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温胁迫对5个不同梅花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梅花品种(东方朱砂、飞绿萼、小玉碟、淡粉、送春)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梅花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抗寒性具有明显差异性,其中送春抗寒能力最强,其次为飞绿萼、小玉碟、淡粉,东方朱砂抗寒能力最差;飞绿萼与小玉碟抗寒性差异不明显.MDA、SOD、POD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低温下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较低的MDA含量、较高的SOD和P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因此,几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梅花品种抗寒性的大小,可作为其抗寒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研究了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越冬过程中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越冬期间,各品种的酶活性、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各品种之间有差异,表现为越冬率高的品种酶活性较高、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其中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品种抗寒性关系密切,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可以作为选择抗寒性品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外源水杨酸对茄子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抗寒性不同的兰州长茄(耐寒)、荷苞长茄(中等耐寒)和美国红茄(不耐寒)茄子品种为试材,通过喷施的方法,研究了水杨酸(SA)对不同耐寒性茄子品种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SA处理后,3个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升高;除美国红茄外,其他2个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为了提高茄子幼苗的抗寒性,不同耐寒性的茄子品种适宜的SA浓度不同,2.5 mmol/L的SA对提高抗寒性弱的品种的抗寒效果最好,而对于抗寒性强的品种则以7.5 mmol/L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茶树品种的抗寒机理,在前期抗寒性茶树品种筛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强抗寒性、中抗寒性和弱抗寒性茶树品种各2份,分别比较了其秋季新梢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等抗寒性相关酶的活性,并对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强抗寒性茶树品种的秋季新梢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弱抗寒性的茶树品种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低与抗寒性强弱有一定关系,CAT、SOD和PPO活性及丙二醛含量高低与抗寒性强弱之间无明显规律可循。因此,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低可以作为判断茶树品种或资源新梢抗寒性强弱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山茶品种的抗寒性。[方法]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的方法对3个山茶品种(逸香、克里木、六角大红)的耐寒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各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不同低温胁迫下(0、-5、-10、-15℃),逸香的抗寒性明显高于克里木和六角大红。相关性分析表明,山茶的耐寒性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成反比,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成正比。[结论]该研究可为低温地区山茶生产、引种以及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主要抗寒性生理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小麦品种的利用及其抗寒性的综合评判提供理论依据,对6个小麦品种在越冬期和返青期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MDA)等主要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小麦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低来评判不同小麦品种的抗寒性具有不确定性;在越冬期用小麦叶片MDA含量的高低而在返青期用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高低可以较好地评判不同品种抗寒性的强弱;若同时使用小麦叶片中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两项指标评判小麦品种抗寒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北方旱寒区冬油菜根部生理特性与其抗寒性的相关性,对6个不同抗寒性冬油菜品种整个生育期根部的干物质积累、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相关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将各指标与越冬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用与越冬率相关性显著、极显著的6个指标对冬油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降温前,各指标与越冬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降温后,越冬率与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极显著正相关,与POD、APX活性显著正相关,与根直径、根冠比、CAT活性正相关,与根含水量负相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试验材料分为3类,第1类:07-G01,天油2号,天油4号,此类抗寒性弱,为耐寒性品种;第2类:上党,74-1,此类抗寒性一般,为中抗寒性品种;第3类:陇油6号,此类抗寒性强,为强抗寒性品种。由此推断,在北方旱寒区,冬油菜越冬前根直径大、根冠比高、根含水量低有利于冬油菜安全越冬;降温后,冬油菜可溶性蛋白、SOD、POD 、CAT和 APX酶活性值越高,其抗寒性越强。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秋石斛抗寒性生理综合评价体系,选取6个秋石斛品种为材料,测定各品种的叶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同时测定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保护酶活性等],通过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选用相对电导率、CAT活性、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这5个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供试秋石斛抗寒性.结果表明,秋石斛不同品种的LT50大小依次为D117、四面佛、三亚阳光、D128、香江美人和水芙蓉,说明水芙蓉在供试品种中抗寒性较强.隶属函数分析法评价结果显示,水芙蓉和香江美人为高抗寒品种,D128为低抗品种,三亚阳光、四面佛和D117为不抗品种,综合评价的结果与LT50结果和越冬条件下的田间观测结果基本吻合,说明了该综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秋石斛抗寒性生理综合评价体系,为进一步开展秋石斛抗寒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羽衣甘蓝对低温的生理响应与耐寒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4个羽衣甘蓝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低温胁迫后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各项指标的耐寒系数衡量羽衣甘蓝品种的耐寒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过低温胁迫后,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均高于对照,且各品种间差异显著。参试品种的综合分值(D值)介于0.15到0.60之间。根据D值将24个品种分为4类:Y108、Y4389、霓裳和Y93,耐寒性极强;名古屋红、瑞羽6号、Y92、Y122、Y4382、Y90和Y114,耐寒性强;Y4330、Y4496、Y130、Y4467和Y105,耐寒性中等;红欧、瑞羽11号、白鸥、白鸽、Y9197、Y9196、Y112和名古屋白,耐寒性弱。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值与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植株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以用于综合评价羽衣甘蓝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Logistic方程分析方法的木瓜属观赏植物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木瓜属(Chaenomeles)观赏植物耐寒性进行研究,选择3种不同的木瓜树种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9月至次年1月的含水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相对导电率等生理生化指标。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求解半致死温度,并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隶属均值,综合评价其耐寒性。结果表明,随着抗寒性的提高,3种木瓜树种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均提高,与抗寒性的变化趋势相同;3种木瓜树种茎的抗寒能力强弱顺序为日本木瓜皱皮木瓜光皮木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