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新疆焉耆垦区甜菜种植新技术,主要是精量播种、加压滴灌、育苗移栽和机械化收获等多项技术集成配套应用等;希望通过在甜菜种植方面的交流讨论,优化各地区栽培与耕作模式,提高国内甜菜总体种植技术水平,激发农民种植甜菜的积极性,促进国内甜菜糖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垦区现有甜菜糖厂6座,每年甜菜种植面积7万余公顷,甜菜播种方式以机械化精量点播和纸筒育苗移栽为主。为了更好地保证甜菜机械化精量点播和纸筒育苗用种,引进、鉴定并确定适合我垦区种植的甜菜遗传单粒品种(当时国内尚无同类品种),以促进垦区甜菜生产机械...  相似文献   

3.
甜菜立枯病是目前黑龙江省九三垦区甜菜苗期主要病害。常年田间罹病率为20%~40%,个别年份发病重的地块罹病率达60%~80%。发病时期主要在幼苗出土前到4~6真叶期。每年因立枯病为害,毁种面积达5%左右,个别地区、地块减产20%~50%,甚者绝产。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推广精量点播、精密穴播新技术,减少用种量1/2—2/3,因立枯病危害,亩收获株不足3000株。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甜菜立枯病,是目前垦区发展甜菜生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及推广新技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生产、科研中的经验、教训,认为牡丹江垦区甜菜的增产途径为,增加密度、坚持“三全”、经济施肥、培土、保护和延长功能叶片,适期晚收等,以期提高甜菜产量。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河西走廊冷凉山区甜菜种子产量4500~5500kg/hm2,发芽率85%左右的优质高产栽培模式。从选地施肥、适时栽植、合理密植、提高覆膜质量、打主薹、适时灌溉、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甜菜繁育技术和丰产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甜菜收获机械作业质量管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甜菜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尤其是甜菜收获机械化发展更为迅速。结合甜菜种植的地域条件、栽培特点和发展趋势,考虑影响甜菜收获机械作业质量的农业机械技术、农艺技术、甜菜特征、收获条件等因素,通过甜菜收获机械作业质量标准规范甜菜机械化收获作业,指导甜菜收获机作业质量评价,降低甜菜收获损失,提高甜菜收获质量。切削损失不能超过3%,块根损失不能超过5%,块根破碎率不能高于2%,含杂率不能高于8%,兼顾农民和糖厂的利益,甜菜种植户获得较好的甜菜种植收益,糖厂获得充足的原料供应,促进甜菜制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种甜菜返青成熟期的栽培管理措施问亚洲(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徐州有限公司)采种甜菜在春季返青后,很快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这个生育阶段包括甜菜的抽薹、现蕾、开花结实、成熟和收获。此生育阶段时间短、生长发育进程快,为采种甜菜一生中的关键阶段。因地制宜地...  相似文献   

8.
九三垦区位于讷、嫩两县境内,所属十一个国营农场,其中十个农场有三百多万亩耕地。地势丘陵起伏漫岗,黑土而又肥沃;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多年来,农场有种、管、收和开荒需要的大、中、小型各种配套机械设备与管理甜菜的专业技术队伍,发展甜菜生产十分有利。但是,过去的甜菜生产是“种的多,撂荒的多,毁的多,收的少”,使生产队和糖厂年年处于亏损状态。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通过调整甜菜价格,制定了合理的经济政策,及时兑现,取信于民,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种植甜菜积极性,使九三垦区的甜菜生产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1980年总产量比前五年总和提高48.6%,糖厂由原来的亏损,转为盈利。因此,九三农场发展甜菜生产形势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了:(1)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甜菜产、质量.(2)改进栽培技术:做好选地选茬;改进保苗措施,提高留苗密度;改进施肥技术,控制水肥供应:喷打多菌灵防治褐斑病。(3)做好技术服务便利农民生产:组织农民学技木用技术;改进农药包装,送药上门便利农民;依靠当地农技部门组织贯彻技术。(4)实行分区论价促进多产高糖甜菜。(5)改进甜菜保藏减少甜菜损失等方法。治理低产低糖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不同播期下甜菜营养生长变化规律,评价播期对甜菜营养生长性状的影响,明确北疆地区甜菜适宜的播期,为甜菜高产优质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设置3个播期(4月4日、4月14日、4月24日),间苗后动态监测甜菜生长规律,分析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以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4月4日播种的甜菜叶片数,叶丛鲜重、块根直径、周长、块根鲜重、含糖率均大于其他播期。8月27日以前各播期间株高和功能有效绿叶数差异显著,8月27日以后各播期间无明显差异;播期4月4日的块根鲜重和含糖率始终显著大于其他播期,10月11日收获时,播期4月4日比4月14日、4月24日块根鲜重增加4.91%和22.51%,含糖率增长了0.56、1.54个百分点。新疆北疆石河子垦区甜菜适宜播种时期为四月中上旬,适当提早播期对甜菜产量和含糖率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博河谷地垦区199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甜菜,每年种植面积近7万亩,平均亩产2.5t左右,但近两年面积和单产出现了下降趋势。本文简要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1影响甜菜产量及含糖的主要因素1.1轮作倒茬不合理。博河谷地垦区甜菜大部分种植在博乐城...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生物全息律,进行了甜菜的全息定域选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甜菜采种株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采收的种子,其千粒重分别为26.4g、28.5g和31.2g,发芽率分别为93.1%、95.6%和98.3%.将这三个不同部位的种子种植收获后,甜菜块根产量分别为43520.5、43983.5、49539.5 kg/hm2,含糖率分别为12.60%、12.89%和13.22%,产糖量分别为5580.1、5665.0、6520.6 kg/hm2.甜菜生长表现的这些规律,都是由甜菜的生物全息律所决定的,即甜菜全株遗传势的大小分布顺序为上部<中部<下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糖料》2005,(2):36-36
大部分甜菜表皮粗糙,凹凸不平,由于侧根系发达,抓地较牢,给收获增加了难度,处理起来投资也较大。为此,美国科学家培育出一种根系规则表面光滑的红甜菜,它将成为今后甜菜改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垦区马铃薯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西部垦区土质肥沃,气候冷凉,是黑龙江垦区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该地区种植的马铃薯主要是为淀粉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为了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及技术交流,总结了黑龙江西部垦区马铃薯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包括选地整地、品种及种薯、双行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15.
地膜甜菜适时早播好处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通过增温保墒 ,促进甜菜生长 ,显著提高块根产量 ,目前已在新疆焉耆垦区全面推广应用。为了完善栽培技术 ,几年来我们重点对当前地膜甜菜普遍存在的保苗难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 ,认为播期是影响一次播种保全苗的关键。1998年农二师21团1046hm2地膜甜菜保苗率在92 %以上 ,创历史最好水平 ,甜菜单产居全师第一。现将试验结果简述如下。试验设在农二师21团试验站2号地,土壤基础肥力 ,有机质1.83 %、碱解氮62.8×10 -6、P2O527.7×10-6。前茬小麦 ,秋灌秋翻耙平 ,采用机械铺膜 ,…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九三垦区地处寒温带。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可耕地面积大、集中、机械化力量强,是发展甜菜生产的优势。该垦区自1974年大面积种植甜菜以来,基本采用传统的机械栽培方式。即平播多芽种后起垄与人工管理相结合。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栽培方式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已于甜菜生产的发展不相适应了。为此,自1979年以来,局属科研部门先后从国外引进了“甜菜精密点播机”和“遗  相似文献   

17.
地膜甜菜密度试验简报赵翔,王林,彭显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农科所)地膜栽培甜菜能大幅度增产已得到证实。目前这项技术已在新疆焉耆垦区推广种植。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亩产普遍在4t左右,最高可达6~7t/亩,为甜菜高产高糖栽培开辟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观赏甜菜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浸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试验、不同药剂处理播种土对成苗率的影响试验、3种不同土质的土壤对观赏甜菜生长的影响试验、施肥量试验、密度试验,摸索总结出现赏甜菜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九三垦区气候条件对甜菜生长和糖分积累有利,是黑龙江省著名的高糖区。但含糖波动幅度较大。1991年10~11月份菜丝含糖仅14.3度,比1985~1991年平均含糖还低1.9度。含糖高低是诸因素造成的,这里仅从品种、栽培技术方面对低糖原因做以浅析。一、低糖原因。1.种植密度不足,单株营养面积大,造成个体过大,含糖率下降。据调查,尖山农场3队在同一地块  相似文献   

20.
江苏垦区采种甜菜苗期甜菜夜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垦区是我国重要的甜菜种子南繁基地,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到东北和西北地区甜菜品种布局。1995年江苏垦区甜菜种子严重减产,甜菜夜蛾在苗期严重危害是造成当年面积减少、单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有效防治手段,大发生年份虽采取多种措施,仅药剂防治就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