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生活在晋西北黄土高原的杜老汉,经营着0.53公顷苹果园,盼望能丰产丰收,早奔小康,偏偏他所在的地方是十年九旱,干旱少雨,每年苹果生长期,因缺乏水分,要么坐不住果,一棵树稀稀拉拉只能结几颗,要么苹果个头  相似文献   

2.
在果区,果品生产可说是第一产业,那么,怎样经芎拳园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山西省吉县的“苹果状元”贺志良,并对他的经营经验及其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贺志良经营着0.53公顷果园,别人667平方米纯收入2000元,他的纯收入达到4000元,是别人的2倍。他的管理经验主要有六点:  相似文献   

3.
史小锋  张森林 《甘肃农业》2011,(5):61-62,64
泾川县是国家农业部区划的优势苹果生产区,苹果既是泾川县的特色产业,也是农民能够稳定获得效益的支柱产业。泾川县果产业发展定位准、起步早、规模大,政府对果园建设的推动力强,有认识的农户栽植早、受益早,有事业心的村组干部把果产业作为带领群众致富的第一产业来抓,出现了一批整村推进、一业突破的果树专业村。目前全县果园年报面积2.46万公顷,其中苹果2.01万公顷,挂果园0.97万公顷,新幼园1.04万公顷,户均0.33公顷,人均0.07公顷,  相似文献   

4.
<正>果树穴贮肥水法是解决山区、干旱地区果园缺水缺肥的有效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在果树树冠下四角挖直径25~30厘米、深30~40厘米的4个坑,把肥料施入坑内,再把4个坑加满水,然后用杂草盖  相似文献   

5.
在山东省平度市旧店镇王家洼村的13公顷苹果标准化精品果园里,新的栽植模式悄然引发了一场“园艺革命”,果树进行大刀阔斧的“瘦身”,但品质和效益却大大提高。而主导这一变革的,是技术专家阐释的“枝求疏不宜密、果求质不在量”的苹果标准化精品种植理论。这一技术将对平度市近1万公顷苹果产业的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建设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冀中南苹果产区果农反映,近年苹果果锈发生有上升趋势,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科研人员为此对产区苹果果锈进行了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赤霉素对防控苹果果锈有显著效果。1果锈发生情况调查调查发现,果锈主要发生在金冠品种上,富士、王林等品种发生较轻,丘陵山区轻于平原区,管理质量高的果园轻于管理粗放果园,套袋果园轻于不套袋果园。所以果农以往主要依靠套袋来预防果锈,效果较好。据研究,果锈的  相似文献   

7.
<正>1苹果果面皴裂发生情况2014年10月份,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科技人员在对冀中南邢台、沙河、行唐、平山、井陉、鹿泉、深州、辛集等几个市县的苹果园的调研中,发现果面皴裂发生比较普遍(见图l),一些果园受害较为严重。以邢台县冀家村乡上稻畦村800多亩果园为例,约90%的果园有果面皴裂的现象,其中20%的果园皴裂发生比较严重,细碎的裂纹不仅出现在果肩部,而且有的布  相似文献   

8.
稀土农用是一门新兴学科,稀土生物化肥在农业生产上成效显著。5年来,日照市东港区农业局果树站进行了18处果园对比试验,600多公顷示范,实验结果表明,每1/15公顷(1亩)果园施用60千克果树稀土肥,苹果提前上色7~10天,果面光滑,果色鲜红,精度提高2%~3%,维生素c含量增加,甜酸比得到显著改善,坐果率平均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联邦德国南部,种有矮化苹果,由于其育成时间短、田间管理容易、采摘方便、而且产量高,故很受果农欢迎。图为一户果农种植的两个矮化苹果品种。这户果农有10公顷果园,这两种矮化苹果的种植面积为5公顷,另夕还种植有桃和葡萄。除晚秋季节雇3—5人采摘苹果外,其它时间基本上由他本人负责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果品质量已成为竞争焦点,只有质量高才能售价高,销售快,效益好。当前的情况是:高档果供不应求,中档果供大于求,低档果赔钱销售,有的只能做加工原料,低价处理。在这种形势下,只有生产优质高档果,才是苹果生产的出路。一、果个大1.加强肥水花后40天内,土壤不能缺水,土壤  相似文献   

11.
王鲁阳 《中国农资》2014,(46):22-22
<正>苹果是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刘家顺村的主要农产品,大多数农户家里都有三四亩果园,近期正是收获的季节,收购苹果的车辆排在村口。而村民们最为关心的则是苹果园最后的"成绩单"。转了一圈发现,大部分村民都在一处金正大示范果园前停下了脚步,这处果园的主人名叫赵庆亮,果园里共有苹果树200多棵。他说:"今年这气候条件不大好,缺水,是苹果的小年,我的果子能长到这种程度,我已经很满意了。"从外观上看,赵大哥  相似文献   

12.
伊犁河谷现有苹果面积近4.7公顷,其中部分果园产量相对低下,667米2产商品果不足600千克,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同类立地条件平均水平的低产果园。通过多年试验,总结出适合伊犁河谷气候特点的管理措施。其综合配套措施是“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保花果、无公害”。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兴国县古龙岗镇的廖焕英,2000年以前还是一个致富无门的穷小子,现在,他已成为拥有近7公顷果园、镇里镇外闻名的“百万富翁”。廖焕英发家致富全是靠他巧法经营果园。供猪舍借猪本得基肥巧种生态果增效1998年冬,廖焕英承包了村集体开发的3·3公顷果园,可是村集体种的果树因施肥不足,发育不良。要提高果树长势,首先要培肥地力,解决肥料问题,于是他决定利用一些农户想发展规模养猪,但又缺少栏舍和资金的情况,在果园的闲地里建两栋简易猪舍,免费提供给有规模养猪积极性的农户,同时视情况借给适当的资金,条件是猪粪要归果园使用。结果吸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陕西果产区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套袋苹果黑点病在7月初发病,8月上、中旬病情迅速加重,8月底达到高峰;低海拔地区果园发病率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树冠中、下部和内膛发病率高于上部和外围;使用不同种类的果袋,苹果发病率不同。在洛川,苹果黑点病发病率较低的果袋为:小林袋、三秦袋和精工袋,杨陵为:兆丰袋、精工袋和小林袋。加大透气孔和扎死透气孔均对黑点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去花萼后套袋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套袋前一天喷8 000倍杜帮福星时,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药剂。  相似文献   

15.
渭北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陕西苹果的品质,解决当前苹果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渭北洛川、白水、黄陵等果区研究了树形改造、果实套袋、果园种草、施药技术、培肥土壤、利用果园生物多样性控制害虫等一系列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的关键技术,经示范推广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旱坡地寒富苹果穴贮肥水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寒富苹果是喀左县新引进的大果型品种,山湾子寒富园栽培面积达2000亩,为了解决旱坡地寒富苹果栽培上干旱缺水问题,我们探讨推广了穴贮肥水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一、肥水穴的设置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塔里木河流域干旱缺水这一制约性的自然条件,本试验通过保水剂在库尔勒香梨上的应用,寻求减少果园水分流失、提高梨园土壤含水量的方法。一、材料与方法1.使用方法在春季灌水前采用沟施法,以树冠投影为准,沿其投影边缘挖宽15厘米、长150厘米、深40厘米条型沟,将保水剂与有机肥混匀后施入沟内,将沟填平。2.试验处理试验分3个小区,每小区0.3公顷,小区分别设在林园连打瓜地沙土号条田粘土三斗  相似文献   

18.
<正>金秋十月,硕果盈枝。山东蓬莱南官山孙百万家苹果园硕果累累。走进果园,笔者看到,红扑扑的苹果挂满树梢,一家老小正在采收苹果,忙得不亦乐乎。装在筐里的苹果个大又圆、果表光面色好、口感佳、脆生生的,香甜沁人心脾。据孙百万介绍,他这10亩苹果园套了11万果袋(每个果袋装一个苹果),直径80cm以上的果达到90%,经测量30个果重14.85公斤,果品指数0.96,糖度19,果品优。以今年价格计算平均一个果能合2块多钱,能比别人家每个果多卖8毛到1块左右,算下来11万果袋就能卖2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14,(1):19-19
<正>在2013年10月举办的第三届山东沂源红苹果文化节上,1只重达600克的苹果获得"苹果王"的桂冠,苹果的主人获得了一辆面包车。"苹果王"的主人叫焦方春,是种植苹果树的科技能手,已经不止一次获得殊荣。2008年,他种植的苹果有幸被选去参选奥运果,从果园里摘下苹果后,是县长陪他去北京参加选拔比赛的。前来参选的有960多位全国果树种植能手,他的苹果最终被选上"奥运果"。选上后,焦方春的苹果知名度大大提高,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客商纷纷前来预订。  相似文献   

20.
<正>1 加强土肥水管理 一是在干旱时要及时灌水,充分满足果 树需要,特别是在苹果晚熟果实采收后如遇 干旱,一定要浇水。土壤结冻前,再浇封冻 水。其次是施肥,在果树投影下挖环形沟或 放射状沟,一般根据树体大小,每产1公斤 果施2公斤有机肥,有条件的果园可先中 耕,再进行树盘覆草,厚度一般6厘米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