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存储条件(室温、冰箱4℃冷藏、保鲜膜冷藏和保鲜盒冷藏)和存储时间下白菜、黄瓜、芸豆和冬瓜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无论是在室温还是在低温条件下,4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随存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在相同的存储时间,低温条件下存储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低于室温条件下;(3)三种低温处理,亚硝酸盐的含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保鲜盒冷藏、保鲜膜冷藏和冷藏;(4)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变化速率因蔬菜品种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娃娃菜、黄瓜、白萝卜为研究对象,以室温(20℃左右)贮藏为对照(CK),探讨了低温(0~4℃)贮藏条件下3种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亚硝酸盐的变化速率因蔬菜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娃娃菜最高,黄瓜次之,白萝卜最低;低温贮藏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低于室温贮藏;无论是室温贮藏还是低温贮藏,3种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在常温贮藏1 d和低温贮藏2 d内,3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在室温条件下,3种蔬菜以贮藏1 d为宜;在冷藏条件下,黄瓜以贮藏2 d内食用最好,娃娃菜和白萝卜以3 d内最适。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5种叶菜类饲料(白菜、青菜、包菜、菠菜、生菜)在室温下(20~25℃)敞口储存7 d,不同储存温度(20、5℃),不同加工温度(220、80℃)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目的是得到叶菜类饲料适宜的储存温度,储存时间以及适宜的加工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室温下(20~25℃)下储存7 d后,5种叶菜类饲料中亚硝酸盐含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都在第6天达到峰值,并在达到峰值后呈下降的趋势,尤其是菠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更加明显。另外,两种不同温度的加工中,5种叶菜类饲料中亚硝酸钠的含量220℃比80℃亚硝酸钠的含量高6×10^-4~1×10^-3 mg·kg^-1。220℃处理放置24 h后,白菜和青菜中亚硝酸钠含量要比80℃处理放置24 h后中的含量要多3×10^-4~9×10^-4 mg·kg^-1,但菠菜、包菜、生菜的亚硝酸钠含量要多3×10^-4~1.2×10^-3 mg·kg^-1。5种叶菜类饲料中亚硝酸盐在不同储存温度条件下含量有所不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为:常温>低温。试验结果显示,叶菜类饲料不适宜长时间储存,更适合冷藏,储存时间应控制在4 d以内,加工温度约80℃更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贮藏时间和贮藏温度(室温(15-20℃)和低温((4±1)℃))以及3种洗涤方式(自来水、盐水和洗洁精溶液)下叶菜类、瓜果类和根茎类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在0-3 d贮藏时间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管是在室温还是低温条件下,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在相同的贮藏时间和洗涤方式下,低温条件下贮藏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低于室温条件下;(3)与自来水相比,盐水和洗洁精溶液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均有去除作用,但盐水的去除能力低于洗洁精溶液;(4)叶菜类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高于瓜果类和根茎类蔬菜。  相似文献   

5.
在室温下对3种绿叶蔬菜菠菜、生菜和油麦菜不同储存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3种绿叶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第3~4天时均达到高峰,其含量在3种绿叶蔬菜间差异极显著(P<0.01),从高到低依次为菠菜>油麦菜>生菜.绿叶蔬菜在室温下放置的时间不宜超过3 d.  相似文献   

6.
詹秀环  王子云  沙俊利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146-1148,1160
试验研究了蔬菜在不同储存时间与储存温度、不同食用前处理和不同加工方法等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升高,达到最大值后有所下降.不同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漂烫处理可以降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浸泡处理会使亚硝酸盐含量升高.蔬菜经炒熟或煮熟后亚硝酸盐含量均会降低,并且煮熟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低于炒熟的蔬菜.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适宜鲜果保鲜的保鲜膜厚度。[方法]采后枸杞果实用0.03、0.05、0.07 mm 3种厚度的保鲜膜在4℃下进行保鲜试验。[结果]枸杞鲜果呼吸类型为呼吸跃变型。枸杞鲜果在0.05 mm保鲜膜下贮藏,Vc含量下降率为28.19%,而0.03和0.07 mm保鲜膜贮藏的含量下降率分别为45.52%和29.31%,均高于0.05 mm保鲜膜的下降率;0.05 mm保鲜膜MA冷藏整个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其他缓慢,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酸量也较其他缓慢。[结论]0.05 mm厚度保鲜膜低温4℃贮藏枸杞鲜果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储藏条件下蔬菜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在南方比较有代表性的蔬菜黄瓜、番茄、甘蓝,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储藏条件下,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室温(25℃)储藏下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变化速率比低温(50℃)和冷冻(-10℃)时平缓.低温和冷冻储藏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比室温时要低,储藏4d后亚硝酸盐含量也比室温时要低.建议蔬菜在低温中保存.  相似文献   

9.
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测定与储存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大白菜、青蒜等蔬菜为对象,测定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在不同储存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测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蔬菜在冷藏条件下储存1-2d,冷冻条件下储存3-4d,基本不影响检测结果,在常温条件下应即时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处理方法对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氮水平条件下(5,10,15,20mmol/L4个氮浓度梯度,分别用N1、N2、N3和N4表示),采用水培方法研究新鲜和漂烫的小白菜在室温和冷藏条件下的硝酸盐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低氮水平N1和N2,在室温条件下,新鲜小白菜硝酸盐含量随放置时间基本不变,而冷藏条件下,有所增加;高氮水平N3和N4条件下,无论是室温还是冷藏,新鲜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均呈先微增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室温放置48h时,N3、N4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分别下降16.8%和23.0%,而冷藏放置48h时,分别下降21.2%和18.0%。②低氮水平N1和N2条件下,无论在室温还是冷藏漂烫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基本不随放置时间而变化;高氮水平N3和N4条件下,其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室温放置48h时,N3、N4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分别下降5.2%和33.1%,而冷藏48h时,分别下降10.0%和27.9%。③冷藏新鲜和漂烫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均高于室温含量。④在N4、N3、N2、N1处理中,新鲜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分别是漂烫小白菜的2.43倍、3.08倍、10.04倍、2.78倍。漂烫可显著减少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贮藏温度对余甘子果实采后贮藏期间感官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其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余甘子果实分别置于5、10、15℃及室温条件下贮藏,测定果实的失重率、好果率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Vc)、蛋白质和有机酸含量.[结果]贮藏温度对余甘子果实贮藏期间感官及营养品质影响的优劣表现顺序为:5℃>10℃>15℃>室温;余甘子果实贮藏至12d,其水分、可溶性固形物、Vc、蛋白质和有机酸损失均以5℃贮藏的最小;5℃贮藏能使余甘子果实贮藏期延长6~9 d.[结论]低温贮藏能有效延缓采后余甘子果实感官及营养品质的下降,延长贮藏期,且以5℃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黄玮婷  魏倩  赵梅  方中明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0):1755-1760
【目的】探讨柠檬酸钾、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等常用化学保鲜剂对草莓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为其采后贮藏和运输提供安全、高效、低价的保鲜技术。【方法】以草莓品种法兰地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2%的柠檬酸钾、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溶液中浸泡1 min,取出晾干后常温贮藏,以浸泡蒸馏水为对照,探讨3种化学保鲜剂对草莓外观、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的影响,筛选最适的保鲜剂及其浓度。【结果】与对照相比,3种化学保鲜剂对草莓外观及营养品质的变化均有明显影响,以2%维生素C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可延长贮藏时间,保持外观品质,有效缓解草莓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SOD活性;贮藏至第7 d,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9.60%、1.30%、87.72 mg/100 g和299.60 U/g,分别较对照高32.41%、9.68%、65.08%和44.40%。【结论】2%维生素C浸泡处理1 min能较好地保持采后草莓的色泽及营养品质,保鲜期延长至7 d以上,可用于草莓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13.
速冻贮藏对4种蔬菜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的长期保鲜贮藏是食品保藏领域中的难题。分别选取茄子、菜豆、蒜苔、白菜4种人们常吃的蔬菜,通过对它们失重率的测定及蛋白质、糖、氨基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几种速冻蔬菜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速冻蔬菜失重率的增加比常温贮藏的要慢;糖、脯氨酸含量比保鲜蔬菜高,经过一段时间也缓慢下降;速冻后的蔬菜蛋白质含量有明显上升趋势;速冻蔬菜维生素C损失量少,损失速度慢;氨基酸含量却较保鲜低。总之,速冻贮藏能尽可能保持原有蔬菜的价值与风味,延长贮藏时间,为广大人民日常生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红富士糖心果和无糖心果在常温和4℃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为阿克苏冰糖心红富士苹果生产栽培和贮藏提供依据。【方法】 将红富士苹果贮藏在常温和4℃条件下,贮藏26 d后每隔一周左右调查并测定糖心果和无糖心果概率及品质变化。【结果】 常温贮藏的果实在第54 d时糖心全部消失,4℃冷藏的果实少量依然有糖心,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冷藏的果实糖心也将全部消失,期间均未出现褐变或腐烂的现象。两种贮藏条件下糖心果和无糖心果的果形指数、单果重、a*值差异不显著;糖心果、无糖心果的果实硬度均呈下降趋势且差异不显著。糖心果和无糖心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处最高,果核最低。4℃和常温贮藏条件下,糖心果的蔗糖含量均低于无糖心果;常温贮藏34 d后的糖心果的山梨醇含量低于无糖心果,4℃冷藏第60 d,糖心果的山梨醇含量高于无糖心果;4℃冷藏初期的果糖和葡萄糖、常温下的果糖含量糖心果低于无糖心果,但贮藏结束时与贮藏初期相反。【结论】 冰糖心随贮藏时间延长将逐渐消失,其商品性并没有明显下降,与水心病表现不完全相同,是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热水预处理和冷藏对草莓贮藏期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不同温度热水预处理和冷藏对草莓贮藏期及品质的影响,以全明星为试材,经不同温度的热水处理后,室温贮藏,测定草莓贮藏期及其相关品质,并与4℃冷藏及室温贮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冷藏对防止草莓腐烂,失重及维生素C含量减少作用明显,而热处理除防止失重效果较差外,其他效果都优于室温贮藏;45℃和50℃2种温度热水预处理效果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整体效果仍然不如4℃冷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不同贮藏条件下鲜食型和淀粉型甘薯品种外观和品质性状变化差异,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泰薯14’和淀粉型甘薯品种‘泰薯15’为试验材料,测定冷库贮藏[(12±0.5)℃,(85%±5%) RH]和室温贮藏[(18±1)℃,(30%±5%) RH]条件下不同贮藏期块根外观及品质性状变化。结果表明,室温贮藏90 d后,‘泰薯14’较‘泰薯15’薯肉色明显加深,冷库贮藏条件下薯皮色和薯肉色变化较小;室温贮藏30 d后,甘薯块根失重率迅速增大,干率显著增加,‘泰薯15’失重率小于‘泰薯14’,冷库贮藏失重率和干率变化较室温贮藏相对较小;室温贮藏60 d后,块根腐烂率明显增大,‘泰薯14’腐烂率明显大于‘泰薯15’,冷库贮藏腐烂率明显小于室温贮藏;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60 d达到峰值,冷库贮藏大于室温贮藏,淀粉含量在室温贮藏条件下微弱上升,冷库贮藏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综上所述,室温贮藏60 d后块根品质明显下降,且鲜食型甘薯较淀粉型甘薯块根品质下降更明显,冷库贮藏有利于甘薯块根的优质安全贮藏。  相似文献   

17.
杨家全  陈红 《贵州农业科学》2012,(8):198-199,205
为了探讨贮藏对贵州青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艳红桃为对照,分析常温(25℃)及低温(4℃)贮藏期间青桃果实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青桃与艳红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常温贮藏条件下均逐渐升高,低温贮藏则先升后降再升高;常温和低温下贮藏,青桃和艳红桃的硬度均逐渐下降,总糖含量均先降后升高;常温贮藏条件下青桃总酸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艳红桃逐渐下降,低温条件下二者均逐渐下降;在两种贮藏条件下,艳红桃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青桃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选择有代表性的叶菜、果菜和根茎类蔬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的贮存方法和贮存时间对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蔬菜样品经过食品料理机初步捣碎后,采用冷藏方法贮存,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大,亚硝酸盐含量明显减少,而冷冻方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采用冷冻方法贮存,测定鲜样、冷冻3 d和冷冻9 d蔬菜样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其结果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