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梭鲈胚胎及仔鱼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Linnaeus)的胚胎发育及仔鱼发育过程和各发育时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梭鲈受精卵为圆球型,呈淡黄色;吸水前平均卵径为0.96 mm,吸水后平均卵径为1.20 mm。梭鲈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24期,在水温16.0~17.2℃范围内,受精75 min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43 h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约94 h开始出膜;刚出膜的仔鱼全长平均为3.8 mm;从受精到孵化出膜总积温为1 616.8℃.h。梭鲈的仔鱼发育过程可分为出膜仔鱼、眼黄色素期、眼黑色素期、鳔一室期、卵黄吸尽期5个发育期,在17~18℃水温下历时约159 h。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口胭脂鱼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采用人工干法授精,静水孵化条件下获得的大口胭脂鱼的胚胎发育。大口胭脂鱼的卵呈圆球形,具粘性。未吸水卵的卵径为1.0~1.3mm,平均为1.18mm,吸水后卵径膨胀到1.4~1.75mm,平均为1.57mm.在水温16—23℃,平均水温为21.5℃的条件下,多数受精卵经129h28min后孵化出膜。受精卵在授精后1h50min进入二细胞期,授精后7h22min进入囊胚阶段,授精后14h8min进入原肠胚阶段,授精后26h10min进入神经胚期,受精后35h10min进入尾芽期,受精后129h28min50%的幼鱼出膜。初孵仔鱼全长4.9~5.1mm,在水温20~24.2℃情况下,经83h仔鱼卵黄囊大部分被吸收,鳔开始充气,进人混合营养期。7d后,仔鱼卵黄囊完全被吸收。28d后,幼鱼外部形态发育完全,已具成体形状。同样温度条件下与鲤鱼的胚胎发育相比,出膜时间约推迟18~20h,鳔开始充气进入混合营养期约推迟38~40h。  相似文献   

3.
匙吻鲟胚胎与胚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地区,利用池养匙吻鲟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和干法人工授精后,对其胚胎和胚后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成熟卵为椭圆形、多黄卵,平均卵径(2.41±0.04)mm×(2.30±0.03)mm.卵裂为特殊的辐射卵裂.水温17.0~19.8 ℃时,胚胎发育历时115.75~147.00 h,孵化时间为134.75 h.胚后发育分为卵黄囊期仔鱼、晚期仔鱼和稚鱼期.水温(20±0.5)℃条件下,8日龄卵黄囊完全耗尽,仔鱼才开始摄食进入晚期仔鱼;水温(22±0.5)℃时,10日龄进入稚鱼期;水温21~23 ℃时,35日龄的平均全长(74.91±6.12)mm,平均体重(2.32±0.55)g,吻长接近全长的30%,外部形态与成鱼相似.  相似文献   

4.
将长江南京段的野生粗唇作为亲鱼进行强化培育,通过人工授精进行人工繁殖,对粗唇鮠从受精开始至仔鱼出膜的整个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粗唇受精卵呈圆球形,吸水膨胀后,卵径约2.2~2.4 mm;在27~28℃水温条件下,粗唇从受精至仔鱼出膜历时41.6 h,胚胎发育总积温约1 123~1 165 h.℃。  相似文献   

5.
松潘裸鲤的胚胎发育和胚后仔鱼发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松潘裸鲤的胚胎发育和胚后仔鱼发育的各期形态特征及发育特点,其成熟卵的卵径为2.7mm-2.9mm,受精后约1h吸水膨胀后达到最大, 卵径4.0mm,受精后2min-4min出现粘性,但粘性不强;在水温9.7 ℃-23.4℃,平均16.6℃条件下,3.5h后进入卵裂期,6h后进入囊胚期,21h后进入原肠期,43h后胚孔封闭,74h后肌节开始收缩,78h后心跳开始,150后出膜;刚出膜的仔鱼长8mm,出膜后第2天到第4天胸鳍、鳃、口腔、尾鳍、眼色素、体内血管等器官相继发育完全,出膜后第6天仔鱼体长达13mm,鱼苗开始平游和觅食。  相似文献   

6.
2017年6—10月,对大渡河重口裂腹鱼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成熟鱼卵呈卵圆形,受精卵吸水膨胀后,平均卵径约3.5 mm,淡黄色或橘黄色,弱黏性的沉性卵。其胚胎发育过程经历胚盘、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在水温16~18℃的情况下,受精卵经历134 h左右孵出仔鱼,出膜仔鱼平均全长9.8 mm。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雅砻江长丝裂腹鱼胚胎形态发育及仔鱼生长。[方法]通过人工干法授精获得长丝裂腹鱼受精卵,在水温(15.9±0.6)℃下进行孵化,对其胚胎和仔鱼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长丝裂腹鱼成熟卵卵径为(2.89±0.30)mm,吸水充分膨胀后卵径为(4.17±0.09)mm。在水温(10.8±0.8)和(15.9±0.6)℃下胚胎均能孵化,(19.5±0.6)℃条件下胚胎发育至原肠中期即全部死亡。胚胎发育有效积温为1 275.46℃·h,生物学零度为6.27℃。在水温(15.9±0.6)℃的条件下,胚胎受精后3 h 35 min胚盘隆起,14 h45 min和34 h 50 min进入囊胚期和原肠胚期,51 h 35 min胚孔封闭,132 h 25 min开始出膜,217 h全部出膜。初孵仔鱼全长为(10.22±0.25)mm。全长(TL)与体重(BW)的关系式为:BW=1.209 3E-4(TL-10.54)~(2.512 8)(R~2=0.975 7);体长(TL)和体重(BW)与日龄(D)的最佳关系式分别为:TL=0.380 5D~3-0.002 6D~2+2.868 7E-5D+10.741 8(R~2=0.984 0),BW=1.010 82E-7(D+9.568 3)~(3.451 8)(R~2=0.983 4)。[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了解长丝裂腹鱼早期生活史、繁殖生物学等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8.
黄尾鲴成熟卵呈圆球形,属黏性卵,卵径1.1 mm左右,在水温(23±1)℃条件下,受精后20 min形成胚盘,50 min开始卵裂,从受精到出膜时间为41 h。胚胎发育可分为胚盘形成期、卵裂期、桑葚胚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眼囊期、晶体出现期、尾牙期、肌肉效应期、心跳期、出膜前期、出膜期等13个发育时期。受精卵到胚胎出膜所需有效积温为902~984℃·h,仔鱼从胚胎出膜到卵黄囊完全吸收所需有效积温为2 640~2 880℃·h。出膜仔鱼第4天开始摄食,由内源型营养向混合型营养转换,第5天卵黄囊消失,由混合型营养转换为外源型营养,可以下塘培育。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人工干法授精,微流水孵化方式对祁连山裸鲤的整个胚胎发育及仔鱼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祁连山裸鲤的受精卵为圆球形,多数为黄色,沉性卵.42min吸水膨胀平均卵径为(2.44±0.04)mm;水温在12.0~14.0℃时,受精卵经过25个发育期,历时192h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平均全长为(8.2±0.05)mm.  相似文献   

10.
白斑狗鱼胚胎和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连续观察了7批白斑狗鱼胚胎及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白斑狗鱼在水温7~13℃时,胚胎期需248h,有效积温100~120℃·d;水温11~13℃时,卵黄囊期需10d,有效积温110~130℃·d。(2)白斑狗鱼出膜前期可见眼球色素、出膜期可见体色素。白斑狗鱼胚胎卵黄囊表面有许多小油滴分布。白斑狗鱼出膜前期胚体头尾绕卵黄囊超过一周。(3)白斑狗鱼胚胎颜色随着发育进程由起始的淡黄色转为绿黄色,最终出膜前转变为棕褐色。胚胎发育不同步,仔鱼出膜数百分比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分别是20%、50%、20%、10%,为避免互相残食,对分批出膜的仔鱼即使是同批受精卵也应分开饲养。  相似文献   

11.
齐口裂腹鱼的胚胎发育和仔鱼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报道了齐口裂腹鱼Sclizothorax prenanti胚胎发育和仔鱼早期发育的形态特征及发育特点。该鱼的成熟卵为微黏性,卵径2.9~3.0mm,授精后约1h,受精卵吸水膨胀达到最大,卵径4.2mm。试验期间水温为10.2~23.4℃,平均16.8℃。授精5h进入卵裂期,12h进入囊胚期,19h进入原肠期,40h胚孔封闭,86h肌节开始收缩,98h心跳开始,134h出膜。刚出膜的仔鱼全长11mm,出膜后第2天到第4天,胸鳍、鳃、口腔、鳍、眼色素、体内血管等器官相继发育完全;第5天仔鱼全长达15mm,鳔充气,鱼苗开始平游和觅食。齐口裂腹鱼卵裂前、原肠期、尾芽出现期前,发育相对较慢,尾芽出现后发育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2.
对东方高原鳅Triplophysa orientalis(Herzenstein)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观察、拍照并测量,结果显示:东方高原鳅成熟卵呈淡黄色、圆形,卵径为0.97~1.11 mm,遇水具微黏性,为沉性卵。在水温(16±0.5)℃下,受精卵历时132h9min孵化出膜,所需积温为2 113.6℃·h,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分为7个时期: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前期;初孵仔鱼全长(4.86±0.09)mm,在水温(16±0.5)℃下,胚后发育历时34d,分为卵黄囊和后期仔鱼阶段,其中卵黄囊阶段历时9d,后期仔鱼历时25d。  相似文献   

13.
连续观察了7批白斑狗鱼胚胎及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白斑狗鱼在水温7~13℃时,胚胎期需248h,有效积温100~120℃·d;水温11~13℃时,卵黄囊期需10d,有效积温110~130℃·d。(2)白斑狗鱼出膜前期可见眼球色素、出膜期可见体色素。白斑狗鱼胚胎卵黄囊表面有许多小油滴分布。白斑狗鱼出膜前期胚体头尾绕卵黄囊超过一周。(3)白斑狗鱼胚胎颜色随着发育进程由起始的淡黄色转为绿黄色,最终出膜前转变为棕褐色。胚胎发育不同步,仔鱼出膜数百分比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分别是20%、50%、20%、10%,为避免互相残食,对分批出膜的仔鱼即使是同批受精卵也应分开饲养。  相似文献   

14.
张伟  杨春桥  尹清干  金廷海  杨胜君  陈影  周井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66-10668,10744
在长春地区进行了白斑狗鱼的人工繁殖,并对白斑狗鱼胚胎发育及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狗鱼卵呈圆球形,金黄色,多油球,卵径为1.9~2.2 mm.白斑狗鱼受精卵在水温10~14℃下经188 h孵化出膜,有效积温为2244℃·h;在水温12~14℃下卵黄囊期需10 d,有效积温为120 ~ 140℃·h.受精率达73.3%,孵化率为48.5%.  相似文献   

15.
哲罗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活体观察和固定观察两种方法,首次对哲罗鱼Hucho taimen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描述了哲罗鱼早期发育过程.哲罗鱼受精卵为沉性端黄卵,呈圆球形,含有大量卵黄,卵色呈桔黄色,吸水膨胀后卵径为(5.55±0.15)mm.在水温为4.8~9.0℃下,受精卵历时839 h破膜,初孵仔鱼全长为(18.45±0.32)mm,卵黄囊体积为(0.074±0.009)cm3,经过60 d左右仔鱼发育基本完成.将哲罗鱼与几种鱼类进行了对比,探讨其卵径、孵化平均水温与破膜所需时间及初孵仔鱼大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蓝鳃太阳鱼胚胎发育规律,采用人工干法授精,在溶氧充足的静水孵化条件下获得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细胞,利用双筒Olympus解剖镜对受精卵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并记录和描述其发育过程和时间.蓝鳃太阳鱼的卵呈圆球形,金黄色,具粘性;未吸水卵的卵径为1.01~1.33 mm,平均为1.16 mm,吸水后卵径膨胀到1.42~1.81 mm,平均为1.62 mm;在水温为(26±1)℃的条件下,50%受精卵经34 h后孵化出膜;受精卵在2.2 h进入二细胞期,7 h进入囊胚阶段,9.9 h进入原肠胚阶段,13.2 h进入神经胚期,34 h 50%的仔鱼出膜,初孵仔鱼全长2~3 mm.  相似文献   

17.
以丹江口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池养第4代的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为亲本进行远缘杂交,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得到受精卵并能正常发育获得杂交鲌子一代个体。对杂交鲌胚胎及胚后发育过程及各个发育时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受精卵近圆形,淡黄色,直径0.86~0.95mm,受精后1h40min,吸水膨胀,卵径可达1.0~1.3mm;发育过程可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出膜阶段,并进一步分为29个发育分期;水温在24~25℃范围内,受精40min后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26h大部分仔鱼发育完毕,刚出膜的仔鱼全长为4.50~5.05mm,发育总积温为647.7℃.h;胚后发育过程分为仔鱼和稚鱼2个阶段:仔鱼阶段为从出膜至腹鳍形成阶段,历时288h,稚鱼阶段为从腹鳍形成至鳞片长齐的阶段,历时240h。刚出膜的仔鱼无游泳能力,鱼体透明,出膜后104h仔鱼能平游,且仔鱼口裂明显,具备摄食能力并开始摄食。  相似文献   

18.
后背鲈鲤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人工干法授精的后背鲈鲤(Percocypris pingi retrodorslis)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描述了从受精卵到卵黄囊期仔鱼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后背鲈鲤的成熟卵近似于圆球形,呈金黄色,卵径为2.3~2.5 mm;受精后13 min卵膜吸水膨胀,卵径达3.3~3.8 mm。水温在12.0~15.5℃的条件下,平均孵化时间为274 h。初孵仔鱼全长为9.5~10.6 mm,8日龄仔鱼初次摄食丰年虫,进入混合营养期。  相似文献   

19.
2008年4-6月,对在自然水域捕捞的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选取每尾体重20~30的亲鱼。用DOM LRH-A2(马来酸地欧酮)催产剂进行催产,在21±1℃的水温下,经过效应时间为16h,产出卵约5000粒,并且在流水中进行了人工孵化,受精率为86.42%,85h出膜,121h仔鱼平游,孵化率为49.10%。  相似文献   

20.
对池塘养殖条件下的大鳞鲃(Barbus capito)经人工培育获得成熟亲鱼。2017年6月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进行系统观察,并详细描述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结果表明,大鳞鲃的成熟卵为灰白色,属沉性卵,弱粘性,卵径(1.3±0.1)mm,吸水后平均卵径为4.5mm。胚胎发育过程分为24个时期,仔鱼发育主要有4个时期。在孵化水温(26±0.5)℃,保持充氧状态下,从受精至出膜需50h12min。初孵仔鱼全长(7.11±0.26)mm,至平游摄食需128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