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最近在美国的一些试验结果显示 ,在断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的日粮中增加维生素 B的添加量能获得更高的瘦肉生长率。数据显示 ,为了获得最佳的蛋白质沉积 ,该基因型的猪必须添加 3倍于正常标准使用量的维生素 B,高剂量的维生素 B添加量主要为了弥补猪在刺激下所造成的生长损失。当前的维生素添加量主要是依据 2 0~ 40年前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设计的 ,但与 2 0年前相比 ,由于瘦肉型 ,快速生长类型的猪的出现 ,以及新技术的采用 ,诸如早期隔离断奶技术 ( SEW)能够允许高达80 %的容量来进行蛋白沉积 ,那些低免疫状态的猪每天能沉积 2 0 0 g蛋白…  相似文献   

2.
当前猪的日粮维生素需要量估计值根据的都是2 0~ 40年前所作研究的结果。然而 ,与 2 0年前相比 ,瘦肉型快速生长基因型的培育以及新颖管理措施的采用 ,使猪的蛋白质沉积率提高了 80 %。低免疫状态的猪可以每天沉积蛋白质 2 0 0克 ,这一沉积率是常规饲养猪的二倍。根据每单位体蛋白沉积对维生素需要量的估计来看 ,具有高瘦肉阻止生长能力的猪 ,对B族维生素的需要量可能是当前NRC推荐量的 4& 8倍。美国学者Stahly和Cook(1 996)研究了免疫状态的影响 ,试验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体系 ,分别创造一种中等水平和高水平的抗原接触环境…  相似文献   

3.
海外传真     
最近在美国的一些试验结果显示,在断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的日粮中增加维生素B的添加量能获得更高的瘦肉生率。数据显示,为了获得最佳的蛋白质沉积,该基因型的猪必须添加3倍于正常标准使用量的维生素B,高剂量的维生素B添加量主要为了弥补猪在刺激下所造成的生长损失 当前的维生素添加量主要是依据20~40年前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设计的,但与20年前相比,由于瘦型,快速生长类型的猪的出现,以及新技术的采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的试验资料显示,在断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的日粮中增加VB的添加量能获得更高的瘦肉生率。为获得最佳的蛋白质沉积,必须添加3倍于正常标准使用量的VB。高剂量添加VB主要为了弥补猪受内、外界不良刺激所造成的生长损失。当前的维生素添加量主要是依据20~40年前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设计的。与20年前相比,由于瘦肉型、快速生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2005,26(21):6-6
最近在美国的一些试验结果显示,在断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的日粮中增加维生素B的添加量能获得更高的瘦肉率。数据显示,为了获得最佳的蛋白质沉积,该基因型的猪必须添加3倍于正常标准使用量的维生素B,高剂量的维生素B添加量主要为了弥补猪在刺激下所造成的生长损失。  相似文献   

6.
《饲料工业》2004,25(12):45-45
最近在美国的一些试验结果显示,在断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的日粮中增加维生素B的添加量能获得更高的瘦肉生长率。数据显示,为了获得最佳的蛋白质沉积,该基因型的猪必须添加3倍于正常标准使用量的维生素B.高剂量的维生素B添加量主要为了弥补猪在刺激下所造成的生长损失。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的日粮中增加维生素B(V_B)的添加量能获得更高的瘦肉生长率。试验数据表明,为了获得最佳的蛋白质沉积,该基因型的猪必须添加3倍于正常标准使用量的V_B,高剂量的V_B添加量主要为了弥补猪在刺激下所造成的生长损失。假定每单位的蛋白沉积都需要维生素的参与,那么高瘦肉率的猪所需  相似文献   

8.
建立与提高猪的遗传潜力和饲养管理新方法相适应的猪饲料的营养含量,是养猪业一项永恒不变的挑战。为了充分发挥猪的繁殖和生长潜力,饲料生产厂必须努力配制出能满足猪营养需要而成本低的饲料。本文概怵了美国有关猪营养实用技术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1.增加维生素可改善猪性自自通过改善猪饲养管理方案,例如利用怀孕率较高和窝仔数较多的母猪、仔猪提早断奶以及加大生长育成猪的饲养密度等,虽然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但也会增加猪的维生素需要量。Dritz等(199)在美国东北部一座商品猪场进行了一项试验。试验中.把预混剂…  相似文献   

9.
瑞典养猪业直至1985年底一直在从补饲期到肥育期的猪饲料中常规应用坑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但自1986年1月开始禁用的两年来,发生了断奶仔猪中腹泻增加的问题,养猪人不得不降低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并限制断奶后的喂料量,结果造成猪增量下降。另外,肥育猪中的猪痢疾发病也增加。  相似文献   

10.
随着瘦肉型猪饲养量的日益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我国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多采用鱼粉,一方面需大量耗资进口,而另一方面,畜禽加工过程中的大量副产品(下脚料)未得到合理充分利用.目前世界养猪业都力争立足本国饲料资源,积极进行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研究,欧美各国多利用肉骨粉、屠宰下脚料等作为蛋白质饲料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我国也从多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经过近 1 0年的研究工作 ,养猪业开始从“理想蛋白质”理论中获益 ,研究工作者和日益增多的饲料公司正在大张旗鼓地提倡这种理论。随着养猪业迅速向瘦肉型方向发展 ,理想蛋白质理论更显重要。Fuller认为在设计适宜的猪配方时 ,应以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换言之 ,生产者在配合日粮时 ,可把赖氨酸作为1 0 0 % ,其他氨基酸按相当于赖氨酸的百分率进行平衡。这是由于 :(1 )赖氨酸一直是商品猪日粮中最多的必需氨基酸 ;(2 )关于猪对赖氨酸的需要量已经作了最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3 )关于猪对赖氨酸需要量的分析 ,相对准确、容易。Ba…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的一些试验结果显示,在断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的日粮中增加VB的添加量能获得更高的瘦肉生长率。数据显示,为了获得最佳的蛋白质沉积,该基因型的猪必须添加3倍于正常标准使用量的VB,高剂量的VB添加量主要是为了弥补猪在刺激下所造成的生长损失。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添加钴、维生素B_(12)对羔羊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维生素B12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植物性饲料通常不含有维生素B12,而钴是合成维生素B12唯一的微量元素,反刍动物瘤胃内能合成B族维生素,但断奶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尚未健全,特别是缺乏钴元素的情况下,更不容易合成维生素B12,从而影响了羔羊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本试验在断奶羔羊的饲料中添加钴、维生素B12,研究其对羔羊增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B族维生素是断奶仔猪饲料的常规添加剂 ,其建议添加量因所用的饲料原料不同而有所不同。研究结果表明 ,NRC(1 998)所规定的 B族维生素的需求标准可能太低。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不喂或喂 0 .5倍于 NRC(1 998)需求标准的脂溶性维生素和 B族维生素 ,会引起猪生长速度减慢、采食量降低 ;而喂 5倍于 NRC(1 998)需求标准的量 ,猪才能获得最高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另一项研究认为 ,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仔猪 ,喂 4倍于 NRC(1 998)需求标准的量 ,才能获得最大的瘦肉生长速度。由于这方面研究较少 ,对于 VB1和 VB6的需求量还有待研…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在饲料中只占很少一部分,按重量计不足0.1%,按成本计约占2%。然而,为满足猪在各种饲料和生产体系条件下的需要而添加平衡的维生素能抵偿添加维生素的费用。当代养猪业的目标是利用现代猪种几乎无止境的生长潜力、获得最高的生产率。欧洲经济共同体一些大型养猪场正朝着实现从断奶到屠宰只需100天的“百日猪”目标努力,这就意味着日平均增重要达到800克。如此高的生长速度只有依靠具有优良生长潜力的猪种和添加了各种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生长促进剂的高能量饲料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在饮食中添加5种B族维生素(核黄素、烟酸、泛酸、钴胺素和叶酸)对快速和中等瘦肉生长型猪9~28 kg体重时生长状况的影响,我们分别取这两个不同品系中同窝出生的5头仔猪共10组来进行研究。所有的猪(个体限位)都被隔离饲养,并且早期断奶这样就使每个品系猪的瘦肉生长潜能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基础日粮中添加的这五种待测维生素的浓度分别相当于(NRC,1998)中规定的5~10 kg体重猪规定需求量的全部或其生物学效价的70%。在达到9±0.9 kg体重时,同窝的5头猪分别被饲喂了添加5种维生素,并且其生物学效价分别达到0%、100%、200%、300%或400%NRC中规定需求量的基础日粮。结果显示高瘦肉型猪品系饲料消耗少、增重快、较中等瘦肉型猪效率高,在两个瘦肉型品系中,随着日粮中维生素B添加量增多其生长速度和效率也都会提高(P<0.01)。然而,日粮中维生素B的添加量需要优化,料重比在高瘦肉型品系中(>470%NRC,1998)较中等瘦肉型品系(270%)高(P<0.03)。数据表明:日粮中需要添加1倍或更多的NRC规定的这五种维生素的饲喂量,特别对于瘦肉组织生长快的品系更需如此。这些维生素需求的增多与过多的日粮能量摄入和体能增长速率无关,其可能是由于其主要的代谢途径改变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经过10多年的实践,理想蛋白(idealprotein)这个概念已逐渐为美国广大养猪生产者所接受,科研人员以及许多大型饲料厂商也在积极推广这一新的蛋白质体系。预计随着美国饲养猪种迅速向瘦肉型过渡,理想蛋白体系的应用将日益广泛。苏格兰 Rowett 研究所的 Fuller 先生是理想蛋白体系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对于现代化养猪业来说以理想蛋白为基础,进行日粮配合是完全必要的。与美国目前所采用的传统的粗蛋白体系相比,理想蛋白体系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不仅可完全反映猪整个生命周期中体组织氨基酸组成的动态变化,还可以反映猪种、性别、猪龄、成熟程度、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断奶仔猪对其日粮质量要求很高,需要大量的优质蛋白质,目前鱼粉的价格日益上涨,使得仔猪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需求一种优质的适用断奶仔猪的蛋白质,来替代动物蛋白成为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开发的热点。发酵豆粕的作用:主要以优质植物蛋白为基质通过发酵酶解处理而得,氨基酸平衡,富含乳酸和B族维生素以及未知生长因子和皮毛增亮因子,可提高抗病保健能力。发酵豆粕具有独特的发酵芳香味,能改善饲料的风味,增加动物食欲;植物蛋白发酵后所产生的酸味物质能促进幼龄动物胃肠道消化功能,同时改善肠道  相似文献   

19.
60头猪的试验结果初步表明:(1)饲料中补加氨基酸,抗生素,对提高商品猪的增重速度,饲料报酬等综合效果极为显著;(2)饲中料氨基酸水平在达到国际推量条件下,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对商品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3)在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时考虑饲料中养分含量,对饲料中一些不易氧经且含量较丰富的B族维生素,对饲料中的一些不易氧化且含较丰富的B族维生素,如B1,B3,B5,B6,胆  相似文献   

20.
“九五”期间,我省农区养猪业在上级部门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有长足发展,猪肉产量提高20.24%,达到6.99万吨,形成与牛羊三分天下的格局。同时经过五年的努力,育成具有本省特色的高原瘦肉型猪合成母系(白系和黑系),利用合成系母猪再同国外良种公猪长白或杜洛克杂交,生产“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不论瘦肉率和饲料报酬均比当地猪有较大幅度提高。经测定,胴体瘦肉率57.26%,肉质优良,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经氟烷基因测定全部为阴性,无PSE肉出现,是我省瘦肉型商品猪生产的优势。通过《高原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项目(农业部畜牧局立项,2000-2001年,2002年2月8日通过验收鉴定)的实施,证明本项目所采用的四项配套技术:即①提高母猪繁殖力技术;②仔猪哺育及早期断奶技术;③仔猪培育及育肥技术;④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在我省农区高原瘦肉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