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杉木、马尾松、甜槠等林分下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等立地上杉木、马尾松,甜槠等林分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土壤有机质及矿质养分的影响不尽相同,阔叶林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改善土壤养分状部;马尾松林对提高土壤有效性N、P、K含量具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对提高有效P作用很大;杉木纯林不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针阔混交林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尤其能较好地改良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状况,防止地方衰退,有利于林业持续发展,另  相似文献   

2.
对切花月季塑料大棚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棚内土壤的改良效果显著;棚内土壤各层次的养分含量由上到下递减,芽接苗及组培苗根际周围的养分状况各不相同。针对棚内土壤养分状况,提出了今后相应的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3.
不同人工林改良土壤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兴隆县试验区为代表,研究分析首都周围绿化工程改良土壤养分状况及改善林木生长条件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油松纯林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是土壤pH值下降;山杨、刺槐等阔叶林使土壤养分和pH值都得到改良,刺槐林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新立林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结果表明:人工林和天然林下土壤养分有较大差异,后者优于前者;地形部位对土壤养分和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坡下部一般优于坡上;坡向亦是重要的立地因子,对光照、温度、湿度、土壤养分水平及林木生长状况皆有显著影响,对某些树种来说,阴坡生长更为有利。另外,还分析了新立林场苗圃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理化性质,表明苗圃地肥力在4级以下,肥力低,必须施肥改土;草炭改土后,苗圃地肥力上升到1级,育苗效果显著。最后,在如上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新立林场土壤对不同树种的适宜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杉阔混交林地土壤肥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营造杉阔混交林是改良杉木林地土壤肥力,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的重要途径。综述了我国营造杉阔混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土壤养分循环、土壤养分贮量和供应状况的影响,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6.
林业苗圃遍布于全省各地,分别担负着不同树种的育苗生产。近年来随着苗木标准化的要求,育苗地的土壤肥力状况需要相应的改善和提高,为此,从宏观上掌握全省国营林业苗圃的现有肥力水平,以便科学管理,提高苗木质量,对全省林业苗圃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一次综合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1984年我所化验室承担了由省林业厅国管局下达的对全省国营林业苗圃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的化验任务,共对63个单位的184个土壤样本做了全氮(N)、磷(P)、钾(K)及速效氮(N)、磷(P)、钾(K)有机质、PH值的测定并以此作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7.
川中丘陵区防护林改良土壤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川中丘陵区不同防护林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防护林类型土壤的粘粒、物理性粘粒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毛管水含量、田间持水量、田间有效持水量和每公顷土壤有效擘水量,土壤养分擘量和土壤速效养分供应量均比(对照地、标准地、有林地、未成造林地)高,防护林对土壤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其改良程度取决于森林植被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林种的配置状况。  相似文献   

8.
钱世文  赵国强 《林业科技》1999,24(5):5-6,12
苗圃施肥对培育壮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广泛推行了配方施肥技术,即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以有机肥为基础,计算最佳营养条件下植株的养分含量与对照区植株养分含量的差值,分析土壤的养分供应情况,在产前提出N、P、K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使传统的施肥技术向现代化的土壤肥力管理技术迈进了一大步。本项研究借鉴农业配方施肥理论,探讨该项技术在林业苗圃中应用的可能性。1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试验树种为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苗木…  相似文献   

9.
田间速测土壤有效养分,是为了反映土壤某时期有效养分的丰缺情况,并找出影响苗木生长土壤方面的因素,作为指导苗圃生产的依据之一。土壤有效养分田间速测方法很多,一般依据市售速测箱要求而定。我省各地苗圃普遍采用太谷县生产的养分速测箱,根据其所提供的仪器及药品配备,按土壤有效养分的速测步骤;土样采集与处理、药品配制、测定方法等分别简介如下: 一、土样采集与处理1、采集土样:采集土样是化验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化验  相似文献   

10.
林业苗圃土壤耕作层由于疏于养护,造成土壤理化指标低下,所育苗木质量逐年下降。强化林业苗圃育苗地的土壤改良与养护,对于改善育苗地土壤结构及养分、提高育苗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兰考泡桐根插苗的生长和营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兰考泡桐根插苗的生长和盆土营养物质的变化。着重分析苗木生长、体内营养状况、营养物供应及盆土矿质养分释放的相互关系;苗木按比例吸收N、有效P和Mg等各种营养物的特点。提出培养壮苗应用最适营养物比例适当调整圃地土壤进行配比施肥的设想。从树木营养生理角度,论证科学施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冯志超 《热带林业》2010,38(3):27-29
苗圃是培育苗木的基地,其经营的好坏影响到苗木的供给。随着林业生产迅猛发展,为苗木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如何提高苗圃生产水平,以适应林业发展和林业现代化的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阐述影响苗圃生产的因素,苗圃如何合理规划,提出苗圃生产经营的管理要点,为行业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业苗圃地连作和轮作对苗木生长及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贵云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109-111,118
研究了林业圃地连作与轮作培育杉木、酸枣、厚朴等苗木的生长状况及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用水稻等作物与杉木轮作后,杉木苗生长状况改善,土壤有效养分和速效养分增加。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林业示范苗圃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湖北省林业苗圃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国内外苗圃发展动态 ,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了发展对策 ,对林业苗圃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文冠果育苗的主导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就播种期、种子等级、覆土厚度、基质类型、营养杯规格等因子对文冠果育苗的影响情况分别进行了大田育苗和容器育苗试验,并通过指标测定和数理统计分析优选出了影响文冠果育苗的主导因子及其处理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文冠果育苗的主导因子分别是播种期、种子等级、覆土厚度、基质类型、营养杯规格;5月中旬播种、种子等级为Ⅰ级、覆土厚度为5 cm、基质为牛羊粪+本地土、营养杯规格越大的苗木其长势越好;土壤理化性质对文冠果育苗也有一定的影响,土层厚度与苗高、地径间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土壤养分是苗木生长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适于其苗木生长的土壤p H值在6.5~8.0之间。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西部可持续发展与森林生态网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西部为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以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为主要特征的荒漠化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该区域的生态经济概况,在总结近半个世纪林业建设正反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吉林省西部森林生态网络建设面临的任务.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林复合经营土壤养分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林间作是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土壤养分变异的研究,认为幼林期农林养分的竞争较小,选择适宜的间作品种有利于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豆科作物以改善土壤速效性氮、降低磷的含量为特征;谷类作物能较全面的改善土壤的养分含量;西瓜种植改善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性氮和速效性磷,但肥效持续的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8.
Organic amendments were added to a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forest nursery sandy loam soil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n soil nutrient reserves and subsequent growth of 1.5+0 ponderosa pine (Pinus ponderosa Laws.) seedlings. Treatments included irradiated sewage sludge, peat moss and pine bark each at 67 t/ha, sawdust at 43 t/ha, and a control that received no organic matter. Sludge caused immediate increases in soil nutrients, especially N and P. Sawdust resulted in near complete N immobilization 45 d after application. Peat moss and bark did not significantly alter soil nutrients. All treatment effects disappeared within 6 months of application.Amendments did not significantly alter seedling survival, biomass or yield (caliper 3 mm). Seedling biomas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rly soil nutrient status, but growth was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modest, short-term nutritional benefits indicate single applications of organic amendments are in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nutrient status of sandy nursery soils of the Southwest.  相似文献   

19.
数字林业在我省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林业在我省刚刚起步,在发展方向上缺少整体规划与布局,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字林业在我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人工林地力衰退机理及其防止对策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本文分析了导致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因素, 主要有: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固有的脆弱性;人工林植物群落的结构简单导致功能降低;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区系演变;土壤理化性质和生化特性变化;人工林对营养物质的消耗;营林生产活动的干扰等。并提出了防止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