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炒青綠茶(眉茶)佔浙江省外銷茶总量54.14%。为改進提高当前的生產技術,浙江省有关茶業單位組織成“浙江省綠茶初制研究组”。因溫州綠茶几年來進步很快,1955年外交苏結果,按出厂等級原級成交的估91.23%,級2.66%。品質列为全國外銷綠茶的首位。我们  相似文献   

2.
解放前溫州所生產的外銷綠茶品質低劣有“爛汚珍眉”之称。解放初期一度生產紅茶品質未見好轉。1953年在各級党政重視下集中力量把溫州絕大部份地区改制綠茶,四年來不僅產量增長較快,而且品質也有顯著提高。以產量來言,1956年約等于1950年的2.4倍。以外銷茶品質來言,在未改綠茶前生產中級紅茶为数不多,但自  相似文献   

3.
浙江是細茶主要产区,解放后在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茶叶品質也有很大改进。如紅茶,过去产量少,品質差,1958年“越紅”就出現了上級茶;珠茶出現了中上级,突破历史記录;“遂綠”“溫綠”过去品質低次,1953年大力改制以后’品質完全改观跃为全国名茶。内銷茶除大宗的烘青外,还有著名的龙井、苞茶、黄湯、青頂等。聞名于国內外,为广大消费者所称賞。  相似文献   

4.
1958年3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茶叶生产暨試驗研究会议的总結中,提出了“三年普及机械制茶,十年实现制茶現代化”的偉大号召,推动和鼓舞了制茶机械研究工作的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綠茶杀青机的生产力,在浙江省各級党、政領导的重視和有力的支持,浙江省綠茶初制机械試驗組的协作下,又學习了省內外現有杀青机的試驗资料,吸取其中优点,加以綜合,試制成浙江58型杀青机;列为浙江省綠茶初制机械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茶叶生产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八年來獲得了巨大成绩,茶叶产量飞跃增長,茶叶品質年年提高。1957年全省茶叶总产量比1949年增長250%,平均每年增产31.26%,巳超过战前正常年产量40%以上。若从平綠、湿綠、杭綠、遂綠、越紅、烘青等六个主要茶类的品質來看,1952年1—3級茶占总产量的35.5%,1957年提高到占总产量的67.5%。由于产量、品質的不断提高,全省外銷茶1957年也比1952年增長了37.89%。在茶園恢复与發展上不僅是数量大、速度快,而且新僻茶園多半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茶园的一切農業技術措施中,施肥是对提高茶叶產量影响最大的一个环節。在其他產茶國家已經有了不少的研究,但我國过去很少这方面的資料。据國外茶樹施肥的一些資料,礦物質肥料三要素对茶樹生長的反应極为良好,采用有机質肥料配合效果页大,三要素中以N影响成齡茶樹最大,而对幼齡茶樹效果較差,認为茶園初建立  相似文献   

7.
婺源县是江西东北角上的一个边沿山区。境內山嶺連綿,峯巒起伏,河川环繞,四季云霧不絕,一片清山秀水,气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是盛产茶叶最优越的自然条件。远在唐朝以前这里就以盛产茶叶著称。由于这里茶叶产量多,品質好,成为我国著名的綠茶产区,历代都享有“綠叢遍山野,戶戶有茶香”的盛誉。  相似文献   

8.
旧茶園改造是增加產量和提高品質的重要关鍵,不僅在我國作为当前增产措施之一,即其他產茶國家如印度、錫蘭、日本等近來亦都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对我國当前旧茶園的改造应采取如何的途徑,由于它是一个新问题,还缺乏經驗。本省虽已提出改造技術指導意見,但还有待我們因地制宜的通过实践來完成。至于其他產茶國家旧茶園改造,因为基礎不同,他們已進一步应用科学技術致  相似文献   

9.
一日千里淳安是历史名茶——淳遂綠产地,远在唐朝就因“香高、味濃、色潤、形壯”等特点而著称,我国优良茶树品种之一鳩坑大叶种就出在这里。境內新安江橫貫,崗巒起伏,气候溫和,雨量充沛,有着发展茶叶生产的优越条件。可是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地主殘酷剝削茶农,压底茶价,高抬租金,使广  相似文献   

10.
浙江平綠珠茶,在国际市場上,有很高的声譽。但珠茶品質,还存有一定的缺点,如香气郁悶不高,滋味淡薄欠爽口,叶底黄暗欠明。根据本省“溫綠珍眉提高品質从采制着手”的經驗,为了逐步改良平綠品質,于1956年在新昌嵊縣兩地,吸收有經驗的茶農技工,進行了平綠珠茶初制技術基本原理的初步探討,并提出改良的初制工藝过程“快速制茶法”。經1957年試行結果,在提高品質上獲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我們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設計的,并按改变部分結構規格的意見进行仿制的連續杀青机,曾在临安公社上东茶厂作生产試驗,从連續五天的日夜生产情况来看,发現其用来初烘綠茶的揉捻叶,效果比杀青更好,而且品質稳定,容易掌握,工效与品質都大大超过了原来用烘籠初烘的方法,經初步鑑定后,我们認为这种机器可作为烘青茶的初烘,或炒青茶的做二青等。  相似文献   

12.
消息一束     
中越兩国交流制茶技术經驗根据中越二国技术援助协定規定,越南人民共和国派来我国学习制茶技术的五位越南实习生,正在我国浙江、江苏等地实习制茶方法和操作技术。在浙期間,他們在杭州茶厂实习了綠茶和龙井茶的生产过程,茶叶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以及机械制茶的原理和实际操作技术。由于全体实习生同志的积极努力、苦学  相似文献   

13.
1.新做庄茶和改进后的这兩种制茶規程在配合机具制茶时是較茶农原有制茶規程优越,能縮減制茶时間,提高工效50%左右,提高品質一級。 2.杀青溫度在220℃—240℃为宜,投叶量25—30市斤,时間4—6分鐘。 3.蒸茶和揉捻应当根据茶叶含水量多少决定。蒸茶时間不足,叶片脆性大。时間太長,叶片韌性降低,易揉成絲瓜瓤。揉茶掌握“輕揉少揉、逐步加压、递延揉时”。 4.发酵主要靠霉菌和叶內酵素进行嫌气活动,促使后期发酵。发酵的适当溫度在45°—50℃之間,叶间相对湿度在40%。发酵完成应具备猪肝色或棕褐色,发出南路边茶的特殊香气。  相似文献   

14.
旧茶園的改造是目前茶叶生產上一項突出而繁重的任务,也是迅速提高我國茶叶產量关鍵性的問題。几年來,旧茶園的改造問題已引起了从事于茶叶工作者的重視,可是到目前为止,对我國旧有茶园的改造上,尚缺乏一套完整系統的理論和实踐。浙江農学院茶叶專修科畢業班的廿位同学,  相似文献   

15.
献礼台     
超級“金黃白露芽茶”献給毛主席四川筠連县水司公社紅星管理区的茶农們,于九月八日“白露”这天派出了四个双手采茶能手,精細采摘了一批白露茶,制成“金黄色白露芽茶”。經县鉴定:在外形、內質上已赶上国內外馳名的縝紅。  相似文献   

16.
龙井茶产区位于西湖西面群山中,山青水秀,境內有九溪十八澗、六和塔、虎跑、灵隐、天竺等名胜古迹,层叠葱綠的茶园,点綴其間,为湖山增色不少。名茶高产春到龙井采茶忙,当茶蓬披上一层茸綠新裝的时候,采茶的人们愉快劳动的歌声,吸引着遊山玩水的  相似文献   

17.
茶樹地方品种的調查与整理,是培育茶樹羣体品种的基礎,也是选育优良类型所必經的途徑。对我國各地区現有的地方品种進行系統的調查和整理,从而明确它們在形态学、生物学及生物化学上的特征特性,是我國茶叶科学上突出而繁重的課题。茶樹是長寿木本作物,其品种的好坏,对生產的影响比一、二年生大田作物更顯得重要。因此,在大力發展茶叶生產的今天,对地方品种的調查和  相似文献   

18.
1.本刊为茶叶科学的專業性的技術季刊,以各級茶叶研究工作者、各級茶叶技術推廣工作者,茶場、茶厂,及各茶叶机構技術行政干部,高等学校茶叶系、中等農業技術学校茶科师生以及其他有关農業,食品工業有关同志为对象。  相似文献   

19.
解放前,浙江越紅产区只有浦江、鎮海和諸暨的一部分。在国民党反动統治下,年产量不过数千担,全部用手工制造,品質差,不合外銷要求,也沒有“越紅”这个名称。 1951年,为了滿足国內外紅茶喜飲者的需要,在党的領导下,我們在紹兴开始生产越紅,同时改进采制技术,提高品質,奠定了越紅生产不断发展的基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來本省夏秋茶產量有很大的增長,特别是1955和1956这兩年,可以看出夏秋茶產量在全年茶叶產量中的比重有顯著增大的趋势。由于夏秋茶產量的增加,对补救1955年初的冻害所造成的產量損失起了很大作用,1955年春茶比1954年減產达31159担,但夏秋茶不僅沒有減產,而且还比1954年增產3600多担;並且由于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