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计德州观测站1991—2015年雾霾天气出现日数,得出:轻雾7—8月出现次数较多,2—5月较少;大雾12月出现最多,3—7月较少;霾天气1月和12月出现次数较多,8—9月较少。25年来,大雾按0.046天/10年减少;轻雾按39.677天/10年增加;灰霾按63.246天/10年增加。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市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71-2010年40年的降水资料,对呼伦贝尔市16个测站暴雨日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东侧暴雨日明显多于西侧,且大暴雨日仅出现在岭东的测站(不包括区域自动站),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暴雨集中出现在6-8月,7月份为峰值,大兴安岭东侧在5月和9月也有暴雨出现;年代际变化呈波浪形特点,基本上是呈少-多-多-更少的变化规律;年暴雨日数与年降水量呈很好的正相关;呼伦贝尔市产生暴雨主要有三种天气类型。  相似文献   

3.
孟鹏  杨令  罗婷  徐志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3):165-167
采用洞庭湖区12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3年常规气象资料,综合分析了影响洞庭湖区水稻生长热量资源方面的灾害性天气(倒春寒、5月低温、寒露风和高温热害)。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倒春寒、5月低温、寒露风均呈减少趋势,高温热害年份站点数呈增加趋势;连续两旬出现倒春寒的年概率为2.3%,连续2年未出现寒露风的概率仅为2.4%;倒春寒年分布呈现由南向北"V"字型递增的趋势,5月低温年分布和次数分布均呈现西南多东北少的趋势,寒露风年分布和次数分布均呈现山区多、湖区少的趋势;山区出现高温热害的年数较多,海拔越高出现的机率越大;各类灾害性热量资源天气的发生有其特定的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4.
2016年6月23日盐城市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雷达等资料对2016年6月23日盐城市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城市龙卷风天气出现在梅雨期间,高低空急流耦合、地面暖锋南侧高温、高湿不稳定条件对龙卷风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西北气流控制的500 h Pa区具有清晰暗区,说明冷暖空气在该区域交汇,推动冷锋及对流天气发展;结合雷达回波和径向速度资料,有明显钩状回波出现在0.5°仰角回波中,且回波强度>55 d BZ。另外,在钩状回波顶端中气旋特征明显,旋转速度高达26 m/s,属强中气旋。  相似文献   

5.
皖东南地区寒潮的气候特征(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皖东南地区1961年10月1日-1991年月31日每年的冬半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皖工南地区寒潮冷空气源于北冰洋,其路么88%经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南下影响本地区。(2)全区性寒潮每年平均1.6次,但年际差异较大;92-3月份出现寒湖次数最多,10月份无寒潮出现,(3)测第拔高度高则寒潮年平均镒数多;宣城、郎溪、广德地区年平均次数最少,旌德、绩了多。(4)寒潮48h最大降温幅度为19  相似文献   

6.
一、2006年春季灾害性天气概述2006年开春较早,融雪早,升温快,4月初的高温天气使北疆许多棉区播期提前。4月9~11日,北疆大部分地区雨雪低温;4月14~17日,持续高温,最高温度34℃;4月19~21日,部分地区出现冰雹降雨低温天气;4月29~5月9日,连续低温阴雨,最低温度1℃;5月9日晨,北疆大部轻微霜冻;5月14~16日,高温暴晒天气。  相似文献   

7.
采用连州市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观测数据,对近30年来连州市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2月连州灰霾日数最多,最少的是7月;灰霾日数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秋天和冬天出现最多,春天和夏天出现最少,秋天和冬天共占全年的82.0%,春天占14.0%,夏天仅占3.5%;年灰霾日数整体上呈上涨趋势,20世纪80~90年代中期霾日变化是慢慢上升,在90年代中后期至2004年出现了缓慢下降,而到了2005年后霾日出现了快速上升。影响灰霾日数的年际变化主要因子是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而冷空气的活动、降水等天气、气象条件影响灰霾日数的月、季变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肃北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20年逐月沙尘天气日数资料,对肃北县沙尘天气的月、季、年、年代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肃北县浮尘、扬沙、沙尘暴天气均以21世纪初出现频率最低;沙尘天气以浮尘天气为主,扬沙次之,沙尘暴最少,沙尘天气具有波动减少的趋势;春季沙尘天气最多,夏季次之,秋季最少,各季的沙尘日数均呈波动减少的趋势,其中春季减少最快,秋季次之,夏季减少最慢;浮尘天气主要出现在3—7月,4月出现最多,扬沙天气主要出现在3—8月,沙尘暴天气主要出现在4—6月,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均以5月出现最多.  相似文献   

9.
张家口2011年冬季(2011年12月~2012年2月)气候特点是:降水异常偏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气温偏低,坝上偏低幅度较大;气候干燥,火险等级居高不下;灾害频发,出现全市范围寒潮、局部大风天气,部分地方瞬时风速超过20m/s,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南充市近54年气温资料,通过距平分析法、线性趋势分析法和30年滑动变异系数法分析气温变化趋势及特征,同时对极端冷暖天气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年来南充市年平均气温呈震荡上升趋势,四季气温除夏季外均表现为增暖趋势,秋季增温最为突出,对年平均气温的增温贡献最大;冬季气温波动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和全年气温,不确定性较高,偏离平均值的年份最多,出现极端天气概率较大;近54年南充市出现了极端冷冬3次,热夏2次.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0—2017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重庆永川大风时空分布规律、极端性特征及其天气学背景,为大风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永川出现了58次大风过程,风向以NNW或N为主,集中在中部地区和河谷地带.(2)四季皆有大风出现,4月、5月、8月大风较为频繁,主要出现在凌晨前后、傍晚前后.(3)非单站型较单站型大风偏多近40%,非单站型在午后到夜间易发生,影响全区大部地区;单站型02—07时最多,集中在永川中部偏北一带.(4)每年均有9级以上大风出现,区域性最强大风过程为2013年4月5日(A过程),城区最强大风过程为2015年5月10日(B过程),均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的特征.(5)对比A、B过程,相同点在于高空有深厚低槽东移过境重庆,地面有冷高压发展,永川受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不同的是,A过程是受冷高压前沿气压梯度差造成的梯度大风,B过程在高空为槽前西南气流,地面上有热低压发展,出现了混合性大风.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2—2013年白城市5个气象站的春季沙尘观测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的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沙尘天气、局地沙尘天气出现的次数呈现波动起伏状态,区域浮尘天气的次数较少,仅出现过3次,出现浮尘天气较多的年份正是区域沙尘天气和局地沙尘天气较少的年份;3月区域沙尘天气出现的次数最多,4月、5月局地沙尘天气出现的次数最多;各站平均每年出现沙尘天气的次数基本上呈现西南多东北少的分布,通榆出现的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58—2011年桐梓县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桐梓县近54年中暴雨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影响桐梓县暴雨的天气系统。结果表明:近54年桐梓县年平均暴雨日为2.1 d,集中出现在5—9月,占全年暴雨总日数的92%;其中以7月暴雨日数最多,占全年总暴雨日数的33%,共出现6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为5.3%,大暴雨日数最早出现在5月,最晚出现在10月;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差异较大,暴雨日数变化波动性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019 d/10年;共出现持续性暴雨6 d,其中4 d连续性暴雨均出现在21世纪前11年期间。低涡切变、冷锋低槽、高原小槽东移天气系统是导致桐梓县出现大到暴雨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南支低槽以及桐梓县地形地势作用形成的局地小气候等因素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嘎  焦新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165-2167
根据1983年河北省气象局所定灾害性天气评分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和对纺织行业的调查,确定湿球温度>27.0℃可作为高温高湿天气出现的指标;通过对邯郸市气象观测站1980~2003年湿球温度>27.0℃出现的资料分析,找出湿球温度>27.0℃出现的气候概况,并对高温高湿天气(湿球温度>27.0℃)的预报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21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巨大冲击,天气气候的反常性更是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例如,7 月,河南出现极端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农作物受灾严重,而在陕西关中地区出现了 41℃高温;9 月以来,西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地区北部、东北地区南部都出现多轮降雨天气,造成土壤...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9日江西省出现了1次飑线天气过程,造成了较严重的灾害。利用该日的常规观测、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飑线天气过程是在江西省典型天气形势背景下发生的。深厚的高空低槽、低层切变、地面处江南倒槽中;本次天气过程前,水汽条件充足,储备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雷达产品中反射率因子出现弓形特征,径向速度场出现辐合带、逆风区、中气旋表征将出现大风等强天气天气;雷雨大风前的高VIL,达到或超过40 kg/m2,回波强度变化存在强弱交替的现象,当由高到低的突然减弱,预示着大风的发生;飑线天气过境时,常造成风向突变、风速突增,过境后风向将变为以前的方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西宁机场2003年-2012年雷暴天气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西宁机场雷暴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出现时间频率、出现方位和消失方位、持续时间和伴随的天气现象等特点,同时阐述了西宁机场观测雷暴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王吉宏  韩江文  房彬  胡伟  张维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747-2748,2789
利用1980~2008年辽宁省雷达资料,分析了辽宁不稳定天气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规律,统计出辽宁不稳定天气的雷达判别指标。结果表明,辽宁的不稳定天气具有明显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年中不稳定天气出现最多的月份是6月份;一天中出现最多的时段是在11:00~20:00,因此在这个季节和这一时段进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时应特别注意不稳定天气的出现。用雷达判别不稳定天气是当前最好的选择。一般在强度〉35 dBz的回波部位、中气旋、辐合线、逆风区和VIL值〉15 kg/m2的区域基本为不稳定区域,不适宜进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19.
选取保定国家基本气象站1981-2018年近38年降水观测资料,对保定市暴雨天气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8年保定市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3 d,随时间变化呈略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113 d/10年,暴雨最早出现在5月,最晚出现在9月,集中出现在7-8月,以7月最多;年平均大暴雨日为0.2 d,近38年大暴雨日数也趋于略减少;日极端最大降雨量平均为68.6 mm,近38年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98 mm/10年。暴雨日数、极端降水量均趋于减少,说明保定市气候趋于暖干化发展,应加强生态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天气实况资料,从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系统、冷中心的移动等方面,对2014年4月下旬出现在甘肃地区的一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为典型的低槽东移型;甘肃地区出现强寒潮的主要原因是冷空气不断堆积;冷空气的不断补充与分裂再合并;前期增温与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