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生物育种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动植物新品种繁育的技术创新活动,是现代生物技术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育种不仅关系到生物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还事关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当前,加快实施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推动种业技术创新,确保国家种业安全已刻不容缓。知识产权保护是发达国家维护种业安全的根本手段。知识产权作为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正日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利用制度对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和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并将转基因生物研发优势转变为知识产权优势和相应产业发展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完善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许可、出资、转让、质押及利益分享等制度,有助于我国在相关领域规则和技术标准制定上增强话语权和谈判资本,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保护和分享资源,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3.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已从生物安全、生态和健康风险转移到粮食安全和知识产权等领域。本文介绍了目前的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概况和目前的生物技术产业及知识产权格局,分析了目前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的两种特性.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分析了这两种特性对提高单产的局限性,探讨了转基因生物技术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最后.本文给出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1美国双重选择机制:专利法与特别法双层保护美国是当前世界上转基因技术最发达、应用最广泛的国家,也是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主题范围最宽泛的国家,几乎所有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发明都被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美国政府沿着四种轨迹,不断延伸知识产权制  相似文献   

5.
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良好成效,动物疫苗和植物种苗产品已处于成熟期,技术成熟度高,生物性肥料和生物性农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经验在于当局制定了农业生技产业的奖励措施,并利用农业生技园区促进生技产业聚落效应,同时也辅导民间产业投入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农业知识经济化。  相似文献   

6.
美国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是以知识产权制度为依托和导向,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战略,对于国家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意义重大。美国是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战略的"领头羊",通过对解析美国战略的经验提出对我国的四点启示,即完善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强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力度;参与转基因生物国际竞争和利益关系协调;引导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政府强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科技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工作面向经济主战场能力的重要手段.强化科研单位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对于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进行介绍,并阐述了中国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通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中获得启示,最后对中国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提出四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农机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机产业知识产权的现状,剖析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世界上的柑橘主产国,其柑橘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本文基于对美国柑橘产业品种权、商标权、专利权及地理标识保护的分析,探讨其柑橘产业知识产权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并就中国当前柑橘产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柑橘产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利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能源、健康和环境等重大问题的紧迫性,正逐年加大生物技术产业的投入,提供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融资政策以及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在内的优惠政策,因而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占主导地位,对世界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在1994年,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就有1311家,日本有300多家,欧洲有486家。到2001年,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已发展到1457家,其中342家是上市公司;以色列的生物技术公司1995年约有50家,2000年上升为150多家;加拿…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保护对推进我国现代种业的发展与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国内黄瓜专利信息,发现黄瓜育种是研究人员的主要关注领域,尤其是生物技术育种已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各科研机构越来越重视黄瓜知识产权保护,竞争也日益激烈。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机构还面临着种业市场秩序混乱、国内和国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知识产权保护良性运转机制未形成等诸多挑战。鉴于此,应围绕产权管理和保护的思路,以预防为主,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保护黄瓜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2.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水稻商业化育种的现状并剖析了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水稻商业化育种的建议:坚持企业创新为主导,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深化种业科研院校等事业单位改革,建立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生物技术法规监管体系,加强金融支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为例,阐述了其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和主要做法,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不足、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乏等,并提出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专业知识产权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知识产权的创新性和转化效率等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综述对世界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就转基因大豆对于人类、动植物及环境安全可能存在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进行了叙述并对中国大豆产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认为,目前应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非转基因大豆这一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亦注重进口非转基因大豆,使中国成为世界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加工和出口中心;同时加强对大豆生物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早日创造出知识产权属于中国自己的、安全和环保的转基因大豆品种,为中国大豆产业实现新的腾飞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知识产权状况进行统计调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与分析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现状、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农业科研院所要想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不仅需要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力度,还要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维权意识与维权能力,促进知识产权创新保护与科技产业化并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亟待开展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整体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健鹏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6):20-23,30
2008年的粮食危机使转基因作物商业化重新成为争论的焦点,我国在2008年启动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标志着我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又迈进了一步。然而,目前缺乏对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整体战略的研究。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涉及粮食安全、知识产权、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种业及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等问题。文章分析了转基因商业化整体战略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提出了整体战略研究的目标,最后提出了整体战略研究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用管理学和法学知识,采纳规范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式,参考国外知识产权归属变化的一般规律,针对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研究单位和管理部门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存在知识产权归属不明、利益不清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现阶段在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前提是明确知识产权归属,而解决知识产权归属的主要办法是使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从而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调动科研人员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秦元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47-21449
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路径,即应从思想上增强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减少农业知识产权被非法窃取甚至流失的可能;健全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为做好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工作提供刚性的制度保障;加大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执法力度,保持权益人寻求法律救助的热情;注重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为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夯实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9.
湖北武陵山区地理标志产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湖北省武陵山民族地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今后的发展对策,并建议:申报"芭蕉侗族恩施玉露茶叶文化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试点;完善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实施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保护;领街申报绿茶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传统特产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与繁荣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加强药材传统炮制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