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农村》2004,(1):27-30
2003年12月份,中央政研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布置了截至到12月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及教育培训情况的专题调查。它包含了农村劳动力出村就业状况、他们希望接受何种培训以及可以承受的条件等内容,由村辅助调查员对全村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入户向农户开展登记采集。我市的固定观察村和这些村的调查样本户参加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活动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2003-2006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活动圈的基本情况.研究发现:由于收入和风险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倾向于就近外出就业;同时,年龄、性别、区位、教育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活动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何妙盛按照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会议的部署,1995年元月中旬我们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兰田村进行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农户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对象为百户固定调查户中随机抽取的30个农户(人口126人,农村...  相似文献   

4.
信息荟萃     
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返乡增多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18万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18.6%;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4.54%,当年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增减相抵,2001年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3.14%,比2000年下降4.6个百分点。据此推算,2001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为8961万人,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为1514万人。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下降主要原…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初,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2010年全省16个农村固定观察点样本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初,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2010年全省16个农村固定观察点样本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逐年上升。由1978年的2827万增至2000年的17078万人,仅2002年底,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已达9400万,按照我国制定的发展方略,到2020年至少将有3亿的农村人口进城。十六大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1巍山县劳动力资源及劳务输出工作现状1.1劳动力资源状况2011年,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8.5万人,已外出就业50936人,占总劳动力的27%,占总人口的16%。外出就业劳动力中:出村在县内的15415人,出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招远市委、市政府将构建城乡就业一体化体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2 年,招远市农村劳动力总量为21.5万人,已转移从事非农产业的11.3万人,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52.6%,其中农村外出劳动力7.2万人,占全市劳动力总量的33.5%,户口所在地镇、村企业及商贸等行业从业人数为4.1万人,占19.1%。2002年农民外出劳务收入达到2.45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7%。招远市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一、提高认识,明晰思路,加速构建城乡一体化体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形势下农民收…  相似文献   

10.
正一、河南省农民工就业现状从调研情况看,尽管全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河南并未出现农民工大量返乡现象,农民工就业保持了总体稳定、稳中有增的态势。一是农民工转移就业总量稳步扩大。据测算,2010年,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为2363万人,以此为基数,近年来年均增长95万人。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87.9%。二是农民工外出平均务工时间延长。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外出从事当前工作时间2年以上的占56.9%,其中2~5年的人员占35.9%,比201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5年以上的占21%,比2010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平均务工时间稳定在8.6个月。三是农民工劳动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一年来的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一)常规调查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调查内容进一步充实农户调查指标体系上一次修改是在1995年,到2002年已经运行了8年。这8年中农村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级领导部门对农村社会、经济情况的调查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修改和广泛征求意见,设计完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新的农区村户调查指标体系,并决定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行。新的指标体系着重增加了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内容,进一步充实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家庭收支等方面的指标。对农…  相似文献   

12.
涉及2亿多农户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将于今年开展。普查内容主要包括:从事第一产业活动单位和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乡(镇)、村委会及社区环境情况;农业土地利用情况;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情况;农民生活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一、现状与特点 我区现辖4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下设118个村委会。现有农户8.66万户,农业人口38.79万人,农村劳动力17.12万人,耕地面积15.11万亩,人均0.39亩,劳均0.88亩,长期存在“人多地少,劳力过剩”矛盾。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离乡,另谋生计。据调查,目前全区常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已达4.8万人,季节性转移的约1.3万人。外出劳动力有如下几个特点: 1.先行外出的多是一些有一定文化基础、经营意识较强或有传统技艺的青年农民。 2.近年鞋革、电子、纺织、制衣、食品和旅游业、各种服务业竞相发展,吸引纳了数以万计的农村女青年进厂务工或从  相似文献   

14.
村级经济和农户家庭经济是农村经济的基础,是构成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管理体制的基础层级.本文将依据我省农村固定观察点跟踪调查及农村外出劳动力专项调查数据,对"九五"时期我省9个农区观察村、303家农户经营活动的主要特征、发展轨迹进行分析,为研究我省农村微观经济运行规律及农户家庭经营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安阳县蒋村乡石棺村是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该观察点始建于1984年,当时全村218户1045人.初期农户全部记帐。1986年对记帐体制进行改革,根据农户收入水平.按照1/3的比例正式确定了70户记帐户,共有254人。农村社会经济固定观察点调查。是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1984年37号文件要求,在全国300个县(区)部署的一项基础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的调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6个农村固定观察点村、1000个农户2007年和2008年的数据分析,研究探讨河南省调查样本村和农户在近2年全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农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农村劳动力的含义与特点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原因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农户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30年来,农村固定观察点作为各级农村工作部门了解农村情况、联系农村基层的重要渠道,每年开展以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农户日常生产生活情况为主要内容的全面调查,同时还针对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政策落实情况等问题开展专题调查。近10年来,农村固定观察点反映的情况和上报的研究报告先后获得国务院领导批示8次,获农业部和其他部门领导批示30余次。其中,2008年初根据中农办要求开展的"全国农户耕地流转情况及意愿调查",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相似文献   

19.
南昌县甫下村劳力跨地区流动特点曾士伟为了解农村劳力跨地区流动情况,最近,我们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的南昌县八一乡甫下村以随机抽样的形式对30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甫下村劳动力流通的条件、特征和效应。现综述如下:一、外出劳力逐年多...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民主要是靠体力挣钱,而不是靠技能、技术赚钱。根据2006年上半年对全国64个县、170多个乡、2700多个村进行的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74.3%的村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只有25%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赋闲在家的青壮年劳动力全国平均每村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