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淑玺 《江西棉花》2005,27(1):41-41
1提苗肥对地力薄、底肥不足、瘦弱的棉苗,应早施提苗肥。苗肥一般以氮素化肥为主,也可与磷肥、腐熟的有机肥料混合追施。但氮肥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施尿素52.5~75kg/hm^2,或腐熟的有机肥料2250~3750kg/hm^2,要深施严埋。对地力肥沃、底肥充足、壮旺的棉苗,可以少施或不施,促使小苗加快生长,达到生长整齐一致。追肥可距苗10厘米左右,深施6~10厘米,条施或穴施。如天旱墒情差时,可结合浇水追施或施用化肥水。  相似文献   

2.
以西辽河平原地区主推品种伟科702为供试品种,通过2015、2016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侧深施复合肥+硫包衣尿素(FS)、缓释肥+硫包衣尿素(HS)和常规施肥(CK)施肥方式下,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缓释肥+硫包衣尿素处理,春玉米产量、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完熟期子粒干物质分配比例均高于复合肥+硫包衣尿素处理和常规施肥方式;转运率及子粒贡献率均低于复合肥+硫包衣尿素处理和常规施肥方式。缓释肥+硫包衣尿素施肥及复合肥+硫包衣尿素处理方式较常规施肥处理少追肥1次,综合考虑增产效果和成本因素,一次性侧深施缓释肥+硫包衣尿素,可作为研究地区玉米推荐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3.
小麦花生两熟双高产一体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合理运筹施肥,对小麦花生两熟栽培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研究表明:小麦花生两熟栽培,施肥重点应在小麦,宜占总施肥量的60%-80%。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在拔节至挑旗期,NPK配合追施.花生追肥在始花前一次施足。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4.
长效碳酸氢接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调制的新型优质化肥,其良卡利用率比碳酸氢铁高Zo-25/,肥效期长达90-11(天,成本低,促早熟,施用于农作物、果树、蔬菜等增产8%-12%.长效磷酸氢按作旱田底肥深施,每亩50kg,追肥在玉米6-srt叶叶控年理好,每亩sotg.水田作底肥深施15。In,每亩60kg,全层施肥在耙地前亩施6o&g.追肥在插后5-7天,一次性亩施60kg。沙质土,漏水田不宜施用.长效碳酸氢铵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育苗成本,增加收入,近年我们做了杀菌营养型育苗灵和土壤调制剂(二者均为辽宁农科院土肥所调制剂厂生产)配合使用试验。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方法处理一:用调制剂作底肥,用量为调制剂2号0.25kg/m’,播前床面喷施育苗灵15.og/m‘(兑水30倍)。处理二:用调制剂作底肥,用量同上,出苗后1叶1心期喷施育苗灵1509/m’。处理三:用农家肥作底肥,播前床面喷施育苗灵15.Og/m’。处理四:用化肥作底肥,播前床面喷施育苗灵15.og/m’。试验品种为辽粳454-18。使用抛秧盘育苗,4月19日播种,5月20日移栽,秧龄3O天。2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栽培、肥料经济效益等方面研究了包衣尿素的施用方法与增产效果,得出了适宜辽244高产栽培的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为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包衣尿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栽培、肥料经济效益等方面研究了包衣尿素的施用方法与增产效果,得出了适宜辽244高产栽培的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为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包衣尿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肥施用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探讨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对杂交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2001~2003年在湖南省宁乡县回龙铺镇进行了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施氮处理的氮肥用量为100~120kg/hm^2,比农民习惯施肥减少38.9%~47.6%,产量增加0.48~1.48t/hm^2,增幅6.32%~27.3%,减氮增产的效果显著;获得最高产量的适宜氮肥用量为99~147.5kg/hm^2,成熟期氮素吸收量为146.9~194.3kg/hm^2。改进的施氮处理AEN平均为10.6~14.3kg/kg.比农民习惯施肥增加7.0~10.7kg/kg;PFPN平均为65.2~96.8kg/kg,比农民的习惯施肥增加34.1~65.7kg/kg;REN平均为68.5%~76.2%,比农民习惯施肥增加14.1%~21.8%,增幅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分析了氮肥用量对植株干物质在茎秆、叶片和稻穗分配的影响,讨论了植株后期对氮素的奢侈吸收而导致减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农家肥与化肥梯度减施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出云南小麦施肥的最佳模式,筛选出科学合理的小麦施肥方法,减少麦田化肥施入量,提高小麦化肥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并为小麦绿色栽培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底肥尿素、复合肥、硫酸钾与猪粪配置处理,进行小麦梯度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量的基础上,减施20%处理小麦产量最高,达7210.05 kg/hm2,增效最大,达3550.51元/hm2;减施20%、40%及60%处理的小麦产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减施60%的处理使小麦能获得7035 kg/hm2的较高产量,而且化肥投入仅为1170元/hm2,农户增加纯收入1988.40元/hm2,增收最多.  相似文献   

10.
1化肥用且的计算质量合格的化肥外包装袋或施用说明书上均标有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常用百分比表示)。农田化肥的施用量,可根据要施用的某种化肥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来计算。所需施用化肥重量一农作物所需有效成分量:化肥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例如:小麦正常发育一般每亩需汽素skg。氮月巴中尿素含氟量为46%.碳酸氢按含氮量为17%。施用尿素,每亩尿素用量一5H46%一llkg;施用碳按,每亩联接用量一5十17%一29.skgo2溶液稀目的计算在生产中,农药一般都要加水稀释后才能使用,浓溶液配成稀溶液,可按以下。诀计算:“浓除以稀.商减一”…  相似文献   

11.
1、化肥深施。化肥通过沟施、穴施、分层条施等集中深施,不仅可集中肥力,增加养分,而且可减少有效养分的挥发损失。化肥的利用率可提高5%~10N,亩节省化肥2.skg。2、配方施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调整氛、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合理用量及适宜比例,从而达到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肥效的目的.3、配合施肥.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多施衣家肥,减少化肥用量,可弥补化肥养分不全的缺,久,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一条重要选任.毛、叶面喷施.叶面喷施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其用量相当于土壤用量的10%~20%.如土壤申追施尿土,亩用士为5~7…  相似文献   

12.
重迎茬大豆栽培施氮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重迎茬大豆根部易受病虫危害,吸收氮素营养和固氮能力减弱。通过施氮肥试验,研究出一整套重迎茬条件下施氮技术。重迎茬大豆施氮有增产作用,迎茬施氮增产1.9%-9.71%。适宜施氮量54kg/hm^2其中1/2作追肥;重茬大豆施氮增产7.22%-12.6%,适宜施氮量54kg/hm^2,其中1/3作追肥。在大豆出复叶时2次追肥施尿素可增产9.4%-12.5%。出现“黄萎”症状时喷施增产为12.7%-16.8%。建议生产上采用此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施用涂层尿素,可改善其生物学性状,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一次性基施、追施涂层尿素,分别比追施普通尿素增产12.6%、6.5%;氮肥利用率比普通尿素提高13.6%和7.0%;基施、追施涂层尿素与普通尿素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9.3、1:8.0、1:6.6。基施可免去追肥步骤,简化农业栽培程序。  相似文献   

14.
沼肥与化肥配施对盐渍土棉花产量、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沼肥与化肥配施对盐渍土棉花产量、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疆盐渍化土壤中,无论壤土还是砂壤土,氮素总量投入相同时,沼肥提供25%的氮素,尿素提供75%氮素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壤土生产性能、氮素利用效率、表观利用率、氮素对产量的贡献率比砂壤土更高;生产中投入氮素总量为138 kg·hm-2的沼肥与尿素配合施用就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直播制种母本颖花退化的原因与施肥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据观察,杂交水稻直播制种部分丘块母本存在较为严重的枝梗及颖花退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群体密度增加外,还与施肥(主要是氮肥)方法不当有关。采用底肥、断奶肥、分蘖肥、保花肥的分段施肥,以及40%的速效氮作底肥,60%为追肥的方法,可以防止颖花退化,每亩可增加颖花近50万朵,增产潜力可达3%~5%。  相似文献   

16.
田间液体配肥站模式下,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施肥现状,以马铃薯'黄心226'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常规底肥和中耕肥+滴灌追肥(总养分1200.5 kg/hm2)(CK),不施底肥、全程滴灌追肥且追肥总养分分别为398.3 kg/hm2(T1)和531.0 kg/hm2(T2)3个施肥处理,探究不施底肥,全程液体...  相似文献   

17.
目前北京稻区的水稻育苗,大部分还是常规的半导青苗,这种育苗方式,耗水量大,秧苗素质不高,严重妨碍水稻产量的提高.因而,在北京稻区开展卓有、稀植技术的研究、示范与应用,对节约用水、提高水稻产量、促进水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西郊农场一分场在1994~1995年两年连续进行了旱育、稀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取得了初步成功。西郊农场土壤属石灰性洪积母质,多为强石灰性期土,石灰含量为什.6%~8.4%,高的达10%以上,PHS.3左右,缓冲性强。青苗期间北京西北风多,气温变幅大,干旱.2~3叶期常出现低温。如育苗方…  相似文献   

18.
吴淘 《中国茶叶》1994,16(1):37-37
茶树系采叶作物,对氮素需求十分迫切,氮素肥料曾在茶叶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现行茶园施肥常常采用以氮为主配施磷、钾肥的方法。但是,由于近年来化肥氮数量不断增加,磷、钾肥供应不足,再加上有机肥肥源欠缺,从而使广大专业户偏施化肥氮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不仅打破了茶园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平衡关系,同时也导致了茶园基肥与追肥比例失调。据研究,长江中下游广大茶区基肥与追肥的比例(按氮计)以40:60为宜,全年氮、磷、钾比例以2:1:1为宜。但据对低丘红壤地区的调查,无论是基肥与追肥比  相似文献   

19.
1选用适宜的品种选用中早熟、叶枝发达、结铃性强、吐絮快、单株生产潜力大,同时叶枝成铃率高,赘芽易形成亚果枝和亚果的品种,如GK 12、标杂A1等。2施足底肥、早施追肥根据简化栽培棉田叶枝发达,需肥大,结合耕翻施足底肥,每公顷施30~45 m3优质农家肥、尿素112.5 kg、过磷酸钙375 kg、氯化钾225 kg、硫酸锌15 kg、硼砂15 kg、硫酸锰15 kg、硫酸亚铁15kg、3%甲拌磷颗粒剂45 kg。初花期每公顷追尿素150 kg、二铵150 kg。7月中下旬补施盖顶肥每公顷尿素75 kg、三元复合肥150 kg。3采用方块钵育苗,移栽后覆盖地膜采用方块钵育苗,既有利于培育壮…  相似文献   

20.
以农大108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子粒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1/3氮肥底施、2/3氮肥两次追肥(N3)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1/4氮肥底施、3/4氮肥3次追肥(N4)处理,氮肥全部作底肥(N1)处理增产效果最小。分次施肥有利于子粒粗蛋白含量、子粒蛋白质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加,子粒粗蛋白含量、子粒蛋白质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均呈上升趋势,以N4处理最佳,其次是N3处理。氮肥不同运筹方式氮素表观损失量差异显著,N1处理其表观损失量最高,N3处理最低。因此,N3处理有效促进了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显著增加了产量和子粒蛋白质产量,降低了氮素表观损失量,是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