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森林资源1950-2003年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该文根据1950—2003年6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中国森林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经过50多年的培育、保护和利用,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有了大幅度提高,森林面积比建国初增加约111.74%,但蓄积增加仅约17.4%. 森林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工林面积和蓄积比重逐渐提高,面积比重由1964年的4.49%提高到2003年的33.77%;天然林面积和蓄积比重明显下降,但天然林蓄积仍占森林蓄积的主体,到2003年仍占89.65%;针叶树面积和蓄积比重由原来的70%以上逐步降低,现在针阔比接近1∶1,而且优势树种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红松、樟子松和华山松等优质用材林几乎采伐殆尽;森林结构低龄化,单位面积蓄积量降低,可采资源减少;林种结构调整显著,防护林明显增加,用材林大幅度减少,两者的面积和蓄积已接近相等;防护林经营问题凸显,森林资源经营还处在向可持续经营不断接近过程中的森林多资源、多功能利用的初期;20世纪80年代后森林资源开始逐渐恢复,且势态良好,但到2003年森林资源质量仍未达到1962年水平. 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加快林业建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森林的需求,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黑河地区为我国三大重点火险区之一,近20a火烧轮回期为35.8a,火干扰后天然次生林不同森林类型分布格局发生明显变化.黑河地区森林类型共归纳为9类,其中:软阔叶混交林类型面积分布为1.15×106hm2,占总面积的60.9%,为主要森林类型;原生顶极群落针阔混交林类型则分布极少,仅占总面积的3.0%;软阔叶混交林斑块为49889块,占总斑块的59.0%,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仅占总斑块的2.7%.林木蓄积多集中在软阔叶混交林中,为7.03×107m3,占总蓄积的56.8%,其次为白桦林、蒙古栎林和黑桦林森林类型,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蓄积占总蓄积的9.4%.黑河地区针阔叶森林类型比例严重失衡,远离了当地森林顶极群落类型,这是森林火灾和过度采伐造成的严重恶果.  相似文献   

3.
人工造林对森林覆盖率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历次清查和全国历年造林面积统计公布数据,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期的造林贡献率:1950—1962年、1963—1976年、1977—1981年、1982—1988年、1989—1993年、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间造林贡献率分别为:15.0%、33.1%、19.3%、47.1%、46.0%、53.9%和46.9%;1950—1981年、1982—1993年和1994—2003年3个时段造林贡献率平均为24.9%、46.8%和50.1%;1950—2003年的54a间,造林至少增加森林覆盖率9.38个百分点,而其中被采伐和征占用等消耗达41.83%,保存面积占59.17%,54a造林贡献率平均为37.33%,但保存面积仅占造林总面积的22.1%。另一方面,我国森林采伐利用数量较大,1950—2003年森林采伐蓄积总量达130.57亿m3,按平均每公顷蓄积量85m3计算,折合森林覆盖率约16个百分点。即,建国初的森林全部被采伐过一次,有的地方甚至多次择伐。可见,人工造林在稳定和提高森林覆盖率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1962—2003年,人工造林成林面积占期间森林面积增加值的78.43%。但经长期采伐利用,我国森林质量变低,林相状况变差,到2003年,森林的平均郁闭度仅为0.54,平均胸径仅为13.8cm,与1962年比,单位面积蓄积量由98.87m3/hm2下降到84.73m3/hm2,下降14.3%;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由46.84%下降到32.14%,下降31.4%。指出:随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生产生活对森林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在稳定和扩大人工造林数量的同时,应提高造林质量,彻底解决重造轻育、忽视森林资源经营问题,并重视人工造林在碳汇交易、绿色GDP测算等各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分析了南充市森林资源状况。南充市林业用地面积为34·69×104h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7·78%,森林覆盖率为32·83%;活立木总蓄积为1297·20×104m3,其中林分蓄积957·25×104m3,占活立木总蓄积73·79%;森林资源表现出总量少,且分布不均,林地利用率高,但单位蓄积生产力低,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等特点;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加强中幼林的抚育管理,开展森林分类经营,构建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是南充市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建平县白山林场开展森林经营的需求,结合森林资源现状,对林场资源作出了正确的评价分析,构建了合理的森林经营类型和措施,编制了有效的森林经营方案。根据《森林经营技术规程》(DB 21/706—2009),生态公益林采用下层抚育法,蓄积采伐强度不超过25%,对油松实行生态疏伐;商品林视林地立地条件,合理控制皆伐面积,采伐面积坡度≤5°不超过30 hm2,坡度6°~15°不超过20 hm2。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中幼龄林资源为对象,分析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森林抚育经营的潜力。研究认为,我国森林抚育经营的潜力巨大,中幼龄林可抚育面积5 461.8万hm2,占全国中幼龄林面积的52%;其中郁闭度在0.2~0.4的过疏林分占47%,郁闭度在0.8以上的过密林分占44%,遭受自然灾害或发生病虫害较严重的中幼龄林占9%。按可抚育林分目前的单位面积蓄积量49.82 m3/hm2计,现实生产力占生产潜力的42%,则全国可抚育的采伐蓄积达到2.72亿m3,将增加森林蓄积75亿m3。  相似文献   

7.
根据建德市2006年和2017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分析,全市的森林资源面积、蓄积、林分质量总体呈良性发展趋势,森林面积17.64万hm~2,森林覆盖率76.22%,提高0.22个百分点;森林质量有提高,乔木林蓄积增加23.7 m3/hm~2;林种结构有改善,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面积比重趋于合理,为53∶1∶45∶1。但仍然存在林地生产力不足等问题,应采取大径材、森林抚育等高质量森林经营措施,并提出森林资源管理的对策,以期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有北票市黑城子林场位于北票市北部,总经营面积为4 680.3 hm2,活立木总蓄积为69 932 m3,主要树种是油松和杨树。辖区内公益林面积较大,且成熟林、过熟林比重较高。分析了黑城子林场森林资源情况,并提出了经营对策,以期为林场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数据统计,黑龙江省森林面积为1 984.40万hm~2,森林蓄积量为18.47亿m3。按照优势树种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排序,居前5位的有阔叶混交林、落叶松林、桦木林、针阔混交林和蒙古栎,合计占全省森林资源蓄积量的82.68%。其中天然林在面积和蓄积上占有较大的比重。对天然林通过科学的森林经营不仅能促进林木生长,而且能够增加林  相似文献   

10.
根据建德市2006和2017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分析,全市的森林资源面积、蓄积、林分质量总体呈良性发展趋势,森林面积264.62万亩,森林覆盖率76.22%,提高0.22%;森林质量有提高,乔木林每亩蓄积增加1.58立方米;林种结构有改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面积比重趋于合理,为54:45:1。但仍然存在林地生产力不足等问题,应采取大径材、森林抚育等高质量森林经营措施,并提出森林资源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天然阔叶林经营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本文在分析全省现有天然阔叶林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天然阔叶林的四种作业法:择伐作业法、皆伐作业法、“保阔栽针”经营作业法及人工更新经营作业法。提出提高天然阔叶林经营水平的六点对策:提高对天然阔叶林功能及作用的认识;发展薪炭林;提高阔叶材加工利用水平;提高天然阔叶林经营技术水平;适当调整木材价格政策及加强天然阔叶林经营的科学研究。在经营技术方面,要在提高天然阔叶林资源调查水平基础上,合理组织天然阔叶林经营类型,制定经营措施体系,保证各项措施的实施,才能提高天然阔叶林经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过伐林区检查法经营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动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使过伐林保持好的林分结构 ,并使森林生态系统在经营情况下正向演替 ,从而产生较高的效益 ,该文作者以金沟岭林场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该林场始于 1 987年的检查法经营下连续 1 4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 .利用Weibull分布和负指数分布拟合该类型林分的直径结构 ,并计算了该森林类型的q值 ,分析了连续1 4年来检查法经营针阔混交林林分的蓄积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①Weibull分布与负指数分布均能较好描述过伐林区针阔混交林的直径结构 ;②该森林类型直径的q值 ,分布范围在 1 2 0~ 1 5 0之间 ,平均值为 1 30 ;③经过 1 4年的检查法经营 ,小径级、中径级林木的蓄积比重总趋势在下降 ,大径级林木的比重在上升 ,蓄积结构比实验前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在天然同龄林森林资源可持续特征方程的基础上,研究森林可持续的极限过程,即天然林同龄林的林龄向量转移极限过程。对任意一个现实的林龄向量,只要在满足遍历性经营矩阵的固定作用下(使其满足齐次马尔柯夫链的条件),最终可达到均衡的可持续生产,并找出最终可持续的林龄向量。要求该林区是良好的生态区,这样才能为满足遍历性经营矩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说明了,在森林分布的核心地带(如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只要森林经营活动渐进有序,森林的总面积不下降,该区的森林结构和木材生产是不会遭到毁灭性破坏的。  相似文献   

14.
森林经理学: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凝结人类森林经营思想的森林经理学形成了根深于古典自由经济学地租理论,以木材永续收获为目标,立地、密度、生长为基本原理,法正林为理论模型,收获调整为技术核心,森林经营规划为综合体现的适用于商品林经营的森林经理学知识体系。但是,随着人类发展观的改变,在森林经营的思想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森林经营的目标从木材永续收获转向了以生物多样性为本质特征的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维持。已有的森林经理学知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这一森林经营思想转变的需要。基于上述认识,认为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森林经理学知识体系,包括确立以生态系统完整性为森林经营的目标,吸收尺度、等级系统、干扰、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为森林经营的基本原理,发展适应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持的自然干扰模型为森林经营的理论模型,形成以现代生态科学为基础的集时空优化为一体的森林经理规划方法和技术,接受森林认证机制为森林经营行为价值取向的判断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湖南省慈利县二类调查数据,根据森林主导功能的差异、森林林种种类和坡度的不同,将慈利县森林划分成不同的森林功能区,并基于森林功能区按照树种的不同将其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经营小班。最后,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绘制出森林功能分区图和经营小班划分图。结果表明,公益林的面积多于商品林的面积,其中特殊公益林区和一般公益林区面积为1 290 hm2,限制性商品林和一般性商品林面积为1 144 hm2,马尾松和杉木是主要的经济树种。划分经营小班有利于森林的分类经营,为实现林业从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向发挥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的经营方式转变提供条件,进而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并为促进森林经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年伐量的计算是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核心内容,合理的年伐量能指导森林可持续经营。使用公式计算年伐量的传统方法,结果偏差较大,主观性较强,局限性明显。本研究利用计算机模型来解决传统方法的弊端。  方法  基于建德市林业总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使用森林模拟优化模型(forest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system,FSOS)进行用材林主伐方案的年伐量计算分析,并与公式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公式法难以适应林场复杂的龄组结构,不同公式计算结果差异较大;而FSOS模型适应能力较强,计算结果准确。FSOS结果显示:全场用材林年伐面积76.35 hm2·a?1,年伐蓄积9 073.51 m3·a?1,平均采伐年龄40 a,采伐木材量109.27 m3·hm?2;在未来50 a的模拟经营过程中,年伐量呈现周期性波动,森林龄组结构变化逐渐趋于稳定,规划期末成、过熟林面积占比达40.94%,接近理想状态。  结论  FSOS模型能适应复杂的龄组结构,预测林分生长;远近结合,兼顾多目标,综合考虑林场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科学指导森林经营。图5表3参15  相似文献   

17.
森林可持续经营:从木材到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木材永续收获和法正林模型代表了以木材永续收获为主的森林经营的目标和理论.从木材永续收获经营到森林可持续经营,不论是在森林经营的目标上,还是在森林经营的理论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该文认为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森林经营的目标从木材收获转向了以生物多样性为本质体现的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维持,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与目标价值取向内在相统一的森林经营理论和模型,即森林经营的可持续性理论和自然干扰模型.但是,永续收获林业的森林永续利用理论和法正林模型仍旧适合商品林的经营,特别是人工集约经营的商品林.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天然林多目标经营关键技术研究现状,阐述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重点,提出了林分多目标经营技术研究思路。目前多目标经营研究主要围绕木材生产、碳储量的理论模拟为主,常以多目标规划中的一少部分目标作为研究重点,缺乏实践研究。需要提出针对原始林、过伐林和次生林等不同天然林类型的多目标经营规划和与其对应的科学经营技术,才能达到多目标经营目的。因此,今后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多目标经营的结构特点;多目标经营技术评判标准;量化各项功能的阈值、结合点或协同点;不同天然林类型的目标树经营技术;基于年龄和树种的复层、异龄、混交林碳储存计量技术以及其间伐后碳储量变化规律;基于空间结构的抚育经营技术;复层、异龄、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等。  相似文献   

19.
呼伦贝尔市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呼伦贝尔市《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统计年报》资料,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了呼伦贝尔市Ⅲ期(1984年)、Ⅴ期(1995年)、Ⅶ期(2008年)的森林生物量、碳储量、碳密度,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第Ⅲ期到第Ⅶ期呼伦贝尔市天然林面积由961.39万hm~2下降至341.72万hm~2,蓄积量由78 053.37万m~3下降到24 392.02万m~3;人工林面积由10.47万hm~2增加到26.47万hm~2,蓄积量由221.87万m~3增加到1 308.55万m~3。第Ⅲ期到第Ⅶ期呼伦贝尔市天然林碳储量呈下降趋势,由2 277.91 TgC减少到637.47 TgC;人工林碳储量呈现上升趋势,由58.01 TgC增长到404.54 TgC。不同森林类型碳储量变化趋势与森林面积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幼龄林的面积和碳储量最大,森林的年龄结构以幼龄林、中龄林为主。随着时间推移,成熟林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碳储量和碳密度随之增加。各林型和不同龄级碳密度值在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