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中土壤碳、氮、磷、钾等养分特征,以及养分含量和养分空间异质性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hm2青海云杉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剖面取样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土壤剖面(0~60cm)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71.94±11.70)g/kg、(4.07±1.70)g/kg、(264.16±111.75)mg/kg、(0.59±0.07)g/kg、(18.51±7.52)mg/kg、(23.87±3.58)g/kg和(152.81±70.92)mg/kg.土壤养分中,除速效氮含量呈左偏态分布,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呈右偏态分布,变异系数大小为:速效钾有机碳速效氮全氮速效磷全钾全磷.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碳与氮素、磷素、钾素(全钾负相关)之间密切正相关,同时,全量养分之间彼此相互关联,速效养分中仅速效氮含量受控于全氮.【结论】土壤养分主要受植被和土壤两大因素影响,两大因素累计解释异质量为64.008%.  相似文献   

2.
天水市麦积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天水市麦积区17个乡镇的耕地土壤分区域进行了采样、测定,结果表明,麦积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1.35 g/kg、全氮含量0.76 g/kg、全磷含量0.78 g/kg、碱解氮含量56 mg/kg、有效磷含量13.2 mg/kg、速效钾含量224 mg/kg、全钾含量20.3 g/kg;铜含量1.10 mg/kg,有效铁含量8.38 mg/kg、有效锌含量1.12 mg/kg、有效锰含量11.77 mg/kg、有效硼含量0.29 mg/kg。总体评价结果为有机质处于较缺水平,速效磷、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属于中等水平,碱解氮和有效硼处于缺乏水平,速效钾和有效铜处于丰富水平。全氮、全磷、碱解氮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速效磷上升幅度较大,全钾、速效钾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3.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森林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秦岭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内土壤养分空间的分异状况及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为研究森林生态及合理利用与保护该地区森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取1 248~2 625m海拔16个完整土壤剖面的土壤样品,室内测定土壤基本养分含量和pH值,应用统计学软件对各土壤养分含量与海拔高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保护区内的土壤养分指标在整个土壤剖面的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 5.35~6.65,有机质含量5.65~74.84g/kg,土壤全氮含量0.30~5.43g/kg,碱解氮含量106.64~208.66mg/kg,全磷含量0.45~1.30g/kg,速效磷含量0.44~6.82mg/kg,全钾含量14.88~18.78g/kg,速效钾含量26.18~277.00mg/kg。2)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的空间分异度较大,土壤pH值和全钾含量的空间分异度较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pH值、全钾、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分异程度降低,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空间分异程度则增大。3)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均与海拔之间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各养分含量的极值多出现在海拔1 900~2 000m,上述养分含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变异规律各异。【结论】牛背梁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森林土壤养分状况存在差异,土壤各养分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选择川东北平昌县农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效氮、速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和有效钼共13个指标,土壤养分含量统计显示:平昌县土壤养分指标中全钾、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锰平均含量高于全省平均值,其余9项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农耕地普查资料相比,平昌县农业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有上升趋势,全磷和全钾含量呈下降趋势.运用物元模型对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没有Ⅰ级养分土壤,其中Ⅱ级养分土壤占6.12%,Ⅲ级养分土壤占8.16%,Ⅳ级养分土壤占78.57%,Ⅴ级养分土壤占7.14%.处于养分贫乏(Ⅳ级)和极贫乏(Ⅴ级)的土壤共占85.71%,总体看来,平昌县土壤养分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县域尺度对陇东黄土丘陵区梯田土壤养分进行评价,为黄土丘陵区梯田土壤培肥、粮食产量增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庄浪县耕地质量评价数据为数据源,共采集3 839个样点,且采样点均匀覆盖全县农田,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方差成分估计模块分析了陇东黄土区梯田土壤大量养分(有机质、全磷、全氮、缓效钾、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和微量养分(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铁、有效硼)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庄浪县梯田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处于高水平,速效钾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土壤大量养分综合指数处于较低、中等和较高级别的样本数分别占有效样本数的14.45%,65.89%和19.66%。2)庄浪县梯田土壤有效铜、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为中等水平,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处于中下水平,且有较大面积的土壤缺硼。土壤微量养分综合指数处于较低、中等和较高级别的样本数分别占有效样本数的32.53%,63.35%和4.12%。3)土壤类型对土壤大量养分空间变异的贡献率达51.81%,海拔影响次之,其贡献率为23.60%。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大量养分综合指数在较高水平样本所占比例相应增加。4)土壤微量养分空间变异性与土壤类型、土壤质地、海拔有关,土壤类型对微量养分空间变异的贡献率最高,为69.41%,土壤质地、海拔的贡献率分别为17.65%,11.76%。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微量养分综合指数在中高水平所占比例总体降低。【结论】陇东黄土丘陵区梯田土壤大量养分和微量养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有较大面积的土壤缺硼。梯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主要受土壤类型和海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东祁连山不同利用方式下高寒草甸草原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东祁连山不同利用方式下的草甸草原土壤养分特征进行研究,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在金强河地区高寒草地上选取连续放牧、冬季放牧、围栏封育、燕麦地4种草地利用方式,在7月与9月进行土壤养分测定.【结果】不同利用方式土壤pH变化趋势不明显,变化范围在8.22~8.87;围栏封育方式下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最高,含量分别为70.21g/kg、65.07mg/kg;冬季放牧方式下土壤全氮、全钾含量最高,分别为6.69、7.85mg/kg;连续放牧、燕麦地方式下土壤全磷含量最高,分别为0.79、0.72mg/kg;连续放牧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04.29、588.63mg/kg.【结论】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pH值整体较大,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速效钾含量较丰富,除人工燕麦地,其余各利用方式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表层土壤达到二级.  相似文献   

7.
湟中县域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湟中县域范围近年来土壤养分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比较,结果显示:pH值变化不大;有机质含量平均20.2g/kg,变化幅度较大;不同生态类型区养分含量提升幅度依次为:川水脑山浅山;全氮、全磷、全钾和碱解氮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所上升。微量元素除水溶态硼略低于土壤临界值外,有效态铜、有效态铁、有效态锰和有效态锌含量均高于土壤临界值。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耕地养分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当前生产条件下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肥力现状,尤其是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以期为冬油菜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5月在我国长江流域14个省(市)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采集油菜收获后耕层土壤样品430个,测定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以及中微量元素(有效钙、镁、硫、铁、锰、铜、锌和硼)含量,参考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及油菜种植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硼的分级指标,明确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现状,并分析了不同区域(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种植制度(水旱轮作油菜和旱地油菜)和产量水平(<2 000 kg·hm -2、2 000—3 000 kg·hm -2和>3 000 kg·hm -2)下油菜种植土壤的养分分布特征。【结果】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pH、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25.9 g·kg -1、1.47 g·kg -1、27.5 mg·kg -1、131.1 mg·kg -1、6.04、2 436.1 mg·kg -1、225.7 mg·kg -1、22.6 mg·kg -1、212.3 mg·kg -1、89.7 mg·kg -1、3.84 mg·kg -1、4.03 mg·kg -1和0.45 mg·kg -1。超过2/3田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土壤速效磷处于丰富、适宜和缺乏的比例各占1/3;而有63.8%田块土壤速效钾处于缺乏状态。对于土壤中微量元素,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均处于中等及以上,有效钙和有效锌有8.4%和12.2%处于缺乏状态,而土壤有效镁、有效硫和有效硼处于缺乏的比例则分别为24.2%、36.0%和83.5%。长江流域上、中和下游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状况不同,但各区域各养分的分布趋势相同。水旱轮作和旱地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水旱轮作油菜种植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明显高于旱地油菜。不同产量水平下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特征略有不同,高产(>3 000 kg·hm -2)油菜种植田的土壤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和有效硼含量明显高于低产(<2 000 kg·hm -2)油菜田。【结论】整体而言,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含量呈上升的趋势,但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硼缺乏的比例仍较大,有效镁和有效硫成为潜在的限制因子,因此在当前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生产中,应重视化肥的合理施用,做到稳施氮肥,增施钾肥和硼肥,局部区域如云南西部、广西北部和湖南南部应适当减少磷肥的投入,而在广西北部、湖南南部和江西北部同时应关注硫肥和镁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古田县水蜜桃园地土壤速效氮、磷、钾、硼、锌分布状况,为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GPS定位,在全县2600多公顷的水蜜桃果园地土壤上,采集0~40 cm的耕层土壤样品2252个,分析桃主产区乡、镇、街道土壤速效氮、磷、钾、硼、锌养分含量。【结果】古田县水蜜桃园地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锌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2.7±8.10 g.kg-1、134.2±63.2mg.kg-1、37.8±37.9mg.kg-1、68.7±50.8mg.kg-1、0.16±0.13mg.kg-1、2.47±2.60 mg.kg-1。【结论】古田水蜜桃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处于丰富水平,有效锌含量丰富,有效硼、速效钾含量严重缺乏,而且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空间分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土壤生物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区表层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酶活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土壤养分季节动态等土壤生物肥力特征。【方法】在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中设置样地,2011-08中旬在样地上、中、下坡位放置分解袋,分别于2011年9月、11月和2012年3月、5月、7月中旬随机取回部分分解袋,测定其中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含量季节差异显著,在3种微生物中以细菌数量最多;细菌和真菌数量,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7月最高,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9月最高。相关分析表明,细菌数量与全钾、有机质、全磷、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真菌数量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数量与全磷、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49.766%,主要综合了蔗糖酶、全钾、全磷、真菌的信息。【结论】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土壤养分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反映土壤生物肥力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不同区域农田养分输入、输出与平衡   总被引:66,自引:5,他引:61  
李书田  金继运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0):4207-4229
 弄清中国不同区域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状况,对养分资源管理和肥料的科学分配与施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参考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论述了中国的养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估算了各种有机肥资源及其可提供的氮磷钾养分数量,分析和评价了中国不同区域养分输入、输出特点及平衡状况。针对目前养分输入、输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养分资源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84~1993年,以玉米、水稻为供试作物,设置经典的5处理肥料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沈阳市两大主栽作物产量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为52.6%,余者为肥料效应。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保证程度分别为63.6%,83.6%和85.5%。通过基础产量与施肥最高产量回归统计,获得以y=100x/(a+bX)为模型的两个“以地定产”算式;用基础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回归统计,获得土镶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就此可算出土壤某种养分供应量,为推行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了准确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河北低平原潮土氮磷钾平衡状况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河北低平原潮土氮磷钾养分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养分收支情况为氮磷有盈余,而钾处于亏损状态。各养分的平衡系数分别为氮1.07-1.41,磷1.14-1.70,钾0.72-0.96。氮磷钾养分的实际盈亏率都在允许的范围内。氮的盈余率为4.75%,比允许值47.6%低;磷的盈余率为13.7%,比允许值1.6%高;钾的亏缺率为28.1%,比允许值41.3%低。总的来说,在该试验条件下,氮磷钾养分的盈余情况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4.
杨树人工林营养及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本文对杨树人工林的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杨树对养分的需求规律、树体的营养诊断、肥料的施用时期、方法、种类及用量等进行了简要探讨,建议在我国加强杨树养分需求规律研究,尽快建立杨树植物营养诊断标准体系,构建基于3S技术的杨树人工林营养管理系统,加强长期种植杨树人工林对土壤属性、环境等方面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芦笋的养分累积特性,研究分析了芦笋不同器官中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干物质在母茎、嫩茎、地下部中的累积比例分别为46%、25%、29%。母茎和地下部中各种养分含量大小为:NKPCaMg;而嫩茎为:NKPMgCa。N、P、K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特点为:嫩茎母茎地下部,而Ca含量为:嫩茎地下部母茎;Mg含量为:母茎嫩茎地下部。芦笋全年每株养分累积量分别为N 6.84 g,P 0.84 g,K2.25 g,Ca 0.43 g,Mg 0.37 g。N,P,K,Ca,Mg累积比例为1∶0.12∶0.33∶0.06∶0.05。  相似文献   

16.
广西柑桔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西柑桔主产区果园0~30 cm土壤样品56个进行了土壤有机质和N、P、K、Ca、Mg、Fe、Cu、Zn、B含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土壤速效N、P、K缺乏分别为30.36%、32.14%和28.57%;土壤有效Ca、Mg、B缺乏比较严重,而土壤有效Fe和Cu含量过高;柑桔园土pH、有机质及多个大中微量元素有效养分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或负相关关系。建议在柑桔园增施Mg、B肥及石灰或其它碱性肥料,减少喷施含Cu杀菌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新乡市无机肥的增产效应及培肥地力的作用,探明了无机氮磷钾的直接增产与互作增产效应,明确了在高产栽培中氮磷钾兼施、以磷增氮的作用,展望了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宜山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含量和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广西宜山11生低产杉木人工林的N、P、K,Ca、Mg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分中叶和果的养分浓度最高。各养分中Ca和N的浓度最大。杉木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的各种养分储存量达到生态系统相应养分总量的99%以上。杉木林叶量小,林冠下部宿存大量的枯枝叶及立地条件差可能是造成宜山杉木林低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马尾松林土壤异质性规律,分别在4个地点于4个季节进行取样,分析土壤pH、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4个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的pH、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存在差异,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而不同季节的变化也不同,除pH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外(p=0.571),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研究区域的马尾松林分土壤不仅存在空间异质性,同时也存在时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20.
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吉林省西部盐碱土为试验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土 壤 有机质、养分含量和pH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能有效降低土壤pH。施入生物有机 肥后,从6~9月,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含量和土壤pH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7 月 份达最低值;土壤有效磷含量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规律。与对照组土壤相比,生物有机肥的3个 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和有效磷含量,且随着生物有机肥 施用量的增多,其变化幅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