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水稻工厂化育秧中的种子包衣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兵  陈忠慧 《种子》2002,(3):51-52
为了适应水稻抛秧工厂化育苗过程中精密播种的需要,对稻种进行了包衣处理,改变了传统农艺措施,使种子包衣技术与工厂化育秧技术、农艺与农机紧密结合,相互适应,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秧苗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稻产量的高低。因此,育壮秧是提高水稻单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前人试图对种子进行包衣,以提高秧苗素质,但由于供试材料不同,其研究结果不相一致。本试验试图对早杂优种子进行包衣,探讨包衣种子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旨在为推广早杂优种子包衣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种子包衣效果初探湖南省长沙市种子公司邓雨斌,戴建军,文飞舞,肖井扬,陈志伟近年来。种子包衣剂已在小麦、棉花、玉米、水稻、蔬菜等作物上应用,效果很好。为了进一步提高种子加工质量和商品化水平,推动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我们试验了几种药剂,以期得出科...  相似文献   

4.
不同肥料配方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稻生育关键时期不同肥料配方施肥技术,分析肥料配方对水稻产量及其品质影响,结果表明,以撒可富复合肥与碳铵为基施,尿素作分蘖肥,后期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产量最高,碾米品质好,垩白度低,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平衡,真正能实现高产优质,适合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种衣剂及其在我国水稻上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种衣剂的组成、类型以及种衣剂在我国水稻上的研究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程旺大  陆建贤 《种子》1998,(2):63-65
种子包衣技术的原料种衣剂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常用的种衣剂类型主要包括化学型、生物型和途氧型。本文就从国内引进的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种衣剂在直播水稻上进行应用,对不同类型种衣剂的包衣直播效果进抒探讨。结果表明,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种衣剂应用于直播水稻,都能提高成苗率和稻苗素质,提早分蘖,有一定的增稳增产效应,又各有特点,在效果和使用方法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水稻种子包衣技术推广应用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包衣是近几年我国加速示范推广应用科技含量高、增产效果显著、实用有效的一项新技术,是实现种子产业化工程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原理是科学的选用具有防虫、灭菌作用的农药和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多种微肥、生长调节剂、粘合剂等有效成分,通过科学配制并经特殊机械加工将其包于种子表面形成膜状包衣保护层。包衣种子经播种后吸水膨胀并随种子的萌发生长形成保护屏障而起到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出苗率,促使幼苗健壮、防虫、防病,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我县每年种植水稻2.333万hm’,为了探索水稻种子包衣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给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水稻种子包衣能有效提高发芽力、出苗率、成秧率及秧苗素质,进而提高水稻产量,这一表述从我县200l—2002年试验示范结果中得到进一步证实。稻种包衣一般可提高水稻产量6%左右,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水稻种子采用包衣技术是提高种子技术含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把生物种衣剂的应用推广与旱育秧栽培技术相结合,从而为解决包衣种子水育秧时种衣剂易溶解而失效的难题找到了一条途径.该技术受到广大农民普遍欢迎.目前,我县水稻种子生物种衣剂包衣的面积达1.33万hm2,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的68%.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锐劲特5%拌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锐劲特5%按10~40mL/kg拌种,对水稻幼苗无任何药害作用,对其根长性状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一种新方法—MnSO4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士功  刘国栋 《种子》1999,(3):25-26,27
本文利用硫酸锰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处理,研究硫酸锰在防治小麦全蚀病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利用硫酸锰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能够明显提高小麦抵抗全蚀病的能力,提高产量,且800g/10kg包衣和300g+杀真菌剂/10kg包衣的防治效果比700g+300g(NH4Cl)/10kg包衣和1500g/10kg拌种处理好。  相似文献   

12.
种子包衣技术因其具有防病治虫、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和增产效果显著等作用,近年来在小麦、玉米等作物上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如果小麦拌种后立即播种,则会影响小麦的出苗率。本试验采用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小麦种衣剂,根据拌种后不同的天数测评出对同一小麦品种发芽率的影响,为科学、安全使用小麦包衣种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庸庆 《种子》2004,23(2):54-54
本试验对水稻包衣种子不同的浸种育秧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包衣种子旱育秧的成秧率、秧苗素质、产量明显高于水秧,且主要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来提高产量的,而直播、浸种露白、浸种催芽三种浸种方式总体上差异不显著,即水稻包衣种子既可直播,也可浸种到露白或催芽.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水稻旱育秧田育苗仍采用药剂浸种、床土调酸、消毒和苗期喷药来防治水稻恶苗病、青枯病,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使用技术严格,防治效果不稳定,而且传统的防治方法易造成药害,产生弱苗,成本高。水稻旱育秧田使用种衣剂进行水稻种子包衣处理,可有效地防治水稻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和地下害虫等苗期病虫害,药效稳定,对秧苗安全。稻可欣  相似文献   

15.
ZSB生物种衣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抑菌试验表明,ZSB生物种衣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经种衣剂包衣后,水稻秧苗素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我国农业种植中的重要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在杂交水稻等一系列的种植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水稻产量逐年攀升。虽然已经初具成效,但就目前的发展技术来看,我国的水稻种植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待提高。为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水平,增加水稻产量,不仅需要培育优良的水稻品种,还需要通过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来改进和优化水稻生长的全过程,确定施肥的精确配方、时间和用量等。在概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其在提高水稻产量中的应用措施和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丁硫克百威拌种剂对水稻白背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的影响,选择不同剂量的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进行拌种。结果表明:剂量是30 g/kg种子拌种可有效防治白背飞虱,在播种后32 d、43 d、50d和57 d的防效分别为:90.6%、78.4%、67.9%和61.1%;同时通过防治白背飞虱减少传毒媒介,能有效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危害,防效为76.9%。  相似文献   

18.
种衣剂与常规药剂处理水稻种子效果比较试验东台市种子公司(224200)杨俊涛1试验目的我市地处沿海,水稻苗期易受绵腐病和稻蓟马的危害,生产栽培上采取药剂浸种处理和苗期喷药防治。为探索种衣剂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1995年我们设计了稻种种衣剂包衣、呋...  相似文献   

19.
正天津市水稻种植面积超过2万h m2,近年水稻恶苗病、立枯病在天津水稻产区有扩大发生趋势,传统的防治方法是用多菌灵、福美双或咪鲜胺等药剂包衣或拌种,这些药剂长时间使用不但产生抗药性,防效也逐年降低。随着土地流转及季节性劳动力紧缺,水稻直播技术逐渐受到农民的青睐。直播水稻存在着难全苗、草害重、易倒伏三大难题。因此,在生产上应特别注意掌握好"全苗早发、除草  相似文献   

20.
推广包衣工作是加速种子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基明 《种子》1999,(5):56-56,75
推广种子包衣.提高“三率”水平,是加快实施种子工程,推动种子工作向商品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省把种子包农作为一项农业增产措施,加大开发力度,全面提高了种子精选率、包衣率和标牌统供率,推动了种子产业化的发展,为全省粮食的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l种子包衣是一项简单的农业增产新技术种子包衣技术是在传统拌种和浸种基础上结合现代化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实效的种子处理技术,一般可增产8%~10%,种子通过精选包衣,可以提高种子质量,增加科技含量促进增产,同时还有利于强化种子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