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晚疫病,降低马铃薯的产量,影响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效益。该文结合河北承德地区实际情况,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基本病症,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规律与地区内部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进行深入探究,通过严格管理马铃薯的品种选择与块茎消毒处理,控制留种田与大田之间的距离,合理密植,引进"高垄栽培"技术,加强对晚疫病的预防等技术,有效降低晚疫病发生概率,提升马铃薯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2.
颜兴 《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41-142
通过对20个马铃薯参试品种的晚疫病品种抗性监测研究试验,旨在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强、产量高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会-2、威芋3号、威芋5号、冀章薯8号、威薯002、X-24、滇薯3号等7个为代表的品种抗性较强,产量较高,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BPHF101、20—4—5、合作88、BP05-003、BP06、滇黔薯6号、滇黔薯23号、20—4—9、宣薯2号等9个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较弱,但产量高,可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轻的地区搭配使用。2-30和费乌瑞它2个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差,但大、中薯比例高,较均匀,商品性价比高,种植时,需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的预警及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选择适宜毕节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对37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田间晚疫病抗性鉴定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37个品种中,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高抗的品种2个,中抗的品种7个,中感的品种12个,高感的品种16个;与对照威芋3号相比,增产的品种28个,减产的品种8个;毕薯5号、黔芋7号、BP50、Z-24、滇黔6号、青薯9号、Wy08-002、合作88等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高抗或中抗、产量高、商品性好,可在生产中大面积繁殖推广应用;会-2、华恩1号、威薯002、威芋5号、园洋芋、07043-003、米拉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差,但产量高、商品性好,可以在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繁殖应用;中薯20号、青薯6号、NKL-1001、早大白、2015、中薯5号、宣薯2号、费乌瑞它和0501-15高感或中感马铃薯晚疫病、产量低、商品差,不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产量高、高抗晚疫病性,适宜在施秉县大面积推广的马铃薯品种,特在适宜马铃薯种植和晚疫病流行的城关镇白塘村,对5个主栽马铃薯品种作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中薯3号、威芋3号、会-2号对晚疫病表现为中感,产量在1 000 kg/亩以上,大薯率高,生产上可与其他品种轮换种植。费乌瑞它表现为感病,产量为1 156.3 kg/亩,产量高,生育期短,大薯率高,如生产上大面积种植,需加大晚疫病的监测与防治力度;米拉表现中抗,产量为982.5 kg/亩,产量低、大薯率低,不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合于大通县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以青薯9号为对照,引进7个马铃薯新品种的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展示试验,并对参试地品种特征特性、产量、晚疫病抗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通薯1号、互薯4号两品种产量高,薯型好,高抗晚疫病,值得全县示范推广,9-33黄皮黄肉,薯型好,抗晚疫病,互薯5号、7-74、3-5、8-76红皮黄肉与青薯9号相比晚疫病抗性差,产量低,五个品种继续进一步试验,鉴定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红河州冬马铃薯的种植技术、规模、面积和产量均在云南省前列,但晚疫病的发生给冬马铃薯种植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威胁。笔者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海拔种植区域冬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总结了科学种植防控技术措施,推进了红河州冬马铃薯的种植和晚疫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马铃薯逐步进入薯块膨大期,正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根据省上的气象预报,今年7—9月份马铃薯主产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扩散和流行。同时,由于多年连作,病虫害频繁发生,会宁县部分早熟马铃薯品种已发病,并进入流行中后期,晚熟品种进入中心病株发病期,据统计,全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已达2.1万亩。会宁县农牧局就全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工作做出具体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晚疫病是为害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适宜凉山彝族自治州种植的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种,对青薯9号、威芋7号、丽薯6号、丽薯10号和米拉5个品种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评价和监测预警防控。结果表明,青薯9号、威芋7号、丽薯6号和丽薯10号的抗病性和平均产量均高于米拉,预警防控马铃薯晚疫病3次后14 d平均防治效果达95%以上,较米拉增产41.59%~65.90%。综合考虑品种的抗病性和产量,建议在凉山州不同区域因地制宜种植青薯9号、威芋7号、丽薯6号和丽薯10号。  相似文献   

9.
王芳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0):14-19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疫霉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流行性和毁灭性病害,每年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抗性品种培育一直是育种学家追求的目标.常规育种方法具有耗时费力等特点,目前分子植物育种在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育种中被应用或作为辅助应用.综述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分子标记技术在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和晚疫病抗性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以及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定位、基因工程、转录组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马铃薯育种策略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四川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绿色防控马铃薯晚疫病,2012-2015 年将四川省通过审定的马铃薯(Cucumis sativus)抗晚疫病新品种在昭觉县、布拖县和盐源县等10 个县进行品种比较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低于主栽品种‘米拉’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产量明显高于‘米拉’的产量,抗病品种增产、增收。在防治晚疫病方面,抗病品种可以减少用药量25%左右。2014 年,引进比利时CARAH模型,在叙永县设置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试验点(观察圃),采用Hobo测量仪定时收集气象数据,探索马铃薯晚疫病的预测预报。田间调查的晚疫病初次发病时间是5 月30 日,CARAH模型分析得到的初次发病时间是5 月31 日,两者结果基本一致。2015 年,将晚疫病预测预报扩展到四川省7 个县市,结果表明CARAH模型可以用于晚疫病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及应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使马铃薯品种应用更规范,对现有推广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和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结果表明,冀张薯8号、青薯9号、晋薯16号、晋薯15号、晋薯9号生育期较长,单株块茎产量和小区产量都较高,对晚疫病有较好的抗性,适宜在五寨马铃薯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鉴于近2 a晚疫病的连续暴发,种植紫花白等不抗晚疫病的品种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12.
先丹  李丹  郭国雄  冯明议  袁红筑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16-12517,12519
[目的]筛选出适宜毕节市大面积生产种植的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品种.[方法]于2013年在马铃薯晚疫病重发生地测定了VO4-31-12、威薯002、滇黔6号等12个品种(系)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抗性.[结果]20-4-9和VO4-31-12 2个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的抗性相对较高,其余10个品种均属高感品种;所有参试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VO4-31-12的产量最高.[结论]VO4-31-12和20-4-9适合在毕节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绿色防控马铃薯晚疫病,2012-2015年将四川省通过审定的马铃薯(Cucumis sativus)抗晚疫病新品种在昭觉县、布拖县和盐源县等10个县进行品种比较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低于主栽品种‘米拉’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产量明显高于‘米拉’的产量,抗病品种增产、增收。在防治晚疫病方面,抗病品种可以减少用药量25%左右。2014年,引进比利时CARAH模型,在叙永县设置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试验点(观察圃),采用Hobo测量仪定时收集气象数据,探索马铃薯晚疫病的预测预报。田间调查的晚疫病初次发病时间是5月30日,CARAH模型分析得到的初次发病时间是5月31日,两者结果基本一致。2015年,将晚疫病预测预报扩展到四川省7个县市,结果表明CARAH模型可以用于晚疫病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晚疫病是威胁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首要病害,选育和推广马铃薯抗晚疫病新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措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各地方品种的频繁调运和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迅速蔓延,马铃薯晚疫病在全国范围内有加重趋势。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马铃薯抗晚疫病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品种的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并对今后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提出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期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适宜提前播种(3月20~30日播种),避开晚疫病流行期(6月中上旬),有利地上部正常生长,产量较高;中晚熟品种威芋3号4月上中旬播种,能有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云南农业》2022,(6):52-53
<正>1技术概述1.1技术基本情况马铃薯晚疫病是国家一类农作物病害,发生广、为害重、防控难,备受社会关注。云南省是国内马铃薯晚疫病常发区和重发区,大多数主栽品种为感病品种,晚疫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20%~80%,甚至绝产。尤其是近年来病原菌群体致病性和抗药性增强,晚疫病发生为害程度进一步加重,传统的防控措施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马铃薯晚疫病精准防控技术突破了技术瓶颈,解决了马铃薯晚疫病“识别难、选药难、防控难”的“三难”问题。在绿色防控基础上,研发了晚疫病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和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集成创新了马铃薯晚疫病精准防控技术模式,显著提升了晚疫病防效和马铃薯单产水平,大幅度降低了化学农药使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号称马铃薯"癌症"。2006年以来陆良县马铃薯晚疫病每年都有发生,并有蔓延的趋势,造成了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下降,威胁到种薯储藏及运输,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连年使用甲霜灵锰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对药剂产生了抗性,2013年10至12月我站引进了德国巴斯夫公司的德劲、凯特等新药剂开展晚疫病不同药剂、不同使用剂量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大面积示范试验,探讨马铃薯拌种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指出,拌种可以有效增加马铃薯的大、中薯率,减少晚疫病病薯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是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流行性病害。凡马铃薯种植的地区均有发生,不抗病的品种在晚疫病流行时,田间产量损失可达20%~50%,窖藏损失轻者5%~10%,重者在30%以上。晚疫病不但危害马铃薯,还可对番茄、辣椒、茄子等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宜威宁生态气候条件、较抗马铃薯晚疫病的品种,选择12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中抗晚疫病且产量高于对照威芋3号的3个品种分别是会-2产量42.38t/hm2,比对照增产27.15%;3810产量37.60t/hm2,较对照增产12.81%;威芋4号产量34.57t/hm2,比对照增产3.72%。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减产,且感晚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