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通过PEG(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了伏令夏橙(CitrussinensisOsb.cv.‘valencia’)+枳橙(PoncirustrifoliataRaf.×C.sinensisOsb.)的体细胞杂交,培养获得了50株再生植株.经细胞学检查和同工酶分析鉴定,确认有6株为伏令夏橙和枳橙的体细胞杂种,它们均为四倍体(2n=4x=36),具有双亲综合的GOT和SKDH同工酶带型.融合后原生质体经3种培养方式比较结果表明,以LMT(低熔点琼脂糖)软包埋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龙眼几种新病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龙眼的6种新病害,分别是: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pauciseta(Sacc.)Y.X.Chen]引起的叶枯病,壳二孢(AscochytslonganC.F.ZhangetP.K.Chisp.now.)引起的叶斑病,拟茎点霉(PhomopsisguiyuanC.F.ZhangetP.K.Chi,sp.nov.)引起的灰色叶枯病,盘二孢(MarssoninaeuphoriaeC.F.ZhangetP.K.Chi,sp.nov.)引起的褐斑病和两种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longanC.F.ZhangetP.K.Chi,sp.nov.)(LeptosphaeriaguiyuanC.F.ZhangetP.K.Chi,sp.nov.)引起的叶斑病,后5种菌为新种。新种有拉丁文描述,其模式标本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内。  相似文献   

3.
枝孢属(CladosporiumLink)的国内新记录种:紊乱枝孢(C.confusumMatsushima),标本采自云南绿春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生于死枝条。另有3个种生于未见报道的新寄主植物上,即生于茶梨(AnnesleafragransWall.)叶上的高枝孢[C.elatum(Harz)Nannfeldt],莉竹(Bam─busablunmeanaSchult)叶上的尖孢枝孢(C.oxysporumBerkeley&Curtis)以及盈江南星(ArisamaeinkingensisH.Li)肉穗花序和花序苞片上的枝状枝孢[C.cladosporioides(Fresenius)deVrics]。文中对这些种分别作了描述并附图说明。  相似文献   

4.
金黄地鼠(Mesocricetus auratus)的LDH同工酶可能由三个遗传位点决定,LdhA,LdhB位点在四种组织中均有表达,LdhC位点仅在眼政治协商会议中表达;MDH表面有细胞质(MDHs0和线粒体(MDHm)两组酶,MDHm仅有一个位点(Am)控制,MDHs,有4个基因位点,(As,Bs,Cs,Ds)控制其中Bs和Ds位点在球中不表达,Cs和Am为单态遗传位点,其余为多态位点;ADH  相似文献   

5.
南蛇藤属植物对几种昆虫的拒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南蛇藤属4种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穗花南蛇藤(C.vaniotii),大芽南蛇藤(C.gemmatus)和显柱南蛇藤(C.stylosus)的根皮乙醇提取物对二斑波缘龟甲(Basiprionotabisignsata),菜青虫(Pieris rapae)和家蚕(B经ombyx mori)幼虫拒食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根皮乙醇提取物均表现出蛇藤-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园田螺C.Chinensis(Gray),中华园田螺C.cathayensys(Heude),胀肚园田螺C.ventricosa(Heude),长螺旋园田螺C.longispira(Heude)在腹足肌肉组织蛋白垂直板状电泳谱带以及贝的缝合线,膨胀度,壳口厚度和形状等均有较为显著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河北省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Cda)产直型孢子的7个种。其中4个种为河北省新记录,它们是:球炭疽菌C.coccodes(Wallr.)Husnes,壳皮炭疽菌(C,crassipes(SPeg.)Ars,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O′Gara和芸苔炭疽菌C.higginsianumSacc.apudHiggins.文中有种的特征描述和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冈属一新记录种及一个评注樊国盛(西南林学院林业系,昆明650224)关键词新记录种,新组合种,中国青冈属中国分类号S792.189澜沧青冈(新拟)Cyclobalanopsisbrandisiana(Kurz)Y.C.HsuetG.S.Fanc...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鸟巢菌科黑蛋巢菌属(CyathusHaller:Pers.)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非洲黑蛋巢(CyathusafricanusBrodie)、浅被黑蛋巢(CyathusgriseocarpusBrodie&Sharma),1个云南新记录:小孢黑蛋巢[Cyathusberkeleyanus(Tul.)Lloyd],并对浅被黑蛋巢及其相近种作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地区猪、犬旋毛虫同工酶电泳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猪、犬旋毛虫同工酶酶谱的研究发现,乳酸脱氢酶(LDH)不能区别猪、犬被毛虫,而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和磷酸葡萄糖转位酶(PGM)可将猪、犬旋毛虫区分开来.猪、犬旋毛虫之间同工酶相似系数(C.S.)为26.1%.试验结果揭示,哈尔滨地区的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T.spiralis),而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试泽)(T.nativa).  相似文献   

11.
薏苡属种间杂种形态的观察和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薏苡属(Coix)栽培种(C.lacryma-jobi L.)和野生种(C.agrestis lour.)远缘杂交 F_1和 F_3形态观察和比较,确证出现性状的疯狂分离和超亲变异,符合远缘杂交的特征,从形态上证明远缘杂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对薏苡仁粉,糖化液、乳酸发酵饮料等有效成份在加工中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薏苡仁乳酸发酵饮料中仍含有薏苡仁油等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3.
中日韩三国薏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77份薏苡材料在广西南宁集中种植,依照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 I)提供的农艺性状鉴定方法来进行田间观察鉴定和数据采集,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国薏苡种质在株高、叶面积、有效分蘖数、主茎直径等形态特征和生育特性上有着明显差异;日本和韩国的薏苡生长情况较差,明显不适应在我国南方生长,在生产上直接应用意义不大。研究结果可为薏苡的起源进化、遗传育种以及野生薏苡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东亚薏苡遗传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6年,通过对南宁、玉林、百色等广西部分地区薏苡种质资源进行考察,共收集到117份栽培和野生薏苡资源,并种植在试验地保存.通过对这些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观察鉴定,并选择农艺特性好的材料进行育种,目前已育成3个品种,可应用于农业生产.为了了解来源于中国广西、日本、韩国的薏苡的多样性,对77份薏苡资源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按亲缘关系可将77份薏苡资源分为两大类群.其中3份来自韩国的薏苡资源遗传背景非常相似,组成一个大类群;其余薏苡资源则构成另一个大类群.研究还发现,种质材料的遗传差异与其地域来源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汉字“”、“箕”和“米”字甲文、篆文、隶文造型与薏苡 (Coix)形态解剖结构的比较 ,结合前辈们的研究成果 ,判定甲文“”、“箕”和“米”是对薏苡果实 (总苞 )脱壳过程即远古舂取薏米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薏苡生育期中叶片光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田间栽培的薏苡[Coix lacryma-jobi(L.)var.frumentacea Makino]为材料,对薏苡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的光合速率等光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薏苡全生育期中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在苗期较低,营养生长旺盛期含量提高,分蘖末期到穗花期初期达到最高值后又逐渐降低。生育期中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都呈单峰曲线变化,其中Pn和E的高峰较明显,WUE在全生育期中起伏变化较小。晴天条件下,Pn、E和气孔导度(gs)从早晨开始随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气温同步升高,Pn和gs在11:30左右达到高峰值后即呈下降趋势,E则在下午出现另一峰值。由叶片可溶性糖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计算的C/N比在成熟期最高,穗花期其次,苗期和分蘖期较低,这可能是有利于穗发育和开花的碳氮代谢特性。  相似文献   

17.
栽培稻种间杂种营养优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利用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用13个亚洲栽培稻品种(9个籼稻,4个粳稻)和13个非洲栽培稻品种形成7个处理:I,籼稻亲本9个品种;Ⅱ,粳稻亲本4个品种;Ⅲ,非洲栽培稻亲本13个品种;Ⅳ,籼稻/非洲栽培稻杂种95个组合;Ⅴ,粳稻/非洲栽培稻41个组合;Ⅵ,籼/粳亚种间杂种39个组合;Ⅶ,非洲栽培稻/非洲栽培稻品种间杂种11个组合;于2000年早稻在海南三亚对分蘖期、抽穗期单株干重及单株茎蘖数进行研究表明,籼稻与非洲栽培稻间的种间杂种在分蘖期单株干重及单株茎蘖数上有显著的超亲优势,也有强于籼粳亚种间杂种的竞争优势,粳稻与非洲栽培稻间的种间杂种在分蘖期及抽穗期单株干重上都有显著的超亲优势,但与籼粳亚种间杂交种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同时发现,非洲栽培稻品种间杂交种也有很强的超亲优势。这些结果表明,籼稻与非洲栽培稻杂交种可比籼粳亚种间杂交种显著提高分蘖期的单株干重及单株茎蘖数,而粳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杂交则是除籼粳杂交外的另一条增加生物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芸苔属植物的种间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略回顾60年来芸苔属种间杂交的研究工作,分四方面进行综述:种间不亲和性及其原因;种间不亲和性障碍的克服;杂种后代的性状表现;杂种后代的利用,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讨论,并就杂种后代利用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我国文字的象形、会意等特征都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文字的演化经历了从个别到一般地过程。从薏苡的栽培过程也可以看出文字的演化也是如此。本文通过三条殷墟卜辞 ,可以得出在薏苡的栽培过程中前人不断推进生产力发展 ,也能了解文字的形成过程 ,从而促进我国文字的演化 ,推动文字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20.
小麦族属种间杂种幼胚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本培养基N_6附加谷氨酸,酵母浸出液、激动素和水解乳蛋白,以及C_(17)基本培养基附加肌醇、椰乳和水解酪蛋白,对小麦族一些属、种间杂种进行幼胚离体培养,由胚直接发育成苗。成功地获得了Kengyilia Zhoasuensis,Hordeum bulbosum,普通小麦,Aegilops crassa, Ae. biconis, Ae.tauschii, H. vulgare ssp. spontaneum (Isreal)与其同父本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属间杂种,和鹅观草属(Roegneria)的一些种的种间杂种,以及西藏杂草型普通小麦,四川白麦子(含中国春和成都光头)与Ae. tauschii(中国及中东产)的属间杂种植株,为进一步研究小麦族的系统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其中多数远缘杂种植株的获得在国内外为首次报道。一个亲本(父本或母本)固定,与另一属、种、亚种乃至变种等分类级别的亲本(母本或父本)杂交,其杂种幼胚诱导成苗频率差异很大,但差异程度与分类级别无关。双亲亲缘关系较远的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杂种幼胚成苗率显著高于具有相同D染色体组的中国春与Ae. tauschii的杂种幼胚成苗率。同时,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组合对上述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成苗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