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指出了随着环境问题和化石燃料短缺的问题日益严峻,可再生能源将扮演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根据自然风、太阳光、雨水三种自然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风光雨储混合发电系统的方案,并对混合发电系统包括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雨水发电和储能部分进行了设计。其中雨水发电包括雨水/风力机发电,雨水/石墨烯发电,雨水/水轮机发电。混合发电系统既可独立运行,又可多部分并行运行,必要时还可并网运行。该系统结构简单,绿色环保,具有可移动性,并有一定的市场推广价值,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前,轨道交通车辆车载储氢方式多为高压储氢.相比高压储氢,固态合金储氢降低了加氢压力和存储压力,使氢气的车载存储和加氢过程更安全,同时具有高体积比能量密度优势,是未来车载储供氢的重要方式之一.将固态储氢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可提高车辆的储氢量,增加续航里程,提升氢能使用安全性,属于首次开展且无可借鉴的应用尝试.针对固态储...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拍摄了大量真实图片,展示了澳大利亚先进水环境理念,系统地概括了澳大利亚在雨水回收利用、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几种雨水回收系统及回收雨水在洗衣、洗车、冲厕、农田灌溉、体育休闲草坪及花卉浇灌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深圳市某建筑物为例,比较了绿色建筑中水与雨水等非传统水源利用的方案,包括只设建筑物中水利用系统、只设雨水利用系统和中水与雨水回收利用综合系统。并且充分考虑中水水质维护措施,提出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MBR工艺)与雨水处理工艺(人工湿地)。三个利用方案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比较得出,以污废排水为水源的中水利用方案能节约费用,具合理的静态回收期。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简单气流组织模型,分析了其中的空调能耗分配。对地铁车辆排风余能回收能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回收方式及操作可能性。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排风潜能的开发利用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胶合板生产过程中单板干燥后二次蒸汽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基于文丘里原理,设计了一种单板干燥蒸汽回收系统。通过对工作流体流量、引射蒸汽流量、喷嘴直径及混合室直径之间的关系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同时借助数字化设计技术,设计出回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引射器,实现了在低背压状况下将冷凝水畅通地引回到冷凝水回收罐,再回送到锅炉,完成二次蒸汽的回收再利用。应用结果显示,该回收系统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的特点,可达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液体压力雾化原理、PLC控制技术开发了一种麦秸秆板在线六表面防霉剂自动喷液系统,解决了人工线下侧面喷液存在的均匀性差、喷涂量难以控制、防霉剂飞散浪费大、防霉处理效果差、喷液效率低等问题。实践表明:系统喷液量准确,喷液均匀,满足工艺要求;系统与板材自动输送线同步运行,喷液效率高,节省人工;防霉液飞溅少,环境友好;飞液通过回收利用,系统可节省10%以上的防霉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发动机尾气热能利用与斯特林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研究,开发设计了一套简单、节能环保的汽车尾气热能回收利用装置。该装置应用能量转换原理,将汽车尾气中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经过稳压整流后将电能储存在储能电池中,当外接车载用电设备需要用电时即可为其供电。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适于我国北方的雨水利用景观,通过调研以及多学科综合分析,在充分考虑雨水因素的前提下,遵循生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艺术性原则,提出邢台市东三环景观的设计构思、初步设计方案以及完整的雨水利用景观策略,形成景观明渠、下凹绿地汇集,雨水花园、人工湿地、透水铺装渗透过滤,旱溪、植草沟进行传输,蓄水模块和景观水体进行贮存利用的完整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经计算,该系统平均每年可收集雨水12 882.29m~3,创造价值51 529.16元,且对于增加生物多样性、调节城市小气候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覃毓 《广西林业》2010,(9):33-33
8月26日,“南宁森城生态节能社区建设项目”研讨会在南宁召开。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7亿元,总用地规模615亩,规划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会议从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树种选择、生态功能停车场、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垃圾科学回收利用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是黄土高原经济落后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雨水资源化是解决或减缓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的有效途径。将雨水利用的方式归纳为雨水就地拦蓄利用、覆盖抑制蒸发、雨水富集叠加异地利用3种方式。分析了雨水资源化对水文环境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不同的雨水利用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控制水文过程,改善流域的水质,减少土壤的非点源污染,提高土壤的质量,提高土壤的含水率;而人工林草植被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土壤含水率,覆盖措施可以延长水在土壤水库中的集蓄时间。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城市内湖水质问题在我国非常普遍,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解决河流水域污染已成为政府部门工作重心。以长沙市龙王港梅溪湖为例,针对梅溪湖水质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①滨湖截污干管渗漏严重;②上游小区分流不彻底;③现状雨水净化区容积较小,初期雨水污染无法得到完全净化。采用工程措施对截污干管进行了重建和修复,对初期雨水进行了收集和处理,根据初期雨水相关设计标准,合理设置智能截留井和初雨截留管,截留后初雨储存在调蓄池后转输至污水处理厂,能有效减少梅溪湖水质污染,对解决梅溪湖水质污染起到积极作用,为保障城市水环境和区域生态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酒店屋面雨水和优质杂排水为研究对象,结合酒店建筑的用水特征,分析了酒店杂排水的组成及水质,以某绿色酒店建筑非传统水源综合利用工程为例,探讨了建立相应的水量平衡关系,将雨水和优质杂排水为水源,主要用于室内冲厕、绿化灌溉、道路广场浇洒、车库地面冲洗等,使非传统水源利用卒达到29.12%。  相似文献   

14.
城镇排水系统设计中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军 《四川林勘设计》2010,(1):102-105,114
根据运行实践,提出了对雨水系统设计中的出水口和收水口、建设雨水系统的连通管、建设直通污水检查井的雨水口、建设住宅区雨水系统、推广渗水型雨水排水系统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同时也提出了对污水系统设计中的户线出口建设格栅井和专用检测井、改进检查井构造及形式、泵站集水池有效容积及最低水位线确定、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建设污水厂、污水处理率计算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雨水资源利用的集水型公园绿地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城市园林绿地用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城市集水型公园绿地建设的现实意义;概括了我国古代以及现代国内外雨水利用的实践比较;通过近几年公园绿地对雨水收集的综合利用及实例介绍,提出发展集水型公园绿地的途径,包括:利用植物和地形变化蓄积雨水、铺设透水性地面、收集道路雨水、收集公园建筑屋顶的降水以及生态溪沟技术,综合解决园林绿地用水问题,从而有助于实现节约型园林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介绍昆明市呈贡新区的降雨情况、雨水利用条件以及当前雨水利用规划的现状。阐述了屋顶雨水收集、就地滞留池、下凹式绿地、敞开式地面排水系统与人工生态湿地、透水性铺装等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措施以及雨水利用与景观体系规划。  相似文献   

17.
森林乔木冠层雨水再分配特征及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乔木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具有重要的水文生态意义,有助于定量评价不同区域、尺度、类型的森林冠层雨水利用效率,可为深入研究森林冠层变化对区域水分循环的调节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文中从森林冠层雨水截留、林内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林下凋落物截留4个方面评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森林乔木冠层影响雨水再分配的研究最新进展。研究认为,由于森林冠层雨水再分配的生态机理仍未明晰,因此建立精确度高的截留模型仍将作为此类研究的重难点之一;引入激光雷达技术获得森林冠层三维结构,以及多角度、多通道的多种传感器观测垂直空间多层次的森林冠层雨水再利用规律将会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林冠雨水截留研究缺乏其与区域水文变化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将林冠雨水再分配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区域水文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将会是未来研究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少雨,粮食产量低下,其原因不仅仅是天然降水不足,更主要的是(1)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2)蒸发强烈,土壤深层蓄水有限;(3)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低。基于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和鹿马岔流域治理经验,目前提高雨水利用率的有效技术主要有:1,改造坡地小地形,最大限度地拦蓄降水;2,调整农业用地结构,增加林草植被和其它形式的覆盖,减少地面蒸发,提高雨水利用效率;3,合理耕作,提高土地渗水保水能力;4,修筑蓄水窑窖,应用滴灌,渗灌技术发展庭院经济,建立雨水高效拦蓄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19.
周静 《林业科技情报》2004,36(2):37-37,39
本文通过对水箱结构特点的阐述,分析了其在自然循环供暖系统、机械循环供暖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膨胀水箱虽是供暖系统的附属设备,但在供暖系统的运行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