗传表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幼苗叶鞘、叶鞘节等器官的颜色与父母本的相对性状有差异,且父本为显性的杂交组合,可用幼苗来鉴定杂交粒中的自交粒,并进行品种纯度测定。籽粒的粒型、粒色深浅、顶部形状、颜色等都是稳定遗传的性状,顶色及淀粉层颜色表现直感现象,可用于特定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真实性鉴定。  相似文献   

18.
寒地粳稻生育后期剑叶光合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研究了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5个主栽品种生育后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产量高的品种其生育后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NR活性均高于产量低的品种,品种间差异显著。因此,将剑叶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NR活性作为寒地粳稻高光效育种和超高产育种中的一项生理选育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水平对水培小白菜生长及其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乌鲁木齐市生产培育出高产优质、低硝酸盐含量的小白菜品种提供理论性指导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主要种植的4种小白菜在不同氮水平下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分析不同水平供氮量对叶菜的硝酸盐累积量影响,比较不同品种间差异,得出硝酸盐在4种小白菜体内的累积规律。从中挑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硝酸盐含量低的品种。[结果]4种小白菜在不同氮处理条件下的生物量表现为四月慢>五月慢>上海青>黑油白菜;硝酸盐含量表现为:上海青>四月慢>黑油白菜>五月慢;五月慢是硝酸盐含量最低,且生物量较高的一种小白菜,含氮量为10 mmol/L为最佳处理浓度。[结论]采取选择硝酸盐累积量较低的蔬菜品种、合理施肥、改良栽培方式、科学采收方法和适当延迟收获及食用前处理等措施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维静  周守标  郭开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444-15446
对蚌埠市叶菜类蔬菜硝酸盐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和评价。于2010年4月采集了蚌埠市小蚌埠乡和吴小街乡2个蔬菜生产基地6个品种27份蔬菜样品及4个主要菜场的12个品种48份蔬菜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其中硝酸盐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2个乡镇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有共性,小青菜硝酸盐含量超标,菠菜、葱、生菜全部符合标准,菠菜硝酸盐含量最低;(2)市售叶菜类蔬菜中硝酸盐污染程度较重的白菜和芹菜,葱、生菜、乌白菜、韭菜、包菜、苋菜、菠菜和茼蒿的硝酸盐含量都较低,均值都在3000mg/kg以下,符合国家蔬菜硝酸盐含量限值标准。其中韭菜、包菜、菠菜的硝酸盐含量普遍较低,均值都低于785mg/kg,达到适于盐渍与熟食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