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明夏季遮阳对‘红阳’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设置0%、35%和70%3种遮阳处理,利用CI-340(CID Inc.,USA)便携式光合仪测量‘红阳’猕猴桃的气体交换参数,分析‘红阳’猕猴桃净光合速率(P_n)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夏季‘红阳’猕猴桃叶片Pn日变化在0%和35%遮阳处理下为典型的"双峰"曲线,在70%遮阳处理下为单峰曲线;35%遮阳处理下‘红阳’猕猴桃P_n日最高值为14.715μmol·m~(-2)·s~(-1),日均值为7.889μmol·m~(-2)·s~(-1),明显高于0%和70%遮阳处理组。【结论】在夏季,适度遮阳可有效地提高‘红阳’猕猴桃叶片的P_n。但早晨和傍晚遮阳并不利于‘红阳’猕猴桃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温度是‘红阳’猕猴桃净光合速率(P_n)的主要限制因子,而蒸腾速率是主要决定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红阳’猕猴桃(Kiwifruit)中含有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 binding site,NBS)类基因。【方法】利用Kiwifruit Genome Database、Pfam和Coils Server网站,和Bioedit、MEGA 5.0、Clustal W软件,分析确定‘红阳’猕猴桃的NBS-LRR基因类型、结构和系统发育学关系。【结果】在‘红阳’猕猴桃全基因组中共有96个NBS-LRR类基因,其中27条NBS-LRR类基因分布在基因簇内,可根据其结构进一步划分为20类基因。并对NBS-LRR类基因家族进行了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整个NBS-LRR基因家族可分为三个亚家族。【结论】相对其他物种,‘红阳’猕猴桃NBS-LRR类基因总数少,缺少TIR结构,具有LRR结构的基因所占比重低,NBS结构不完整,这些特点可能与其感病性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猕猴桃品种(系)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以及不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对鉴定猕猴桃种质资源的抗溃疡病能力和进一步开展抗病相关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收集的溃疡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Psa)],经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通过猕猴桃离体枝条接种方法和观察接种后的浸染情况,分析了不同猕猴桃品种(系)的抗病性以及病情指数和病斑长度之间的相关性;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供试材料的倍性,分析抗病性与倍性关系。【结果】不同品种(系)对溃疡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在29份猕猴桃种质资源中‘,华特’等3份毛花猕猴桃材料表现为高抗;‘徐香‘’金魁’等15份种质资源表现为抗病;‘金桃‘’金艳’等4份种质资源表现为耐病;‘Hort16-A’等5份材料表现为感病;中华猕猴桃‘红阳’和‘2-72’表现为高感。不同品种(系)的病情指数与病斑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57。此外,发现在中华猕猴桃中,高感品种‘红阳’‘2-72’和感病品种‘1-74’‘Hort16-A’是二倍体,耐病品种‘金桃’和‘金艳’是四倍体。【结论】抗性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发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猕猴桃离体枝条接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对猕猴桃品种抗病性进行评价,病斑长度可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同一类型品种(系)染色体组倍性越大,抗病性越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红阳’猕猴桃全基因组AP2/EREBP转录因子家族。【方法】利用Kiwifruit Genome Database、EMBI、TAIR、SMART、Pfam、MEME、Protparam、SOPM、SWISS-MODEL、Signal P4.1 Sever网站,和Clustal X2、Bio Edit、MEGA6.0、Map Inspect、MEV软件,分析‘红阳’猕猴桃AP2/EREBP转录因子类型、结构域、系谱进化、蛋白理化性质及高级结构、信号肽分析、基因定位、序列元件和基因表达模式。【结果】‘红阳’猕猴桃全基因组中有204条AP2/EREBP转录因子,根据其结构域划分为4个亚家族。进行多序列比对和系谱进化分析,发现2个亚家族各分为6个亚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204条蛋白氨基酸序列高级结构与拟南芥AP2/EREBP转录因子相似性较高。其中存在2条分泌型蛋白。基因定位表明,该家族基因在10号染色体无定位;有染色存在串联复制现象。同源拟南芥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AP2/EREBP转录因子对外界胁迫有显著性表达。【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204条猕猴桃AP2/EREBP家族转录因子,并与拟南芥AP2/EREBP转录因子进行系谱进化、结构域、基因定位和同源表达等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AP2/EREBP转录因子在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并参与了植物发育和胁迫应答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种间杂交品种‘金艳’及其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和中华猕猴桃品种‘金桃’果实生长发育特征。【方法】以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保存的种间杂交品种‘金艳’、父本中华猕猴桃雄株对应的雌性品种‘金桃’和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为试验材料,定期检测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淀粉、还原糖、总糖和总酸的含量,运用Excel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艳’果实单果质量的变化与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相近,呈现3-4次增长高峰,而中华猕猴桃‘金桃’果实单果质量变化呈典型的双"S"型曲线;‘金艳’与2亲本果实的硬度和酸含量总体趋势是前期增加,后期下降,只是‘金艳’和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硬度整个发育中有3个明显的峰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只有2个峰值;‘金艳’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变化曲线与两亲本相同,前期趋于稳定,至成熟前的2个月开始进入迅速增加阶段;‘金艳’和2亲本一样,均于谢花后约55 d果实开始积累淀粉,‘金艳’于谢花后165 d达最大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和毛花猕猴桃‘6113’均于谢花后155 d达到最大值,以后迅速下降,回落到谢花后55 d的水平;比较同一品种果实的淀粉和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变化,显示了2者的消长关系,在淀粉前期积累阶段,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变化小,而到淀粉后期降解阶段,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含量迅速上升。【结论】种间杂交品种‘金艳’果实生长发育变化更偏向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而果实质量远超过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酸含量远低于毛花猕猴桃‘6113’和中华猕猴桃‘金桃’,具有典型的超亲效应。  相似文献   

6.
‘红阳’猕猴桃在重庆开县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阳’猕猴桃新品种在开县进行的引种试验表明:引进的‘红阳’猕猴桃品种在开县生态条件下能正常萌芽开花结果,猕猴桃在开县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结合开县引种‘红阳’猕猴桃经验,提出一套系统的‘红阳’猕猴桃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1-MCP处理对‘红阳’和‘徐香’猕猴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红阳’和‘徐香’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对猕猴桃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能够显著降低猕猴桃低温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延缓果实硬度、可滴定酸的下降以及前期可溶性固形物的上升。各处理浓度的猕猴桃均能正常后熟,但处理效果存在差异,浓度为0.50 mL/L 1-MCP处理对‘红阳’保鲜效果好,‘徐香’适宜的1-MCP处理浓度为0.25μL/L。  相似文献   

8.
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什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什1号’是以‘红阳’猕猴桃为母本,以黄肉大果型材料‘SF1998M’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红肉猕猴桃新品种。果实较大,平均单果质量85.5 g,最大95 g,椭圆形;果肉黄色,子房鲜红色,呈放射状,维生素C含量1.47 mg·g~(-1),总糖12.01%,总酸1.30 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6%,干物质含量22.8%;风味好,甜酸适度,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9.
‘纽荷尔’脐橙及其芽变品种‘龙回红’脐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芽变品种‘龙回红’脐橙生物学特性、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营养元素、果实品质和产量等与其母本‘纽荷尔’脐橙的差异。【方法】在同一果园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对2个品种的植株生长特性、绝对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和‘纽荷尔’脐橙相比,‘龙回红’脐橙干周、树体高度和冠径差异较小,但春梢、夏梢和秋梢叶片厚度、长度和宽度均差异较大;‘龙回红’春梢、夏梢和秋梢叶片绝对叶绿素含量分别比‘纽荷尔’脐橙高37.7%、27.6%和16.5%,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龙回红’脐橙春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和蒸腾速率(T_r)分别比‘纽荷尔’脐橙高33.4%、55.6%、20.9%和33.1%,大多数参数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龙回红’脐橙叶片营养元素除P和Z_n的含量显著低于‘纽荷尔’脐橙外,其他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纽荷尔’脐橙;果实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色差a/b值和固酸比显著高于‘纽荷尔’脐橙,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纽荷尔’脐橙。‘龙回红’脐橙单产比‘纽荷尔’脐橙高20%左右,且大多数果实品质指标优于‘纽荷尔’脐橙,特别是在果皮颜色和果型方面,优质果率明显提高。【结论】‘龙回红’脐橙是‘纽荷尔’脐橙的优良变异品种,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套袋对2种类型红肉猕猴桃果实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套袋处理对2种不同类型红肉猕猴桃果实着色的影响,为解析光照对花色苷合成分子机制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类型的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与‘天源红’为试材并分别对其进行套袋处理,使用日本柯尼卡美能达可携式色差计CR-400对不同处理、不同时期、不同果实部位进行色差指标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这些样品果的花色苷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套袋能使‘红阳’猕猴桃果实中果皮、内果皮的色度角明显降低,促进中果皮绿色变淡,内果皮红色变深。‘红阳’猕猴桃的中果皮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始终没有检测到花色苷的存在,内果皮在花后70 d开始有花色苷的积累,随后出现交替增长的规律。在果实生长发育前期,套袋果实解袋后内果皮花色苷积累量高于一直套袋和未套袋果实。在花后100~120 d,未套袋果实内果皮花色苷积累量一直增加,至花后120 d达到最大,高于一直套袋和解袋果实。套袋能够显著降低‘天源红’果实外果皮的色度角,而对果肉(中果皮和内果皮)和果心色度角并无显著影响。一直套袋会阻碍花色苷在外果皮、果肉、果心中的积累。套袋果实解袋后外果皮、果肉、果心花色苷的积累量明显升高,在花后110 d达到最大。【结论】套袋果实解袋能够促进‘红阳’猕猴桃果实内果皮更多地积累花色苷,甚至高于非套袋果实,可以促进内果皮更好地着色。一直套袋能够促进‘红阳’内果皮着色,但促进强度不如前者。套袋处理对‘天源红’果实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外果皮,果肉次之,对果心的影响较小。套袋果实解袋能够促进‘天源红’猕猴桃果实外果皮、果肉更多地积累花色苷,甚至高于非套袋果实,可以促进外果皮和果肉更好地着色。一直套袋阻碍‘天源红’果实花色苷的合成积累,影响着色。  相似文献   

11.
毛花猕猴桃‘华特’果实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华特’是近年来通过挖掘野生资源育成的一个大果优质毛花猕猴桃品种,为深入了解其果实发育特性、品质和利用价值。【方法】基于BBCH衡量方法,研究了从花后至衰老整个过程的果实形态、生长和发育等特性,以及果实碳水化合物和有机酸的积累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明确了‘华特’猕猴桃果实发育亦呈现细胞分裂、果实膨大(以淀粉积累为主)和果实成熟3个重要时期。根据BBCH衡量法,细胞分裂期主要包含70-74阶段,果实膨大期包含74-80阶段,果实成熟期包含80-90阶段。猕猴桃淀粉积累周期较短,以果糖含量为最高,糖组份分配合理,有机酸积累时间较长,能在蔓上软熟,可食期长,适合观光采摘种植。【结论】构建一个系统描述‘华特’果实生长发育的标准模型,为其进一步的分子生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转录组比较发现,果肉黄色的‘金艳’猕猴桃成熟果实中优势表达基因的主要功能涉及代谢,而果肉含花青苷呈红色的‘红阳’中的优势表达基因一般与发育相关。猕猴桃果皮和外层果肉部分及内层果肉和果心部分的优势表达基因分别与光合作用和营养储备有关。猕猴桃有相对较多的R2R3类型的MYB基因,几乎所有类型的MYB基因都在果实中表达。MYB-A72位于花青苷合成相关MYB基因分支,其转录本只在‘红阳’中发现,在内层果肉和果心部分的表达水平很高。表达模式聚类分析表明:bHLH-B36和WD40-A126可能参与形成MYB-bHLH-WD40调控复合体,而CHI2、FLS1和CYP98A1可能是受其调控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具有胞质雄性不育特性的‘华柚2号’为母本与有核柚品种有性杂交,以期转移其不育胞质进而实现二倍体水平的无核柚改良。【方法】以‘华柚2号’为母本‘,沙田柚’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分别配置杂交组合,并对其子代遗传来源和单/多胚性早期鉴定。【结果】分别从‘沙田柚’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的杂交组合获得实生苗1 018和687株;用3对多态性SSR标记对实生苗的遗传鉴定表明均为父母本有性后代。以单/多胚性分子标记进行的早期胚性鉴定表明‘,沙田柚’为父本的有性后代均为单胚性;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的后代,单胚与多胚性比例为2.86∶1。【结论】以‘华柚2号’为母本创制的有性后代为无核柚改良以及柑橘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定位和克隆奠定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老月季品种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月月红’等11个中国古老月季品种进行了以染色体形态和倍性为主的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 不同品种的染色体数差异较大, ‘绿萼’、‘玉玲珑’、‘月月红’和‘月月粉’是二倍体(2n = 2x = 14) ; ‘春水绿波’和‘湖中月’是三倍体( 2n = 3x = 21) , ‘大富贵’、‘金粉莲’、‘菊红潮’、‘映日荷花’和‘思春’是四倍体(2n = 4x = 28) 。(2) 11个品种染色体的绝对长度均在1~3μm之间; 品种间核不对称系数变化范围为56.560% ~60.376%; 除‘思春’和‘映日荷花’外,其它9个品种中均未观察到随体存在。(3) ‘春水绿波’和‘湖中月’的核型公式为2n = 3x = 21 = 3 sm +18m, 核型类型均是1A; ‘金粉莲’和‘菊红潮’的核型公式为2n = 4x = 28 = 4 sm + 24m, ‘大富贵’的核型公式为2n = 4x = 28 = 2 sm + 26m, 核型类型都是1A; ‘绿萼’的核型公式是2n = 2x = 14 = 2 sm + 12m, 核型类型为1B; ‘思春’和‘映日荷花’的核型公式是2n = 4x = 28 = 4 sm + 22m + 2m ( SAT) , 核型类型为1A; ‘玉玲珑’的核型公式是2n = 2x = 14 = 2 sm + 12m, 核型类型为1A; ‘月月粉’和‘月月红’的核型公式是2n = 2x = 4 sm + 10m, 核型类型为2A。  相似文献   

15.
以露地和避雨栽培条件下的‘红阳’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园地温湿度、植株光合作用、果实品质等指标,研究避雨栽培对‘红阳’猕猴桃生长微环境、叶片光合能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条件下植株环境温度降低2.4℃,空气湿度提高12.2%,光合有效辐射下降13.0%~28.6%;避雨栽培可维持‘红阳’猕猴桃在生长旺盛期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有效缓解植株光合"午休"现象,对植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表现为结果枝数降低10.8%,结果枝长度增加60.8%,坐果数提高129.7%,叶绿素含量提高6.1%,单果重提高25.7%,采收期和软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10.8%和14.1%,干物质含量无显著差异,延长了贮藏时间。综上,避雨栽培可改善‘红阳’猕猴桃生长微环境,优化植株光合作用,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6.
枣和酸枣的染色体数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枣的变种、品种和酸枣类型共111个种质材料进行了染色体数目鉴定,发现‘赞皇大枣’为三倍体(2n=3x=36),其余均为二倍体(2n=2x=24)。文章还就枣和酸枣的染色体基数及倍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由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Psa)引起的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中威胁最大的病害,揭示抗病机制,为利用抗病品种防治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离体枝条定量接种试验,比对分析了9个常见猕猴桃栽培品种的抗病性,测定了接种前后不同时间点6个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及防御酶中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9个品种抗病性差异显著‘,徐香’(Actinidia deliciosa‘Xuxiang’)抗病性最强、病斑最小、显症晚(15 d),显著优于其他测试品种‘,红阳’(A. chinensis‘Hongyang’)抗病性最弱、显症早(10 d)。抗性相关基因PR1和PR5基因在抗性品种‘徐香’中自接种Psa后至显症前显著上调表达,相对表达量最高上调了92.52倍和61.54倍;而感病品种‘红阳’接种后显著上调表达,上调表达量为‘徐香’的50%左右;POD和PAL基因在‘徐香’中显症前期显著上调表达,上调了5.02倍和10.21倍;在‘红阳’中显症后才显著上调表达,表达量2~3倍远低于‘徐香’。2品种的4个防御酶活性在接种前均没有显著差异,接种后‘徐香’中POD和PAL活性显著高于‘红阳’,显症前期达到峰值分别是接种前的1.66倍和2.31倍,与基因表达趋势一致;而在‘红阳’中峰值出现时间晚(20 d),分别是接种前的1.46倍和1.8倍。CAT和SOD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在抗、感病品种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R1、PR5和POD、PAL在‘徐香’抵御溃疡病侵染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为了建立一套适合‘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评价的方法,并为优质高效猕猴桃园建设与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奉新县境内15个不同园地的‘金魁’猕猴桃的9个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转化,采用DPS v7.05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前3个主成分作二维散点图分析,以主成分贡献率为权重计算样品前4个主成分值与相应权重之积的累加和,得到综合分值。【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7.84%,决定第1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果形指数;决定第2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干物质含量、可滴定酸、固酸比;决定第3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维生素C、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决定第4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单果质量、维生素C;二维排序图揭示了不同园地‘金魁’猕猴桃前3个主成分的分布情况;15个不同园地‘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结果为:MY8、MY13、MY7、MY10综合果实品质较优,MY4、MY1、MY11、MY9、MY6综合果实品质中等,MY5、MY12、MY2、MY3、MY14、MY15综合果实品质较差。【结论】本研究找出了‘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4个主成分,揭示了不同园地‘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凤丹白’牡丹核型分析与减数分裂的细胞遗传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南牡丹品种‘凤丹白’的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凤丹白’为二倍体, 染色体数2n=10, 核型公式: 2n=2x=10=6m+2sm+2st, 属于2A型, 没有观察到随体。推测‘凤丹白’和杨山牡丹不是同物异名, 主要表现在随体的有无。与杨山牡丹的核型进行比较发现: 从杨山牡丹演化到‘凤丹’系列是由纯合到不同等级的杂合。‘凤丹白’减数分裂过程中具有不同步性, 在后期Ⅰ、末期Ⅰ观察到染色体桥, 后期Ⅱ、末期Ⅱ分别观察到“对角线”桥、不均等分裂、双桥等现象。上海地区观察‘凤丹白’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佳取材时间为2月底~3月初。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造成大果芽变的原因进行探讨。【方法】以‘翠冠’和表现出大果性状的芽变‘潘庄大翠冠’为材料,利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进行基因组DNA序列差异分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潘庄大翠冠’的染色体倍性,用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细胞学观察,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结果】AFLP分析证实‘潘庄大翠冠’为‘翠冠’的大果芽变,果实内在品质无明显差异。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潘庄大翠冠’为二倍体,与‘翠冠’相同。‘潘庄大翠冠’梨的细胞分裂期从盛花期开始一直到花后24 d,较‘翠冠’长4 d,花后28 d时,果肉细胞层数显著多于‘翠冠’。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 D3,CYCD3)在‘潘庄大翠冠’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翠冠’。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 A2,CYCA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A1(cyclin-dependent kinase A1,CDKA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B2(cyclin-dependent kinase B2,CDKB2)等基因也有表达差异。【结论】‘潘庄大翠冠’确为‘翠冠’的大果芽变,其果实增大的机制并非染色体加倍,而是果实发育过程的细胞分裂期细胞的活跃增殖导致细胞分裂期的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