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3种基质分离的木霉种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福建省的食用菌、植物线虫虫体和植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125个木霉(Trichoderma)菌株,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培养性状,鉴定出5种木霉,分别是哈茨木霉(T.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和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植物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种为哈茨木霉和绿色木霉;食用菌上的优势种为康氏木霉和拟康氏木霉;植物线虫虫体上的优势种为绿色木霉.  相似文献   

2.
绿霉又称木霉,是食用菌栽培中极为常见、致病力强、为害最严重的竞争性杂菌.它们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并分泌出毒素毒害菌丝及子实体.几乎所有的食用菌在不同生产阶段都会受到绿霉侵染,每年都有大量的培养料和食用菌子实体因受到侵害而损失.下面介绍食用菌生产中绿霉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一、病原菌 为害食用菌的绿霉均属半知菌绿霉菌真菌,有绿色木霉、康氏木霉、哈氏木霉等,常见的是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绿色木霉菌落外观深绿色或蓝绿色,康氏木霉菌落外观浅绿色、黄绿色或绿色.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木霉种类及棉籽皮菌糠上木霉产孢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省栽培的食用菌上分离到了57株木霉,按Rifai和Bissett的分类系统共鉴定出6种木霉:康氏木霉、拟康木霉、哈茨木霉、桔绿木霉、长枝木霉和非钩木霉.其中康氏木霉和拟康木霉是河北省食用菌木霉菌优势种,分别占总菌株数的50.87%和26.32%,经过筛选向棉籽皮菌糠中添加黄腐酸可以增加木霉菌产孢量,可达6.5×108个/g.  相似文献   

4.
对采自宁夏14个市县的170份土样及其它材料进行分离,得到96株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分类方法鉴定出9种木霉菌以及2种未知名菌种,它们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康氏木霉(T.koningii)、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顶孢木霉(T.fertile)、黄绿木霉(T.aureoviride)、深绿木霉(T.atroviride)、钩状木霉(T.hamatum)以及T.sp1和T.sp2。竞争及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1种木霉菌种对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Pers.)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尤其前四种木霉菌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对峙培养中对葡萄灰霉菌的拮抗系数为Ⅰ ̄Ⅱ,抑菌率达61.8% ̄77.6%。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木霉菌或缠绕或穿入葡萄灰霉菌菌丝生长,并发生菌丝断裂、消解以及细胞原生质浓缩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5种木霉对番茄灰霉病拮抗作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6月-8月在商丘菜区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18个木霉菌株,根据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鉴定出5种木霉,分别是哈茨木霉(T.harzianum Rifai)、绿色木霉(T.viride PerexFx)、康宁木霉(T.koningii Oudem)、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Rifa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 Rifai).将上述木霉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做对峙培养的试验,测定5种木霉种对番茄灰霉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种木霉菌对病原菌抑菌强度不同,其中绿色木霉和哈茨木霉对番茄灰霉病菌都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采集于辽宁省药用植物62份土壤样品的木霉属真菌进行分离,获得木霉属真菌78株,采用形态学方法从中鉴定出9种木霉属真菌,分别是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粗壮木霉(T.strigosum)、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卷曲木霉(T.spirale)、钩状木霉(T.hamatum)、康氏木霉(T.koningii)、顶孢木霉(T.fertile)和多孢木霉(T.polysporum).其中哈茨木霉分离到34株,占分离到木霉菌总数的43.6%.采用对峙培养法,共筛选出对5种靶标菌抑制率大于70%,对靶标菌菌丝抑制作用明显的菌株4株,其中哈茨木霉2株,绿色木霉1株,钩状木霉1株.  相似文献   

7.
从聊城地区部分县、市保护地番茄田采集20个土壤标本,分离得到5种拮抗真菌,据魏景超和文成敬等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鉴定。经鉴定5种拮抗真菌分别属于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橘绿木霉(T.citrino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哈慈木霉(T.harzianum)、和绿色木霉(T.viride)。这些拮抗真菌对引起番茄茎基腐病的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瓜类腐皮镰孢菌(Fusariumsolan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对上述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枯萎病病原菌和拟康氏木霉T886配合施用,研究拟康氏木霉T886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施用方法以及对黄瓜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拟康氏木霉T886的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根体积、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其中CK3(只接种木霉发酵液)对黄瓜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显著。在枯萎病防效方面,T1(木霉菌剂和病原菌同时接种)、T2(霉菌剂先接种,2d后接种病原菌)、T3(病菌先接种,2d后接种木霉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CK1(只接种病原菌)、CK4(稀释800倍的多菌灵药剂与病菌带菌发酵液同时接种),其中以T1防治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9.
木霉菌对土传病害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采自宁夏14个市、县的170份土样及其它材料进行分离,得到96个木霉茵株,采用形态分类方法鉴定出9种木霉菌以及2种未知名菌种,竞争及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1种木霉菌对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豌豆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 f.sp.pisi)和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哈茨木霉、黄绿木霉、康氏木霉、绿色木霉、拟康氏木霉和待鉴定种T.sp2)对3种病原菌的竞争作用及抑菌作用均很显著,其生长速度比病原茵平均快1.5~12.8倍;在对峙培养中拮抗系数达Ⅰ~Ⅲ.抑茵率高达84.85%;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木霉菌丝缠绕病原茵茵丝生长,致使其茵丝发生断裂、消解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收集东北地区木霉菌资源,了解黑杨根围木霉种类和数量,筛选可用于生物防治的木霉菌。以东北林业大学人工实验林场黑杨(Populus nigra)根围土壤为材料,结合形态鉴定、分子鉴定及进化分析,分离鉴定木霉菌株,然后使用短密木霉T09孢子悬浮液浇灌和喷施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 var.pyramidalis),测定山新杨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以及土壤养分主要指标。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获得27株木霉菌,鉴定为5个种,其中,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17株、哈茨木霉(T.harzianum)3株、类棘孢木霉(T.asperelloides)4株、拟康氏木霉(T.koningiopsis)1株、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2株,短密木霉为优势种,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3%;用短密木霉T09浇灌和喷施山新杨30 d后,山新杨的茎粗、叶绿素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硝酸还原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短密木霉T09能显著增加土壤的速效氮质量分...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主要野生食用菌中重金属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调查云南主要野生食用菌中砷(As)、镉(Cd)、汞(Hg)、铅(Pb)的背景值,研究不同种类野生食用菌的重金属富集规律,为野生食用菌食品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25个县采集茶褐牛肝菌(Boletus brunneissimus)、皱皮疣柄牛肝菌(Boletus duriuscul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白牛肝菌(Boletus granulatus)、灰褐牛肝菌(Boletus griseus)、华丽牛肝菌(Boletus magnificus)、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梭柄松苞菇(Catathelasma ventricosum)、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鸡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干巴菌(Thelephora ganbajun)、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等12种野生食用菌共165个鲜样,分别采用硝酸-高氯酸湿式消解法和高压消解法对As、Cd、Hg、P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种类的野生食用菌中As、Cd、Hg、Pb含量存在差异。其中,As平均含量为0.055-0.515mg·kg-1,最高的是松茸,最低的是华丽牛肝菌;Cd平均含量为0.039-1.280mg·kg-1,最高的是鸡菌,最低的是茶褐牛肝菌;Hg平均含量为0.015-0.608mg·kg-1,最高的是美味牛肝菌,最低的是干巴菌;Pb平均含量为0.272-1.782mg·kg-1,最高的是鸡菌,最低的是白牛肝菌。【结论】在这12种食用菌中,不同种类的野生食用菌As、Cd、Hg和Pb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贡嘎山东坡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和开发利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贡嘎山大型真菌资源作深入了解,本研究从贡嘎山东坡采集了60多种蘑菇,隶属6目、17科、48属.包括10属外生菌根菌,18属木生菌和20属土生菌,其中33属为食用菌,22属为药用菌或具有抗癌作用的真菌,7属为毒菌.这些大型真菌中还有一些是珍稀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立安  陈启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42-9543
[目的]进一步了解平菇、姬菇与秀珍菇3种侧耳属菇类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方法]分别对3种侧耳属菇类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形态特征、孢子印、孢子形态及大小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3种鲜菇的产量及生物学效率均是平菇〉姬菇〉秀珍菇;菇柄的长度、直径大小均为平菇〉姬菇〉秀珍菇;3种菇类的孢子印颜色和孢子形态、大小有一定的差异,可以进行区分。[结论]平菇、姬菇与秀珍菇同为侧耳属近缘种。平菇一般个体较大,产量较高;姬菇为中小型平菇,在侧耳属中价格最高、经济效益最显著;秀珍菇秀气而珍贵,有蟹香味,是侧耳属中最优秀的一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不同种牛肝菌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为该种群亲缘关系鉴定提供依据,同时为人工栽培牛肝菌奠定理论基础。采集12个种类72份牛肝菌样品的红外光谱,采用二阶导数(2D)、标准正态(SNV)变量和小波压缩(WC)等方法对牛肝菌的原始红外光谱进行优化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建立鉴别模型。将PLS-DA得到的前8个主成分数据作为提取数据代入系统聚类分析(HCA),获得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显示:12种牛肝菌的原始红外光谱较为相似,共有峰主要归属为蛋白质、多糖、纤维素和氨基酸等物质中OH、C=O、C-O-H、C=O、C-C等官能团的吸收峰。对比不同优化处理的鉴别结果,发现2D+WC预处理方法对不同种类牛肝菌区分效果较好。HCA亲缘关系树状图表明,按照物种层面划分,中华牛肝菌和远东疣柄牛肝菌亲缘关系最近,且2种牛肝菌与圆花孢牛肝菌亲缘关系较近;深褐牛肝菌和美味牛肝菌亲缘关系较近;小美牛肝菌和美柄牛肝菌亲缘关系较近,且2种牛肝菌与栗色牛肝菌亲缘关系较近。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可应用于牛肝菌的亲缘关系分析,能为野生食用菌的亲缘关系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香菇渣在韭菜基质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香菇渣对基质栽培韭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香菇渣对韭菜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株高以T2处理最高,叶宽、茎粗和分蘖数等指标以T3处理最大;对韭菜产量的影响以T2处理最高;对叶绿素和类胡萝h素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各处理组均大于对照组;香菇渣比例在16.00%-50.00%之间对韭菜生长的效果均高于单独运用草炭的对照组,以他处理(香菇渣:草炭:珍珠岩=2:4:3)韭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表现最优,香菇渣对草炭最适宜的替代率为33.33%。  相似文献   

16.
45种食用菌液体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5种食用菌发酵液、菌丝水提液和醇提液的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菌种的发酵产物均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及清除.OH和O2.-的能力;菌丝醇提液的抗氧化活性比菌丝水提液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45种食用菌发酵液、菌丝醇提液和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发酵液、赤芝菌丝醇提液、榆耳菌丝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可以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剂或保健品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张冬敏  李亮  钟凤林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204-205,209
吲哚乙酸作为生长素的一种,对蔬菜的作用极大。针对不同品种的蔬菜其发挥的作用不同:它可以控制黄瓜花的性别,防止西瓜裂果;又可以提高番茄、甘蓝、大白菜等蔬菜的扦插成活率,而在食用菌方面,它可以提高黑木耳、香菇等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本质是遗传变异。引起菌种退化的主要原因为突变、杂交、菌种不纯合等内因及不良的外界环境因子 ,只有对菌种退化的机制和原因进行探讨、分析、了解 ,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菌种退化。  相似文献   

19.
鸡公山毒蘑菇前人没有作过系统报导。笔者经过多年的野外调查,采集标本。现初步整理出毒蘑菇18科30属54种。前文已报导10科27种。本文续报8科27种  相似文献   

20.
印度块菌是云南省重要的出口野生菌之一.云南昆明滇池周边地区土壤为富含磷的石灰岩土,属于云南省较早发现印度块菌的地区之一,是该省印度块菌的主要产区之一.作者于2003年11月调查研究了昆明滇池周边地区3个有印度块菌发生的样点的地理、气候、土壤和植被特征,以及块菌产量状况.结果表明,昆明滇池周边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植被特征等适宜印度块菌生长,无论是人工林、自然林或是天然次生林都可发生印度块菌,这为在造林过程中实现人工培育印度块菌提供了实际证据.在地表落叶层厚的土层中,该菌子囊果发生在落叶层与土壤的交界处,一般来说,单个子囊果体积的2/5位于落叶层中,而另外的3/5则埋在土壤中;在落叶层较稀的地方,如果土壤疏松层较厚,则印度块菌常发生在距土表6 cm左右的疏松土层中;如果土壤疏松层较薄(<3 cm),印度块菌则生长在土壤结实层以上或单个子囊果体积的2/3在疏松层中,而另外的1/3在土壤结实层中.昆明滇池周边地区的印度块菌与云南松、华山松共生,属于外生菌根真菌.在所调查的样方中,华山松林下的印度块菌产量比云南松林的高,人工林的块菌产量比自然纯林的高.其产量与林地中云南松分布密度呈负相关,与华山松分布密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