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确定豇豆繁种时适宜的留种节位和疏除花荚的量.研究了不同节段上豇豆种子的产量与质量以及摘除基部不同节位数的花荚对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豇豆植株第6~17节种子产量占到单株种子总产量的79%.这一节段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都要高于其他节段。适度摘除基部节位的花和豆荚可以增加豇豆种子产量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2.
豆荚生长与后熟天数对豇豆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豇豆种子成熟期一般都处于气温比较高的季节,种子发育成熟比较快,如果不及时采收,遇到连续几天阴雨,种子在高温条件下很容易发生霉烂或在豆荚内发芽,从而导致发芽势、发芽率、外观质量以及活力都显著下降.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必须将种子快要发育成熟的豆荚采回,经后熟处理使种子发育成熟,可提高豇豆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采收开花后生长多少天的豆荚并后熟多少天比较适宜 ?后熟时间超过一定范围对种子是否产生不利影响?会产生什么不利影响?通过分别采收开花后 5个不同生长天数的豆荚,同时都进行 5种不同天数的后熟处理,研究对种子千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以及种子活力的影响,确定对种子的产量、质量和发育最有利的生长天数与后熟天数,为豇豆种子生产和贮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甜叶菊是一种可提取高甜度、低热卡、安全无毒、新型天然甜味剂的糖料植物。为了扩大、发展甜叶菊的生产,搞好种子繁殖非常重要。甜叶菊种子的繁殖与一般作物种子繁殖相比困难大,技术要求高,种子产量低。为此,必须严格掌握繁种技术,加强管理,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优质良  相似文献   

4.
高粱杂交制种优质高产技术措施甘肃省华池县种子公司(745600)李可夫1重视亲本繁殖,选用抗病高产不育系组合亲本种子质量高低对制种产量和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种繁殖田应采取选择单株、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三圃法”,繁一年用多年,减少繁殖代数,防...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的繁种方法,往往由于选择不当,使良种混杂退化,种子质量下降,产量降低,经济收入减少。因此,繁种方法的选择,是繁种工作的关键。选用什么样的繁种方法,一般要看农作物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农作物繁衍后代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是有性繁殖。这是农作物繁衍后代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的农作物都是靠开花结籽的;二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不  相似文献   

6.
1示范试验 1.1繁种试验 繁种试验的原种由广东各种子部门在当地繁殖,于3月份给143团园林公司提供试验种子,示范试验面积0.33~0.67hm2,产量为1800kg/hm2,为以后大面积南种北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沅江市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周某、曾某等社员投诉所种植的某豇豆品种长势差、产量低,认为是种子原因。笔者与有关专家一起参与了田间现场鉴定,认为不是种子质量问题,豇豆长势差、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开花坐荚期雨水过多以及病虫危害重。一、调查情况据调查,周某、曾某等种植豇豆300多亩。从4月27日开始至5月20日分期排开播种,露地点播或地膜覆盖栽培,株  相似文献   

8.
豇豆属短日照作物,喜温而耐热,不耐低温霜冻,叶片蒸腾小,根系深,适应性较广,近年在我市繁种面积逐年扩大,种子产量一般2250kg/hm^2左右,其繁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不高不稳、种子质量差、效益低的问题,利用全国740个气象站点50年的气象资料,应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开发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筛选最适宜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该系统以同时满足不育系育性敏感安全期和抽穗扬花安全期光温条件为依据,采用Java语言编制而成。针对不育起点温度为22.0℃、22.5℃、23.0℃、23.5℃和24.0℃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分别筛选到24、29、20、21和22个安全系数优于海南三亚冬繁的基地,以上5种不育起点温度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最佳繁殖基地繁种成功概率分别可达83%、93%、100%、100%和100%。2010年,在应用本系统筛选到的云南保山繁种基地进行了不育起点温度为22.0℃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繁殖,单产达8 437.5 kg hm-2,创造了我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最高记录,证实采用该计算机系统选择两用不育系繁殖基地是有效的。因此,采用本系统筛选到的繁殖基地进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可望解决海南冬季繁殖风险大、产量不高、种子质量差以及冷水串灌繁殖产量不高不稳和效益低下的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杜耀武 《种子科技》2000,18(4):206-206
小麦种子质量包括种子水分、发芽率、发芽势、净度、纯度等。要提高种子质量 ,就要从小麦的原种种植、生育期管理、收割打碾、精选及保管贮藏等多方面综合管理和提高。1 种子繁殖基地的选择种子繁殖基地要选择土壤耕性好、灌溉便利、地块连片、交通方便、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无检疫性病虫害、群众基础比较好的乡镇。这样有利于提高繁种产量 ,保证种子质量 ,减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并且便于检验人员随时观察种植情况和组织人员观摩学习 ,也可以杜绝检疫性病虫害随种子传播。2 原种供应供应的原种必须是经过精选、检验、包衣的国标种子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