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护林林带结构,尤其是疏透度,对于调整和改善林网内的小气候环境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多点式自记测风仪(GB228),对吉林省西部水田防护林开展了林带结构因子对林带内温湿度影响研究,同时分析了林带结构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田防护林在有叶期和无叶期分别降低和提高了背风面的温度,有叶期林带内外温度差(T有叶期)与树高和冠幅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无叶期林带内外温度差(T无叶期)与树高、胸径和冠幅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水田防护林提高了林带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而且有叶期的空气相对湿度增幅要大于相应的无叶期;不同观测距离处的水稻产量不同,但影响趋势一致,其产量的最大值在观测点7处,且林带3、4、6、8的水稻产量较高,分别为880 g/m2、899 g/m2、916 g/m2和923 g/m2;当有叶期疏透度(β有叶期)和无叶期疏透度(β无叶期)分别在0.31~0.39和0.63~0.75时,林带对其背风面的温湿度调节作用明显,对应的水稻产量较高。适宜林带间距是300 m。  相似文献   

2.
民勤绿洲防护林带作用下作物生长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试验对比研究了小麦和玉米在枣树和杨树 2种农田防护林带作用下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表明 :枣树林带下的作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杨树林带。枣树林带下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速度高于杨树林带 51 4% ,致使生物产量相对杨树林带高 38 4%。不同种植方式小麦、玉米的粮食产量增加 4 2 %~ 13 0 %。增产的原因之一是枣树林带下作物不同生育期农田土壤含水率均高于杨树林带。可见枣树林带的胁地作用弱于杨树林带。推广枣树防护林 ,实现枣粮间作 ,是提高民勤绿洲农业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比研究了小麦和玉米在枣树和杨树2种农田防护林带作用下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表明:枣树林带下的作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杨树林带.枣树林带下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速度高于杨树林带51.4%,致使生物产量相对杨树林带高38.4%.不同种植方式小麦、玉米的粮食产量增加4.2%~13.0%.增产的原因之一是枣树林带下作物不同生育期农田土壤含水率均高于杨树林带.可见枣树林带的胁地作用弱于杨树林带.推广枣树防护林,实现枣粮间作,是提高民勤绿洲农业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民勤绿洲枣树、杨树防护林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民勤绿洲枣树林带、杨树林带及其防护下的作物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枣树林带防护下小麦的产量比杨树下的高 7.9% ,玉米的产量比杨树下的高 4 .2 % ;枣树林带胁地范围比杨树林带小 3~ 6m ;枣树林带的年均净收入是 6 584 .2 3元 / (hm2 林网 ) ,投入产出比是 9.2 8,分别是杨树林带的 16 .7倍和 3.78倍。枣树林带相对杨树林带经济效益明显。近林带 30m的范围内作物的产量曲线呈“S”型 ,可分为强烈减产带、平稳过渡带和产量恢复带。适宜在民勤地区大力推广经济型枣树防护林  相似文献   

5.
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试验示范区布设试验,采集数据,对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胁地对棉田的影响范围为10~12m;在棉花耕作层范围内,随着测点由靠近林带向棉田中部延伸,土壤含水率逐步增高;东、西、南、北4个方向林带对棉花产量都有明显影响,减产幅度在28.0%~68.2%,减产幅度最大的为南侧林带。提出了胁地解决对策:(1)解决农田防护林灌溉问题;(2)开挖断根沟;(3)机械深翻;(4)胁地范围内适宜作物搭配。林带虽对农作物产生明显的影响,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在胁地范围内种植苜蓿等耐阴饲草及作物,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6.
营造农田防护林是提高作物产量、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农防林的生物效应作初步探讨。一、林带对林内植被和动物的影响 1.林内植被:林带未郁闭时,如果不及时抚育,杂草往往会在林带内部孳生,并由此侵入农田。林内孳生  相似文献   

7.
坡地防护林带小气候因子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测定了坡地防护林带间农地小气候因子与作物产量。结果表明,坡地防护林带对作物生长环境有明显影响,关联分析显示影响小麦产量的主导因子为光照强度。据此,文中提出了改善林带间农地光照条件的系列措施,便于农林业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国内外对护田林带进行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林带对调节气候、保护作物、提高作物产量所发挥的作用。我省陕北农业生产常受到风灾、沙灾和干旱的严重威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几年来各地营造农田防护林,逐渐实现林网化。这些地方的经验也证实了,林带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及增产效益。对于陕北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的研究资料还不多,对林带的防风效能还缺乏深入的研究。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标准化”在各项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在风沙干旱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可以通过对农田小气候的改善而明显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产幅度随作物品种和天气条件而变动。一般谷类作物可增产20—30%。随着人们对粮食成分要求的提高,防护林带影响农作物质量的研究,特别是分析粮食的营养物组成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国外已有不少报道,我国李德毅在六十年代初曾作过林带对棉花衣脂、籽脂的防护效果分析。此外,有关方面的研究则不多。为了查明防护林带对粮食质量的影响,我们在1979年对防护林带保护下的玉米进行了产量调查和蛋白质、糖含量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试材取于辽宁省法库县丁家房公社西方田N0 8林带后玉米田,玉米品种系丹玉6号。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1997 年度四川盆北山丘区遭遇的严重旱情,探讨了阆中市岳家沟流域农林复合系统内的水分亏缺及其与农经作物生物生产力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林带距离对林带+ 水稻复合模式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持水量和土壤相对含水量(RW )是土壤抗旱性能的重要指标,土壤一定的肥效性有利于土壤抗旱性能的提高;在连续干旱40天后,系统内各农林复合模式土壤水分亏缺极为严重,并对花椒成活和生长、大春作物产量及产品的经济性状构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花椒成活率为60.7% ~75.0% ,各大春作物相对减产幅度为玉米30.9% ,花生46.0% ,水稻28.9% ~62.2% ,棉花23.6% ~59.3% ,表现出整个系统综合抗旱能力较差;在水分亏缺之下,不同林带距离水稻生物生产力差异显著,并表现出林带对农作物的光胁地在一定范围内并不表现为负效益而相对具有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苏联最近几年多方面调查研究了不同结构的林带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综合比较研究证明,稀疏林带在草原条件下所起的防治作用最大。农田产量可比透风结构林带增加75%和1倍。蛋白质含量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材料证明,谷物蛋白质含量如增加1%,全苏每年即可增加蛋白质60万顿,可以满足全国人民一年对植物蛋白的需要。谷物蛋白质含量因天气和气候条件而异,因而林带对谷物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影响。有林带保护的农田上小麦的物理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切断防护林伸向毗邻农田的侧向根系,通过减少根系竞争增加作物产量。在内布拉斯加的波斯县的Boelus—Loretto复合壤质细沙土和Thurman壤质细沙土的农田里分别进行两项试验,旨在评价多行农田防护林带切根后对玉米和大豆的产量效应。于1986和1987年两年,每年进行两个切根深度和两个距林带南缘不同距离的试验。在与林带相垂直的田间选三个样点取农作物资料。既使在这两个超过常年降雨的年份,也改进了作物产量和农学性状。在距林带20m处,结一个以上豆荚的大豆枝数,平均每株增加0.5枝,生物量增加26%;在距林带7.5m的所有断根处理同对照比较,产量增加31%。断根使距林带18m处的玉米穗数和杆棵重量都有所增加,同时在33.3m处各处理的玉米产量比对照增加18%。增产稳定的处理(深度深,距离近)在18m和26m的位点上分别增产35%和23%。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三江平原垦区农田防护林网内作物产量的测算与分析认为,造林后前5的年因林带占地、胁地给作物造成的减产大于增产;6年时产量达平衡,引时树高达7.6m;7年后增产大于减产;10年时林带给作物带来的总增产量与总损失理持平,此时树高平均为11.4m;11年以后,林带将给农业生产带来纯的净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内容有:也门共和国干旱地区营造防护林的重要性;防护林带的作用;树种选择;林带中树木的生长状况;林带的营造与灌溉技术;林带的管理、疏伐及更新;林带的经济效益;干旱地区开展防护林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等。作者指出,林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林带防护作用最大,占地面积最小,林带本身的稳定性又不被削弱。紧密结构(不透风)的林带能有效地减低风速但防护距离小;稀疏结构(允许30%的气流通过)及透风结构(允许40%以上的气流通过)的林带,在背风面减低风速的作用虽不及紧密结构,但防护距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三江平原垦区农田防护林网内作物产量的测算与分析认为,造林后前5的年因林带占地、胁地给作物造成的减产大于增产;6年时产量达平衡,此时树高达7.6m;7年后增产大于减产;10年时林带给作物带来的总增产量与总损失量持平,此时树高平均为11.4m;11年以后,林带将给农业生产带来纯的净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 前言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是直接影响农作物质量和产量的因素。农田防护林对土壤的影响也就影响到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因而,研究农田防护林对土壤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农田防护林土壤效应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林带、单一林网的  相似文献   

17.
以冀中北部的廊坊市固安县为试验点,对瓢虫的生物生态学及生存对策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量化出防护林对农田系统的生态作用辐射范围及阈值。通过对天敌瓢虫生物学信息进行系统的研究,以量化的形式揭示出林带—天敌—害虫关系中天敌节肢动物对农田害虫的作用范围,结果表明,春末夏初及作物生长成熟期,龟纹瓢虫对比其他瓢虫具有绝对优势;大多数环境的龟纹瓢虫都占优势;在作物耕种前和生长早期,瓢虫种群基本集中在林带;不同的作物生境间,瓢虫存在一定的选择趋向性,对间作田的趋向性较农田单一作物斑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 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林带使作物增产的报道;法国人Guyot指出,灌溉条件下,林带可使小麦增产21.8%,丹麦人研究认为,可以平均增产5%,据我们1985年研究认为,在100亩左右的长方形林网内平均增产5.5%。有关林网保护下的农作物质量及其增产机制的报导还不多见。为了系统的了解防护林体系保护下的农作物产  相似文献   

19.
有关林带小气候与产量,A.P康斯坦丁诺夫、田中贞雄、傅抱璞、李德毅等人都曾进行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这些工作在揭示林带小气候效应及其对产量影响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本文在对林带网格中的光、温、风、湿与产量进行大量观测的基础上,首先查明林网内小气候因子与产量的分布,进而采用回归分析,由电子计算机对林网内小气候因子与产量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各气候因子与产量间的定量关系式,同时指示出这些气候因子中,哪个因子对产量影响最大,哪个因子影响最小,并找出了各不因子单位变化可能对产量的影响。从而为全面正确地评价农田林网的防护效能。经济效益,以及有目的地采取调节措施与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木荷育苗及造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荷,是我国重要的防火树种之一.木荷具有不易燃烧和含水量高、油脂含量少、枝叶繁茂的特点,林带郁闭成林后,便会形成一道浓密的林墙,影响气流通过,当山林大火向林带冲击时,木荷林带便能削弱火势,并且阻止林火蔓延.祁门县西武林场科学营造木荷防火林带,对森林防火已起到很大作用.现就木荷育苗及防火林带营建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