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浙江现代农业》2005,(2):F002-F002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明、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全面坚持贯彻的重要指导思想,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确保高校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作了明确的界说,其中包含着关于思想路线及其地位、作用和内涵的新解读。思想路线的提出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毛泽东同志观点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观点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前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其首要保障是解放思想;其实现路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其理论目标是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发展真理;其科学品质是与时俱进;其实践要求是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4.
王志军 《吉林农业》2011,(18):57-5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们的党从诞生以来。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相似文献   

5.
《浙江现代农业》2009,(6):F0002-F0002,F0003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拓宽路子、规范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夏红民 《甘肃农业》2008,(11):12-1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  相似文献   

8.
前言     
《云南农业》2008,(12):I0001-I0001
1978~2007年,普洱市农业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普洱市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2008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基本问题”上,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主题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全过程,是共性或一般性的问题;而基本问题则是围绕着主题而展开的具有一定阶段性和个性或特殊性的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解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问题,都要求努力攻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长期面对的三大课题,并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从时代发展、现实国情和党建的高度,提出了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指出,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实践基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发展、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忱一理论和实践基础,是从本质和整体上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第一次代表火会,是在我院历史上召开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加强我院党的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统一全院师生员工的思想,协调全院师生员工的行动、推进学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继承了《共产党宣言》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新的阐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观,明确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位置,科学地揭示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栋领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175-17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成了专家学者们探讨的话题。本文认为,关键是要把我党建设成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学习型政党。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它反映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内在要求。邓小平的理论创新以实践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邓小平理论作为创新的理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7.
研究和探讨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维,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把握,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的系统性,树立全局观念,坚持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提高领导干部的预见能力,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增强领导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敢于突破和调整领导干部不适应发展需要的观念、体制和领导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一届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想,并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并将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重视农民利益的思想,并将其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前提;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尊重农民意愿,以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思想,并继续进行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农业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力地指导并推动着我国农业与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农业与农村获得巨大发展。这既是邓小平农业战略思想的直接成果,反过来又在实践中检验了邓小平农业战略思想的科学性及巨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