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获得产细菌素的乳酸菌,本研究对自然腌制臭鸡蛋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并进行抑菌、有机酸排除、过氧化氢排除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及温度、pH、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对抑菌物质的影响研究。从样品中共获得27株乳酸菌,产细菌素的乳酸菌4株,其中菌株FJY-1抑菌能力最强。经形态学、生理生化与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屎肠球菌。其无细胞上清液在pH 2~9范围内处理2h后能维持60%以上的抑菌活性,对热稳定(121℃,30min),经胃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消失;该细菌素对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证明其对指示菌的作用方式是杀菌,该细菌素在食品防腐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陈静  朱强  朱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01-1504
[目的]从泡菜中分离筛选优势乳酸菌并对其产抑菌物质进行研究,为生产纯菌乳酸菌发酵剂、改进传统乳酸发酵食品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从泡菜中分离产酸菌,并通过产酸试验、形态学及生化特性判断是否为乳酸菌属;取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从泡菜中分离获得11株产酸菌,产酸试验表明J-4、J-5、J-9、J-11为优势产酸菌;通过形态学及生化特性,初步鉴定4株产酸菌均为乳酸杆菌属;发酵上清液抑菌试验表明,4株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J-4还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结论]研究对于纯种发酵及乳酸菌抑菌素的开发应用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选择13株性能良好的乳酸菌对5味抗菌、抗病毒中草药(板蓝根、甘草、陈皮、苦丁、苦藠)进行发酵,检测发酵产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乳酸菌在5味中草药中均能生长,每种中草药均有最适发酵菌株;抑菌试验表明,不同的乳酸菌菌株发酵5味中草药表现出不同的抑菌能力,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板蓝根、陈皮、苦丁、苦藠的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甘草被发酵后基本无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从自然界中筛选出产广谱乳酸菌素的乳酸菌,利用单层琼脂平板打孔抑菌法筛选。所筛选的产细菌素C1菌株鉴定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等干扰后,发酵上清液仍有较强的抑菌性质;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性急剧下降,证明该乳酸菌素具有蛋白质性质,是一种乳酸菌细菌素。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乳酸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抑菌性。  相似文献   

5.
酸菜汁中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6种天然发酵酸菜汁中分离出38株乳酸菌,通过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筛选出2株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抑制效果良好的乳酸菌.在排除酸及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其离心发酵液仍具有抑菌活性.经过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胃蛋白酶处理后,发酵液抑菌活性明显降低,说明抑菌物质为具有蛋白质性质的细菌素.经生理生化反应试验和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该2株菌分别为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青贮巨菌草中筛选分离抑菌性能良好的乳酸菌,并研究其对蚕豆秸秆青贮发酵的效果。【方法】从青贮巨菌草中分离纯化乳酸菌;用指示菌(大肠杆菌K88、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筛选获得拮抗菌;综合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生长曲线、产酸和抑菌能力、抗生素耐药性等确定青贮乳酸菌的特性;用筛选到的具有较强抑菌能力的乳酸菌发酵蚕豆秸秆,检测蚕豆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并进行感官评价和霉菌毒素含量测定,确定所筛选乳酸菌对青贮发酵的效果。【结果】从巨菌草青贮产物中筛选到1株可抑制大肠杆菌K88、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乳酸菌R-01,并将其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生长优良,产酸性能好,有较强的抑菌能力;对多种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将该菌作为添加剂,能有效提高青贮蚕豆秸秆的营养价值并降低霉菌毒素含量。【结论】筛选鉴定的R-01乳酸杆菌具有优良的生长、产酸、抑菌及耐药特性,可使青贮饲料快速酸化,能有效保持饲料营养成分,降低霉菌毒素含量并提升青贮整体效果,可作为青贮发酵菌株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延长果汁的保质期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琼脂扩散法,从50株分离自泡菜的乳酸菌中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菌株,研究所获菌株发酵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经不同pH(3,4,5,6,7)、温度(40,60,80,100,121℃)和酶(过氧化氢酶、链霉蛋白酶、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的变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乳酸菌代谢物中的组成成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CFS处理后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形态变化;将乳酸菌应用于苹果汁的发酵,并测定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及6种有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筛选得到1株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L10),其代谢物抑菌活性呈pH依赖性,具有温度和过氧化氢酶稳定性,但蛋白酶水解会降低其抑菌活性。植物乳杆菌L10代谢物中的成分主要是有机酸,并且含有环(亮氨酸-脯氨酸)和环(甘氨酸-脯氨酸)两种环二肽。CFS通过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细胞破裂,达到杀菌的目的。植物乳杆菌L10能够抑制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生长,并且发酵后主要有机酸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植物乳杆菌L10可以产生有机酸、细菌素等抑菌物质来杀灭脂环酸芽孢杆菌,可以应用于果汁的发酵及生物保存。  相似文献   

8.
从健康鸡肠道中自行分离筛选出9株乳酸菌株为试验菌株,通过考察菌种的生长速度、耐酸、耐胆碱、耐肠胃液,并以抑菌性能作为主要指标。通过产酸能力测定、耐酸能力测定、耐受肠胃极端环境性能测定得到2株乳酸菌,2株乳酸菌上清液经牛津杯双层平板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等5株指示菌株进行抑菌试验,发现2株乳酸菌对5株指示菌株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抑菌作用。采用16s rDNA分子标记对乳酸菌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经分子生物学鉴定,L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4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相似文献   

9.
采用体外试验研究了3株从斜带石斑鱼仔鱼体内分离的乳酸菌其产酸能力及抑菌特性.结果表明:菌株EA-1和Y1B-3产乳酸的速度和pH值下降速度较快,培养后期乳酸含量显著高于Y4-2(P<0.05).3株乳酸菌对致病性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乳酸对三株乳酸菌的抑菌活性没有影响,提示3株乳酸菌均能产生乳酸以外的抑菌物质.三株乳酸菌的抑菌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经60℃和80℃热处理后保留70%以上的抑菌活性,但经100℃高温处理失去抑菌活性.3株乳酸菌产生的抑菌物质对胰蛋白酶敏感,在偏中性条件下抑菌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鱼源乳酸菌的抑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试验研究了3株从斜带石斑鱼仔鱼体内分离的乳酸菌其产酸能力及抑菌特性.结果表明:菌株EA-1和Y1B-3产乳酸的速度和pH值下降速度较快,培养后期乳酸含量显著高于Y4-2(P<0.05).3株乳酸菌对致病性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乳酸对三株乳酸菌的抑菌活性没有影响,提示3株乳酸菌均能产生乳酸以外的抑菌物质.三株乳酸菌的抑菌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经60℃和80℃热处理后保留70%以上的抑菌活性,但经100℃高温处理失去抑菌活性.3株乳酸菌产生的抑菌物质对胰蛋白酶敏感,在偏中性条件下抑菌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产Ⅱ a类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制的发酵肉、酸菜汁、黄瓜汁、大麦汁、玉米汁等以及市售鲜奶、传统干酪、红茶中分离出352株乳酸菌,通过琼脂平板扩散法筛选到l株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菌株.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的干扰后,乳酸菌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仍有抑菌活性,用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处理后失去抑菌活性,从而确定产生的抑菌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是一种细菌素.该细菌素具有热稳定性,在pH6.5,121℃热处理15 min时,抑菌活性仍保持90%以上.经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BC-3菌株为屎肠球菌,命名.Enterococcus.faecium BC-3.其产生的细菌素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有特异活性,并且具有热稳定性,根据细菌素的分类特征,该细菌素属于Ⅱa类细菌素.  相似文献   

12.
从酸菜汁中分离出一株有抑菌活性的菌株,经鉴定为乳杆菌A5。温度、pH对菌株发酵上清液的影响以及发酵上清液对酶的敏感性的研究表明,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对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较敏感,说明抑菌物质是一种蛋白质,确定为细菌素。该细菌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121℃20min的高温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菌株所产细菌素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抑菌活性(pH3.0~5.0);菌株产生的细菌素可以较好地抑制革兰氏阳性、阴性菌,表明菌株所产细菌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细菌素。  相似文献   

13.
连翘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DA培养基从连翘茎、叶中分离到19株内生真菌,对其分别进行液体培养,将发酵产物中的发酵液用高压蒸汽湿热灭菌,菌丝体晾干研磨后用丙酮提取。用发酵处理液和丙酮粗提物采用生长速率法对一些植物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抑菌率在50%以上的活性菌株,发酵液组中有1株(5.26%),菌丝体组中有13株(81.25%),表明其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胞内代谢产物(存在于菌丝体粗提物中)。筛选出2株抗菌谱较广的内生真菌(J4和J8),其中J8对9种病原真菌抑菌活性较强,J4对6种病原真菌抑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从健康仔猪粪便中筛选分离出一株发酵乳杆菌的益生性能进行测试,为其在畜禽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ogosa SL完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106株乳酸菌,通过革兰氏染色、酸和胆盐耐受初步筛选出1株潜在的饲用乳酸菌,经16S rDNA序列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F1,并对其益生性能潜力进行评估,包括抑菌活性(针对大肠杆菌K88、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弧菌等12种病原菌)、对模拟胃液中酸性环境的耐受性、对胆盐的耐受性以及对小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性。【结果】发酵乳杆菌LF1耐酸和耐胆盐的能力较强,显示出较强的益生菌潜力,但LF1菌株对猪肠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不强。在生物拮抗作用方面,发酵乳杆菌LF1的培养上清可以显著抑制多种常见动物病原菌生长。【结论】发酵乳杆菌LF1具有较好的益生性能,通过进一步的动物实验评估后,可以作为应用于畜禽养殖业的益生菌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5.
为获取具有抑菌活性的海南文昌鸡源乳酸菌,笔者以海南文昌鸡的肠道粘膜及内容物为样品分离乳酸菌。通过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过氧化氢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鉴定乳酸菌;而后利用乳酸菌对酸和胆盐的耐受性及其抑菌试验从中筛选出热带动物肠道源抑菌乳酸菌。本研究共获得17株乳酸菌,分别为13株植物乳杆菌和4株粪肠球菌,其中植物乳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有较高抑制作用,有一定耐酸耐胆盐的能力;粪肠球菌抑菌效果均较差。研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海南文昌鸡源植物乳杆菌S4-1综合抑菌效果较好,可用于畜禽肠道益生菌制剂开发的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6.
干酪乳杆菌LDJ是一株能抑制变形杆菌生长的优良菌株。为了探究干酪乳杆菌LDJ无细胞上清液的抑菌效果,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不同培养时间的无细胞上清液对变形杆菌的抑菌能力,发酵时间在0~4 h时无细胞上清液无抑菌能力,发酵至8 h时抑菌能力逐步上升,发酵时间在24~48 h时无细胞上清液抑菌能力趋于平稳;其中,发酵时间在36 h时,抑菌圈直径最大,为20.48 mm。干酪乳杆菌LDJ无细胞上清液中抑菌物质的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抑菌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李斯特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无细胞上清液经40~100℃处理30 min,仍有良好的抑菌活性;pH值在3~6范围内抑菌物质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则没有抑菌作用;不同酶处理对无细胞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推测其抑菌有效成分可能为肽类及有机酸。  相似文献   

17.
刘晓华  赵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065-4067
[目的]研究筛选可产广谱抑菌性活性物质的乳酸菌,为食品保存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自制泡菜为材料,用含有溴甲酚紫的BCP培养基进行初筛,用添加CaCO3的MRS培养基制备上清液,复筛得到对4种指示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再经过排除酸和过氧化氢的抑制作用,且经过热稳定性试验和活性持效期试验筛选抑菌菌株。[结果]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有5株。其中菌株LP-6排除酸和过氧化氢的抑菌活性后仍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经过热稳定性试验,活性持效期试验,发现LP-6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仍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结论]初步判断菌株LP-6产细菌素类抑菌物质,可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相似文献   

18.
从车前草叶中分离内生真菌,进行发酵培养,采用其发酵液开展体外抑菌试验,观察其对4种指示菌的抑制作用,与常规抗生素效果进行对比,并进一步探讨该发酵液对指示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发现,从车前草叶中分离出19株内生真菌,其中菌株Y1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效果与杆菌肽相近;菌株Y1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0.250、0.031、1.000 g/L。由结果可知,车前草叶内存在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可作为筛选抑菌活性物质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19.
以大肠杆菌O157∶H7为指示菌,采用spot-on-lawn法从食源性乳酸菌菌种库中筛选获得2株高抑菌活性乳酸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戊糖片球菌和发酵乳杆菌。利用改良牛津杯法测定2株乳酸菌发酵浓缩液对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抑菌谱,并分析蛋白酶K、pH值、温度对抑菌物质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2菌株均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和李斯特菌,其中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具有更明显广谱抑菌效果;发酵液抑菌活性均受pH值影响,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对蛋白酶、热敏感,发酵乳杆菌发酵液对蛋白酶、热不敏感。研究结果表明,戊糖片球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物质有多肽(蛋白)和有机酸,发酵乳杆菌来源的抑菌物质化学成分是一些具有热稳定性的有机酸。该研究获得乳酸菌可以用于食品发酵和防腐领域,且为抑菌物质分离、鉴定和抑菌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筛选出的具有较强沙门氏菌拮抗能力的植物乳杆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评价其作为饲用益生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通过牛津杯法抑菌试验对乳酸菌进行抑菌性能的初筛,选择抑菌性能最强的菌株与沙门氏菌共培养,测定其对沙门氏菌的拮抗能力.随后研究其生长性能、对不良环境耐受能力、对肠黏膜的黏附性、安全性、传代稳定性等.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