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地区蔬菜软腐细菌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京郊蔬菜软腐病害有所增加.经对夏季各类主要蔬菜和窖藏后期的大白菜研究鉴定,欧氏软腐细菌为害大白菜、蕃茄、青椒、马铃薯、黄瓜、冬瓜、南瓜和丝瓜等。经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致病性等一系列的测定,发现蔬菜上腐烂细菌的种类有所变化,窖藏后期大白菜腐烂主要病原是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spp)夏季蔬菜上主要是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在蕃茄和丝瓜上还发现有胡萝卜软腐欧氏菌马铃薯黑胫病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 pv.atroseptica).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在日本山形县鹤岗市于1987年首次发现的韭菜软腐病进行介绍。文章描述了该病症状,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及致病力的测定。研究证明,韭菜细菌性软腐病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相似文献   

3.
钙和水分在大白菜抗软腐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腐细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在白菜上的发展决定于品种的抗病性,软腐细菌的数量、植株年龄以及白菜叶片的分布部位,不同的组织,甚至同一张叶片的不同部位抗性均有所不同。凡是水分含量多的部位软腐扩展迅速,水分少的软腐发展慢,含水量在大白菜抗软腐细菌的扩展中具有明显作用。钙素的增加与白菜的抗软腐能力成正相关,增加钙含量可显著减轻软腐病的为害与发展,控制水分,增施钙素可提高大白菜软腐病的抵抗性。  相似文献   

4.
软腐欧氏杆菌的蛋白酶与致病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罗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var.carotovora Dyc)在合成培养基MS中产生两种蛋白酶,但在无细胞滤液中测不到果胶裂解酶和果胶水解酶的活性。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得这两种蛋白酶都是碱性蛋白酶,等电点分别为8.3和8.9。变性温度为49-50℃,对酸或碱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纯化的蛋白酶单独作用马铃薯块、能使其变软,切片观察表明细胞壁被明显降解。通过滤膜结合法,将供体菌1830/pJB4J1::Tn5的转座子转入到野生型StEcc-12中,从2000个接合子中获得了11个缺少产蛋白酶能力的突变体。这些突变体的分泌性蛋白质等电聚焦图谱与野生型菌株明显不同,其中一个变突体蛋白酶带完全缺失,另外一个则出现8条新的蛋白带,其他5个属部分缺失。这些突变体对马铃薯块组织离析、腐烂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研究结果认为在由胡罗卜软腐欧氏杆菌引起的软腐病程中蛋白酶和果胶酶是协同作用的,果胶酶降解植物细胞间和胞壁中的果胶质,而蛋白酶则降解植物细胞壁和膜中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5.
生防细菌13-1对魔芋软腐病的控制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防菌13-1是溶杆菌属Lysobacter的一类极具生防潜力的新型生防细菌。本试验从拮抗作用、定殖特性、营养竞争三方面来研究其生防机理。结果表明,生防菌13-1能对不同致病力的魔芋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产生拮抗作用;能在魔芋根部、根际土等生态位点定殖,定殖量维持在10^3-10^6cfu/g,定殖时间长达42d,表现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同时该菌株与魔芋软腐病菌具有46.88%的营养物质利用相似性,具有一定的营养竞争关系。两年田间防效结果显示,在2005、2006年对照病情指数分别为38.68和61.66的情况下,生防菌13-1对魔芋细菌性软腐病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79.16%和54.91%。  相似文献   

6.
 对水稻基腐病细菌(18个菌株)、玉米茎腐病细菌和菊欧氏杆菌的6个致病变种的标准菌株及葫萝卜软腐欧氏杆菌的两个致病变种(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ara和E.C.pv.atrpseptica)进行了58项生化试验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抑制植物病原细菌的植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辣椒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和大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pv.carotovora)为供试菌,对4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进行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漆树对辣椒青枯病菌抑菌活性最强,其次是金秀清明茶;抑制柑橘溃疡病菌活性最高的植物有漆树和十大功劳;对大白菜软腐病菌没有筛选到抑菌活性较好的植物;垫状卷柏、七叶一枝花、少花龙葵、水半夏和豆瓣菜粗提物对3种植物病原细菌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Echandi方法,测定了从国内不同植物上分离,经鉴定的3个种和亚种的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carotovora var.carotovora Dye,E.carotovora var.otroseptica Dye,E.chrysanthemi Burkholder.etal.)的224个菌株产生细菌素的能力。指示菌为代表3个不同种的菌株。测定结果表明:224个试验菌株中能产细菌素的有97个,占总数的43.3%。经测定产生细菌素的专化性有所不同,约各有1/3菌株分别对3种、2种、1种指示菌有抑制作用。有些广谱的细菌素甚至对其它属的植物病原细菌也有抑制作用。少数种内专化的产细菌素菌株可望用于软腐欧氏杆菌种鉴定的辅助手段。电镜观察初步表明,这些细菌素可能是分子大小不同的两种类型的细菌素:小分子细菌素在电镜下不可见,大分子细菌素具有短杆状结构,颇似无头壳的噬菌体的尾部。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软腐病潜伏侵染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厌气诱发24~48小时后,大白菜叶柄上可以出现由潜伏侵染的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引起的水渍状浸离斑。对病斑的邻近组织(病斑以上1~5毫米)断面进行电镜扫描观察,结果指出,病原细菌最初是潜伏在维管束的导管中的。这些细菌生长繁殖后可以消解螺纹导管间的薄壁部分,最后使螺纹松驰解体,再进一步扩展到邻近的薄壁组织为害,表现症状。叶柄表面没有任何自然孔口,但有自然形成的不规则细微裂痕。细菌在完好的叶柄表面不进行分裂繁殖,但在裂痕附近有繁殖和堆积现象。细菌在叶片上的气孔附近没有明显的聚集和繁殖迹象。有菌的气孔会由于被刺激产生的胶状分泌物而阻塞。  相似文献   

10.
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的研究Ⅰ.症状及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在我国的发生。对分离到的20个菌株经形态学特性、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和血清学反应测定,确定引起我国东北地区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的病原细菌有三种,即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Dye,E.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 Dye和Pseudomonas caryophylli (Burkholder) Starr and Burkhold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