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研究设立热带雨林等国家公园,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为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与海南省着手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着力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设立我国"国家公园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872年美国设立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以来,已有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00多处国家公园,国家公园已成为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2021年10月12日,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第一批共5处国家公园。设立"国家公园日"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是国际社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通行做法,是构建完整的生态保护纪念日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引导人们热爱国家公园、保护国家公园、珍惜国家公园的有效措施。建议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正式宣布中国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的10月12日设立为我国的"国家公园日"。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刚刚起步,近几年急需加快顶层设计。可考虑在每年的国家公园日推出一批顶层设计成果,出台一批政策标准、宣布一批新设国家公园、举办年度"国家公园论坛"、开展大型公共场所科普活动、开展主流媒体集中宣传报道等,推动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国家林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印发《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确定在已设立2个国家植物园的基础上,再遴选14个国家植物园候选园,纳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逐步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并加强与国家公园体系的统筹协同,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是我国国家治理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科学规划、完备制度"是保护地体系稳健发展的必然路径,保护地规划制度研究及建设非常紧迫。文中剖析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的组织管理结构与国家公园体系的构成,梳理了国家公园体系百年发展的重要法案历程,探析了隶属NPS的丹佛规划设计研究中心(DSC)全权负责下的规划体系,发现NPS垂直式统筹管理和从"一园一法"到"基本法"进而"各专项保护"的法案发展历程,二者正是美国国家公园规划制度建设发展的双重基石。研究启示有3个方面:一是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亟待与管理体系的重构协同发展;二是完善立法以实现强制性保护和引导性发展;三是结合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特征,提出由6个层级构建规划体系及其规划制度建设设想,以期探索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科学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同时也是第一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从1872年全球首个国家公园设立开始,目前全球已经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家公园。虽然在文化和政策背景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国家公园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对于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共同的,即实现代际保护,以及通过提供良好的自然教育和体验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要求到2020年,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根据方案,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明确定义、确立原则、建立标准等方面阐释了设立标准的目的与意义,结合中国特点和国际经验介绍了中国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的研究思路,以及由国家代表性、原真性、完整性、适宜性构成的中国国家公园设立标准框架,提出了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栖息地、风景区四种类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建议,并建议建立"金字塔型1+4+X"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框架,依托国家公园体制,建立中国荒野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国家公园体制背景下,建构国家公园品牌增值体系有利于统筹国家公园保护与周边社区发展。法国国家公园自改革后,针对加盟区提出建设国家公园品牌增值体系,推出“国家公园精神”品牌,积极带动了法国国家公园及周边社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已有相关研究多基于法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或单个案例的借鉴,缺乏针对品牌增值体系的系统评述。文中基于案例比较解析法国国家公园建设历程,并从品牌内容、管理模式和品牌成效3个方面评述法国11个国家公园品牌增值体系的特征及差异,最后从挖掘地方特色、促进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和健全交流平台3个方面提出构建中国国家公园品牌增值体系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梳理和借鉴国际上主要国家国家公园设立条件和遴选指标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新要求,结合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践,提出了我国遴选国家公园的原则、设立条件和认定指标体系。从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和管理可行性3个方面确定了我国国家公园设立的10项评估指标,讨论了国家性、公益性、生态性、完整性、原真性等概念的内涵,分析了国家公园以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为主体的可行性,确保我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的三大理念在实践中得以实现,以期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公园是开展自然教育的最佳场所众所周知,国家公园的重要功能是保护与利用,而自然教育是实现国家公园重要功能和全民共享的有效途径。2017年出台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构建了建立国家公园的总体制度框架,明确将坚持全民公益性作为国家公园的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和美国等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借鉴国内自然保护地既有规划基础与国外国家公园先进规划模式,构建中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中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层次划分为系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分析认为,国家公园规划对象是复杂多变的,因此规划过程应采用适应性管理;规划应重视对原住民历史文化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国家公园的综合科学考察是规划的基础,需要高度重视;规划过程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促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黄石国家公园,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诞生。自然保护从此有了新的保护形式。2006年,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建立,中国自此开始国家公园建设实践。我国为何要建立国家公园?建立国家公园有什么意义?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中扮演什么角色?我国在建设国家公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经验?国家公园在我国未来将如何发展……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张希武。  相似文献   

13.
欧洲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体系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丹  阎凯  金云峰 《广东园林》2020,42(4):20-25
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体系的发展变迁是相辅相成的,其蓬勃发展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国家公园进入了一个以人为本、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成熟阶段。通过研究欧洲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以及生态保护与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并通过举例德国巴伐利亚森林公园在环境教育领域的发展,尤其"国家公园学校""少年游侠"和"自愿生态年"项目计划,归纳了欧洲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发展特点,通过构建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体系,提升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得公民更早地意识到应如何与自然和平相处,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对国家公园资源生态保护与社会利用之间冲突的有效治理,全球多个国家于20世纪末开始广泛推行协同共治。加拿大公园管理局在促进国家公园与原住居民协同共治方面开展了长达近50年的探索与实践。文中基于加拿大公园管理局档案资料,通过分析发现:加拿大公园管理局构建了一个“三层五维”的框架体系,体现为纵向体系上顶层战略规划、中层项目推动和基层实践创新三层逐级推进,横向体系上实践研究赋智、程序规则约束、组织网络沟通、话语制度赋权和多元能力支持五维协同驱动,最终形成“权利赋予—能力改善—行为践行”的三位一体增能赋权体系和“多元实践—研究反馈—制度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了协同共治框架的全面有效运行。中国可借鉴加拿大公园管理局与原住居民协同共治的有益经验,构建共治框架体系、组织网络体系和原住居民增能赋权体系等,以推动中国国家公园与原住居民共建共治共享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公园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外国家公园标准化管理经验和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构建适用于我国国家公园的标准体系框架和明细表,以促进国家公园从设立到运营全过程实现标准化管理,推动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体制。  相似文献   

16.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目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合理的特征指标是重要步骤。本文从现有自然保护地存在问题入手,阐述了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体系、国家公园体制的不同层次建设目标与指标,提出用生态系统方法梳理、重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为推动来完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公园中建立规范完善的标识系统能起到保护、教育、提升国家公园形象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国家公园这一特殊的保护区,对公共标识系统构建的重要性、分类构建和分区构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借此提升国家公园公共标识系统构建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编制《全国国家公园总体发展规划》,发布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组织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综合评估,认真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确保2020年基本完成试点任务。过去一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面履行国家公园管理职责,开展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专项督察,对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空间布局、事权划分、生态  相似文献   

19.
设立国家公园主要为了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或生物物种的国家代表性入手,对自然资源进行评价是明确我国国家公园整体空间布局及单个国家公园设立、建设、管理和绩效评估的基础性工作。从广东代表性的世界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入手,对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国家代表性进行对照评价,归纳得出广东建设国家公园具有世界意义或国家代表性的6类核心自然资源,有助于明晰广东建设国家公园的核心自然资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国家公园概念和阐述百山祖国家公园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理念与目标、管理体系建设等问题,以创建百山祖国家公园为载体,促使龙泉、庆元和景宁三个县(市)区域的相关部门、单位与乡镇村之间精诚团结、协同合作,全面推进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可为今后乃至全国其他省市地跨区域创建国家公园提供蓝本.为此,对龙泉、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