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婺源县茶叶科学研究所地处该县武口乡武口洲。其前身是江西省农业院茶叶改良场,1931年创建。1939年在场内兴办了江西省婺源制茶科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973年成立婺源县茶叶科学研究所。当时有茶园120亩,并建立了上梅洲良种茶园、茶树品种园、良种母本茶园等。现有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2.
"众筹+互联网"模式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创业融资方式。茶企通过"茶园众筹+互联网"模式,使消费者认领茶树后,成茶园主,可以自行对茶园的茶树进行采摘加工,在茶企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体验生产,或者从日常管理到采摘、加工全权免责交由茶企代管。茶企则通过众筹资金,对茶园进行全方位管理,转型为服务性企业,化解长期困扰茶企的"资金"、"营销"两大难题,从而增加茶企、茶农、政府税收收入。茶园主在享受个性化茶叶产品的同时,还享受茶企提供的休闲度假旅游服务,茶企、茶园主获得各自所需的利益,是一项互联网时代的双赢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3.
杨坚  刘跃 《畜牧市场》1991,3(4):295-296
接龙区茶园面积大,茶叶加工企业多.该区在茶叶采摘、加工、销售过程中普遍存在品种混杂,混等混级;机具陈旧,加工能力不足;多头管理,渠道混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对此,应及时整顿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充分发挥“茶协”在茶叶产、供、销一体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婺源县按照全国茶叶标准园建设要求,以有机为导向,推广种植国家级茶树良种,示范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简要介绍了婺源县“头上戴帽,腰间系带,脚下穿鞋”的生态茶园优质高效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金溪县黄通公社园艺场,现有茶园320亩,其中三令茶220亩,四令茶100亩。有职工21名,去冬建造了一座茶叶初制厂,添置了一台移动式喷灌机。该场79年以来,在茶叶生产上化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投资。但由于没有建立生产责任制,多年来都是吃“大锅饭”,工效不高,茶园管理极差,影响了茶树的正常生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产茶国中,日本茶叶机械发展很快,近年来,不仅制茶机械实现了连续化。茶园管理也实现了机械化。在全国76.9万亩采摘茶园中,除少数覆盖茶,玉露茶,碾茶等高级茶用手采外,其它的茶园几乎都用机采。平均亩产277斤。是世界上单产最高的国家。笔者根据日本近两年的部分有关杂志、广告,就茶园作业机械类型,收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茶林复合茶园的生态优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林复合茶园的生态优势王正周(浙江农业大学)建国以来,我国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暴露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茶园建设中一般都强调集中连片,发展单一种植的茶园,茶树夏天受烈日暴晒,冬天遭寒风袭击,茶园水土流失严重,病虫害猖獗,既制约茶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茶叶是赣北婺源县、浮梁县、修水县、景德镇市等县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来年,为适应国内外茶叶市场需要,婺源县、修水县大力开发有机茶生产,目前有十多家企业已获得有机茶认证,颁证面积八万多亩,颁证产量六千多吨,随着有机茶的不断开发,有机茶病虫害防治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1有机茶园病虫害发生情况赣北茶区常见的病虫害种类有三十多种。其中主要病害以叶枯病、茶炭疽病、轮斑病为主。主要害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宁洱县的绿色支柱产业,近年来,宁洱县有机茶园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户急需掌握规范的有机茶种植技术。介绍了宁洱县有机新茶园建设规划、茶园开垦、品种选择、茶苗移栽、幼龄茶园管理和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供有机茶园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婺源县产茶历史悠久 ,是中国绿茶之乡。婺源绿茶 ,唐载《茶经》 ,宋称绝品 ,明清入贡 ,中外驰名。1 999年全县茶园面积 1 3.2万亩 ,茶叶产量 60 0 0t,总产值 60 0 0万元 ,其中名优茶产量 650t,产值 2 52 0万元。近几年来 ,婺源县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依托本地的生态资源优势 ,开发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把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的突破口放在开发“AA”级绿色茶叶和有机茶上进入 2 1世纪 ,人类日益关注地球生态环境保护 ,传统的工业文明正向生态文明转变 ,崇尚绿色消费已…  相似文献   

11.
夏秋茶生产茶园管理及采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茶生产茶园管理及采制技术陈宜(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一、夏秋茶生产的意义夏秋茶生长具有芽叶萌发重叠。芽叶小,易老化,病虫多等情况,许多茶场鉴于这些情况,加之人力紧张,夏秋茶很少生产甚至不采,这样就造成了茶园经济效益降低,茶叶总产量减少。如何策划夏...  相似文献   

12.
近期,笔者随婺源县茶产业工作考察组到福建省安溪县、贵州省湄潭县考察学习,重点考察了当地政府扶持茶产业政策、茶叶品牌营销,茶叶市场建设、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情况。根据安溪与湄潭县的成功经验,结合婺源县茶业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环境保护和食品保健意识明显增强,有机食品消费热潮在全球俏然兴起。婺源有机茶正是顺应了市场消费的变化,以其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的特性,倍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1 婺源有机茶开发的特点  11 基础实 一是生态环境优越。婺源是个“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山区,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是全国50个生态示范县之一。二是茶叶资源丰富。婺源拥有茶园面积088万ha,年产茶叶600万kg。三是茶园生态平衡。婺源县的东北乡等茶区,一…  相似文献   

14.
婺源县“七五”期间的茶叶发展规划是向12万担的目标进军。在“婺绿”的腾飞进程中,有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制茶用柴短缺。在某种程度上茶叶的发展将受到柴源  相似文献   

15.
<正>为充分发挥经济增长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更好地为茶农服务,浮梁饮韵堂茶业有限公司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12月8日至14日举办了2014年第三期农函大培训。培训采取了集中授课、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授课邀请了景德镇市茶技站的专家就茶业发展现状及态势、茶叶无公害生产和高效茶园标准化管理、无公害茶叶病虫草害控制与科学施药技术、茶园土壤管理与肥料使用、有机茶生产技术与管理、茶叶深加工及茶叶营销等内容开展了专题讲座。专家给学员们讲解了有机绿茶与有机红茶的加工工艺,以及名优茶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茶叶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好茶产业,更好地为茶农、茶企服务,多年来景德镇市茶科所、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深入各茶区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指导。尤其是2014年入春以来,景德镇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先后奔赴浮梁县福安茶叶有限公司、鹅湖镇、勒功乡、臧湾乡、瑶里镇罗源、江村乡等茶场开办名优茶培训班,讲解有机绿茶与有机红茶的加工工艺、名优茶相关知识和有机茶园的管理。在培训班上重点讲解了整合“浮梁茶”品牌,推进“浮梁茶”整体升级的重要意义。浮梁茶品牌以“崖玉,浮瑶仙芝”等五大产品商标为基础,形成了以“浮梁茶”证明商标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模式。围绕“千年品牌、百年金奖”与“江西浮梁、千年茶都”进行深层讲解。茶技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到茶园,手把手地给学员们传授名优茶的采摘以及茶树科学施肥、防病灭虫技术。并在桃源公司有机茶制茶车间给学员们现场演示了浮瑶仙芝的手工制作和机器加工名优茶的工艺流程。精心指导学员掌握摊晾、萎凋、发酵、烘制等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术。近一个月来,市茶科所开办的名优茶培训班学员共计8300人次,共发技术资料3.5万份。  相似文献   

17.
开拓婺源茶叶生产的几点浅见王华康(江西省婺源县茶业局333200)茶叶是婺源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外贸出口的拳头产品。我县又是出口眉茶的金三角地带,早已被省列为绿茶出口基地县。茶叶生产无论在农业还是在商品量、财政收入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活跃山区经...  相似文献   

18.
“婺绿”驰名中外。江西婺源县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的边缘山区,宜茶的生境和良好的生物群落,促使了“婺绿”茶园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自然品质最佳的有“四大名家”,即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济溪上坦源茶。  相似文献   

19.
宣汉县地处大巴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实为发展优质绿茶的好地方.全县现有茶叶5万亩,投产茶园4.2万亩,其中低产茶园3万亩,占投产茶园面积的71%.长期以来,茶园管理粗放,产量低,亩产仅30公斤,品质差,均价每公斤4元左右,效益低.1990年,我们根据省开发办要求,开始在该县昆池区茶河乡进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开发研究,以点带  相似文献   

20.
调查分析青岛崂山茶产区的土壤有效态、矿质元素与茶叶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有效态Mn、B、Mo的含量较低,而N、P、Fe、Zn的含量较高;有益矿质元素Mo在茶叶中缺失较为严重,并与茶园土壤有效B、有效K呈较强的正相关性;茶叶中P、K与叶绿素及咖啡碱呈正相关性,Zn与茶多酚呈正相关性,而B、Ca与氨基酸呈正相关性,茶叶中Mn、Ca、Mg的含量则可能对总糖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在茶园土壤管理方面应保证N、P充足的前提下,适当增加Mn、B、Mo、K的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