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绿壳蛋鸡经济价值比较高,具有比较好的市场运作空间,以其营养价值丰富而闻名于世,深受人们喜爱。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能够提升绿壳蛋鸡的养殖质量,对于推动绿壳蛋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绿壳蛋鸡生态养殖的基本策略和饲养管理技术,希望对该产业的推广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做好种鸡和种蛋的选择1.1绿壳蛋鸡的种鸡选择在选择种鸡时,要对公种鸡和母种鸡进行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2.
肉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对后续种鸡产蛋性能及使用年限有重要影响,育成阶段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也是改善肉种鸡经济效益的关键.通常肉种鸡育成阶段是指种鸡7~22周龄,即肉种鸡从育雏栏舍转出后到初产的养殖阶段,主要需要做好肉种鸡的体重、均匀度控制.文章对肉种鸡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肉种鸡科学饲养及我国肉鸡养殖产业的...  相似文献   

3.
经过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橡胶林下间种地胆草的技术方法,包括林地选择、品种选择、备耕整地、种子种苗准备、定植、日常管理、种子收集、地胆草的收获、林下间种第二年及其之后的管理等步骤。橡胶林下间种地胆草,既可保护野生地胆草资源,提高橡胶林下土地利用率,增加割胶工人收入,也可作为林下覆盖作物,减少水土流失,较具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土鸡林地生态养殖模式近几年得到大力推广,经济效益较高。从选址、人工林地生态构建、鸡舍建设以及饲养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土鸡林地生态养殖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其他鸡种养殖,肉种鸡的养殖过程更加详尽,更加系统。而且技术存在一定空缺,大大影响肉种鸡的存活率和经济收益。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归纳肉种鸡养殖技术经验,进一步总结饲喂管理要点,希望能为肉种鸡饲养提供一定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动物福利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父母代蛋种鸡养殖企业选择本交笼养模式,本交笼养模式具有低劳动力成本、土地利用率高,便于开展规模化、现代管理等优势,但目前我国蛋种鸡本交笼养的饲养管理以及设备研发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养殖工艺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蛋种鸡的生产性能。该文综述了蛋种鸡本交笼养现状、设备研发以及养殖工艺研究进展,以期为促进蛋种鸡本交笼养殖发展和设施设备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种鸡在育雏阶段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各项器官组织发育不够完善,对环境剧烈变化的耐受能力较差,需要严格把控饲养环境条件,做好种鸡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以提高种雏鸡的成活率。其中环境控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光照条件的控制,饲养管理主要包括雏鸡的开口饮水、开食等工作。文中对种鸡育雏阶段的饲养环境控制和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种鸡健康养殖及我国鸡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选择抗病力强、适应性好、灵活性强、羽毛美观的地方土鸡品种,将现代养鸡技术与传统饲养模式相结合,将种植与养殖相结合,饲养出绿色安全的鸡肉、鸡蛋,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种鸡饲养都是家禽养殖事业中极为关键的环节,把握种鸡笼养方式能有效利用单位空间,同时也能提升种鸡饲养规模。种鸡笼养能降低鸡只感染寄生虫病的概率,同时能强化提升种鸡受精率,是良好而有效的种鸡饲养模式,当前在大多数规模化种鸡养殖户中被广泛应用。但笼养种鸡模式也有很多问题,如鸡只脚垫、鸡只脚趾问题。文中对笼养种鸡的常见问题进行探析,并且提出有关养殖管理的有效措施,希望能给笼养种鸡养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孵化是提高养禽生产效益,推广家禽良种的重要途径。提高种蛋孵化率主要应抓好科学养殖种鸡,严格筛选种蛋,科学保存种蛋,提高孵化技术,以提高养鸡生产效益。1.养好种鸡(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种鸡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饲养管理要求,科学控制温度、湿度、光照,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适时分群,选优劣汰,保证适宜的公母比例,保证种鸡的营养需求,使种鸡性成熟与体成熟同步,提高种鸡的产蛋率和受精率。(2)保证种鸡健康只有健康的种鸡才能保证有较高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因此种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通过对海南西部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剖面进行有机碳含量实测,估算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4种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为6.20~14.36 g/kg;橡胶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碳含量随土壤层的增深而逐渐减少,除33 a胶林0~60cm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外,其他同一林龄橡胶人工林不同土壤层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在同一土壤层间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集中于0~30 cm土壤层;5、10、19和33 a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76.85、74.48、81.74和85.31 t/hm2。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凋落物量累积与分解、林龄大小和胶林经营管理是影响橡胶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蓄积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2.
在中龄(定植10 a左右)橡胶林、老龄(定植30 a以上)橡胶树林和本区域种植面积较大、处于盛产期(定植15 a左右)的澳洲坚果林,连续3年调查研究了各林型的凋落物量月动态、不同季节凋落物组分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凋落物量动态和组分变化的多种因素。结果表明,在凋落物量上,中龄橡胶林(4.76±0.80)t·hm~(-2)·a~(-1)显著低于老龄橡胶林(7.80±1.12)t·hm~(-2)·a~(-1)(t=5.608,P0.05),而澳洲坚果林(7.00±2.45)t·hm~(-2)·a~(-1)与老龄橡胶林相当(t=0.603,P=0.608);在凋落节律上,"双凋落峰"为3个林型的共有特征,但高峰期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不同林型的凋落物组成比例也有所差异,橡胶林的凋落物总量格局主要由叶和枝凋落动态决定,而澳洲坚果林的凋落总量格局还会受到花果凋落情况的显著影响。除了树种、年龄和品种等植物本身特性会直接影响凋落物动态,日照、温度及湿度等气象条件也是影响凋落物量和凋落物各成分比例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讨橡胶林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有助于深入了解橡胶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近自然管理后橡胶林土壤、根际和根表中真菌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为橡胶林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天然橡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试验场内建立1 ha橡胶林固定样地进行近自然管理,同时建立常规处理和除草剂处理的样地进行对比,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土壤、根际及根表中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群落功能。【结果】橡胶林进行近自然管理和除草剂处理后,其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降低,近自然管理后pH和含水率升高。常规林、近自然管理林和除草剂处理林土壤、根际和根表的主要优势真菌类群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近自然管理后橡胶林土壤中子囊菌门减少,根际和根表中子囊菌门增加。在OTU水平上进行PCoA分析,土壤和根表中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橡胶林土壤、根际和根表中真菌的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OTU水平上的γ多样性分析,根表中近自然管理林的真菌物种总量高于常规林和除草剂处理林;RD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根际和根表中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别为pH、全氮和有机质。通过FUNGuild功能预测,3种橡胶林土壤、根际及根表真菌群落的营养型以腐生营养型为主,土壤中腐生营养型真菌含量高于根际和根表,近自然管理后橡胶林土壤中腐生营养型真菌减少。【结论】近自然管理方式后橡胶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同时增加了土壤中真菌在根表上的富集。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巴西桉树人工林经营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澳大利亚和巴西2个国家的桉树,特别是桉树人工林经营状况。澳大利亚具有丰富的桉树天然林资源;巴西是世界上桉树人工林集约经营水平最高的国家。重视优良遗传材料的选育,采取高度集约化的栽培管理模式以及完善的林业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是澳大利亚和巴西在桉树人工林经营方面的主要特色,对我国发展桉树人工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海南、云南、广东三大植胶区橡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简要阐述了科技对橡胶栽培及胶园管理的推动作用.探讨分析了橡胶栽培及胶园管理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如橡胶幼树整体抚管水平较低、橡胶砧木资源研究开发力度不够、橡胶树防风防寒减灾技术仍未解决、旱害逐年加重、胶园土壤肥力总体较低并呈下降趋势、低产胶园更新缓慢、胶园树龄...  相似文献   

16.
海南植胶区不同群落结构林下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样方调查的方法分析海南植胶区4种不同特点、不同气候带及不同地形的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4种植被林(包括幼龄橡胶林、老龄橡胶林、桉树人工林、天然次生林)中,物种数由高到低分别为老龄橡胶林(44种)>幼龄橡胶林(41种)>天然次生林(39种)>桉树人工林(30种);不同气候带林下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表现为湿润气候带以需水量大的草本植物,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适应性强的植物为主,且湿润气候带的物种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高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带,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相反;其次,平原台地与山丘地区的4种群落类型下物种优势度λ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整体表现为天然次生林>老龄橡胶林>幼龄橡胶林>桉树人工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口植胶区先后3次较全面详细的橡胶树根病普查资料及2012年割胶林根病区普查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河口植胶区50多年来橡胶树根病发生呈现危害重、受害面广、根病种类不断增加及病害整体呈不断扩展蔓延上升态势等特点;充分暴露出复垦胶园病区多,橡胶树根病更加突出,新植幼林第2年,甚至第1年就出现根病危害,第7年根病累计发病率已达到3.1%。并从橡胶树根病治理难度大、成本高、见效慢、效果差,治理工作难以坚持,以及农垦改革后各单位根病调查和治理工作基本停止或得不到重视等方面阐明目前生产上橡胶树根病综合治理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体制和经营机制,建立健全橡胶树根病治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对橡胶树根病危害性认识;增加橡胶树根病综合治理和胶林复垦的投入;加强橡胶树根病综合治理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等建议和对策,以便真正把橡胶树根病治理落到实处,更快更好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海南岛橡胶林雨季林冠截留特征,为橡胶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和水资源的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在降雨过程定位监测中提供的降雨量、降雨强度、截留量、截留率等数据,对橡胶林林冠相关水因子量进行统计,探讨穿透雨、树干茎流、林冠截留量、截留率与降雨特征的关系.[结果]橡胶林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截留率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少;橡胶林穿透雨、树干茎流均随着林外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并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各相关因素对橡胶林林冠截留的影响程度为:降雨量>降雨强度>林冠光合有效辐射>降雨期相对湿度>叶面积指数.[结论]林冠截留是林木与环境进行能量与物质交换的第一作用层,它对降水的影响是研究森林水分平衡的重要内容,相关气象及林地性状特征是影响橡胶林林冠截留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
海南3种典型森林土壤蓄水和渗透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海南琼中地区3种森林类型(桉树人工林、橡胶林、天然次生林) 林地土壤的持水特性研究。[方法]对琼中地区3年生桉树人工林、天然次生林及15年生橡胶林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3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均较湿润,0-80 cm土壤容重的顺序为桉树人工林(1.55 g/cm^3)〉天然次生林(1.50 g/cm^3)〉 橡胶林(1.46 g/cm^3);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顺序为天然次生林(9.03%)〉橡胶林 (6.54%)〉桉树人工林(6.36%);土壤最大持水能力为天然次生林〉橡胶林〉桉树人工林;3种森林类型0-80 cm土壤稳定渗透速率为天然次生林(3.58 mm/min)〉橡胶林(3.07 mm/min)〉桉树人工林(2.85 mm/min)。[结论]从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来看,天然次生林涵养水源和理水调洪的功能要远大于其他森林类型,桉树人工林最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气候区的植胶区橡胶树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差异以及环境因子相关性,为橡胶林高效种植管理及增产提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海南和西双版纳植胶区橡胶树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橡胶树根际土壤样品的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分析两地橡胶树根际真菌的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及主要驱动因子,并对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海南和西双版纳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根际真菌组成及群落结构存在差异,西双版纳的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高于海南,但其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低于海南。降雨量和铵态氮(AN)对海南橡胶树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变异的解释率最高,速效钾(AK)和全钾(TK)对西双版纳橡胶树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变异的解释率最高。优势菌门中,子囊菌门与土壤有机质(SOM)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担子菌门与SOM呈正相关被孢霉门与SOM、AK呈显著负相关。在OTU水平上,海南植胶区橡胶树根际真菌的Shannon指数高于西双版纳,差异极显著(P<0.01);两地橡胶树根际真菌的β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海南植胶区橡胶树根际真菌的γ多样性更大。海南橡胶林根际真菌中内生菌—凋落物腐生菌—土壤腐生菌(Endophyte-litter saprotroph soil saprotroph)、真菌寄生菌(Fungal parasite)和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西双版纳橡胶林根际真菌。【结论】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橡胶树根际真菌的最主要原因,西双版纳的SOM高于海南,从而导致西双版纳担子菌门相对丰度较高,子囊菌门较低,且西双版纳的AK也高于海南,故西双版纳的被孢霉门相对丰度也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