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柑橘介壳虫是柑橘上普发、多发和重发的最严重害虫之一,没有介壳虫的柑橘园不存在。危害柑橘的介壳虫有80余种,既常见又危害重的有矢尖蚧、吹绵蚧、堆圆蚧、黑点蚧、糠片蚧和褐圆蚧等10多种。柑橘受其危害,轻的树势衰弱、少量落叶落果、产量下降等,严重的枝枯叶落、大量落果和植株衰枯死亡等。  相似文献   

2.
柑橘介壳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介壳虫是柑橘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种类多、繁殖快,世代重叠危害性大。遍布于全国各柑橘产区,尤以吹绵蚧、红蜡蚧、糠片蚧、黑点蚧、褐圆蚧、矢尖蚧、堆蜡粉蚧危害最严重。又因其体被有蜡质,采用单纯的化学农药防治.收效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3.
<正>1国内外无核宽皮柑橘市场需求的变化特点汉中引进、栽培无核宽皮柑橘(即温州蜜柑)已近50年时间。据笔者观察,近几年国内外柑橘市场对汉中无核蜜橘的消费需求,与20世纪80—90年代相比已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十  相似文献   

4.
1 利用天敌昆虫 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天敌是生物治虫的有效措施,成本低、效果好、节省农药、保护环境。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南方柑橘产区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北方果区引进日本蜂防治苹果绵蚜以来,均已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因此,在果树上要积极利用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和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瓢虫主要捕食蚜虫,也捕食叶螨、梨园蚧等,草蛉主要捕食蚜虫、叶螨、  相似文献   

5.
黄岩蜜橘驰名中外,曾为皇家贡品,有“一从温台包贡后,洞庭罗浮俱避席”之美誉。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国各地柑橘产业快速发展,黄岩柑橘的优势正逐渐减弱,黄岩蜜橘品牌的影响力被弱化,黄岩柑橘卖难现象还时有发生,种植效益低下,栽培面积大幅度减少,黄岩柑橘产业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谢雪芳 《果农之友》2008,(10):51-52
近年来,随着20世纪70—80年代种植的柑橘面积迅速减少,农民种植早熟蜜柑、用于加工的柑橘品种和特色柑橘品种的积极性较高。目前正是柑橘建园和柑橘定植的时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沙糖橘,原名十月橘(20世纪90年代前称十月橘)、冰糖橘。系芸香科柑橘属宽皮柑橘区小橘类的一个品种。原产广东四会,据记载早在400多年前已有栽培,至明代已盛产,列为朝廷贡品,成书于明代流传至今的《柑子苦》一书即是佐证。以后清代、民国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都有栽培记载。  相似文献   

8.
王博 《果农之友》2016,(10):15-16
正陕南柑橘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陕西省秦岭以南的汉中、安康两市,主产区包括汉中市的城固县、洋县、汉台区、南郑县、勉县,安康市的汉滨区、紫阳县、石泉县、汉阴县、旬阳县等县区。20世纪90年代,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陕南柑橘发展迅猛。当时推广的是株行距为1.5米×2米的"矮密早"栽培模式,亩栽柑橘222株。这种高密度栽培技术,实现了柑橘生产的早投产、高产量、高效益,农民认可度高,产业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截至2015年底,陕南柑橘栽培面积  相似文献   

9.
梧州市辖区包括梧州市区、苍梧县、藤县、岑溪市和蒙山县。20世纪60年代就查出有柑橘黄龙病发生,1982年全区柑橘黄龙病普查时发现,该市的黄龙病普遍比较严重,梧州市郊及藤县、岑溪和蒙山等地均有不少橘园因柑橘黄龙病的严重危害而被迫淘汰。90年代以来,由于砂糖橘等品种首先在岑溪等地栽培成功,以及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该市的柑橘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2007年初统计,全市柑橘种植面积已达1.33万hm^2,2006年总产量达5.1168万t,产值10220.15万元。柑橘类果树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8.0%,为该市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城固柑橘生产推行密植建园模式,农民认可度高,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是,随着大部分柑橘园陆续进入盛果期,柑橘园郁闭现象越来越严重,通风透光能力差,作务困难,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病虫害滋生、果实品质下  相似文献   

11.
番茄斑潜蝇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增加,蔬菜种类也逐渐增多,危害蔬菜的害虫种类也在增多,且危害性逐年加重.番茄斑潜蝇是在20世纪90年代从国外传人我国并在蔬菜上危害,现扩散分布至全国.  相似文献   

12.
贾友江 《果农之友》2010,(12):48-48
<正>柑橘作为陕西省城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产业化发展,其栽植规模得到迅猛发展,柑橘总面积在1.33万公顷以上,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20世纪70—80年代栽植  相似文献   

13.
1果业现状江西省寻乌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无霜期长,极适合柑橘生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寻乌县紧紧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蜜橘、脐橙为主的果业支柱产业,享有"中国蜜橘之乡""中国脐橙之乡"和"中国脐橙出口基地"称号。目前,  相似文献   

14.
张权炳 《果农之友》2005,(4):35-35,42
近年来在重庆、四川、湖南、江西和贵州等地均有部分柑橘园中发现桔潜叶虫和恶性叶甲严重危害柑橘,造成落叶枯枝,甚至大量落果,严重削弱树势,降低产量和品质。这两种叶甲害虫主要取食叶片,恶性叶甲成虫还危害幼果,过去主要在部分管理较差的柑橘园内发生危害,不足以造成较重损失,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螨类和蚧类严重危害,成为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有害生物。生产者将主要精力去对付螨、蚧类,忽略了其他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5.
正柑橘潜叶蛾又称画图虫、鬼画符、潜叶虫等~([1]),是柑橘幼嫩组织的蛀道害虫。1980~1990年代,该虫严重发生,为宜昌柑橘产区主要害虫。进入21世纪初叶,该虫危害受到抑制,成为该产区的次生性害虫。随着2016年伏旱连秋旱的出现,该虫危害呈猖獗之势。为应对"一控两减三基本"~([2])农业战略,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8月30日,八字哨镇大湖村等柚子种植户反映,柚子树叶片上有许多一团团白色棉团状的东西,不知是什么东西(图1),对柚子树有没有影响。经过笔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其实这种东西是吹绵蚧。图1吹绵蚧危害柚子枝干引起煤污病1危害症状吹绵蚧,又名棉团蚧、吹绵蚧壳虫、黑毛吹绵蚧、白虫等,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于小枝干、嫩芽、叶片和果梗上吸食枝叶的汁液(图2),造成叶片变黄,叶绿素含量降  相似文献   

17.
橘小实蝇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又名东方果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可为害番石榴、杧果、柑橘、辣椒、茄子等250多种果蔬,造成瓜果腐烂.20世纪90年代初,橘小实蝇入侵厦门市,近年来气候等条件越来越适宜其发生为害,寄主范围不断扩大,严重影响果蔬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利用各种化学合成物质,对果蔬进行保鲜贮藏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保鲜防腐效果[1].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衢州柑橘浸果处理普遍推广使用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噻菌灵.后因抗药性问题,自1990年起逐渐被咪唑类杀菌剂抑霉唑和咪鲜胺所替代[2].  相似文献   

19.
漂浮育苗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在研究烤烟无土育苗技术过程中探索出的育苗新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期,该项技术在美国烤烟生产上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目前在美国、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的烟草生产中应用广泛,20世纪90年代后在我国烤  相似文献   

20.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黄龙病就已经在南非存在了,迄今仍然是南非危害最严重的柑橘病害之一。然而自80年代末以来,柑橘产业制定了有效的策略控制了黄龙病的蔓延,使得黄龙病区柑橘的产量和效益得到了保障。这些策略包括:严格控制柑橘苗未及相关柑橘材料的运输;提供经由南非柑橘发展部(South Afriean Citrus Improvement Scheme,CIP)鉴定的无病毒苗;去除病株;向树干或土壤施用内吸性杀虫剂控制木虱等。这些策略的实施加上良好的管理使得因黄龙病而放弃种植柑橘的产区又重新引种了柑橘,并且表现较好。然而,虽然采取了这些措施,在90年代还是由于从北部黄龙病区引入了柑桔繁殖材料而导致黄龙病传到了西开普省。尽管开普敦的柑橘种植者为根除黄龙病付出了很大自寺努力,但是他们的努力由于没有得到相应法律自寺支持而最终失败了,2005年的调查显示黄龙病已蔓延开来。此时树干施用久效磷和甲胺磷等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挽救了南非的柑橘产业,现在这些杀虫剂已被对未虱药效期较长自寺氯代烟碱类杀虫剂所取代。黄龙病现在依然威胁着南非的柑橘产业,国际柑橘研究中心网一直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对黄龙病的警惕。一旦忽视,黄龙病会给南非柑橘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