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监测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情况,笔者按照《河南省2022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要求,采用HI试验检测禽流感免疫抗体,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在全省开展禽流感专项监测工作。结果表明,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93.2%,禽流感H5亚型平均个体抗体合格率为94.04%,H7N9亚型平均个体抗体合格率为96.32%。不同地区的禽流感H5亚型和H7N9亚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均>90%,种禽场、商品代场和屠宰场采集的血清样本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92%以上。未检出H5亚型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共检出76份禽流感病毒H9亚型阳性样本,阳性率为2.07%。结果表明,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整体防控效果良好,免疫抗体水平均高于国家标准;未检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但有低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的现象。本次调查将为河南省进一步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江西饲料》2004,(1):35-38
1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决定的。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最近国内外由H5N1亚…  相似文献   

3.
2017年第1季度全球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欧洲27个),有6个国家报告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病毒血清型众多,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包括H5N1、H5N2、H5N5、H5N6、H5N8和H7N9等6个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包括H7N3、H7N6、H5N2、H5N3、H5N1、H5N9和H7N9亚型等7个亚型,而H7N9亚型首次确认为高致病性亚型。全球2月份报告的禽流感疫情数最多,共报告了650起;1月份次之,为580起;3月份则大幅减少,为215起。总体而言,2017年第1季度的全球禽流感疫情形势较为复杂,全球化特征明显,欧洲成为疫情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近日农业部制定了《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方案》,决定从2017年秋季开始,在家禽免疫H5亚型禽流感的基础上,对全国家禽全面开展H7N9免疫。在2017年秋季统一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替代重组禽流感病毒H5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玉林市2020年规模禽场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采用荧光RT-PCR方法,对广西玉林市7个县(市、区)42个规模化禽场采集的1260份禽喉/泄殖腔棉拭子样品进行了通用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荧光PCR),并对检测为阳性的样本进行H5、H7亚型(双重荧光PCR)和H9亚型(荧光PCR)分型鉴定。结果显示:在42个规模化禽场中,未检出H5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阳性样品;在2个鸡场中检出18份H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阳性样品,在2个鸡场和4个鸭场中检出115份其他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阳性样品。结果表明:在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三价灭活疫苗强制免疫政策下,广西玉林市规模化禽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风险较小,但仍须加强禽流感的免疫、监测,做好综合防控,以降低禽流感病毒由低致病性重组变异为高致病性的风险。本检测为指导广西玉林市禽流感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H7亚型禽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7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强、危害性大,是进出口家禽及禽类产品的主要检疫对象。为了加强对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建立新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报道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比较,设计了两套分别针对H7N2亚型和H7Nx亚型的特异性引物和用FAM标记的Taq Man MGB核酸探针,建立了H7亚型禽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Real-time RT-PCR)。该方法特异性好,不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现象;敏感性高,对禽流感病毒H7亚型标准HI抗原检测的敏感性达到10-5,能够满足口岸禽流感病毒快速、准确、有效的检疫需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014年全球禽流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流行特点。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持续在东南亚暴发流行,造成严重的损失;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首次在日韩以及德荷英等国家出现,引发全球广泛关注;H5N2、H5N3和H5N6等3种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疫情也对发病国家造成巨大损失;H5N2、H7N1等多种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共存,对禽流感防控形成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通过综述感染人类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表明感染人的A/Hongkong/97(H5N1)株及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起源于禽源的A型流感病毒株(A/Goose/Guangdong/1/96)。自1996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型经Gs/Gd,A,B,C,D,E,V,W,X0-X3,Y,Z和Z 不断的演化为目前流行的基因型Z。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在禽,特别是水禽体内的重组或重配而相互传播,并随候鸟的迁徙而传播不易消灭,H5N1亚型的禽流感在不同地区的不断暴发与流行已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9.
<正>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一类动物疫病,也是人畜共患病,其病毒毒株为H5和H7血清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自2021年在欧美及亚洲国家肆虐以来,对我国乃至世界养禽业都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H5N8亚型禽流感[1]。为降低H5N8亚型禽流感对我国家禽的危害,农业农村部经过多重评估和临床试验,对禽流感H5+H7亚型三价灭活疫苗毒株进行了调整,并于2022年将新疫苗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5月,国外家禽共发生62例H5亚型禽流感和13例H7亚型禽流感。2018年我国共报道8例家禽发生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涉及地区为广西、青海、湖南、贵州、湖北伝南、江苏。2019年至今报道了3例家禽发生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涉及地区分别为云南、辽宁、新疆,分离病毒的血清型分别为H5N6、H5N1、H5N6亚型。2017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肉种鸡及商品蛋鸡H7N9亚型禽流感发病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1.
<正>H7N9亚型禽流感流行特点今年新出现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形成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毒株同时流行的局面,给养鸡业造成严重危害。综合来讲,其流行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出现同源性、致病性和抗原性等方面的差异。活禽交易市场(主要是农贸市场)在家禽生产和贸易链中仍是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率最高的环节,相关的运输、市场屠宰和销售等行为都有助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物保健》2004,(3):22-22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研制的防治禽流感8项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这8项国家标准分别是: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RT-PCR检测方法、H5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H7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RCR检测方法、H9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RC检测方法、H5亚型禽流感病毒NASBA检测方法、禽流感病毒NASBA检测方法、进出境禽鸟及其产品高致病性禽流感检疫规范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其中前六项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后两项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摘自人民日报)防治禽流感8项国家标准发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物保健》2019,(1):43-43
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通知,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毒株发生了较大抗原性变异,为满足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急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等有关单位研制了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细胞源,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和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2 rSD57株+rFJ56株,H7N9 rGD76株),并已通过应急评审。  相似文献   

14.
正禽流感作为影响禽业发展的主要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时有发生,2020年在国内外均有H5N6亚型和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的报道,给养殖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措施的效果,笔者随机抽检了一个存栏量40000只蛋鸡的养殖场,该场鸡只均经过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细胞源,H5N1 Re-11株+Re-12株,H7N9H7-Re2株)的免疫。  相似文献   

15.
在野生禽类中流行的禽流感病毒(AIV)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迫切需要针对多种禽流感亚型的人用和兽用疫苗。本试验制备了针对H5、H7和H9 3种AIV亚型抗原的病毒样颗粒(VLPs)(分别源自H5N1、H7N3和H9N2病毒)。VLPs还含有流感N1神经氨酸酶和逆转录病毒gag蛋白。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H5/H7/H9/N1/gag VLP。本试验测定了其包括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在内的生化特性、功能和抗原特性。在鸡禽流感攻击模型中进一步评估VLPs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针对异源AIV(包括H5N2、H7N3和H9N2亚型AIV)的保护功效。结果显示,接种疫苗的禽类在H5N2和H7N3高致病性AIV的攻击中未出现死亡,而对照组全部死亡。用低致病性H9N2亚型AIV攻毒后也可检测到免疫应答,结果表明H5/H7/H9/N1/gag VLP为具有广泛免疫保护作用的禽流感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avian infl 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 uenza virus,AIV)感染禽类引起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全身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对我国家禽产业危害最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H5禽流感病毒,几乎所有的规模化蛋鸡场都进行了H5禽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为了解湖北省规模化蛋鸡场H5N1 Re-6亚型疫苗免疫后抗体滴度,本研究于2014年1~12月期间在湖北省13个地区选择不同规模化蛋鸡场,随机采集2079份蛋鸡血样,用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实验检测了H5N1 Re-6亚型禽流感抗体,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规模化蛋鸡场H5N1 Re-6亚型抗体滴度在6 log2以上的样品数占89.2%,能够保护鸡群抵抗同型病毒的感染。但H5N1 Re-6亚型禽流感抗体滴度整体不高,且仍有少量地区H5N1 Re-6亚型禽流感免疫合格率为60%~80%,提示部分鸡群一旦感染该型病毒,仍然存在发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正>前几年,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流行,给我国养鸡业带来了严重损失,饲养者虽然加强了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却忽视了对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亚型)的免疫。据报道,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规模比较大的蛋鸡饲养场中流行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亚型或非典型性新城疫,阻碍蛋鸡行业发展。所以,对于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同样要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当前一段时间我国禽流感的流行情况和流行特点: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NA亚型发生显著变化,多亚型病毒同时出现,HA基因谱系发生显著变化;H9N2和H7N9亚型流感病毒潜在威胁巨大;其他亚型如H6等禽流感病毒分离率越来越高;活禽市场病毒污染严重。提出了包括运用宣传教育、推进养禽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大监测和诊断力度、果断采取扑杀感染禽、免疫等综合防控策略,以降低禽流感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正>一、H5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特点及防控(一)我国近1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从1996年~2004年,禽流感病毒血清亚型主要是H5N1,对应的疫苗也只是RE-1。随着发展,到2018年,血清亚型增加很多,主要有H5N 1和H5N6,基因型也分为2.3.2.1D和2.3.4.4D,与之相对应的疫苗也在增加。2019年最新官方报道强毒禽流感主要有H5N6、H7N9和H5N1,其中两例发生在辽宁省,一例在云南省。  相似文献   

20.
一、禽流感及其诊断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自2003年11月中旬开始,由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毒株引起的禽流感在韩国、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和中国等国家爆发。截止3月1日止,越南已有22例人类禽流感H5N1感染病例,15例死亡,截止3月15日止,泰国已有11例人类禽流感H5N1感染病例,8例死亡。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在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诊断、免疫防制及基础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多项研究结果。禽流感诊断技术方面,已建立:(1)琼脂扩散(AGP)诊断技术。(2)亚型分型技术。(3)病毒分子诊断技术。禽流感疫苗研制方面: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预防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 二、禽流感的症状及潜伏期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