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防治技术对防治林业病虫害意义重大。首先分析了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进而总结了目前主要采用的生物防治技术。之后,文章针对具体的病虫害提出了不同的生物防治技术。最后文章对生物技术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应用生物防治、生物浸液防治取替以往的化学农药防治技术,不仅能让防治技术更为“绿色”,而且能降低对蔬菜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积极研究绿色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简要介绍绿色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物防治技术对防治林业病虫害意义重大。首先分析了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进而总结了目前主要采用的生物防治技术。之后.文章针对具体的病虫害提出了不同的生物防治技术。最后文章对生物技术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当前采用的主要防治方法为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在于生物防治技术与其他类型的防治方式相比较,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比较少,与当前国家推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以及森林虫害,分析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物防治法是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去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生物防治技术目前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本文就生物防治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在解决病害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风险。对植物病害防治中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生物防治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分类,探讨了生物防治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其优点和限制,重点介绍了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中的热点领域,对生物防治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多领域合作、完善技术体系和增强实际效果的重要性。生物防治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推动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森林病虫害的概念,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方式进行对比,说明选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优点,应大力推广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森林病虫害的概念,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方式进行对比,说明选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优点,应大力推广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9.
根结线虫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国内外根结线虫病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微生物源及植物源农药防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病的防治现状,并展望了生物防治、微生物源及植物源农药防治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森林病虫害的概念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80-181
介绍了森林病虫害的概念,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方式进行对比,说明选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优点,应大力推广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茶树的主要病虫害,其次总结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茶树病虫害 防治工作中作用,最后从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等方面对茶树主要病虫害 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论述,为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推广小麦抗性品种、药剂拌种、适期适量播种、精选高效药剂等综合防控措施,对小麦病虫草进行全程综合防控,研究病虫草防控效果、农药减量增效成果及小麦增产情况。结果表明:小麦病虫草全程综合防控区在小麦赤霉病、叶锈病、穗蚜、杂草防治效果及产量等方面均高于群众自防田,全程综合防控区农药用量减少29.13%,用药成本降低22.14%,亩均纯收益是群众自防田的2.38倍,减药增效成果显著,且全程综合防控区小麦生长安全,籽粒饱满,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3.
张仁 《北京农业》2012,(12):83-84
福建省建阳市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采取推广防虫网育秧,使用生物农药、稻鸭共育治虫治草技术,保护利用天敌,释放赤眼蜂,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等绿色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为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示范区比农户自防区农药投入、人工投入减少9.60、60.00元/667m2,防治次数比非示范减少2次,新增产量达58.00kg/667m2,平均增效益达162.40元/667m2,天敌增加40.1%,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华 《北京农业》2011,(3):55-56
暑宝6号大型无籽西瓜 果实成熟期35天,单瓜重8~12千克.大者可达15.00千克以上,667米。产6000.00千克以上。植株长势稳健,适应性广,抗病性极强。果实圆形,纯黑皮,果表覆有蜡粉,果肉红色,含糖量在12%以上,皮极韧,极耐贮运。是外销理想选择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树立防治病虫害思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在病虫害发生前,予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高波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2):3-4,12
采用试验示范,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多种途径控制稻、麦病虫害,集成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实现病虫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病虫害防治是蓝莓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病虫害防治要采取预防为主,适时防治的方针,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减化技术应用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益,保障稻米品质安全,通过采用重大病虫监测,运用高效、低毒农药和“一喷多防”“一药多用”“治前控后“ 技术措施,在早稻、连作晚稻、单季稻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纹枯病等4种病虫防控减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早稻、连作晚稻和单季稻的防控减化技术区能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纹枯病,农药品种数量减少7种,防治次数减少1~3次,农药折纯使用量减少46.10%~93.84%,产量增加2.23%~8.81%,经济效益明显。开展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减化技术应用,是实现了对水稻重大病虫害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分析,首先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现 状和优势入手,然后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评价,主要内容有:农业技术、 物理防控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ce Pests and Diseases)成为农业科技界的研究应用热点。笔者数十年连续不间断对江苏稻田病虫害绿色防控田间应用进行了研究,根据亲身实践,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的农业防控措施包括选种、种子检疫、菌源清理、虫源防控、栽培控制等,生物防控措施包括天敌控虫、生物农药使用等,化学药剂防控措施包括种子处理、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破口期、抽穗期、灌浆结实期使用等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制定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实用技术简明表,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提高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落地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